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汇报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03363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8.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汇报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语文汇报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语文汇报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语文汇报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语文汇报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汇报课.docx

《语文汇报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汇报课.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汇报课.docx

语文汇报课

2007—2008年度“新”教师汇报课总结

教务处张永贵

一个世纪的耕耘求索,创造百年辉煌荣光,发展中的一中,期待着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迎百年校庆展教师风采暨2007—2008学年度新教师汇报课活动历时1个月已圆满结束,这次活动共有12个学科,展示了39节课,其中新毕业或毕业三年以内的青年教师37人,后调入的年轻的老教师2人。

新教师汇报课是我校的一个传统,自2003年以来已成功举办六届,目的是尽快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掌握教学规律、规范教学行为,为青年教师提供展示个人教学风采的舞台,促进教师间的交流,本次汇报课的教师主体在高一(课改年段),因此本次汇报课既是对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的一次检阅,同时也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展示与研讨活动,通过汇报课,我们欣喜地看到新课改的理念已扎根于绝大多数教师的心中。

一、本次活动的简要回顾

1、与以往汇报课的三个不同点:

为体现公平竞争,改变以往由教务处排课表,而是由教师抽签决定哪天上课(这样处理并非想难为谁)。

为节约教学成本,方便教师上课,上课地点选在了高一一楼阶梯教室(感谢高一学年给予的支持)。

学校要求试讲不超过2节,因此本次汇报课并没有冲击正常的教学秩序。

2、听课情况统计:

本次活动共有186人参与了听课,听课总数是1605节。

听课较多的教师名单(13节以上):

齐艳鹏28、徐双34、张颖21、李晓丹28、王琳琳21、齐爽32、刘晓辉22、李妍20、于海燕16、邵明13、付强13、张丽27、刘欢30、孙艳竹20、陈锐21、刘建伟29、张永贵29、谢翎翎36、温琳琳14、刘佳16、包金鑫27、郭大亮19、薛海波17、刘子健30、王洋24、田毅鹏37、李殿明14节、王怀娣13、李浩28、商铮33、单宝盛18、付丽维20、孙玉军20、于晓燕18、杜小兰13、赵大伟13、宋金丽18、李子秋16、于江帆18、王洪喜15、王崇仁14、谷红丹14、毛立华23、刘月娟21、宋薇21、王琦33、宋丽娜17、徐颖29

3、本次听课人数明显少于往年,说明我们对青年教师的关注有待加强。

也许有些教师认为青年教师的课没什么好听的,其实不然,此次汇报课中有许多教师的课很精彩,如孙玉军、李浩、王琳琳、于海燕、齐爽、宋薇、李晓丹、李妍等教师的课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希望今后有教学活动时大家能积极听课。

二、对汇报课的简单总结

本届汇报课的总体特点是:

教学设计理念新、操作规范、重视教学方法改变和学习方法指导,关注学生参与,努力挖掘课程资源,课件制作精细适用,重视落实三维目标,注意总结规律,加强反馈训练,课堂充满了原生态,作秀、表演成分较上届有了很大改观,更加务实。

(这里要感谢青年教师的师傅们和备课组的同仁给予青年教师的帮助与指导)

1、后调入的年轻教师

他们经验丰富,功底深厚,语言清新自然,教态大方老练,板书流畅美观,教学设计独具匠心,对新课程改革理解全面、深入,对教材把握恰到好处,教学实施环环相扣,逻辑层次分明,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活动富有创造性。

例:

孙玉军老师《乙醇》一课,教师通过发生在我市的一个车祸现场创设了本节课的情境,接下来通过直观感知、理性预测、活动探究、观察与思考等环节使学生逐步认识了乙醇的物理性质、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学生不知不觉步入了知识的殿堂,很自然。

同时孙老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说:

“他很优秀,你也不差”充分发挥了课堂评价的功能。

不足:

师生合作做实验后设计了一个表格让学生填,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再放开些会更好。

冯涛老师“生态系统结构”一课,教师通过一组生态系统的图片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以亲切的教态和抑扬顿挫的语言、以特有的激情、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学生,带领学生共同走进对食物链与食物网的学习,教学中耐心倾听学生对问题的回答,给予学生很多的关爱,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不足是在知识的总结、归纳方面教师对学生信心不足,对于学生的好做法也未及时给予肯定。

例如:

在学生回答生态系统四种成分的关系时,学生通过具体实例将四种成分有机串联起来,拿具体例子承载抽象的知识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教师本应大力倡导。

2、新毕业的青年教师

总体印象:

有朝气、有活力、有热情、有技术(课件制作)。

具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基本功扎实、操作规范

语言表达流利、有逻辑性、语速语调适中是作一名教师一个重要基本功之一,本次汇报课上语言表达能力强的教师有:

程曦霞、张丽萍、张春香、于海燕、齐艳鹏(既美又丰富)、齐爽、李浩(流畅、自如、语速掌握得很好,很有激励性)、宋薇(声音响亮)、李晓丹、李妍(语言准确,数学素质高)、毛立华、王怀娣(语言丰富)。

以上教师语言流畅、用词准确、干净利落,说话的节奏很好,抑扬顿挫、重点突出。

教态自然、仪表端庄、穿着得体,绝大多数教师做得都很好。

表现突出的有:

于海燕、李浩、李子秋、宋薇、王洋、付丽维、杨玉玲、徐双、李晓丹、刘晓辉、李妍、王怀娣这些教师很重视仪表,教师的装束也会为课堂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板书:

一手好字可以树立一名教师在学生中的良好形象,尽管已有了现代化教学手段,板书仍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次汇报课板书普遍不尽人意,但有几位教师还是值得称赞的,如:

于海燕、王广英、薛海波、刘佳、宋薇(写字认真劲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很严谨的人)、徐双、刘月娟、李妍(字很漂亮、布局合理、重点突出)、李倩(字很美)、郭大亮(板书流畅,英文书写很美)。

传统教具的使用与制作,实验仪器的操作

邵明、刘晓辉用尺作图很规范。

邵明、于海燕鼓励学生动手操作,自制教具、学具,体现了数学课程改革的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对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很有帮助。

王洋、付丽维、李浩在课堂上对实验仪器规范化的操作及对学生规范化的指导,所做的实验都很成功,有力地佐证了知识上的猜想。

王怀娣自制教具说明电影中动画的原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所有教师的课件制作精细、适用,有学科特色,简约、简朴,例:

王怀娣、齐爽。

每位教师的操作也很熟练,发挥了信息技术手段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

教学设计与教学素材

谁到我们学校参观都说很漂亮,这种漂亮源于当初的设计。

教学活动也是一样,尤其是新课程改革,对于教学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它是始于教学之初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也是对教学实施的一种指导或行动指南。

教学设计集中体现在教师对学生发展状态的研究,对学科教育价值的认识,对教学环节的整体规划等方面。

本届汇报课通过教案可以看出每位教师都很重视对教学活动的设计。

纵观整个汇报课,教师的设计思路基本上是按照:

创设情境、启迪思维→提出问题、诱导探究→展示交流、归纳总结→反馈训练、知识内化→布置任务、提高能力这样的程序展开教学活动,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

实现三维教学目标是一节成功课的标志。

三维目标是课堂教学的三个维度,不是三个层次。

其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学习的起点,教育的终极目标;过程与方法是参与与体悟的交融,是假船济海腾云遨游的媒介;知识与技能是学习掌握的目标,是训练与提高的期待。

本次汇报课对三维教学目标理解较透彻的有:

冯涛、张妍、李浩、王广英、李庆、王怀娣、李倩。

而相当一部分教师对三维目标理解不够,尤其忽视了对过程与方法的设计。

教学中知识与技能可以通过讲授获得,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往往要通过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让学生去体会、体验、感悟,通过长时间的熏陶、积累而获得,这是驯兽与育人的区别。

在汇报课上每位教师都结合自己的课创设了良好的问题情境,如:

张妍的历史课将背景资料用短剧形式由学生演出,形式新颖;田雪播放了原子弹在广岛爆炸的模拟录像片段;张春香信息课中刘若英的个唱会;邵明展示校园内建筑的小视频,于海燕折纸过程让学生感受空间中线面位置关系;王洋用一个气球与一个易拉罐作实验,证明电荷间的作用力;王雪利用QQ群引出信息价值的判断;刘月娟播放扎龙录像片段;李晓丹利用一组皇帝的新装图片引出二难推理。

毛立华(呼伦贝尔草原、洞庭湖捕鱼等)张颖配乐朗诵创造了良好的氛围,王怀娣一组老照片将学生带入了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贴近生活,由学生熟悉的内容、感兴趣的话题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情商,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对于教学素材的选取与教学的设计活动也是此次汇报课的一大亮点。

教学素材是对结论的佐证;是丰富教学内容的材料,是为学生汲取知识营养的牧场,丰富的教学素材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为探究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如:

王怀娣一节课用了46张图片,素材丰富;李晓丹《逻辑和语文学习——推理》一课讲到演绎推理时,拿学生王丹思的作文作为范例,讲三段论时拿火车脱轨事件、汶川地震,通过一组地震图片和教师深情的朗读及教师课堂上的一句话“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既使学生巩固了本节所学知识,又使学生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使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效果非常好。

再如:

程曦霞老师为学生提供一组十七大照片后提出我国是否可以效仿西方的政治制度问题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王雪为学生提供的姚明可口可乐广告、市民蒋先生到取款机上取款事件,结合教师的问题“以上引发什么思考”;宋薇的视频教学生动直观;徐双让学生欣赏邓丽君演唱由诗改编的抒情歌曲等等,用贴近学生的材料说明问题,言之有理、有据、有趣,变教教材为用教材,使教学内容呈现得更加丰富多彩,提高了说理性,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另外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李浩顺口溜式的知识总结便于学生记忆;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就像大宝的广告:

“把复杂的事弄简单了那是贡献”教学是一种复杂的活动,需要我们倾心去经营。

于海燕的折纸环节鼓励学生动手操作;王琳琳设计一段对话,找两名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齐爽设计的“你敢挑战吗?

”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专业功底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许多青年教师具备了较高的专业素质,如对教材的把握,目标的确立,重、难点的突破,教学语言的组织和对学科知识与体系的理解把握,课堂的应变能力等方面都展示了良好的专业素质。

如:

邵明、于海燕语言准确,富有启发性,不仅教知识,更重视教思想方法。

徐双声情并茂配音示范背诵诗文,学生报以热烈掌声,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增强了教学的魅力,其实很多教师的风格就是自己的特长与教育教学规律的有机结合。

齐爽在课堂合作探究环节中,当四个学生对问题的回答要么不完善、要么完全错误的情况下,教师非常沉稳,一一指出错误并及时纠正,没有扎实的专业功底是做不到的;付丽维、李晓丹分组实验与讨论活动,分组具体,有可操作性;薛海波、刘佳接力式回答问题方式调控很好;宋薇在学生课堂讨论意犹未尽的情况下说“课后我们再讨论”,当学生有些乱时,及时组织课堂,保证了课堂的秩序;尤其是李浩老师的课,语言精炼、老道,知识讲授准确、操作规范,对于乙醇、乙酸谁失羟基、谁失氢这一难点采取了学生讨论分析、动画演示、学生动手操作模型多种方法来攻克,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俨然是一个老教师。

李妍老师的“点到直线距离”一课由生活中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建立数学模型后又回到实际问题的解决教学中。

教师常说:

“我又有一个问题了”以一种亲切的方式及有价值的问题一步步引领、启发学生,并及时为学生做示范。

纠正学生的错误,提问后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时间,那种成熟、稳重、老练、人性化的课堂,让我看到了青年教师的表率。

教师激情与课堂评价

教师课堂振作、精力充沛可以感染学生,而良好的、亲切的、富有激励性的评价也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评价也是新课程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次汇报课董立柱、于江帆、杨玉玲、王岩、温琳琳、张丽萍、齐艳鹏、赵婧、王雪、刘晓辉、于海燕、张颖、王怀娣,有热情、有激情,师生配合默契。

齐爽在两名学生解答后说“他们同样优秀”;宋薇“你说得很好,谁还有补充或其他想法?

”张颖、李妍课堂评价也很到位,以上教师的做法充分发挥了评价的功能。

3、本次汇报课的不足之处

存在的问题:

导入突然,提问叫不上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