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 西方文明的源头.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011016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77.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讲 西方文明的源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4讲 西方文明的源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4讲 西方文明的源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4讲 西方文明的源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4讲 西方文明的源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4讲 西方文明的源头.docx

《第4讲 西方文明的源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讲 西方文明的源头.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4讲 西方文明的源头.docx

第4讲西方文明的源头

世界古代篇

第4讲 西方文明的源头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与人文思想

撰稿人:

三原南郊中学卢国政

2017年3月

一、考纲解读

【考点定位】

(1)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尤其要注意对希腊城邦制度的正确理解,对希腊城邦“公民”的正确认识。

(2)掌握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

认识民主政治对欧洲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着重掌握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的内容及其地位,对雅典民主政治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全面辩证分析雅典民主政治进步性与局限性。

(3)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着重掌握《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罗马法的作用和影响。

(4)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着重考查智者学派、斯多亚学派、苏格拉底的主要主张及对“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的理解。

【高考命题趋势】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是高中历史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也是高考的高频考点,主要集中在城邦制度、雅典民主政治形成过程及其特点与局限性的分析与认识、古代罗马的《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自然法原则、罗马法的影响与认识等。

高考命题主要集中在选择题,近几年,材料解析题和简答题比重有不断增大的趋势。

因此复习备考过程中,需要重点把握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以及与现实中的民主法治建设的相关内容结合,综合分析理解,且与现实热点时政相结合。

【2017年高考命题预测】

1.古希腊文明的产生条件。

首先其重点是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与希腊文明的关系,即环境对对希腊政治文明有重要的影响,而不是决定性的;其次要学会分析认识不同政治文明产生的条件的差异,体现了文明的多样性,只有差异性,而无优劣之分。

2.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过程及内容、特点、局限性是本专题复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主要考查雅典民主政治形成过程中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以及伯利克里改革的内容及其地位、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等,同事还要注意对古代雅典民主政治进行评价。

3.对于罗马法的发展演变,主要考查罗马法的形成过程及影响,尤其是习惯法、公民法、万民法等内容、特点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正确分析评价罗马法的地位与影响。

4.对与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主要从两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与理解:

一是从纵向来看,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一直是西方社会民主制度的最早代表,并且还在发挥着它的影响力;二是从横向来看,古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相比,是两种不同的方向,他们之间有差异,但无优劣之分,都对本国或本地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今天的社会发展依然具有借鉴意义。

二、知识框架与阶段特征

【知识框架】

 

【阶段特征】

总体:

古代希腊、罗马(公元前8世纪~公元5世纪)是西方文明的源头,为人类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留下了宝贵遗产。

一、政治上:

西方政治文明的摇篮

古代雅典逐渐形成了城邦民主政治,其基本的民主原则为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成为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古代罗马逐渐建立了系统的法律体系和完整的诉讼程序,为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对近现代法治国家的建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雅典民主政治

(1)进程:

①梭伦改革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②克里斯提尼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③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2)特征:

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直接民主制、法律至上、权力相互制约。

(3)影响:

①积极:

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其民主氛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

②局限性:

雅典民主基础狭窄,直接民主过于泛滥,造成雅典的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

2.罗马法

(1)演变:

罗马法经历了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到最终形成体系的演变。

(2)影响:

①罗马法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②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及西方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经济上:

发达的奴隶制工商业经济

古代希腊、罗马奴隶制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尤其是工商业高度发达,在此基础上古代希腊还形成了灿烂的海洋文明。

1.希腊:

雅典等希腊城邦,良港众多,航海和海外贸易条件优越,奴隶制工商业经济发达。

2.罗马:

公元前6世纪以来,随着罗马的扩张和国际交往的扩大,罗马的奴隶制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三、思想文化上: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

古代希腊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文主义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特征。

古雅典的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思想家,强调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成为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1.希腊

(1)智者学派:

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构成了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成为近代人文主义的起源。

(2)苏格拉底:

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是人类精神觉醒的表现。

(3)柏拉图:

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著有《理想国》。

(4)亚里士多德:

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2.罗马:

罗马法律蕴含的自然法原则和理性精神,成为近代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法学思想的根源。

针对练习:

 从政治、思想等角度综合考查古代中西文明的异同

(2015·课标全国Ⅱ,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

学生问:

“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

”孟子回答:

“抓起来就行了。

”学生又问:

“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

”孟子说:

“舜怎么能阻止呢?

法官是按职责办事。

”学生问:

“那舜又该怎么办呢?

”孟子说:

“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据《孟子》

材料二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

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

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拒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

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

——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解题思路 第

(1)问,据材料一中孟子与学生的相互问答,从治国、权力与法律、人伦关系等角度提炼归纳孟子的法制观念;从材料二中苏格拉底被审判及苏格拉底拒绝弟子安排逃走的言论中归纳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

(2)问,迁移战国时期的社会政治、法律及社会思潮等方面归纳孟子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从古希腊政治、经济、社会思潮等方面归纳苏格拉底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

答案 

(1)孟子:

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

苏格拉底:

守法是正义行为;法制关乎城邦存亡;法律至上,严格守法。

(2)社会背景: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法律的权威地位逐渐确立;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

古希腊工商业相对繁荣;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达;各种社会思潮活跃;法律作用突出。

历史价值:

他们的法制观念分别对中国和西方法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

【拓展延伸】古代中国儒家思想与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异同

(1)相同点

①都注重人与人类社会。

古希腊先哲的思想中充满了人文主义精神,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

孔子的“仁者爱人”,孟子的“人性善”,荀子的“人性恶”,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天人感应”等,无不关心人与人类社会。

②都将道德看作是政治的基础。

孔子把“礼崩乐坏”的根源视为人们在道德上的沦丧,所以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的学说,要“克己复礼”;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认为,要治理好城邦政治,就要改善人们的灵魂,培植好公民,以德教人,以德治人。

(2)不同点

①对人的属性的关注点不同。

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人;而古希腊思想家们则特别强调“个体”的人。

儒家思想提倡人伦价值,强调每个人在社会人伦关系中的地位;古希腊智者学派的普罗泰格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

②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不同。

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等级秩序,高度重视伦理纲常,如“三纲五常”。

孔子追求礼乐社会,实际上是在极力维护君主统治体系下的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古希腊哲学家强调人的平等,智者学派中的激进派反对城邦中存在着的明显的阶级区分和不平等现象,要求在城邦内实现教育、财产、种族方面的人人平等,为西方近代民主政治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③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态度不同。

儒家思想强调人与自然合而为一,讲究天人合一,但儒家在人与自然的研究方面,则注重将社会和人文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忽视对自然科学的探究;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关注的就是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在对自然的研究中讲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方法,体现了人类不断追求真理、了解未知的人文精神。

三、典型试题

主题一 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特点及评价

视角1 从文明发展角度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2.(2016年全国新课标2卷文综历史32)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大会。

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

这反映出当时的雅典

A.公大会形同虚设B.民众失去政治热情

C.参政是公民的义务D.参政丧失民众信任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材料介绍的是雅典人民参政议政的一种情况。

根据叙述,雅典民主已经成为一种强制的行为,人民必须要去参政议政,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

这就说明民主参政成为雅典人民的一种义务了,因此选择C选项。

A选项说法错误,公民大会是雅典决策的主要途径;B选项说法错误,材料知识反映有民众不去参政议政,并不能反映出所有的民众态度;D选项说法有问题,与B项问题一致,都不能从材料中分析出来。

【考点定位】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民主政治的特点

【名师点睛】雅典民主政治很多人在学习的时候往往注重的就是雅典民主的实质与弊端,看到材料写到雅典民主政治存在问题的时候就会联想到它的弊端。

但是雅典民主其实也有很多进步性的,本题中介绍的一种强制性的参政议政并不是反映出雅典民主的弊端,而是强调雅典民主的广泛性。

这种广泛性都上升到义务的层次,更加直接体现出这种民主制度的民主性。

视角2 从民主与法治角度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和意义

【考题2】(2014·福建文综,18)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

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

这反映了古代雅典(D)

A.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B.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

C.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D.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

审题定位 古代希腊——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拓展延伸】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及实质

(1)特点

①主权在民:

公民大会是最高的国家权力机构;全体公民皆可参与的陪审法庭与公民大会具有同等的政治地位;雅典政治向全体公民开放,官职不再受财富和门第限制。

②权力制约:

这种权力制约主要是城邦的公民集体对官吏的监督和制约。

议事会这一具有立法、行政和司法职能的权力机构,受到公民大会,也受到由人民直接广泛参与的陪审法庭的制约。

陪审法庭还对官员和法律进行控制。

③法律至上:

雅典严格实行法治,法律神圣不可侵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公民意识:

由于任用官职不再受财产和门第的限制,人人皆可为政,统一的公民集体形成。

城邦至上、政治为本,成为雅典人的共识。

⑤直接民主:

古雅典民主实行直接民主,为近代西方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提供了思想渊源,是西方民主的滥觞。

(2)实质

①雅典民主政治是原始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直接民主形式,适用范围只限于雅典成年男性公民。

②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位和利益,是极少数人的民主,广大的奴隶、外邦移民和妇女根本没有公民权和政治权利,其民主形式和运作方式是非常原始的,同时抽签选举有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变式练习:

1.(2016年江苏单科卷历史14)雅典将领阿里斯蒂德被公民大会陶片放逐后,仅过了两年多就被召回,因为波斯大军入侵,需要他参与作战。

打败波斯后,他得以重新任职,而指挥战争获得胜利的功臣地米斯托克利却被陶片放逐。

由此可见()

A.多数人的意愿未必代表公平正义B.陶片放逐法是对将领去留的表决

C.直接民主导致了雅典的派系纷争D.主权在民容易导致城邦内部混乱

【答案】A

【考点定位】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特点

【名师点睛】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法是高考必考章节,去年考查罗马法,今年一定考查雅典民主政治,尤其要从雅典民主政治局限性角度掌握。

本单元复习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掌握:

(1)形成一个观点,古希腊的民主制、古罗马的法律制度,给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但也有其不足,都具有阶级性和时代性,是一定历史条件和具体国情的产物。

(2)理清两条线索,一是古希腊、古罗马的政治体制演变;二是罗马法的制定与演变。

(3)抓住三个重点,一是希腊城邦制度,二是雅典的民主制,三是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2.(2015年安徽卷文综19)亚里士多德认为:

“当一人或若干人所组成的一个团体,势力增长的过大,以至于凌驾整个公民团体,……这样的持续地位常常造成君主专制政治或门阀寡头政治。

为此,若干城邦,例如阿尔咯斯和雅典,制定了陶片放逐的政策。

但,容许这种特殊人物产生以后方才加以补救总不能算是一个良好的政策。

”这表明()

A.公民团体渴望社会地位平等  B.防止集权政治应当未雨绸缪

C.雅典民主容易导致政治动乱      D.特权阶层是城邦制必然产物

【答案】B

【考点定位】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名师点睛】又是一道判断推理式的选择题,即通过所给的历史现象,抓住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性内容。

本题通过运用史料,旨在考查学生对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准确理解,这一内容是安徽高考的高频考点,每年安徽高考都必考,且多以史料的形式,对学生的史料解读能力要求较高,为此在复习备考过程中对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及与之相关史实需要全方位的理解与认识。

3.(2014年福建文综18)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

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

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A.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B.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

C.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D.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

【答案】D

【解析】

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民主政治的特征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旨在考查考生史实理解以及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首先要注意联系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有哪些,再结合题干材料的具体内容开展,雅典的城邦公职人员时时刻刻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这充分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有比较完善的制度保证,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突出特点。

4.(2014年高考新课标1文综32)古代雅典法律规定:

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

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

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

【答案】C

【解析】

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特点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旨在考查考生对古代雅典关于个人自由的分析与认识。

结合所学及题干材料的内容可知,在古代雅典,个人的自由不是绝对的,而是要和城邦利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当二者发生冲突时,个人自由必须无条件服从于整个城邦的利益。

这既是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也是雅典城邦政治的必然要求。

5.(2016年海南单科卷历史10)公元前406年,雅典取得阿基纽西海战胜利,但也造成了数千士兵因船破沉没溺水身亡。

在随后的公民大会上,指挥这次战役的6位将军被指控救援不力。

在没有听取6位将军个人申辩的情况下,就将他们判处死刑。

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A.公民大会掌握城邦司法权B.公民大会的决定具有至上权威

C.被告人没有法庭申辩权利D军队与公民大会之间存在冲突

【答案】B

【考点定位】古代希腊和罗马•古代希腊•古代雅典民主

【名师点睛】本题以“阿基纽西海战胜利悲剧”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雅典民主制度的理解和认识,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透过现象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的能力。

材料体现的是雅典公民大会的权利至高无上,又体现出雅典民主的弊端——毫无限制的直接民主。

古代雅典民主制度是教材主干知识,也是全国以及各地高考试卷的高频考点,我们复习备考时理应要重视。

主题二 罗马法的演变、特点及影响

视角1 从文明进步角度考查罗马法的演变及影响

【考题3】(2016年全国新课标1卷文综历史32)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潜入水下的一只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C.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D.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罗马法的内容。

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罗马法形成了万民法体系,在内容上注重调解贸易和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罗马法的这些内容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项。

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它的精神和原则上,而不是具体规范,所以B项错误;罗马法主要适应了罗马帝国扩张后社会的需要,在罗马帝国时期也没有形成后来的民主制度,跟无所谓维护一说,所以C项错误;罗马法对后世影响深远,但与欧洲历史发展方向无关,所以D项错误。

【考点定位】古代希腊罗马·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题以罗马法的影响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罗马法形成发展的认识和理解。

罗马法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包括习惯法和以《十二铜表法》为代表的成文法在内的罗马法律统称为公民法。

在罗马由共和国到帝国的过程中,罗马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为适应新的社会变化,罗马法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

万民法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这些内容适应了后来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和需要,成为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但罗马法的内容主要是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其具体条文和内容对今天来讲没有实际意义。

这就要求学生在备考过程中要认识到,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要放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中,不能用今天的情况和标准进行判断。

视角2 从传承与创新角度考查罗马法的原则及评价

【考题4】(2015·课标全国Ⅰ,32)右图为古罗马正义女神象。

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

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C )

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

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审题定位 罗马法——司法公平原则

【拓展延伸】全面认识罗马法

(1)从地位上看,罗马法是古罗马政治制度的核心,是欧洲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是西方政治文明的起源之一。

(2)从形式上看,罗马法体现出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和形势需要而演变的特点。

(3)从内容上看,罗马法维护了罗马公民和自由民的社会地位,调整了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度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具有时代性的特征;内容丰富、体系完善,涉及政治、经济、思想等多个领域。

(4)从作用上看,罗马法是维系帝国和巩固统治的强有力的工具,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5)从局限上看,罗马法体现出帝国统治者的意志和要求,对于被统治者而言,不可能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因此,其实质是维护少数奴隶主利益的工具,属于奴隶制法律体系。

变式练习:

1.(2015年重庆卷文综历史9)426年,罗马帝国颁布《引证法》规定:

凡在法律上遇到难题而成文法无明确规定时,则依照五大法学家(生活于二三世纪之交)的法律著述来解决——若他们的著述观点有分歧,则以多数为准;如果形成多数,则以伯比尼安(五大法学家之一)的观点为准;如伯比尼安未有意见表示,则由执法者自行选择。

这则材料说明在当时罗马帝国司法裁判中()

A.执法者具有任意裁判之权   B.五大法学家的意志可凌驾于法律之上

C.贵族意志等同于法律条文 D.五大法学家的法律著述具有法律效力

【答案】D

【解析】一定不要脱离材料原文来解决问题,分层次的分析材料内容,然后分析备选项。

“凡在法律上遇到难题而成文法无明确规定时,则依照……法律著述来解决……;如伯比尼安未有意见表示,则由执法者自行选择。

”可看出罗马法在司法实践之中首先强调明文法律,再者就是以法学家的司法主张,最后才是司法实践者的个人意志作为司法裁判的依据,故A项错误;“凡在法律上遇到难题而成文法无明确规定时,则依照五大法学家的法律著述来解决”说明五大法学家的法律著述是罗马帝国司法裁判的依据,并不等于他们的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故B项错误;贵族意志材料中无从体现,故C项错误;“凡在法律上遇到难题而成文法无明确规定时,则依照……法律著述来解决——若他们有分歧,则以多数为准;如不能形成多数,则以……的观点为准;如伯比尼安未有意见表示,则由执法者自行选择。

”可看出法学家的法律著述在罗马司法时间之中具有法律效力,故D项正确。

【考点定位】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罗马法·罗马法的执法依据

【名师点睛】本题所述内容较为繁多,理解起来有难度,同时也是高考的高频热点考点,此部分内容为新课标才涉及到,属于基础性中的重难点的知识,本题不是单纯考查学生对罗马法本身的掌握情况,而是以罗马法的相关史料来考查学生的阅读与整理分析史料的能力,这是高考考查的用方式,在以后的复习过程中需要多多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2.(2014年广东文综19)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钦定的法学教科书中说:

“皇帝的决定也具有法律效力,因为根据赋予他权力的王权法,人民把他们的全部权威和权力移转给他。

”这说明

A.《社会契约论》影响深远B.王权法丧失法律效力

C.古罗马皇帝崇尚“君权神授”D.古罗马重视法律的传统

【答案】D

【解析】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重视法律的传统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旨在考查考生对罗马法特点的分析与认识。

解答此题关键是对题干材料含义的正确理解。

依据所学及题干材料可知,在古代罗马,依据王权法皇帝享有立法的大权,故皇帝的决定具有法律效力。

这体现罗马法对传统的重视。

3.(2015年海南卷历史9)有学者指出,罗马帝国虽然衰亡了,但它却把文明留给了欧洲。

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古罗马()

A.开创了西方人文思想的先河B.进行了民主政治的最早尝试

C.奠定了西方法律传统的基础D.提供了治理大国的成功经验

【答案】C

【考点定位】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影响

【名师点睛】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法国大革命后,拿破仑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