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集中供热运行可行性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023011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269.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集中供热运行可行性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城市集中供热运行可行性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城市集中供热运行可行性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城市集中供热运行可行性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城市集中供热运行可行性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集中供热运行可行性方案.docx

《城市集中供热运行可行性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集中供热运行可行性方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集中供热运行可行性方案.docx

城市集中供热运行可行性方案

第一章简介

第二章供热准备

第三章供热运行

第四章热线服务

第五章附录

第一章简介

一、概述

1.1、目的

为加强**市城市供热运行管理,规范供热操作流程,确保**市2015—2016供热运行工作安全、高效地开展,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服务质量和员工职业素质,充分体现“辛苦千万次,温暖每一家”的服务宗旨,更好地树立****热力**有限公司的良好行业形象,特制定本运行方案及有关操作规程。

1.2、运行简介

1.2.1、热源及供热运行方式

郑州俱进热电厂(东金店热电厂)作为唯一热源,根据热力公司要求,提供不高于130℃的热水。

该热水经过热力首站进行热量交换后,返回热源,由首站供出的热水通过城区供热管网进入社区热力站,经再次换热后被送入用户管网。

供热首站由****热力**有限公司统一运行管理,各项运行参数及供热管网的初调节由****热力**有限公司组织操作,郑州俱进热电厂保证满足热力公司所要求的各项运行参数。

1.2.2、热力站

本运行季预计运行社区热力站70座,共计77个供热系统,其中混水系统32个,间接换热系统41个,直连系统4个。

位置最高热力站为怡和园,与首站高差99米,位置最低热力站为嵩基鸿润城,与首站高差10米。

1.2.3、热负荷及运行时间

本运行季预计供热面积达107万m2,截止2015年底供热面积达100万m2.。

供热运行时间为2015年11月15日凌晨零点至2016年3月15日凌晨零点,共计121天,运行方式采用全天24小时不间断供热运行。

1.3、供热首站设备型号及规格

1.3.1、电动循环水泵:

1#循环水泵:

1)水泵型号:

RMOW250-470

2)水泵扬程:

54mH2O

3)水泵流量:

1080m3/h

4)轴功率:

220KW

5)转速:

1450r/min

6)重量:

930Kg

7)气蚀余量:

4.5mH2O

2#循环水泵:

1)水泵型号:

RMOW300-550B

2)水泵扬程:

58mH2O

3)水泵流量:

1400m3/h

4)轴功率:

315KW

5)转速:

1490r/min

6)重量:

1210Kg

7)气蚀余量:

6.1mH2O

1.3.2、循环水泵电机:

1#循环水泵电机:

1)型号:

Y2-355M-4T

2)电机功率:

220KW

3)额定电压:

380V

4)额定电流:

384.5A

5)转速:

1480r/min

2#循环水泵电机:

1)型号:

YX3-355L2-4

2)电机功率:

315KW

3)额定电压:

380V

4)额定电流:

559.2A

5)转速:

1490r/min

1.3.3、板式换热器:

1#、2#板式换热器

1)型号:

TH30DW-1.6/140-459

2)设计压力:

1.6MPa

3)试验压力:

2.0MPa

4)设计温度:

140℃

5)换热面积:

868㎡

6)密封材料:

三元乙丙橡胶

7)质量:

8700Kg

3#板式换热器

1)型号:

TH30DW-1.6/150-459

2)设计压力:

1.6MPa

3)试验压力:

2.08MPa

4)设计温度:

150℃

5)换热面积:

868㎡

6)密封材料:

三元乙丙橡胶

7)质量:

8700Kg

1.3.4、补水泵(2台):

1)水泵型号:

BDC65-50

2)水泵扬程:

105mH2O

3)水泵流量:

64m3/h

4)轴功率:

30KW

5)转速:

2900r/min

 

二、组织结构图

第二章供热准备

三、供热管网冲洗方案

3.1、冲洗前准备工作

3.1.1、时间安排:

2015年10月8日前

3.1.2、人员准备

a)指挥长:

1名,负责管网冲洗全过程的人员调度和进度管理。

b)网格长:

2名,负责小组成员的管理和责任区域内供热管网冲洗质量、冲洗进度的总体控制。

c)操作工:

12名,严格按照网格长按排,进行具体设备操作。

3.1.3、区域划分:

网格一:

滨河路以东的所有供热管网;

网格二:

滨河路以西的所有供热管网(含滨河路供热管网);

3.1.4、工具准备

各班组根据常规维修需要,向公司领取常用工具各一套,包括管钳、F扳手、活扳手、螺丝刀、卡丝钳、测电笔、手电、对讲机等。

3.1.5、注水点准备

共7个注水点,各注水点注水量如下:

序号

注水点

注水量(m3/h)

序号

注水点

注水量(m3/h)

1

**

128

4

**

4

2

**

20

5

**

4

3

**

16

6

**

8

总注水量为180m3/h

3.2、一次管网注水

3.2.1、时间安排:

2015年10月8日—10月12日

3.2.2、注水前准备工作

3.2.2.1、确保设备已安装到位,管道、阀门安装已完成,阀门开启灵活。

没有安装到位的设备,确保已与一次网断开。

3.2.2.2、热力设备及连接管道已水压试验合格。

运转设备手动盘车灵活。

3.2.2.3、电气设备接线无误,线路调试合格,动力设备经单机试运,点动合格,旋转方向无误。

3.2.2.4、关闭热力站二次网供、回水阀门,打开所有混水站内混水管阀门(连通管),并确保一次网压力表,温度计齐全且完好。

3.2.2.5、确保所有注水点自来水供水正常,补水箱水已注满。

3.2.2.6、各网格人员按照各自负责区域,以一次网系统上的排汽点为节点,每一个节点的责任人到位。

3.2.2.7、告知自来水公司,确保注水过程不影响城区居民用水。

3.2.2.8、《供热管网注水记录表》已发放到位。

3.2.3、管网注水

3.2.3.1、通知各节点负责人,打开一次网上所有关断阀和排气阀。

3.2.3.2、同时打开所有注水点自来水与供热一次网的连通阀门,利用自来水压力向系统注水。

首站注水量不宜超过200m3/h,以免造成城区自来水压力陡降。

3.2.3.3、根据注水速度,由副总指挥通知网格长,注意排汽阀出水情况。

当发现排汽阀出水时,便可关闭该排汽阀,把出水时间上报记录员,然后根据总指挥指示,立即赶到下一个责任节点。

3.2.3.4、各组员在观察各节点的同时,需检查责任节点之间的管道、阀门等连接处是否有跑、冒、滴、漏的情况,如果发现,立即上报网格长,由网格长上报副总指挥,副总指挥应安排人员进行紧急维修,同时上报总指挥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停止注水,如需停止注水,必须在维修完毕,由网格长上报副总指挥,由副总指挥得到总指挥同意后,方可继续注水。

3.2.3.5、记录人员要时刻观察自来水压力与系统当前压力,一但发现自来水压力低于或等于系统当前压力,应立即关闭自来水阀门,如果此时自来水压力回升,并且微高于系统压力,则表明自来水压力已基本与系统压力平衡,需上报总指挥,补水系统需切换成补水泵补水。

如果关闭自来水系统,自来水压力仍低于系统压力,表明自来水压力已不能用于系统补水,在上报副总指挥的同时,落实自来水压力能否短时间内恢复压力。

若短时间内不能恢复压力,应在副总指挥及网格长的安排下,启动补水泵。

3.2.3.6、启动补水泵的同时打开补水箱进水管,确保补水箱水位已满;

3.2.3.7、记录人员记录下开始时间。

注水期间,并对水箱水位高度进行时时观测。

3.2.3.8、当最高处节点负责人上报排汽阀出水后,待首站二次回水压力达到0.9MPa时,记录员记录下的同时,上报网格长和副总指挥,注水完成,并提交《供热管网注水记录表》。

副总指挥招集所有参与管网冲洗的人员,进行管网冲洗准备,并向总指挥上报整体进度。

3.3、管网冲洗

3.3.1、时间安排:

2015年10月13日—10月15日

3.3.2、启动首站1#循环泵

3.3.2.1、关闭循环泵出口阀门,开启进口阀门。

3.3.2.2、检查转动部件润滑油的质量、数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3.3.2.3、盘车灵活、正常。

3.3.2.4、泵体内已注满水,并排净空气。

3.3.2.5、在水泵出口阀门关闭的状态下启动1#循环水泵。

3.3.2.6、启动水泵后,逐渐将频率升至20Hz,稳定30秒后,缓慢开启循环水泵出口阀门,同时观察循环水泵出口压力表数值及电流表是否稳定,无问题后,开启循环水泵出口阀门至30度,再次观察循环水泵出口压力表数值及电流表数值,如果无异常,提升循环泵频率至35Hz,流量控制在700m3/h,如果循环水泵出口压力表及电流表数值仍无异常,表明循环泵已正常启动。

3.3.2.7、循环泵在2h的运转期间内不应有不正常的声音;各密封部位不应渗漏;各坚固连接部位不应松动;滚动轴承的温度不应高于75℃;填料升温正常,普通软填料宜有少量的渗漏(每分钟10—20滴);电动机的电流不得超过额定值;振动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当设备文件无规定时,用手提式振动仪测量泵的径向振幅(双向)不应超过下表,泵的安全保护装置灵敏、可靠。

泵的径向振幅(双向)

转速(r/min)

600--750

750--1000

1000--1500

1500--3000

振幅不应超过

(mm)

0.12

0.1

0.03

0.06

3.3.3、管网冲洗操作

3.3.3.1、按照由远到近的原则,先打开中岳大街西支线(包括嵩阳路南段支线),确保其他支线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3.3.3.2、确保首站内各排汽阀处无集汽,泄水阀门无渗漏。

3.3.3.3、记录员记录下开始循环时间,循环需持续1个小时,网格内维修人员应对循环供热支线进行管网巡检,及时发现跑、冒、滴、漏现象。

3.3.3.4、待循环1小时后,降低循环水泵频率至20Hz,关闭循环水泵出口阀门至5度,关闭首站内二次回水总阀门,保持补水泵定压为0.9MPa。

3.3.3.5、打开南环二路回水排污阀,进行排污。

排污阀操作人员与首站记录人员随时保持联系,如果首站回水压力低于0.5MPa,记录人员应及时通知排污阀操作人员,停止排污,继续注水。

排污效果以无浑水排出为止,排污人员如果发现排出水质一直很差,需告知组长,待首站回水压力恢复至0.9MPa时,需再次开启排污阀,直至无浑水排出。

3.3.3.6、如果反复排污两次以上,才出现清水的情况,为防止是管网再次杂质沉淀而造成的“假象”,需再次提升循环泵频率至40Hz,循环30分钟后,重复以上排污工作,直至无浑水排出,表明此管段冲洗完成,清洗该管段上各支线除污器。

3.3.3.7、冲洗管道内流速不小于1m/s,对应流量如下表。

每一条支线冲洗完成,应关闭该支线阀门后,进入下一管段的冲洗工作。

管径流量对照表(v=1m/s)

管径

流量(m3/h)

管径

流量(m3/h)

管径

流量(m3/h)

DN250

200

DN350

390

DN450

610

DN300

280

DN400

500

DN600

1100

3.3.3.8、南环二路排污阀负责中岳大街以南管网排污,中岳花园支线排污阀负责中岳大街以北管网排污。

3.3.3.9、待整个管网冲洗完成后,首站除污器需清洗干净。

四、供热冷运行方案

4.1、准备工作

4.1.1、人员准备

a)总指挥:

1名,负责管网冷运行全过程中公司内部工作的统筹协调和进度管理。

b)副总指挥:

2名,负责管网冷运行全过程的人员调度和进度管理。

c)网格长:

2名,管理网格区域内冷运行全过程的执行情况。

d)维修人员:

40人,每个网格20人,严格按照组长按排,进行具体设备操作及维修工作。

e)运行工:

12人,负责各热力站内参数的记录和站内情况实时上报。

f)热线员:

3人,负责接听热线、做好热线记录。

g)调度:

1人,汇总运行参数并进行分析,上传工作进度情况,下达运行、调节指令。

4.1.2、工具准备

各网格区域内需配备常用工具各一套,包括管钳、F扳手、活扳手、螺丝刀、卡丝钳、测电笔、手电、对讲机、钎子、倒链、氧气、乙炔、汽割、电焊机、焊条等。

4.2、管网注水

4.2.1、时间安排:

一次网注水时间:

2015年10月16日—10月25日

二次网注水时间:

2015年10月20日--10月31日

4.2.2、供热一次管网注水

4.2.2.1、方案同冲洗注水方案相同。

4.2.2.2、注水完成后,统一组织对一次网系统中所有放气阀逐个进行放气,确认管内无气体后,关闭放气阀。

4.2.3、二次网注水

4.2.3.1、注水前准备工作

4.2.3.1.1在开始注水前,各网格长应配合经营发展中心人员,提前以书面形式告知用户,内容包括:

用户(社区)名称、注水起止时间,用户需配合哪些工作等。

4.2.3.1.2确保设备已安装到位,管道、阀门安装已完成,系统中不存在未连接管段。

4.2.3.1.3新建热力系统及连接管道已水压试验合格。

4.2.3.1.4热力站内电气设备接线无误,线路调试合格,动力设备经单机试运,点动合格,旋转方向无误。

4.2.3.1.5混水站要确保一次网阀门已开启。

间接连接系统要确保,自来水供水正常,补水箱水已注满。

4.2.3.1.6确保所有最高点排汽阀已打开。

4.2.3.2、用户系统注水操作

4.2.3.2.1、严格按照《2014-2015供热运行用户系统注水时间计划表》,依次对用户系统进行注水。

4.2.2.2.2、各网格内注水顺序为先注间接连接系统,混水连接和直接连接系统,待一次网冲洗完成后,随一次网开始注水。

4.2.2.2.3、各个网格区域对混水连接和直接连接系统注水时,由于此类站需要首站直接注水,所以首先向总指挥上报需要注水热力站名称,待总指挥允许后,先缓慢打开站内用户侧回水至5度,然后注意观察站内排汽点情况,并与室外系统最低点排汽阀观察人员取得联系。

4.2.2.2.4、用户系统注水前期,由于各网格内的混水站同时注水的可能性较大,所以在开始注水前,要与首站记录员取得联系,如果首站压力较稳定,可开启阀门至15度左右。

4.2.2.2.5、间接连接系统,注水时间可根据网格内工作的具体安排,在向总指挥上报后,即可开始注水。

但应保证注水过程中板式换热器一、二次两侧压力差不能超过0.5MPa,尤其高区系统最好与一次网同时注水。

4.2.2.2.6、注水期间,维修人员要随时观察社区内供热管网情况,如果发现有严重漏水情况,立即停止注水,同时上报总指挥。

待维修完毕后方可恢复注水。

4.2.2.2.7、各网格长要及时上报管辖区域内管网的注水进度,以便合理调整工作时间,加快其他网格区域的进度。

4.2.2.2.8、当所有网格内混水连接和直接连接系统完成注水后,上报副总指挥及总指挥,根据总指挥的统一安排,如果时间紧迫,允许在部分间接连接系统未完成注水的情况下,开始冷运行。

4.3、冷运行

4.3.1、时间安排:

2015年11月1日—11月5日

4.3.2、冷运行前准备工作

4.3.2.1、确保所有混水连接和直接连接系统已完成注水。

4.3.2.2、确保所有热力站内一次网阀门恢复到去年开启状态。

4.3.3、冷运行操作

4.3.3.1、除最不利环路外,关闭其他支线总阀门。

4.3.3.2、按照管网冲洗方法中,启动首站1#循环泵,频率升至30Hz,记录下此时水泵的扬程和流量。

4.3.3.2、各站运行人员到位,领取运行记录表。

4.3.3.3、依次开启最不利环路上所有间供换热站一次网阀门及调节阀,开度以去年开度为准,如果允许,借助便携式流量计,按照实际负荷以1.1L/m2的流量对各间供换热站进行等比例分配。

4.3.3.4、各站运行人员开始记录站内运行参数,并注意观察参数变化,及时上报网格长。

4.3.3.5、最不利环路中所有换热站正常启动后,从该供热支线最未端一座混水站开始启动混水泵,

4.3.3.4、混水泵启动前,确保供热一次网及混水管上阀门及调节阀开启至去年开度,记录下此刻站内一次网运行压力。

4.3.3.5、关闭混水泵出口阀门,确保站内电器设施完好无误后,启动1#混水泵,缓慢开启出口阀门,根据3L/m2的流量,调节循环泵频率。

4.3.3.6、此刻混水站一次网供、回水压力与混水泵未启动前做对比,供水压力降低不得超过0.05MPa,回水压力升高不得超过0.05MPa,如果波动过大,可通过调节混水阀门进行控制。

4.3.3.7、最不利环路中所有混水站启动完毕后,对该环路上所有热力站的运行参数进行汇总分析,各站一次网流量与首站流量基本吻合,表明该环路已正常启动,可开启下一条支线。

4.3.3.8、各支线开启前,先预计首站需提供流量及扬程,待首站调节完成后,方可开启该支线。

支线总阀门开度均以去年开度为准。

4.3.3.9、按照以上方法,均应遵循“先间供,后直供,先远端,后近端”的启动顺序,直至最近端支线正常运行,首站1#循环泵达到正常初期运行参数:

频率36Hz,扬程30mH2O,流量1000m3/h,各热力站一次网流量为1.1L/m2左右。

运行参数接近以上数据后,上报总指挥,冷运行初调节完成。

五、升温及试运行

5.1、时间按排:

2015年11月12日—11月14日,如有特殊要求,按照要求时间开始。

5.2、人员安排:

人员组织同冷运行,60名维修工,27名运行工全部到岗。

5.3、升温前准备工作

5.3.1、提前以书面形式告知用户,注意室内系统因管道受热膨胀出现漏水的情况。

5.3.2、所有管网及热力站经过巡检,未发现跑、冒、滴、漏的情况。

5.3.3、各网格区域运行人员、维修人员已到位。

5.3.4、首站一次网补偿器状态正常。

5.4、管网升温

5.4.1、根据总指挥安排,由调度员通知电厂,开始投汽,温升以5℃/h为宜,不得超过10℃/h。

5.4.2、电厂热水大约经过2小时40分钟可到达首站,首站运行人员做好运行记录。

5.4.3、各热力站升温过程中,网格区域维修人员应对供热系统中所有设备、管道、支吊架、补偿器、阀门、管件、仪表等设施进行巡检查,巡检周期不应大于1h。

5.4.4、当温度升至接近运行温度时,巡检人员应对所有螺栓进行热拧紧。

5.4.5、温度升至运行温度后,进入试运行阶段。

5.5、试运行及供热初调节

5.5.1、试运行期间,所有运行工作及参数控制均应以正常运行时为标准,该阶段主要工作为初调节。

5.5.2、初调节主要依据流量和温度对供热一次网和二次网进行重新调整。

一次网流量分配以1.1L/m2为标准,二次网流量以3L/m2为标准,二次侧供/回水温差保持在12℃~15℃左右,但回水温度不得低于42℃。

5.5.3、连续运行72小时,所有供热设施无任何故障后转入正式运行。

5.5.4、完成初调节的供热系统,任何人不得私自对任何调节设备进行操作,如需操作,必须上报总指挥,经允许后方可操作,否则,视为违规操作。

第三章、供热运行

六、供热运行时间管理

6.1、供热运行时间:

2015年11月15日—2016年3月15日,共计121天,如有特殊情况,另行确定。

6.2、运行阶段划分:

a、11月15日—12月30日:

维修高峰期

工作目标:

消除流量分配不均,使供热运行进入平稳期。

b、1月1日—2月15日:

运行平稳期

工作目标:

维持供热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C、2月16日—3月15日:

节能控制期

工作目标:

利用天气回暖,作好节能控制。

七、季节工数量控制

a、维修高峰期:

维修人员60人,运行人员27人;

b、运行平稳期:

维修人员40人,运行人员27人;

c、节能控制期:

维修人员30人,运行人员27人;

八、供热运行

8.1、供热设备巡检

8.3.1、供热设备每天应巡检一次,巡检工作由各网格长组织,巡检小组每组不得少于2人。

8.3.2、巡检内容主要包括供热管网、热力站等设施,巡检方法主要通过看、听、触、闻等方式,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8.3.2.1、看

a、设备内外的清洁、完整;

b、表、液位灯光信号指示是否正常;

c、控制开关、阀门启闭是否灵活可靠;

d、有无跑、冒、滴、漏的现象;

e、管网及设备周边有无存在其他工程现场的情况;

f、管网及设备周边有无易燃物堆放的情况;

g、架空管道及设备有无保温温或保护层脱落的现象;

H、直埋管网地面有无浸湿或出现地面局部无积雪的现象;

8.3.2.2、听:

a、 转动设备转动声是否均匀,有无异声;

b、 电气设备有无放电声;

c、水箱、水管的流水声是否正常;

8.3.2.3、闻:

a、有无绝缘漆的焦味;

b、 无橡胶、塑料、棉织物的焦味;

c、有无热水漏出的特有气味。

8.4、用户服务

8.4.1、热线员在接到用户热线后,根据用户需解决问题的类型,做好详细记录,并按照责任网格区域进行分类;

8.4.2、各网格长每天至少分上午和下午两次领取维修单,如果维修任务不大,可与热线员随时联系,及时处理用户问题。

8.4.3、各网格区域至少向用户公布1个维修人员的手机号码,用户可直接与维修人员联系。

8.4.4、无特殊情况,用户反映的问题,无得出现超过1个工作日仍未处理的现象。

8.4.5、接线员要详细记录每一张维修单的领取时间和反馈时间,反馈情况将做为网格绩效考核的依据。

8.5、运行调节

8.5.1、各站运行人员做好运行参数记录,如果发现运行参数异常,应立即上报网格长,如需对运行参数进行调整,由网格长上报总指挥,经允许后,方可进行调整。

8.5.2、运行调节统一由总指挥给出调节指令,由各网格操作人员执行。

任何人员未经总指挥同意,不得私自对任何设备进行调节;

8.5.3、运行调节在初调节的基础上,仍然按照一次网流量1.1L/m2,二次网流量3L/m2,二次侧供/回水温差保持在12℃~15℃左右,但回水温度不得低于42℃的标准进行调节。

8.5.4、首站运参数根据天气变化和实际热负荷,以理论计算为指导,由总指挥下达调整指令,首站运行人员人员严格执行。

8.5.5、调度中心要详细记录首站及热源厂的运行参数和调节情况,各热力站运行人员要详细记录各热力站的调节。

8.6、1#、2#循环泵切换

8.6.1、两台循环泵根据实际运行情况,每一个月切换1次。

8.6.2、1#循环泵切换2#循环泵时,先降低1#循环泵频率至30Hz,关闭水泵出口阀门至20度,然后打开2#循环泵进口阀门,按照循环泵启动流程,启动2#循环泵,频率调止30Hz。

停止1#循环泵,关闭1#循环泵进、出口阀门。

调2#循环泵频率至需要值,观察20分钟无异常情况,切换完成。

8.6.3、2#循环泵切换1#循环泵方法同上。

九、停止供热

9.1、时间安排:

2016年3月15日上午10:

00钟以前。

9.2、人员安排:

同运行人员安排

9.3、停止供热操作

9.3.1、2016年3月14日前,由各网格长负责,对各个社区及单位以书面告知停暖时间及停暖安排。

9.3.2、2016年3月14日晚上12:

00准时通知热源厂切断汽源,但保持其他设备正常运行;

9.3.3、2016年3月15日凌晨零点准时通知热源厂停止所有供热设备,热源厂与热力公司高度员共同对热计量数据进行抄录备案后,双方共同对计量仪表上锁封存。

9.3.4、2016年3月15日8:

00准时开始停止运行各为力站,各网格长负责,在上午10:

00以前完成停运。

上报总指挥,供热运行结束。

十、紧急事件及处理方案

10.1、首站板式换热器堵塞紧急事件及处理方案

10.1.1、板换反冲洗

10.1.1.1、人员准备

a)、总指挥1人,负责事件处理过程的人员调度和管理;

b)、班长:

1人,负责事件处理过程的具体操作方法及进度;

c)、操作人员:

2人,负责具体操作。

10.1.1.2、处理办法

a)、由调度人员通知热源厂降低供水温度至75度左右;

b),待首站一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