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学习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01759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4.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套K12学习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配套K12学习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配套K12学习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配套K12学习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配套K12学习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配套K12学习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docx

《配套K12学习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套K12学习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配套K12学习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docx

配套K12学习高中历史第四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

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

目标导航

1.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能够了解,但也别忽视!

2.不同的文学流派产生的时代背景、特点和影响是本课的重点、难点,一定要重点把握。

3.能够认识《等待戈多》等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

课前预习

(10分钟,10分)

一、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末~19世纪初)

1.背景

(1)政治:

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资产阶级统治基本确立。

(2)经济:

工业革命开展,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3)思想:

启蒙思想家号召人们追求________、民主、平等、________的社会并未实现,人们对现实不满。

2.代表

(1)拜伦

①思想:

具有________思想和反叛精神。

②作品:

《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和《________》,后者被誉为“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

(2)雪莱

①思想:

体现出一种真正的________精神。

②作品:

《________》。

3.艺术特点

(1)想象力丰富,注意通过________揭示人物内心情感世界,极富感召力,给人以巨大鼓舞。

(2)对________寄予深切同情。

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

1.背景:

________制度普遍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现象日益暴露。

2.代表

(1)司汤达:

《红与黑》。

(2)巴尔扎克:

《________》,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3)狄更斯:

《双城记》。

(4)托尔斯泰:

________,被誉为“我们时代里最伟大的史诗,是近代的《伊利亚特》”。

3.特点

(1)注重________描写,通过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________,剖析社会问题的本质。

(2)抨击罪恶的社会现实,提供了认识社会人生的镜子,在________上占有重要地位。

三、无产阶级革命文学(20世纪初)

1.背景:

19世纪中叶以后,国际________运动风起云涌。

2.代表:

________的《________》,描写________的生活和斗争,刻画工人阶级坚持斗争的大无畏精神。

3.地位:

是________文学的奠基之作。

四、现代荒诞派戏剧(20世纪五六十年代)

1.背景:

面对世界大战和________等社会危机的冲击,人们陷入怀疑、迷惘和苦闷之中。

2.特点:

强调个人________,用________的手法警醒世人,渲染苦闷、迷惘、虚无情绪和变态心理等精神创伤。

3.代表

(1)兴起:

20世纪________年代的欧美。

(2)作品:

法国作家________的《________》,是开山之作,也是经典之作,是世界戏剧史上一座不可忘却的里程碑。

4.影响:

给文学艺术领域带来强烈冲击与震撼,丰富了________理念和手段,与________流派互相渗透,形成欧美文艺异彩纷呈的________发展局面。

答案:

一、1.(3)自由 博爱 2.

(1)①民主 ②唐璜 

(2)①乐观主义 ②西风颂 3.

(1)心理描写 

(2)下层劳动群众

二、1.资本主义 2.

(2)人间喜剧 (4)《战争与和平》 3.

(1)细节 典型人物 

(2)文学史

三、1.共产主义 2.高尔基 母亲 工人阶级 3.革命现实主义

四、1.经济大萧条 2.主观感受 夸张怪诞 3.

(1)五六十 

(2)贝克特 等待戈多 4.创作 现实主义 多元

课堂作业

(20分钟,30分)

           

一、选择题

知识点一

 杰出的浪漫主义文学家

1.德国作家席勒对某文学著作曾作如下评价,“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

席勒评价的应当是(  )

A.《西风颂》B.《双城记》

C.《母亲》D.《等待戈多》

答案:

A

解析:

浪漫主义文学以强调想象来突出表现理想和希望,突出文学的主观感受和情绪。

由此可见,席勒评价的是浪漫主义流派。

四个选项中只有《西风颂》属于浪漫主义流派,故选A项。

2.法国文学家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英国诗人拜伦的《唐璜》和雪莱的《西风颂》,是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中叶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典型代表。

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盛行主要反映了(  )

A.对人性解放的歌颂

B.对资产阶级革命的歌颂

C.对社会制度的歌颂

D.对封建社会的不满

答案:

D

解析:

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盛行的背景是欧洲革命后,建立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像启蒙思想家们描绘的那样美好,引起人们对社会现实的失望和不满。

3.“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在这一背景下产生了(  )

A.浪漫主义文学B.现实主义文学

C.现代主义文学D.民族主义文学

答案:

A

解析:

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远不如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这种情绪反映在文学创作领域,就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

4.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有(  )

①反映了社会各阶层对启蒙思想家提出的“理性王国”的失望情绪 ②比较注重人的本能和感情 ③揭露厚古薄今的思想 ④偏重于表现人的主观思想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

C

解析:

这是一道组合型选择题,题目考查的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考查对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结合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及对教材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分析,不难作答。

知识点二

 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杰作

5.19世纪30年代以后,思想敏锐的作家们用锋利的笔头真实地再现社会的众生万象,力图真实地表现现实生活,深入剖析和努力揭示形形色色的社会矛盾,同时又对现存的社会秩序进行无情的揭露和强烈的批判。

能够体现上述特征的作品是(  )

A.《悲惨世界》

B.《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C.《人间喜剧》

D.《母亲》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意思以及时间“19世纪30年代以后”可判断,题干描述的文学类型应当属于现实主义文学。

A、B是浪漫主义作品,C是现实主义作品,D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作品。

故本题选C。

6.文学作品从一个侧面可以反映当时的历史。

要研究19世纪俄国的历史,下列哪部文学作品可供参考(  )

A.《战争与和平》B.《十日谈》

C.《人间喜剧》D.《母亲》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注意题干要求是“19世纪俄国”,B、C两项不是俄国作品;D项是在20世纪初。

A项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流派作家托尔斯泰的代表作。

7.巴尔扎克自称是法国社会的“书记员”。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他要用小说进行社会研究 ②要使自己的作品成为一部完整的历史,反映社会现实 ③要立志在法国政坛上有所作为 ④通过改变法国政坛的腐败现象来解决人民的疾苦问题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D.①②

答案:

D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书记员”含义的正确理解能力。

这里的“书记员”指的是巴尔扎克要用自己的笔来研究社会现实,使自己的作品成为一部完整的历史来记录19世纪前期法国的社会现实。

知识点三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代表作——《母亲》

8.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是(  )

A.《战争与和平》

B.《恰尔德·哈罗德游记》

C.《人间喜剧》

D.《母亲》

答案:

D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母亲》被人们公认是革命现实主义的奠基之作。

9.该部著作以对新的革命现实的真实描写,以对时代本质的深刻概括,以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英雄人物形象以及新的创作方法开创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纪元。

“该部著作”应当是(  )

A.《等待戈多》B.《西风颂》

C.《母亲》D.《战争与和平》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英雄人物形象”“无产阶级文学”可知,该文学作品是社会主义文学。

故本题选C项。

知识点四

 现代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

10.“至于他那两只脚,有时每只脚都穿一只短袜,或者一只脚穿短袜,另一只脚穿长袜,或一只靴子;或一只鞋,或一只拖鞋;或一只短袜和靴子,或一只短袜和鞋子;或一只短袜和拖鞋,或一只长袜和靴子;或一只长袜和鞋,或一只长袜和拖鞋。

”上述语句最有可能是谁说的(  )

A.雪莱B.巴尔扎克

C.贝克特D.雨果

答案:

C

解析:

题干材料中的语言的突出特点就是背离传统,不合常规,这符合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特点。

雪莱是浪漫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巴尔扎克是现实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贝克特是现代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雨果是浪漫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

故本题选C项。

11.“如果将敏锐的想象力和逻辑掺拌到荒谬的程度,结果将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诡谲”,“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人从精神贫困中得到振奋”。

材料评价的文学流派是(  )

A.古典主义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D.现代主义

答案:

D

解析:

题干材料信息“荒谬的程度”“似是而非的诡谲”“新奇形式”“精神贫困”反映了现代主义的特征,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震撼了欧洲,但并没有彻底推翻当时笼罩欧洲的封建专制制度,资产阶级革命仍在反复和曲折中进行。

材料二:

知识分子大都受过启蒙思想熏陶,曾是革命的热情拥护者。

但革命后确立的新制度不像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他们对理性王国感到失望,开始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材料三:

到19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社会财富迅速增加;而广大无产阶级却日益贫穷。

因此在文学上,人们已经不满足于浪漫主义的幻想和激情,而要求真实地描写现实生活、揭露并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罪恶。

材料四:

恩格斯说:

“和启蒙学者的华美预言比起来,‘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在这种“令人极度失望”的社会背景下,欧洲文坛上兴起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浪漫主义出现的背景及思想倾向。

(2)结合材料三、四分析批判现实主义思潮兴起的背景及思想倾向。

(3)有人认为现实主义文学力图真实地展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和努力揭示形形色色的社会矛盾,对现存的社会秩序进行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

而在此前流行的浪漫主义文学,也对当时的社会矛盾给予了辛辣的讽刺和揭露。

那么,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关系是什么?

答案:

(1)背景:

正值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资产阶级处于上升期,封建统治秩序尚未彻底荡除;人们对启蒙学者所描绘的自由民主美好的景象感到失望。

思想倾向:

反封建:

追求自由主义,主张个性解放;失望:

理想主义,揭露现实、憧憬未来。

(2)背景: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生产力发展,社会财富增加,拜金主义盛行,但无产阶级却日益贫困;人们对启蒙学者所描绘的自由民主的美好景象感到失望;人们已不满足于浪漫主义的幻想和激情,而要对社会现实进行冷静、深刻的审视与批判。

思想倾向:

以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为创作的思想基础;真实而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腐朽而丑恶的本质,描绘出极为广阔的资本主义社会复杂丰富的生活图景。

(3)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对浪漫主义文学的继承和发展。

它们都同情劳苦大众的悲惨境遇,抨击贵族和资产阶级的腐朽堕落,都具有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因而,浪漫主义作品也含有现实主义的因素。

许多浪漫主义作家后来转向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因而不少现实主义作品中蕴含着浪漫主义的因素。

课后作业

时间:

45分钟  满分:

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1.“它在很多方面是对启蒙运动的一种反动。

作家把想象以及作为理性补充的直觉作为观察理解世界的工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