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教学与实践自学指导书.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80251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4.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物理教学与实践自学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学物理教学与实践自学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学物理教学与实践自学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学物理教学与实践自学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学物理教学与实践自学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物理教学与实践自学指导书.docx

《中学物理教学与实践自学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物理教学与实践自学指导书.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物理教学与实践自学指导书.docx

中学物理教学与实践自学指导书

《中学物理教学与实践》自学指导书

----------马昌法

绪论

(一)自学重点与新点:

明确本课程的性质和研究对象,并理解学习本课程的意义,了解本课程的研究方法,进一步熟悉本课程的任务、内容和学习方法。

(二)知识概要:

一、《中学物理教学与实践》课程的性质和研究对象

1.《中学物理教学与实践》是一门由物理科学、教育科学、心理学、哲学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的边缘科学。

2.《中学物理教学与实践》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

3.《中学物理教学与实践》研究的是中学物理教学的理论、实践和方法。

二、学习《中学物理教学与实践》课程的意义

1.掌握物理教育的规律和方法,并且不断提高从事中学物理教学工作的能力。

2.激励我们自己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物理教师。

三、《中学物理教学与实践》的研究方法

1.从中学物理教学的实际出发,深入调查中学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认真地实事求是地和创造性地研究总结中学物理教学的实践经验。

2.大力开展中学物理的教学实验研究。

3.对中学物理教学过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总结,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和体系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改进。

四、《中学物理教学与实践》的学习方法

1.注意处理好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2.密切联系中学物理教学的实际

3.不断吸取先进经验,广泛收集积累资料

(三)自学建议:

学时安排二课时,主要摆正位置,认识学习本课程的意义和方法。

以饱满的热情投入《中学物理教学与实践》的学习。

(四)思考与练习:

1.《中学物理教学与实践》课程的性质和研究对象是什么?

2.为什么要学习《中学物理教学与实践》?

3.应该怎样学习《中学物理教学与实践》?

第一章物理教师

(一)自学重点与新点:

了解物理教师的工作特点,明确物理教师的思想品德要求、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进一步了解学科发展对物理教师的要求。

(二)知识概要:

一.物理教师的工作特点

1.物理教学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

主要体现在教学对象(学生)的复杂性,学科内容的艰巨性。

2.物理教学工作的发展性和创造性

研究学生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因材施教,要求在学法指导上的创造;钻研教学内容和相关学科知识的应用,要求在教法、钻研教材上的创造;克服设备困难,提高教学质量,要求实验教学上的创造;严谨治学、以身作则,要求教书育人上的创造。

3.物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4.物理教学工作特点的具体表现

工作对象的复杂性,工作方法的创造性,工作效果的延期性,工作方式的个体性与教学成果的集体性,工作本身的培养性。

二.物理教师的知识要求

1.扎实的物理专业知识

2.一定的教育科学知识

3.丰富的相关学科知识

4.广博的社会生活知识

三.物理教师的能力要求

1.一般能力的要求,要具备较高的智力水平

如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良好的注意力,清晰的记忆力,敏捷的思维力。

2.特殊能力的要求,要具备全面的教学能力

具体有教学研究能力,物理实验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组织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和教育管理能力。

3.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教育观念的革新,处理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指导学生活动的创新

四.物理教师的思想品德要求

1.具有优秀的思想素质

2.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五.学科发展对物理教师的要求

1.知识更新

2.理论武装

3.一专多能

4.系统开放

5.提高素质

6.建立意识主体,爱心,目标,针对,成功,乐趣,协作等。

六.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

1.观念的更新如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

2。

角色的转变从知识传授者到学习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从课程执行者到课程建设者、开发者;从教师到教师学生,结成“学习共同体”。

3.行为的落实灌输到引导,孤立到合作,控制到对话。

(三)自学建议:

学时安排二课时,了解社会,时代发展对教师的各种要求,特别是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参考学习《走进新课程》、《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等。

(四)思考与练习:

1.物理教师的思想品德素质包括哪几个方面?

你对物理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是如何理解的?

2.物理教师应当具备怎样的知识结构?

3.你认为物理教师应当具备哪些能力?

4.你认为物理教师应当怎样对待课程改革?

第二章中学物理课程

(一)自学重点与新点:

逐步建立课程意识,明确课程的地位和作用,熟悉中学物理课程标准,领会和掌握其内容和精神实质,认识物理教材的意义、作用、体系及结构内容。

(二)知识概要:

一.“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

1.教学大纲名称变化,主要弊端,为什么用“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

2.课程标准基本结构,基本理念,主要特点。

3.各自功能直接的依据到间接的、指导性的和弹性的作用。

二.课程

1.概念学科,目标或计划,学习者的经验或体验。

2.课程与教学的关系包容,并列,交叉,交叉并列。

3.课程的分类具体形态,实施要求,体系。

4.校本课程及其开发

5.现代课程改革的趋势

三.中学物理课程

1.概念学校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安排学生物理学习的过程,使学生获得知识、参与活动、丰富体验。

2.对现行教学大纲的重大突破。

3.课程目标。

四.中学物理教学内容的确定

1.大纲提出的选取原则适应性、基础性、教育性、理论联系实际。

2.课程标准提出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部分。

五.中学物理教材

1.认识物理课程的具体化。

2.作用为全面落实物理课程目标服务。

3.编写内容的选择、组织、呈现等。

4.结构学科结构、课程结构、教材结构。

5.教材改革的趋势内容、结构、形式。

(三)自学建议:

学时安排四课时,逐步转变观念,从课程的价值、目标、关注、管理四个方面加深对课程的认识,适应课程改革。

(四)思考与练习:

1.如何理解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

2.认识中学物理课程标准。

3.怎样确定中学物理教学的内容?

4.了解国内外教材改革的趋势。

第三章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一)自学重点与新点:

熟悉确定中学物理教学目的的依据,明确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理解中学物理教学德育、智育、美育中的具体任务。

(二)知识概要:

一.中学物理教学的地位

1.自然科学的基础;

2.贯彻和实现普通教育培养目标的有效手段;

3.对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建设的重要作用;

4.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及国防建设中广泛的应用。

二.中学物理教学的指导思想(任务)

1.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目的,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任务。

2.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中学物理教学的特点

1.物理学

实验基础、逻辑体系、数学表述、广泛应用、讲究方法。

2.物理教学

实践性、抽象性、科学美、方法严密的逻辑性。

四.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

1.大纲

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发挥教育功能。

2.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

(三)自学建议:

学时安排二课时,明确“目的”与“目标”的区别,探索学生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探讨物理思维品质。

(四)思考与练习:

1.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是什么?

这些目的是根据什么确定的?

2.新课程提出中学物理教学的目标如何?

3.谈谈你对物理教学与学生全面发展关系的认识。

4.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哪些能力?

怎样培养这些能力?

第四章物理教学过程和教学原则

(一)自学重点与新点:

了解教学过程认识的发展,认识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与结构,理解物理教学过程的本质和特点。

认识教学原则、教学原则的发展,贯彻具体的教学原则。

(二)知识概要:

一.中学物理的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认识的发展

传授知识、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师生交往。

2.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

3.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

4.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5.教学过程的本质和特点

二.中学物理的教学原则

1.教学原则的认识概念、实质

2.教学原则的发展及其特点

3.着重贯彻的几条原则

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相统一;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相结合;激发学习兴趣。

(三)自学建议:

学时安排二课时,对教学过程的认识要不断深化,认识教学原则的发展性和多样性,增加贯彻的自觉性和科学性。

(四)思考与练习:

1.什么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什么?

2.中学物理教学过程有哪些特点?

3.你对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是怎样理解的?

怎样通过物理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

4.明确各个教学原则的含义及如何运用。

第五章物理教学测量和评价

(一)自学重点与新点:

了解教育测量的基本概念,掌握教育评价的基本知识,熟练物理测验试卷的编制,进行物理测验的评价及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

(二)知识概要:

一.教育测量的一些基本概念

1.测量

2.测验

3.良好测验的基本条件

二.教育评价的一些基本知识

1.教学评价

2.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3.教学评价的基本步骤

4.教学评价的类型

5.学业成就评价的方法

三.标准化考试

四.试卷编制

确定测验目的和目标,拟定命题计划,编制测试题目,组合试卷,编制评分标准,规定施测指导语。

五.测验质量的评价

六.物理课堂教学的评价

七.新课程评价

评价理念、评价目的、发展性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

(三)自学建议:

学时安排二课时,要求能独立编制试卷,并对测验质量和课堂教学进行必要的评价。

(四)思考与练习:

1.如何编制学生学业成就测验?

2.理解测验质量评价的效度和信度。

3.具体计算题目分析的难度和区分度。

4.理解新课程评价。

第六章物理学习心理分析及能力培养

(一)自学重点与新点:

掌握学习理论、分析中学生学习心理的一般特点及学习物理的心理素质,注意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探讨物理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

(二)知识概要:

一.中学生学习心理的一般特点

1.中学生的主要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

2.学习动机和兴趣的特点;

3.情感、意志的特点;思维、认识过程的特点。

二.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素质

1.学习物理的动机特点;

2.学习物理的兴趣特点;

3.学习物理的思维特征。

三.在物理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

1.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障碍;

2.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

四.物理学习能力的培养

1.物理学习能力;

2.物理学习能力的培养。

五.物理学习过程及学习方法

1.物理学习过程的基本环节;

2.物理学习过程的基本方法。

六.物理学科学习方法

1.物理观察方法;

2.物理实验方法;

3.物理模型方法;

4.物理等效方法;

5.物理对称方法;

6.物理求异方法;

7.理想化方法。

七.培养学生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

1.学习的分类;

2.指导学生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

(三)自学建议:

学时安排四课时,研究教学过程,不仅要研究教法,还要研究学法。

要分析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特征,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四)思考与练习:

1.简述学生学习心理的一般特点。

2.明确学生学习物理动机、兴趣的特点和思维特征。

3.如何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

4.怎样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

5.介绍必要的学习方法。

第七章、中学物理教学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