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分析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01792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容分析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内容分析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内容分析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内容分析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内容分析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容分析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ocx

《内容分析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分析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内容分析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ocx

内容分析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内容分析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1

内容分析法的特征内容分析作为一种正式研究方法诞生于二战期间,至今已经历了实践探索期、理论研究期、基本成形期和发展完善期这几个发展阶段。

1952年,美国传播学家伯纳德·贝雷尔森将内容分析法定义为“一种对具有明确特性的传播内容进行的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技术。

”具体来说,内容分析的研究对象是“具有明确特性的传播内容”。

“明确”意味所要计量的传播内容必须是明白、显而易见的,而不能是隐晦的、含糊不清或没有明确表达出来的意思。

分析方法的特征是“客观”、“系统”和“定量”。

结果表述的特征是“描述性的”。

内容分析的结果常常表现为大量的数据表格、数字及其分析。

从以上定义来看,内容分析法具有以下3个关键特性。

(1)系统性,是指内容或类目的取舍应依据一致的标准,以避免只有支持研究者假设前提的资料才被纳入研究对象的情况。

(2)客观性,是指分析必须基于明确制定的规则执行,从而确保不同的人可以从相同的文献中得出同样的结果。

(3)定量性,是指研究中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类目和分析单元出现的频数进行计量,用数字或图表的方式表述内容分析的结果。

1.2

内容分析法的分类内容分析法作为一种研究社会现实的科学方法,经过了不断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应用才逐步趋于成熟与完善。

在此过程中,通过对该方法究竟是定性研究还是定量研究的激烈争论,研究者先后提出了以下几种方法类型,从中可以看到内容分析法的演变轨迹以及技术进步对其发展的推动作用。

(1)解读式内容分析法。

该方法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人类学研究,是一种通过精读、理解并阐释文本内容来传达作者的意图的方法。

(2)实验式内容分析法。

该方法主要指定量内容分析和定性内容分析相结合。

具备以下几个要点:

①对问题有必要的认识基础和理论推导;②客观地选择样本并进行复核;③在整理资料过程中开发一个可靠而有效的分类体系;④定量的分析实验数据,并做出正确的理解。

(3)计算机内容分析法。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推进了内容分析法的发展。

计算机作为一种数据管理工具,在数据的搜集、存储、编辑和整序等过程中具有手工方法不可比拟的速度和准确度的优势。

互联网上也已出现了众多内容分析法的专门研究网站,还提供了不少可免费下载的内容分析软件,相关论坛在这方面的讨论也是热火朝天。

纵观近30多年的内容分析研究,其中使用较多的是定量内容分析法。

但是为了避免因阅读并理解了文本而不能客观表达结论,或计算了文本元素而不能提供对文本更深入的见解,我们建议在内容分析研究中以系统方式结合使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有的放矢地进行分析和研究,才能更加有效地指导研究工作。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引入,我们看到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之间的距离正在逐步缩小,内容分析法的适用范围也更加宽广。

“2内容分析法的研究进展

2.1

国外内容分析法的研究进展

(1)论文数量的年代分布情况。

研究论文的数量能从一个方面直观反映出该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发展状况。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研究内容分析方法的论文数量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各时间段之间相比,近乎是成倍增长,由此可见内容分析法在国外得到了迅速的认同和广泛的应用。

(2)论文学科分布情况。

研究内容分析法的学者主要来自图书情报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计算机科学和医学五类学科,论文分布的学科面较为广泛,文、理、医俱全,但各类学者研究的角度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图情学研究论文最多,其学科特色体现在以一段时期的文献资料为研究基础,辅以情报研究方法,对掌握的资料加以整理,再进行内容分析;社会学论文研究主题多样化,涉及社会现实中各个方面的问题;新闻传播学是最常用到内容分析法的领域,但由于该学科的应用侧重点不是学术性研究,而强调实效性,因此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论文比较少;计算机科学方面的论文注重计算机技术在内容分析法中的应用;医学论文主要是引入内容分析法研究大量的医学数据。

(3)论文研究角度分析。

综合考察国外内容分析法相关论文,可以根据研究角度的不同,将其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大类。

理论研究类论文主要是介绍内容分析法的由来、定义、作用,探讨实施步骤、优化方法等;应用研究类论文则围绕某个研究课题,实际应用内容分析法进行论证。

2.2

国内内容分析法的研究进展

(1)论文数量分布情况。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开始引入内容分析方法,相关论文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近3年来,发文数量有了显著提高,这说明内容分析方法日益得到广泛的认同和重视。

(2)论文期刊分布情况。

内容分析法研究论文分布的学科面非常广泛,这也是内容分析法作为一种社科研究方法的普适性所决定的。

虽然综合学报和其他类期刊载文量较大,但鉴于其刊载文章涉及学科不固定,因此不能反映内容分析法的学科分布情况。

相对而言,图书情报学、新闻传播学和医学是研究内容分析法较多的学科。

(3)论文主题分析。

所谓系统分析是指该论文运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全面、系统地对文献资料进行分析。

而理论研究类论文主要是介绍内容分析法的由来、定义、作用、实施步骤等,并没有实际应用。

2.3我国内容分析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2.3.1 理论研究缺乏广度和深度

总体看来,对内容分析法进行理论研究的论文所占比例并不高,而且大多数集中在图书情报领域。

这一方面是由于内容分析方法本身属于实验性较强的实用型方法,大多数学科注重其作为一种分析工具的应用研究;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内容分析法在我国的应用还比较少,很多需要理论指导的细节性的问题还未表现出来。

本学位论文在对图书情报领域的文献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是无论从数量上还是内容上,都反映出我国图书情报研究人员对内容分析法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上,未能深入到内容分析法的方法体系之中。

实际上,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与发展,内容分析法的方法体系得到了不断的补充和完善,实用性与严谨性显著增强。

从报刊文献、影音资料扩展到电子文献、网络应用,应用领域越来越宽;从人工统计到计算机辅助内容分析,技术手段也越来越先进。

这是一个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领域,有很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而现阶段的研究成果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进一步发掘其广度和深度。

2.3.2 应用研究缺乏体系和标准

理论作为应用的指导,必须首先加以明确,但是如果不重视应用研究,最终会使理论探讨成为纸上谈兵,阻碍研究的深入开展。

虽然与理论研究比较起来,目前对内容分析方法的实际应用开展得比较多,但是仔细调查就会发现,真正领会了内容分析法的精髓,全面掌握其方法步骤的并不多。

内容分析方法是一种基于定性分析的量化研究方法。

它将用语言表示而非数量表示的文献转换为用数量表示的资料,并将分析的结果用统计数字描述。

通过对文献内容“量”的分析,找出能反映文献内容的一定本质方面又易于计数的特征,从而能克服定性研究的主观性和不确切性的缺陷,达到对文献“质”的更深刻、更精确的认识。

然而就目前我国的应用研究情况来看,很少有能真正符合内容分析方法客观、系统、量化三个要求的论文。

经粗略的统计,一些定性分析类文章,在分析上强调逻辑理论,忽视数字依据;与之相反,定量分析类文章,比较全面的开展了统计工作,数据充分,但是在描述分析方面欠缺力度,只是简单的数字罗列;占多数的系统分析类文章虽能掌握正确的方法步骤,但基本上都是由研究者独立完成,这对分析结果的客观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避免主观意识造成的误差,内容分析应由多人合作完成,而且还要经过信度和效度的验证,最终才能得出客观的结论。

由此可见,不仅理论研究要深入开展下去,应用研究也亟需建立起科学而完整的实施标准和方法体系,理论与实际要结合起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2.3.3 技术研究进展缓慢

作为一种基于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对文献资料的依赖性很大,不仅数量多,而且要求来源准确可靠,这就给研究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工作负荷。

从笔者搜集的文章来看,绝大多数统计工作都停留在手工操作阶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文献统计部分的工作可以在计算机软件工具的辅助下变得轻松起来;但同时,伴随着网络时代而来的“信息爆炸”又进一步加大了内容分析的难度。

因此,只有不断将新技术应用于研究之中,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分析结论的可信度。

“3内容分析法的理论构建3.1内容分析法的理论基础内容分析的实质是对文献内容所含信息量及其变化的分析,其研究目的是根据数据对内容进行可再现的、有效的推断。

从哲学上来讲,该方法的可行性是以客观世界的可知论为前提的,亦即人们可以通过对客观信息的分析研究,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

在这一认识过程中,内容分析法强调的是正确有效的分析推理能力,其方法原理也就在于正确的推理。

内容分析的过程就是层层推理的过程,故推理是这一方法的核心之一。

内容分析不是对单一文献的分析,它往往是对一定时间内或各种文献中的有关信息的分析,故推理的过程即为比较的过程,亦即对文献的内容分析就是对文献内容中的有关信息单元所作的各种比较,故比较是内容分析的基础之一。

3.2内容分析法的实施步骤来自不同学科的研究者带着各自的知识背景和实用目的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内容分析研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各种研究方法开始逐渐融合、相互补充,在遵循内容分析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研究程序基本一致。

综合看来,要实现内容分析法的目标,必须在掌握大量事实资料的基础上,仔细研读,分门别类,推理比较,由表及里,由特殊到一般,从而归纳总结出一定的规律或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最后还要对分析结果的有效性和可信度进行验证。

一般而言,内容分析可分为这样几个独立的阶段进行。

(1)提出研究问题或假设;

(2)确定研究范围;(3)抽样;(4)选择分析单元;(5)建立分析的类目;(6)建立量化系统;(7)进行内容编码;(8)分析数据资料;(9)解释结论;(10)信度和效度检验。

3.3内容分析法与其他相关方法的比较内容分析法通过对传播信息内容的量的变化分析来推论其质的变化,可以说是一种“质”“量”并重的研究方法。

与其他社科研究方法相比,能够找到其他方法难以达到的研究思路与效果。

3.3.1 内容分析法与引文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与引文分析法都是运用统计方法以内容的相关分析和特定主题的聚类为中心揭示深层的、非直观的信息。

从性质上看,二者基本上是定量方法,属于文献计量学,而内容分析采用词频统计等反映内容的特征,引文分析法是形式化的分析,采用引用关系来反映内容相关性和研究微观科学结构。

由于引用关系存在着引而不著等虚假现象,以及作者受文献可获得性的影响与外文水平的限制,引文不一定能充分反映文献的质量与文献利用程度,使引文分析法对内容相关关系的测度(引用关系)不如内容分析法直接,揭示文献内容上不如内容分析法深刻、客观。

从适用范围上区分,引文分析法的对象是科学文献及与此相对应的著者、学科、学术团体、期刊等,而内容分析法的适用范围要大得多,它广泛用于任何有交流价值的信息。

3.3.2内容分析法与文献计量学

首先,内容分析法本质上是文献计量学方法。

在图情领域,一切以文献为基础的定量统计分析研究都属于文献计量学内容范畴。

第二,内容分析法侧重于分析文献内容特征的“量”;文献计量学方法侧重于分析文献形式特征的“量”,它从定量的角度分析文献规律,只是间接反映内容的相关关系。

第三,内容分析法适应范围广,文献计量学仅适用于科学文献。

因此,文献计量学在从定量角度揭示文献内容的深度方面不及内容分析法。

3.3.3内容分析法与数学方法

内容分析法相对于数学方法,只是半定量方法数学是高级理性思维,它根据有关理论对主要矛盾予以量化,确定一些基本的常量与变量,分析各种量的关系,并对常量给予数值估计,建立数学模型进行研究、评价、预测。

内容分析的定量方法只是建立较为简单的量化系统,比数学方法要简便得多,而且数学模型毕竟不是事物本身,它舍掉了一些影响事物发展的次要因素,简化了客观现实,在揭示事物本质方面,与客观现实不一致也是必然的。

所以数学模型必须经过实践检验,并不断修正误差,因此,在揭示事物本质方面和预测事物发展方面,内容分析法更胜一筹。

3.3.4内容分析法与调查法、实验法

内容分析法运用非亲身访查的技术对获得的非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