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庆区教研室小学英语听说课型课堂观察分析报告.docx
《良庆区教研室小学英语听说课型课堂观察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良庆区教研室小学英语听说课型课堂观察分析报告.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良庆区教研室小学英语听说课型课堂观察分析报告
2015年秋季良庆区小学英语听说课型课堂观察分析报告
一、观察背景
课堂观察是直接或者间接地了解和研究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行为最有效的途径与方法。
通过课堂观察,能够在持续变化的课堂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诊断、建议改进,达到课堂教学理念的渗透度和实施情况。
这对于课堂价值的追求和提升教师个人和整体教学质量是极为重要的。
我城区积极响应南宁市课堂观察研修的主题教研活动,结合我城区小学英语教研活动特点,积极展开了此次听说课型的课堂观察听评课主题教研活动。
通过展开课堂观察听评课,使用观察量表和借助多媒体等设备真实记录课堂及课后听评课的事实客观数据,在一定的水准上如实反映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状况,协助被观察者和观察者更好地从学生的认知发展和教师已有的知识经验方面去改进教学,让教师更为积极地为学生创设学习氛围,更注重对高质量教学的追求。
二、观察过程
1.观察主题
本次主题教研定为2015年秋季良庆区小学英语听说课“基于课堂观察听评课”主题教研活动。
2.观察对象
课堂观察对象是刚工作三个月的大联小学英语教师梁雅妮老师,她执教的教材为外研社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三年级上册Module7Unit2What’sthat?
3.观察点
主要观察新老师在刚步入教学课堂,在没有更多经验和更多业务指导的情况下,如何去实施英语听说课的教学,主要从课堂观察的两个维度去展开,分别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两个维度,即教师教什么?
怎样教?
教得怎样?
学生学什么?
怎样学?
学得怎样?
4.观察者与观摩者
观察者均为大联小学的全体英语组老师,观摩者为城区中心组成员、骨干教师和各校的专职教师代表。
5.活动筹备情况
1)确立组织机构:
以教研室陈菊老师为组长,李为定副校长及李红娟主任为副组长,英语组其他老师为组员。
2)活动阶段及活动地点安排:
分为课前会、课堂观察及课后会。
地点在大联小学教学楼五楼多媒体教室。
3)工作分工:
课前会议、课后点评;课前培训、课后总结;观察量表的分工;被观察者说课、上课及反思;各个量表结果分析、教学建议;签到及主持;摄影安排等。
三、课堂观察结果与分析诊断——以四个量表为分析点
(一)课堂观察量表--时间分配分析
量化表一、时间分配组:
教学程序时间分配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时长
学生活动时长
1.问候及热身
3分钟
3分钟
2.导入
3分钟
2分钟
3.教授新知识
10分钟
5分钟
4.巩固与操练
15分钟
16分钟
5.拓展(知识、情感)
18分钟
15分钟
6.总结
3分钟
3分钟
7.作业
0
0
合计
52分钟
44分钟
1、分析诊断
我们把这节课中师生的活动划分为七大块:
问候及热身、导入、教授新知识、巩固与操练、拓展、总结与作业。
每大块又分为:
老师活动时长和学生活动时长,我们梁老师的这节课用了52分钟,在这52分钟的课堂教学中:
(1)问候及热身:
教师活动时长是3分钟,而学生活动时长2分钟;
(2)导入:
教师和学生活动时长都是2分钟;
(3)教授新知识:
教师活动时长10分钟,而学生的活动的时长仅仅是5分钟。
从这样的一个时间分配能够看出,执教者把很多的时间花在了讲解上。
她从生活实际引入,易于学生接受,教学中,教师讲解的时间稍多,教学活动主要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间的交流来实行,这样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参与,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而学生活动时间才5分钟,远远没有达到学生在课堂上是主体地位的要求。
(4)巩固与操练:
教师活动时长15分钟,学生是16分钟,师生活动时长基本一致,而学生对本课知识通过听说读等大量、多样的练习而得到巩固和提升;
(5)拓展:
教师活动时长18分钟,而学生是15分钟,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练习,效果不错;
(6)总结:
教师和学生活动时长都是3分钟;
(7)作业:
无。
没有作业,就感觉课堂教学流程不够完满。
2、给予被观察者的建议
对于问候热身及导入环节还能够压缩1-2分钟,问候语言应该做到简洁凝练并具有多样性,不要多次重复同样的问候语,让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
对于教授新知识时间短的问题,建议老师在备课上下功夫,认真解读文本,吃透教材,还应该从学情方面去考虑,才能达到新知识输入顺畅的良好效果。
在巩固、操练与拓展环节中,建议老师放开手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己来实行小组合作、探讨与研究,在探讨中获取新知识和得新信息,从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做到知识点的内化,这样效果会更好。
在作业方面没有布置,主要是教师经验的欠缺,三年级做为低年级,以听说为主,作业量和形式能够多样化,适当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课所学的知识,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式。
学习时间是有效性教学的前提,而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则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保证。
在时间掌控到位的情况下,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课堂上的趣味教学、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技能、技巧的培养、学习主动性的培养、教师课堂言语、表情、教态、板书等方面的呈现也是老师必须重视的。
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发展教学的理论核心内容是:
学习是生动活泼的智力生活,学习是在游戏童话、美术、音乐和创造的世界里进行的,学习要成为丰富的精神生活的部分,学生应是这个世界的旅行者、发现者和创造者。
我们要通过我们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
让他们以旅行者、发现者和创造者的角色进入课堂学习,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教师要充分利用面部、眼神、语言等传递自己所获得的情感,要将自己融入课堂,全身心的投入,对文本的理解要表现出最纯最浓的真情。
只有你的情感真诚,学生才能真正被感染。
(二)课堂观察量表--频次记录分析
量化表二、频次记录组:
课堂“听”、“说”频次记录表
听
内容
频次
合计
百分比
听指令
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
105
41%
听老师提问题
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
82
32.1%
听学生答问题
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
65
25.3%
听课文
4
1.6%
说
回答问题
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
45
91.8%
自主讨论
0
0%
读课文
3
6.1%
学生展示
一
1
2.1%
1、分析诊断
梁老师在听方面的分析:
听指令:
105次占听的41%;听老师提问题:
82次占总听数的32.1%;听学生回答问题:
65次占25.3%;听课文:
4次占1.6%。
在说方面:
回答问题:
45次占91.8%;自主讨论:
0次;读课文:
3次占6.1%;学生展示:
1次占2.1%
通过观察到的这些数据,我们明显的看到了梁老师这节课的听、说比例分配,听指令所占的百分比最大,说明这节课里学生听到的大都是机械化的指令,如:
学生都很安静,老师还是调整课堂纪律,one,two,three,ABC.指令多了,整节课会显得反复啰嗦,学生也是被动学习。
听老师提问题比听学生回答问题多了17次,这说明了这17次老师提问是重复的或者是学生不会回答,老师只能自问自答的。
听课文4次。
三个活动环节,只听了4次。
说的方面,学生回答问题45次,读课文3次,学生展示仅有一次,学生的自主讨论则为0次。
2、给予被观察者的建议
“听”是获取英语知识的最简捷的唯一途径。
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听力,才能听清、听懂别人说的英语,才能从听的过程中感受到说者的意图,听懂了,才有说的可能,才能使学生有信心去说。
“说”是知识的输出。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创造形式多样的情境为学生“说”提供条件,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有了足够的输入,才有精彩的输出。
我们通过观察、分析以上的数据,给梁老师以下几点建议:
(1)采取多样化教学形式,让学生善于听,听明白。
如在活动当中,老师可以让学生配以音乐,多听几遍原文配乐录音,让学生对chant歌曲歌谣更感兴趣。
(2)为学生创设真实有效的情境,让学生敢于说,乐于说。
放手给学生自主学习,可以增加自主讨论环节groupwork,pairswork等等。
(3)多提有效性的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少些指令。
多开展生生之间互动游戏,让孩子在听说玩中,记得住,说的出,记得牢。
趣味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三)课堂观察量表--教师活动分析
量化表三、教师活动组:
教师提问技巧水平检核记录表
序号
问题
教师提问方式
常规式提问
针对性提问
引导式提问
质疑式提问
1
Howareyou?
(3次)
√
2
Howareyou?
(T-S1/S2)
(2)
√
3
Howoldareyou?
(2)
√
4
Doyouremember?
(1)Canyousing?
(1)
√
5
Iwanttoaskyouwhat’sthis?
(2)
√
6
What’sthis?
(3)
√
7
What’sthat?
(3)
√
8
Doyouhaveapen?
(1)
√
9
明白吗?
(2)Group1,Group4
(1)要加油好吗?
√
10
What’sthis?
(用实物书包问)
(2)
√
11
我们给他们(Group4)掌声好吗?
(1)
√
12
What’sthat?
(2)
√
13
她会得到什么呀?
(游戏规则)
(1)
√
14
Howtospeak?
(5)
√
15
好,我们要怎样呀?
打开书本。
(教book)
(1)
√
16
我们请第四组一个同学来展示一个词好吗?
(1)
√
17
What’sthat?
(1)
√
18
怎么说?
(1)能表演吗?
(1)怎么表演?
(1)
√
19
他们是谁?
(1)Whoarethey?
(3)
√
20
明白了吗?
(3)
√
21
Canyouanswermyquestion?
(1)
√
22
Tom是Amy的谁?
(1)
√
23
Howmanythings(does)TomaskAmy?
(4)
√
24
明白了吗?
Understand?
(1)
√
25
Howmanythings(does)Tomaskhissister?
(3)Four?
(1)Fiveorfive?
(1)
√
26
Whowanttotry?
(1)
√
27
Rightorwrong?
(10)Yesorno?
(3)Right?
(3)
√
28
What’sthat?
找物品(6)
√
29
Whichgroupyouare?
(areyouin)
(2)
√
30
想问老师那是什么怎么说?
(1)
√
31
刚才Tom是如何问的?
(1)
√
32
是这样吗?
(1)
√
33
这两个问题有什么不同吗?
(1)哪里不同?
(1)
34
是吗?
(1)
√
35
谁的答案更正确?
(1)
√
36
What’sthis?
和What’sthat?
的区别在哪里呀?
(1)
√
37
同学们想知道答案吗?
(1)怎么问呀?
(1)
√
38
想知道第二个答案吗?
(1)
√
39
说明第二组运气怎样?
运气好,对不对?
(1)
√
40
Doyouwantaschoolbag?
(1)
√
41
看看书包里有什么呢?
(1)
√
√
42
Howmanyapples?
(1)Let’slook,howmany?
(1)
√
43
Whichgroup?
(1)
√
44
What’sthat?
(3)
√
45
Who’sthewinner?
(1)
√
46
Howmany?
(1)
√
频次
49
36
17
2
百分比
47.12%
34.62%
5.6%
0.66%
1、分析诊断
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
俗话说:
“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学习,无疑是带着问题而来,带着问题而去的活动。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心脏,提问是思维活动的起点,也是探求真理、创造发明的起点。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尤其是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课堂提问就更加重要。
对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上着重要的作用。
对本节课的提问方式进行观察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本节课教师所提的问题比较多,共108个。
常规性提问49个,占47.12%;针对性提问36个,占34.62%;引导式提问17个,占5.6%;质疑式提问2个,占1.86%。
无效提问4个,占3.7%。
从统计结果表明本节课的常规性类问题占了47.12%,说明教师有很好的教学组织能力,能很好地掌控教学的各个环节。
但是本节课的常规性问题达到了47.12%,所占比例过大。
常规性问题较多,一方面可以反映出教师存在某些口头禅,比如:
“明白了吗?
对不对?
Rightorwrong?
Yesorno?
”等。
另一方面也说明在某些内容上提问形式简单,不够新颖。
比如:
讲解活3Listenandcolour.时,出现的这些提问:
“这些图片有没有颜色呀?
”“听到了吗?
”“想不想知道答案是什么呀?
”。
其实老师只要发出指令“Listenandcolour.”,再进一步说明要求:
Pleaselistencarefully.学生也能够明白老师的要求。
本节课的课堂教学中,针对性提问占课堂提问总数的34.62%,说明梁老师了解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也熟悉教材,明确教学目标能正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
引导性问题往往是教师为了前后知识的紧密联系或者是通过回顾已知达到知识的迁移所表现的一种提问方式。
我们看到在梁老师的课堂中引导性问题比较少。
仅有17个,只占了5.6%。
2、观察分析后引发的困惑
通过对以上量表分析所得出的结果,我们对本节课教师的提问方式存在困惑。
(1)教师课堂提问数量偏多,一堂课要提多少个问题恰当
从问题的量上看来,教师课堂提问数量偏多,一堂课共有108个问题,平均每分钟达2个问题之多,这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也让上课的老师大吃一惊。
教案上没有那么多问题为什么会化解成这么多问题呢?
从问题的质来看,有效问题共有37个占34.62%,其中以常规性问题和引导性问题为多。
低效问题30个,占27.8%,主要集中在过于容易以及无意义重复问题上。
无效问题4个,占3.7%。
教师的有效度还是不够理想。
由此我们进行假设:
去掉低效于无效问题,如果一堂课提的问题是37个问题,是否恰当?
(2)课堂提问没有实质作用,流于表面
本节课的教学中,梁老师所提的好多问题都是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和引导性。
比如课堂上用的最多的是“Rightorwrong?
Yesorno?
”提问,经常教师在结束某个活动时会问“明白了吗?
”“是这样吗?
”学生一般都大声回答“Yes”。
其实回答时有部分学生根本还没有理解,回答只是随大流。
这种问题都是不用经过思考,随意回答的,没有引发学生思维。
(3)课堂提问缺少信息差的提问,难以调动学生兴趣
教师在课堂上对图片或实物直接提问,并且以一个接一个的方式让学生回答相同的问题,虽然这种方式操练的面广,但是缺乏变化的直观手法,使得语言的形式和意义变得机械性,低层次,不会长久引起学生的兴趣。
3、给予被观察者的建议
(1)提问的针对性,有效性
陶行知先生说:
“发展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课堂教学中,教师每提出的一个问题,就给学生提供一些学习、思考、提高的机会,就能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
但也并不意味着提问越多越好。
教师的提问要适时、适度、适量,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问题设计要科学有效。
梁老师在本节课教学中所提的问题很多,但是有效的问题少,无意义重复的问题多。
教师处理学生回答时由于答案与自己的预设相悖,此时教师因缺少经验等原因不能机智应对或者点拨不够,造成这一教学环节很难收到相应效果而反复纠缠于同一个问题无法自拔。
这时教师采取的方法就是不断增加提问的数量以解决这一尴尬局面。
(比如,在让学生山来选图片的那个环节,老师不记得学生是哪一组的时候,不停地问Whichgroupareyouin?
你是哪一组的?
)
(2)提问的真实性,情境性
教师提问的目的是引起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置情境将一些简单、常规性的提问转化为有趣、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提问。
如在本节课复习单词cat,cap,desk,chair时如果直接出示单词的图片提问:
“What’sthis?
”这样的提问对于学生来说很多时候属于明知顾问,对于学生来说只是一种机械操练,显得比较枯燥。
但是如果教师只出示图片的一部分,这时来提问“What’sthis?
”这样的提问就是真实的运用语言,是有意义的操练。
这样的提问给学生留下了一个思考与想象的空间,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调动了学生内部的知识结构,同时也会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3)注意整合教材,创造提问点
除了合理运用已有的教材资源,教师还应该主动创设情境,多给学生看、练,提问的机会。
梁老师能够拿着书包,并让学生从书包抽出球,书本这些实物来创设情境教授schoolbag,ball,book。
本来这几个单词虽属一类却是孤立存在的,但是梁教师将这几个物品设置在一个综合的场景中,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新词汇的情境。
如果梁老师在处理本课的重难点What’sthat?
的提问以及回答It’s…时也能够创设一些情境为学生创造听和说的机会,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自主学习。
比如,在教授课文活动3时,老师可以紧扣教材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自主提问的机会。
教师还可以联系实际将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如,可以让学生同桌之间,或者小组之间用What’sthat?
句型来询问学生自己的物品(书包,书本,钢笔,铅笔等)或者教室里的物品(门,窗,桌子,椅子等)。
学生练习后,可以叫几个学生上来进行表演展示。
表演的同学也可以向听的同学提问,帮助老师测试其他同学是否认真倾听,既锻炼了学生的听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对于量表三的总括
课堂提问是每一位教师在上课时都会使用的一个有力工具,若运用恰当,就会给教学增加一份相当大的力量。
课堂提问是教育和教学的重要手段,它不但能巩固知识,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而且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和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进一步深化。
提问可以促使教师了解学生,以便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教学。
总之,教师的课堂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对启发全体学生迅速进入思维过程,积极主动思考,发展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同时,教师的课堂提问也是一门学问,“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课堂提问也一样,关键在于根据教学实际,结合教学实体进行精心设计;在“善问”、“巧问”的同时,还要善于导疑、释疑,只有这样才能诱发学生的“内驱力”,充分发挥提问的教学功能,最终促使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课堂观察量表--时间分配分析
量化表四、学生活动组:
学生活动与实践
序号
学生活动内容
方式
效果
个人
集体
合作
有效
一般
无效
1
师生问好goodmorning/howareyou?
√
√
2
生1回答老师提问howareyou?
/howoldareyou?
√
√
3
生2回答同上问题并与老师击掌老师givemefive
√
√
4
集体在没有音乐伴奏的情况下唱howoldareyou,Sam?
√
√
5
学生参与同上活动并加上动作唱歌
√
√
6
学生回答老师就实物“门\窗”提出的问题,并用上it’sadoor/window.
√
√
7
教师卡片教学,孩子复习cat,chair,desk三个旧词,大部分声音比较大。
√
√
8
师让生看PPT,PPT里边有what’sthat?
学生答it’sapen/pencil.
√
√
9
老师要求学生showthepen/pencil,由于听不懂指令只有少部分同学展示手中的pen/pencil
√
√
10
Chant课文活动一第一遍,由于指令不明确只有少部分参与
√
√
11
老师逐句教读学生跟着老师chant两遍
√
√
12
跟着音乐chant一遍
√
√
13
师拿出书包学新词schoolbag,齐读,又看PPT学几遍
√
√
14
学生跟着老师做动作学schoolbag
√
√
15
全班边读边做动作,给G1\G4做动作,2、3组没机会。
√
√
√
16
师让生上台从书包里摸出实物,生1上去摸出ball,然后就没有她什么事了。
√
√
17
老师教,学生跟学新词ball.然后又用PPT展示。
√
√
18
生2上去摸出book,然后就没有她什么事了。
√
√
19
老师教,学生跟学新词book.然后又用PPT展示。
√
√
20
师配上动作教新词schoolbag,ball,book,学生边读边做动作,他们很感兴趣。
√
√
21
仅G3展示book边读边做动作,并得到奖励,
√
√
√
22
生1上台选一新词,边读边做动作展示,生所在该组得奖励。
疑惑:
为什么只巩固一新词?
√
√
23
生开始学习课文知识。
带问题看视频,回答:
课文有什么人物出现?
√
√
24
带问题:
文中出现howmanythings?
找出来并答出five
√
√
25
几个孩子上台寻找出课文中听到的实物,展示课文里出现的事物卡片,其他孩子当判官。
√
√
26
孩子们用rightorwrong
√
√
27
回答问题师让学生问what’sthat?
,拿到卡片book的生1回答,全班判断,孩子自己给自己的组画苹果
√
√
28
师让学生问what’sthat?
,拿到卡片schoolbag的生2回答,全班判断,孩子自己给自己的组画苹果
√
√
29
师让学生问what’sthat?
,拿到卡片ball的生3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