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科技统计报表制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034423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6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科技统计报表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科技统计报表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科技统计报表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科技统计报表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科技统计报表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科技统计报表制度.docx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科技统计报表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科技统计报表制度.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科技统计报表制度.docx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科技统计报表制度

15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科技

(理、工、农、医类)

统计报表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批准

7年9月

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

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

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一、总说明1

二、报表目录2

三、调查表式3

(一)科技人力资源情况表3

(二)科技经费情况表4

(三)科技活动机构情况表6

(四)科技项目情况表8

(五)科技交流情况表10

(六)技术转让与知识产权情况表11

(七)技术成果情况表13

(八)出版科技著作情况表14

(九)科技成果奖励情况表15

(十)科技期刊情况表16

(十一)创新相关情况表错误!

未定义书签。

四、统计指标解释17

五、附录22

、总说明

(一)调查目的为了全面系统地掌握我国高等学校科技工作的发展状况,为各级科技、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规定,特制定本报表制度。

(二)调查范围调查范围是按国家规定的审批程序批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包括、独立和高等专科学校)。

(三)调查内容包括高等学校科技工作基本情况,科技人力、科技经费、科技机构、科技成果、国际科技交流、科技期刊、创新相关等11张表。

(四)调查方法

调查方法为全面调查。

(五)报告期及报送时间

1.报告期1月1日至12月31日。

2.报送日期为次年1月底各高校报送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3月5日前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报送至教育部;。

3.4月20日前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报送至省级统计局

(六)组织实施

1.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组织,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内所有高校(、和高等专科学校)及其附属医院的统计和数据汇总工作。

2.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汇总后通过光盘将单机版生成的数据和纸质版报表报送教育部。

3.教育部负责全国数据的统计汇总工作

(七)统计资料公布及数据共享

数据每年汇总出版《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该书出版后电子版在教育部网站上公布。

相关数据能与其他政府部门共享。

(八)本统计报表制度由国家统计局、教育部负责解释。

、报表目录

表号

表名

报告

期别

统计范围

报送单位

报送日期

及方式

页码

年报1表

科技人力资源

情况表

年报

全日制普通高校(、独立和高等专科学校)及其附属医院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全日制普通高校(、独立和高等专科学校)及其附属医院

次年1月底各高校报送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3月5日前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光盘将单机版生成的数据和纸质版报表报送教育部。

4月20前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报送至省级统

计局。

3

年报2表

科技经费情况

年报

同上

4

年报3表

科技活动机构

情况表

年报

同上

6

年报4表

科技项目情况

年报

同上

8

年报5表

科技交流情况

年报

同上

10

年报6表

技术转让与知

识产权情况表

年报

同上

11

年报7表

科技成果情况

年报

同上

13

年报8表

出版科技著作

情况表

年报

同上

14

年报9表

科技成果奖励

情况表

年报

同上

15

年报10表

科技期刊情况

年报

同上

16

年报11表

创新相关情况

年报

同上

17

三、调查表式

(一)科技人力资源情况表

表号:

科技年报1表制定机关:

教育部

批准机关:

国家统计局

学校代码:

批准文号:

学校名称:

(年度)有效期至:

年月

序号

姓名

性别

岀生年月

最后学历

技术职务

职务类别

所属学科

L1

L2

L3

L4

L5

L6

L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填表人:

报岀日期:

年月日

说明:

1.本表按当年12月31日除人文、社会科学人员外的学校在册人员统计。

所属学科按原从事学科填写。

2.最后学历代码:

1博士研究生;2硕士研究生;3本科;4专科;5中专及以下。

3.技术职务:

按照科院士11、工程院院士12、正高级20、副高级21、中级30、初级40、其他50和辅助人员90填报。

4.职务类别:

教师技术职务系列人员填报1,其他技术职务系列人员填报2。

5.所属学科按附录中《学科分类与代码》填报,没有原学学科的填写999。

(二)科技经费情况表

表号:

科技年报2表制定机关:

教育部

批准机关:

国家统计局

学校代码:

批准文号:

学校名称:

(年度)

有效期至:

年月

指标名称

代码

数量

1

一、上年结转经费

01

二、当年拨入经费合计

02

其中:

R&D经费拨入合计

03

科研事业费

04

其中:

科研人员工资1

05

其中:

科研人员工资2

06

主管部门专项费

07

其中:

平台建设经费

08

人才队伍建设经费

09

其他学科建设经费

10

国家发改委及科技部专项费

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费

12

国务院其他部门专项费

13

省、市、自治区专项费

14

地市厅局(含县)专项费

15

企事业单位委托经费

16

其中:

进入学校财务

17

当年学校科技经费

18

其中:

为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配套

19

金融机构贷款

20

境外资金

21

其他资金

22

三、当年经费支岀合计

23

其中:

R&D经费支出合计

24

转拨给外单位经费

25

其中:

对境内研究机构

26

对境内高等学校

27

对境内企业

28

对境外机构

29

内部支岀经费合计

30

人员劳务费

31

业务费

32

指标名称

代码

数量

1

固定资产购置费

33

其中:

仪器设备费

34

上缴税金

35

管理费

36

其他支岀

37

四、当年结余经费合计

38

银行存款

39

暂付款

40

其他

41

附:

当年科研基建投入

42

当年科研基建支岀

43

其中:

土建工程

44

仪器设备

45

在岗人员人均年工资

46

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填表人:

报出日期:

年月曰

审核关系:

1.02栏=04+07+11+12+13+14+15+16+18+20+21+22栏;30栏=23-25栏=31+32+33+35+36+37栏;

2.38栏=(01+02)-23栏=39+40+41栏;25栏》26+27+28+29栏;43栏=44+45栏;

3.02栏》03栏;04栏》05+06栏;07栏》08+09+10栏;17栏》18栏;23栏》24栏;33栏》34栏。

4.06栏=4-1表L4*0.6(60%)*2表46栏

(三)科技活动机构情况表

机构名称

代码

机构

类型

机构

类别

学科

分类

组成

形式

从业

人员

(人)

博士

毕业

硕士

毕业

L1

L2

L3

L4

L5

L6

L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年度)

续表1

培养

研究生

(人)

科技活

动人员

(人)

高级

职称

中级

职称

初级

职称

其他

当年经费

内部支岀

(千元)

研究与试验

发展支出

L8

L9

L10

L11

L12

L13

L14

L15

续表2

承担项目(项)

服务的国民经

济行业

固定资产原值(千元)

仪器设备

进口

L16

L17

L18

L19

L20

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填表人:

报出日期:

年月日

说明:

1.本表填报学校经国家、省部级及其它主管部门批准建立的理、工、农、医类研究机构。

当年未开展科技活动的机构及学校自建的研究机构不作统计。

2.机构类型填写代码。

代码为:

0R&D机构;1其他机构。

3.机构类别填写代码。

代码为:

10国家实验室;20国家重点实验室;30国家专业实验室;41省部共

建实验室;42省部级实验室;50管部门机构。

4.组成形式填写代码。

代码为: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0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0其它主

1校内机构;2校际联合机构;3国内合办机构;4国外合办机构。

5.学科分类见按附录中《学科分类与代码》填报,服务的国民经济行业按附录中《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填报。

审核关系:

L5栏》L8栏;L5栏>=L6+L7栏;L8栏=L9+L10+L11+L12栏;L14栏》L15栏;L17栏》L18栏》L19栏。

(四)科技项目情况表

表号:

科技年报4表

制定机关:

教育部

批准机关:

国家统计局

学校代码:

批准文号:

学校名称:

(年度)

有效期至:

年月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批准(合同签

定)时间

当年拨入经费(千

元)

当年支岀经费(千

元)

L1

L2

L3

L4

L5

0001

0002

0003

0004

0005

0006

0007

0008

0009

0010

0011

0012

续表1

当年投入人

员(人年)

L6

其中:

女性

其中:

按职称分

参与项目

的研究生

数(人)

高级职

中级职

初级职称

其他

博士生

硕士生

L7

L8

L9

L10

L11

L12

L13

L14

续表2

学科类

活动

类型

项目

来源

组织

形式

合作

形式

服务的国民

经济行业

项目的社会经济

目标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标识和企事业单位委托省内外标识

L15

L16

L17

L18

L19

L20

L21

L22

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填表人:

报岀日期:

年月曰

说明:

1.本表填报当年正在进行的科技项目(包括R&D项目,R&D成果应用项目和其他科技服务项目),当年

未投入经费与人员的项目不作统计。

2.学科分类见按附录中《学科分类与代码》填报,服务的国民经济行业按附录中《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填报,项目的社会经济目标按附录中《社会经济目标分类与代码》填报。

3.组织形式填写代码。

代码为:

1牵头单位;2合作单位。

4.“牵头单位”指项目承担单位直接与项目下达单位签定合同或计划任务书的单位。

5.“当年投入人员”按全时当量填写,“参与项目的研究生数”按参与项目的研究生人数填写。

6.“项目来源”:

01国家“973”计划;0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03国家“863”计划;04国家基金科学基金项目;05主管部门科技项目;06国家科技部项目;07国家发改委项目;08国务院其他部门项目;09省、市、区科技项目;10企事业委托项目;11国际合作项目;12自选项目;13其他项目;14科技部重大专项;1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6地市厅局(含县)项目

审核关系:

L6栏=L8+L9+L10+L11栏;L6栏》L7栏;L12栏=L13+L14栏。

(五)科技交流情况表

表号:

科技年报5表

制定机关:

教育部

批准机关:

国家统计局

学校代码:

批准文号:

学校名称:

(年度)

有效期至:

年月

交流形式

计量单位

代码

合计

其中:

境内

其中境外

L1

L2

L3

派遣

人次

01

合作研究

接受

02

岀席人员

人次

03

交流论文

04

国际学术会议

特邀报告

05

主办会议

06

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填表人:

报岀日期:

年月日

1.本表填报学校理、工、农、医学科领域在本年度内岀席国际学术会议及合作研究情况,本表统计当年进行的科技交流情况。

列入当年计划,未执行的不统计。

审核关系:

L仁L2+L3

(六)技术转让与知识产权情况表

表号:

科技年报6表制定机关:

教育部

批准机关:

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年度)有效期至:

年月

受让方类型

代码

合同数(项)

合同金额(千元)

当年实际收入(千元)

L1

L2

L3

合计

01

其中:

专利岀售

02

其他知识产权岀售

03

国有企业

04

外资企业

05

民营企业

06

其他

07

续表1

 

知识产权类型

代码

申请数(项)

授权数(项)

专利拥有数(项)

L1

L2

L3

合计

08

其中:

国外

09

发明专利

10

实用专利

11

外观设计

12

其他知识产权

13

其中: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数

14

植物新品种权授予数

15

国家或行业标准数

16

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填表人:

报出日期:

年月曰

说明:

1.本表统计学校理、工、农、医学科领域在本年度内技术转让与知识产权情况。

2.“合同数”:

指学校确认、签订的技术转让合同,一项技术成果签订多项转让合同的,按签订的合同数统计。

3.“合同金额”:

指签订的技术转让合同成交金额中确归学校所有的金额总数。

4.“当年实际收入”:

指在本年度内,学校从技术转让合同中实际得到的技术转让费。

5.其他知识产权:

指软件登记、集成电路设计登记、动植物新品种登记、国家级新药登记等。

6.专利拥有数:

指学校目前有效专利数。

审核关系:

01栏=04+05+06+07栏;08栏=10+11+12;13栏=14+15+16栏。

(七)技术成果情况表

年度)

 

续表1

国家级项目验收(项)

合计

与其他单位合

项目来源

“973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863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重点项目

军工项目

L6

L7

L8

L9

L10

L11

L12

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填表人:

报出日期:

年月日

说明:

1.本表填报当年学校理、工、农、医学科科技成果情况。

2.“发表学术论文”、“三大检索系统”均以第一完成人进行统计。

审核关系:

01栏=02+03+04+05栏;L6栏=L8+L9+L10+L11+L12

(八)出版科技著作情况表

表号:

科技年报8表

制定机关:

教育部

批准机关:

国家统计局

学校代码:

批准文号:

学校名称:

(年度)

有效期至:

年月

 

序号

著作

名称

作者

作者

排序

著作总字数

(千字)

撰写字

数(千

字)

著作

类别

岀版

单位

岀版

书号

岀版

日期

学科类

L1

L2

L3

L4

L5

L6

L7

L8

L9

L10

L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填表人:

报岀日期:

年月日

说明:

1.本表填报当年学校理、工、农、医学科科技著作岀版情况;

2.两个及以上单位合作的著作,各校均可填报,每单位只能上报一次(同一书号只能上报一次);

3.作者:

指本校在该著作中的第一作者;

4•作者排序按专著版权页顺序填写代码,代码为:

01排名为第一;02排名为第二;03排名为第三

5.“撰写字数”按本人撰写字数填写;

6.著作类别:

“1”专著,“2”教科书,“3”编著

7.出版地:

“0”境内,“1”境外

8.出版日期填写6位,女口7年4月填写为“704”

9.学科分类按一级学科目录填报;

(九)科技成果奖励情况表

表号:

科技年报9表

制定机关:

教育部

批准机关:

国家统计局

学校代码:

批准文号:

学校名称:

(年度)

有效期至:

年月

 

序号

获奖项目名称

获奖单位排序

奖励类别

获奖等级

学科分类

L1

L2

L3

L4

L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填表人:

报岀日期:

年月日

说明:

1.本表填报当年学校理、工、农、学科科技成果奖励情况。

2.多次获奖成果只填报一次,按所获得最高级别奖统计。

3.两个以上单位合作获奖的成果各有关学校均可填报。

4.“获奖单位排序”填写代码:

01获奖单位为第一;02获奖单位为第二;……10获奖单位为第十。

5.

04国

“奖励类别”填写代码:

00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01国家自然奖;02国家发明奖;03国家科技进步奖;务院各部门科技进步奖;05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进步奖。

"

6.“获奖等级”填写代码:

0特等奖;1一等奖;2二等奖;3三等奖。

7.“学科分类”按一级学科目录填报,代码与学科名称一起填报,录盘时只录入代码。

(十)科技期刊情况表

表号:

科技年报10表

制定机关:

教育部

批准机关:

国家统计局

学校代码:

批准文号:

学校名称:

(年度)

有效期至:

年月

序号

刊名

国内刊号

创刊时间

岀版周期

开本

期刊类型

页码

L1

L2

L3

L4

L5

L6

L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续表1

语种

定价

印数

发行量

年载文量

学科门类

主管部门

邮发代码

L8

L9

L10

L11

L12

L13

L14

L15

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填表人:

报岀日期:

年月曰

说明:

本表填报高校作为第一主办单位的科技期刊情况,包括学报。

人文社科类期刊不在此填报。

四、统计指标解释

(一)教学与科研人员

1.“教学与科研人员”:

指在统计年度内高等学校在册职工,从事大专以上教学、研究与发展、研究与发展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工作人员以及直接为上述工作服务的人员。

包括统计年度内从事科研活动累计工作时间一个月以上的外籍和高教系统以外的专家和访问学者。

2.“教师技术职务系列人员”:

指按教师技术职务系列评定任职资格的从事教学、科研活动和科研管理的教师。

具有本科毕业以上学历,未评定相应技术职务的在编教师在本系列的“其他”栏填报。

3.“其他技术职务系列人员”:

指从事教学、科研活动并具有该系列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

高、中、初级技术职务的划分见附录:

各类专业技术职务对应关系表。

具有本科毕业以上学历,未评定任职资格的其他技术人员在本系列的“其他”栏填报。

4.“辅助人员”:

指直接从事教学、科研活动辅助工作,没有上述

(2)、(3)项技术职务

的人员。

5.“外国人”:

指外籍学者、专家在本校全年工作时间全年累计在一个月以上的人员。

6.教学与科研人员统计范围:

(1)从事大专以上教学、研究与发展、研究与发展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活动的人员:

①从事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学人员。

②从事研究与发展课题研究的人员。

③从事研究与发展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课题研究的人员。

(2)直接为教学、研究与发展、研究与发展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活动服务的人员:

①直接从事教学、研究与发展、研究与发展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的管理工作人员。

具体包括:

(院、系)党政机关中的教务、科技、研究生、设备、财务、外事、学生工作等管理部门中的人员:

党办、校办、宣传、组织、人事、共青团等部门中科级以上及具有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的人员。

②为教学、研究与发展、研究与发展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活动提供实习、实验、计算、分析测试场所或条件的人员。

具体如教学科研实验室、中试(实习)工厂(车间)、医

药院校中的附属医院、计算中心、分析测试中心等机构中的人员均属“直接服务”人员。

③从事图书资料、科技信息和通用数据及标本收集的人员。

具体如图书馆、信息中心、科技档案馆、学报编辑部、出版、印刷部门以及动植物园、天文台(站)等机构中的人员也应属直接“直接服务”人员。

④其他科技服务如专利、标准、计算、科技咨询等机构中的人员也属

“直接服务”人员。

⑤在统计年度调入且符合上述条件的人员。

7.不属于教学与科研统计范围的人员

(1)在总务、基建、生产、保卫、纪检、统战工会,以盈利为目的的公司及工厂、职工医院、门卫传达、附中、附小、幼儿园、托儿所、招待所(培训中心)、食堂、车队中工作的人员。

(2)学校在册职工中,长期病休或出国进修、学习等、从事教学与科研活动不足1个月

的人员。

(3)离、退休人员、外单位进修人员、外单位自带课题、经费在统计单位进行教学与科研活动且不领取报酬的人员。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