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新人教版课标本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精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005199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新人教版课标本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精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年新人教版课标本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精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年新人教版课标本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精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年新人教版课标本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精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年新人教版课标本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精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新人教版课标本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精编.docx

《学年新人教版课标本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精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新人教版课标本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精编.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新人教版课标本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精编.docx

学年新人教版课标本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精编

语文园地四

口语交际四:

小小新闻发布会

教学目标:

扩大口语交际的面

提升口语交际的质

教学重点:

听、说、写三结合,写一个新闻播报的小练笔

教学难点:

在评议互动中,提升说话的水平

教学创新点:

尝试运用“创设情境、角色转换、案例示范、师生评议”等策略

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教师简单导入,学生齐读课题:

口语交际——小小新闻发布会。

2.教师解释“新闻”:

最近发生的事。

生活中处处有新闻,听广播能听到——,看电视能看到——,读报纸能读到——,上网能搜索到——,新闻无处不在,我们究竟有哪些具体的方式可以获得新闻呢?

3.训练学生说话:

要获得新闻,可以……,可以……,还可以……。

4.教师讲述:

新闻的标题,往往直截了当地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事。

你搜集的新闻标题是什么?

5.学生报题,教师及时评点,渗透口语交际的要求:

音量、形象。

6.教师讲述:

一般,有经验的人,上网或者拿起报纸都会先看标题,哪个让我感兴趣我就看哪一个,这便于快速地获得最需要的信息。

你刚才倾听了这么多新闻,那一则新闻令你最感兴趣?

检查学生倾听,挑选出播报新闻的人。

7.教师组织学生播报“”新闻:

(1)第一位播报之后——教师评点流畅度,检查倾听:

时间?

地点?

人物?

(2)第二位播报之后——教师评点流畅度,检查倾听:

发生了什么事?

(3)第三位播报之后——教师评点流畅度,检查倾听:

事情的结果怎样?

教师点评:

需要讲究礼仪:

各位听众,现在播报新闻……新闻播报完了,谢谢大家;学生再次播报。

8.教师过渡:

播报一则新闻,最好能过说清楚新闻发生的——时间……,这样能增加新闻的可信度。

刚才的一轮新闻播报,有个问题我们忽视了,面对听众,我们忽视了礼仪。

有两句与礼仪相关的话,是你在新闻播报的时候用着的,谁来说一说这两句话。

训练学生有礼貌地表达。

9.生生交际,使用礼貌用语互相播报新闻。

10.教师检查交际时礼貌用语是否到位,奖励一位学生使用礼貌用语再次播报。

11.学生倾听后,表述疑问。

新闻播报者解释疑问。

教师努力促成一场简单的、答记者问式样的交际。

12.学生小练笔:

一句话新闻播报。

13.学生反馈小练笔,看新闻的几个要素是否包括了。

14.教师小结: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备课网摘:

口语交际的特点及其训练

1.口语交际训练的主要形式。

(1)自我介绍。

(2)口述见闻。

(3)工作汇报。

(4)祝贺感谢。

(5)接待客人。

(6)求助于人。

(7)自由议论。

(8)争辩问题。

(9)主持会议。

(l0)交易商谈。

比如低年级的口语交际题目一般是自我介绍、借文具、带路问路、道歉、转述、看病等;中年级的训练专题一般是:

介绍一本书、劝阻、找人、建议、约请、接电话等;高年级一般是:

用压岁钱、讲故事、说实验、请教别人、说成语、演讲、辩论等。

口语交际专题训练。

通过教材中的专题训练,使学生比较系统、快捷地掌握口语交际的有关知识,提高相关技能。

这种专题训练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跟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二是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2.口语交际训练的几个注意点。

(1)要激发兴趣。

(2)要教给方法。

(3)要引导评价。

引导学生评价应着重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评语言;二评思路;三评仪态。

(4)要加强考核。

所以语文教师课堂上要有训练的意识,融口语交际训练于阅读课和作文课中。

在一些好的语文课上,教师这方面的引导、矫正等往往不着痕迹,与课堂主要教学目标水乳交融。

“请大家仔细听,这位同学读得怎样?

”这是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请大家评一评刚才某学生的回答。

”这是指导学生在听的基础上学会思考、学习给别人提看法;“别着急,吸一口气,再慢慢说”“你讲的很对,能不能说得再响亮些?

”这是对学生口语交际信心的激发和口语技能的强化训练。

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灵活多样的方法中有一个总钥匙,即一个“活”字。

我认为,教活口语交际课,这个“活”的金钥匙就是要有一种交际的情境或氛围。

(一)创设交际情境,发展口语交际能力。

于永正老师上言语交际课《学一点问的本领》就是这样。

他抓住本班数学老师做了一件大好事,被救者家属写来表扬信这一契机开始教学。

他在让学生看过表扬信后,说:

“朱校长说,准备在明天全校老师会上表扬周老师,但对这件事的具体情况还要了解一下。

校长请我们班问问周老师,问清楚了,写下来,交给朱校长。

”巧妙地给学生学习如何提问采访创设了跟校长交际的情境。

不但如此,于老师下面还请来了周老师,让学生像记者一样提问,又是一个交际的情境。

实践表明:

学生的学习兴趣、动力为第一个交际情境所激发;而第二个交际情境则切切实实地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提供交际案例,发展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案例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口语交际训练办法。

案例就是一个交际的情境,既可以描述正确的做法让学生仿效,也可以放一些问题让学生发现,并探索、讨论正确的口语交际方法、途径。

比如“学会向别人解释”专题训练,教师可以提供案例。

小红吃早点时服务员不小心把汤泼到了她的身上,小红无奈之下只好回家换衣服。

等她到校时课已经开始了,老师马上当众批评了小红。

下面的做法怎样,请学生评一评。

①小红马上哭了起来,一句话也不说就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②小红马上大声争辩道:

“我不是故意的,你不该责备我,要不你去问我妈妈?

”③小红马上轻声说:

“老师,吃早点时服务员弄脏了我的衣服,我回家换衣服才迟到了。

”通过案例比较,学生能领悟在解释原因时不但要说清理由,还要讲文明,态度要和蔼,语气要合适等。

一要在课堂上建立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要处理好学生之间的关系,营造一个轻松的、积极的班级口语交际环境。

口语交际教学交际性例析

一、话题选定体现交际性

因此,这类话题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交际因素,调动学生参与交际的积极性。

本案例在挖掘交际因素方面可以给我们以下启示。

1.无中生有──创造交际契机。

2.匠心独具──铺设交际“点”。

3.穿针引线──形成交际“场”。

二、情境创设体现交际性

1.情境创设是否具有交际性。

2.情境是否引发学生内需。

三、路径选择体现交际性

构成口语交际活动的要素有四个:

一是交际的主体;二是交际的对象;三是交际的媒介(口头语言);四是交际的环境。

四个要素中,交际主体和交际对象之间的互动过程就成为交际的路径。

四、学习方式体现交际性

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1.活动前有任务。

2.活动中有支持。

3.活动后有汇报。

谈口语交际课中的问题及对策

一、“偏离预定目标”的对策

课堂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教学目标下开展的。

可是,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常常出现把握不住话题,偏离目标的现象。

如教学《该怎么做》时,我先请同学表演了小松不小心打碎花瓶的片断,然后让学生讨论:

如果你是小松,打碎花瓶以后,你该怎么做呢?

有的认真地出主意说:

“把打碎的花瓶藏起来。

”有的说:

“可以用自己的零花钱再买一个一模一样的花瓶。

”这时,有个同学马上说:

“没钱怎么办?

”“先问叔叔借一点,以后再还给他。

”“可以和卖花瓶的阿姨商量一下,先把花瓶拿回家,等爸爸忘了这件事,再问爸爸要钱还给阿姨。

”眼看学生把讨论的目标转移到了帮小松借钱的问题上,这显然是偏离了交际的预定目标。

于是,我转换了角色说:

“如果我是小松,我就老老实实地告诉爸爸,你们看我这样做好吗?

”“好!

我们应该如实地告诉爸爸,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学生纷纷回答。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转变了角色,进入了交际情境,就可以自然地引导、调控交际过程,使学生及时回到预定的目标中去,从而更好地实现交际的目的。

二、“参与面不广”的对策

口语交际课的教学中,往往是少数喜欢表现的学生乐于侃侃而谈,而多数学生特别是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总是处于“倾听者”的角色。

这种学生参与面不广的问题,需要教师在交际过程中通过及时、灵活的调控与指导来解决。

我从以下两个方面作了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丰富互动形式。

丰富互动形式,是扩大参与面,提高训练实效性的有效手段。

互动形式主要有同桌互动、好友互动、小组互动、师生互动等等。

特别要注意的是小组互动。

我们不难发现,在一些口语交际课上,有些小组互动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效果却很低。

所以在进行小组互动时,教师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

同样是小组互动,如果教师有意进行优生和学困生搭配,取得的效果往往比前后四人小组或让学生自由组合要好得多。

2.承担具体的交际任务。

教师要创设条件让学生都有训练的机会。

教学《未来的桥》时,我让学生们自由组合小组,每个学生都要在小组里介绍自己设计的桥,还要评一评谁设计的桥最好。

这样,人人都有交际的具体任务,人人都能参与到口语交际中去。

三、“口语表达不清”的对策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口语交际课的教学任务之一。

对学生在口语交际过程中出现的语言不规范、表述不清楚等情况,可以在学生说完以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1.加强示范,规范语言。

当学生口语表达出现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亲身示范,让学生在感悟、模仿的过程中,逐步规范他们的口语。

如教学《该怎么做》时,我让学生就小松打碎花瓶后告诉爸爸,却被爸爸打了一顿进行设身处地的讨论。

有的学生说:

“我觉得爸爸打我是不对的。

如果他打了我,对我的身体不好。

”我说:

“把后面改为‘对我的身体会造成伤害’就更清楚了。

”另一个学生说:

“我觉得爸爸不应该打我。

如果打我,我就不说了。

”我说:

“改为‘如果打我,下次犯了错误就不再主动承认了更好’,请你这样再说一说,好吗?

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当场就把话说清楚了。

所以后面学生劝说爸爸时,他们都注意到怎样把要说的意思表达清楚。

为了加强示范性,教师还可以参与到学生的互动小组中去进行个别辅导。

对于口语交际比较好的小组,可以推荐到全班,向全体同学展示,以使学生能够有一个可以模仿、学习的对象。

这样就改变了那种抽象的指导。

2.以生助说,引导表达。

对口语交际能力特别差的学生,我常常采用以生助说的方式,引导他们把话清楚。

教学《该怎么做》时,学生讨论爸爸该不该打我,有个学生说:

“我觉得爸爸打我是应该的。

”老师追问:

“为什么呢?

”学生想说但又不知该怎么说。

这时,我叫一个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帮助他说:

“我觉得爸爸打我是应该的。

因为他打我是为了教育我,让我下次不要再犯错误。

”我问:

“你说的是这个意思吗?

”他点头说是。

“好,那么你就照这样再说一遍好吗?

这样,教师以提问的方式,为学生铺设一条思维的通道,让学生顺着思维通道去思考,组织语言进行表达,同时请口语表达能力强的学生示范,帮助同学逐步把话说清楚。

3.引导评议,发展语言。

在交际过程中,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进行评议,听听同学是否把话说清楚、明白了。

如果不清楚,那该怎么说。

让学生在同伴的评议过程中规范语言,学会如何把话讲得更清楚、更明白。

学生参与评议,会促使他们更认真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判断正误、优劣,或肯定赞扬,欣赏别人的优点,或质疑争论,对别人提出建议和批评;也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四、“交际技能弱”的对策

在当前的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重口语训练而轻交际指导。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训练目标提出“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的要求,我们在口语交际课的教学中,不能忽视对口语交际时的情感、态度和文明用语等交际技能的指导与训练。

1.指导方法,明确要求。

在口语交际中,要求学生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交际双方在谈话时,表情要自然、放松,不东张西望,不伸舌头,不做鬼脸,始终保持专注的神情和入神的姿态。

(2)产生感情共鸣时,作适当的点头、微笑,表示接受、同意、赞赏。

(3)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场合及不同的谈话内容,说恰当、得体的话。

(4)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礼貌用语,还可适当运用手势语加强表达的效果。

以上几个方面的要求,需要教师在学生饶有兴趣的口语交际中,在学生最需要时,相机切实、精当地提示有关方法与要求,点拨语言习惯、交际方式与态度上的偏差,使之受到正确的训练,有效地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如教学《猜谜游戏》时,教师请一位学生走上讲台说谜面,要求他大大方方地说,然后由他自己请同学猜谜。

同学猜完后,要求他用上“祝贺你,猜对了”“对不起,你猜错了。

谁能帮助他”之类的话进行评价。

如果同学在说猜谜的依据时说得不充分,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后,要求其对那位同学致谢。

在整个游戏的过程中,教师都要求同学们与说话者保持目光的交流。

2.提供案例,领悟技能。

案例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口语交际训练办法。

它既可以描述正确的做法让学生仿效,也可以提一些问题让学生去发现、探索正确的口语交际方法。

比如教学《该怎么做》,小松不小心把家里的花瓶打碎了。

爸爸回来发现后就责备他,还要打他。

小松怎么做才是最恰当的,请同学们评一评。

(1)小松马上大声争辩道:

“我不是故意的,你不该打我,花瓶本来就没有放好。

(2)小松马上轻声说:

“爸爸,我不是故意的。

我画画时不小心碰到了花瓶,它掉到地上就碎了。

对不起!

”通过案例比较,让学生领悟到在解释原因时不但要说清理由,而且要讲文明,态度要温和,语气要合适等。

3.加强评议,提高技能。

前面提到的那些交际要求,要通过评价,落实到学生的交际行为中去。

如评一评声音是否响亮,举止是否大方,表情是否自然,交际方式是否文明、礼貌等等。

综上所述,口语交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适时地进行调控与指导,以使学生能够及时矫正自己的交际行为,从而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习作

教学目标:

激发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作文

引导观察,指导表达,让学生围绕要点,写具体。

在评讲中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用好词,写佳句,有顺序)

教学重点:

引导观察,指导表达,让学生围绕要点,写具体。

教学难点:

激发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作文

教学创新点:

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拓宽知识面

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1.教师板书两个词语:

观察联想,学生齐读。

2.教师导入:

“观察”这个词语好理解,说明白点儿就是“看到了什么”;“联想”这个词语,如果说明白一点是什么意思呢?

由这个物体想到与它相似的物体,比如看见一个红苹果想到一个红太阳,这就叫——联想,由这件事想到与相关的事就叫——联想,由这个人想到与他相关的人就叫联想。

这节课,我很想看一看同学们观察和联想的本领到底怎么样?

3.教师过渡:

屏幕上有一张老照片,请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4.学生表述,教师注意规范学生的表述:

(1)我看到了一个_____的婴儿;

(2)我还看到了__________。

5.教师讲述:

这张老照片让我们看到了一些东西,但是它模糊的画面也掩盖了一些东西——我们看不到。

记载这一段历史的文字告诉我们,现场,不仅有木板,还有浓烟,还有鲜血。

你能用“到处……到处……到处……”这样一个排比句描述一下这个婴儿当时身处的环境吗?

6.学生表述,教师顺势引导其说一段话:

课本上有这样一张老照片……。

7.教师过渡:

你知道“发生了什么”吗?

学生简单表述,教师提示学生说清楚时间、地点、主要事件。

8.学生完整表述事件的原因:

是因为1937年8月28日这一天,日本鬼子轰炸了上海火车南站。

9.教师利用资料具体描述8·28历史事件:

1937年8月28日下午2时,日机疯狂轰炸上海南火车站。

上海原有南北两个车站,"八•一三"以后,北站处于战区,交通完全断绝,南站就成了陆路交通的唯一出口。

当时上海及其附近的难民蜂拥而至,争相出逃、南站拥挤不堪。

第一批四架日机首先向南站投弹炸死难民500多人。

不一会,又有八架日机飞抵南站上空投弹,炸死200多人。

车站天桥、月台、铁轨被炸得稀烂,地上满是焦黑残缺的尸体。

月台上横七竖八躺满尸体,上面还压着铅皮和木板。

广场上很多被炸死的妇女紧抱着无头缺肢的孩子。

日机投掷的燃烧弹使车站及站外的外揭旗和郑家桥燃起大火,一时间烟雾弥蔓,哭声四起,满目疮痍,惨不忍睹。

上海南站远离交火地区,根本没有军事设施,中军对南站的轰炸,完全是有计划的野蛮屠杀。

10.学生结合文字具体描述一下事件发生后的惨状,增强印象。

11.教师过渡:

当时的上海火车南站,根本不是交战区。

车站内的人都是平民老百姓,日本鬼子却不管这些,仍然向车站投炸点,屠杀老百姓——你对这些日本鬼子,你“想说点什么”?

12.学生表述,教师相机引导:

(1)用排比句表述;

(2)承接:

你们发动的战争,夺走了母亲的生命,夺走了孩子的——生命,毁坏了一切美好的东西!

日本鬼子发动的这场大轰炸,毁了什么?

别的不说,就说这个孩子。

这孩子可怜吗?

为什么?

可悲吗?

为什么?

也许他会……,也许……,也许……,不管他最后的人生如何,失去了父母关爱的孩子就像一根无依无靠的——野草,自己生,自己灭,谁会来管他呢?

13.教师过渡:

战争,和平这两个话题,你想说点什么?

学生表述。

14.教师小结:

抓住三个内容,你就能写好这篇文章:

看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想说点什么;一定要注意这三个部分之间的过渡。

动笔写一写,看你能写好吗?

15.学生完成作文底稿。

16.教师批改作文底稿,选出一篇组织评议,引导学生:

(1)用好词,写佳句,有顺序——特别注意指导学生写好中心句和过渡句。

(2)修改一到二处毛病。

17.学生修改各自习作底稿,上交,教师批改评级。

我的发现:

比喻句能表达不同的情感

1.教师简单导入,齐读课题:

我的发现。

2.学生齐读课件所示的四个句子,教师引导发现四个句子在修辞上的共同点:

都是比喻句。

3.学生利用句式简缩语义:

第__句,把“”比作“”。

4.学生在各自表述的基础上,整体表述,说一段话。

5.教师过渡:

这四句都是比喻句,但是表达的情感不尽相同,听老师读第一句……,你们也这样读一读……学生齐读体会。

6.教师引导:

表现了雨来的______。

7.学生自己读第二、三、四句,用句式揭示比喻句所表达的情感:

第__句,把“”比作“”,表现了_____的_____。

8.学生笔记。

9.教师过渡:

比喻句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要根据实际作者的需要而定,听一听这两句话,你说一说两个比喻句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1)这个小孩真缠人,老是跟着我,像一条撒欢的小狗狗。

(2)这个小孩真缠人,老是跟着我,像一块脏兮兮、粘乎乎、揭不掉的口香糖。

10.学生口头练习写两个表达不同情感的比喻句:

(1)阳光真明媚,那颗柳树挥舞着柳枝,像一个_________,真美!

(2)四周黑乎乎的,那棵柳树挥舞着柳枝,像一个_______,真可怕!

11.学生落笔,写两个比喻句。

12.听写12课词语,批改,改错,对照课堂听写本用铅笔圈化曾经错过的词语在“词语盘点”。

日积月累:

与“战争”相关的成语

1.教师导入:

这一个单元里边,咱们学习了四篇围绕“战争”这个主题的课文,谁来给咱们列举列举?

学生列举。

2.教师过渡:

战争需要智慧,需要谋略,第50页的日积月累就提供了一些与战争智慧、谋略相关的成语。

跟老师读一读。

3.教师教读2遍。

4.邀请中下生接龙读,教师注意纠读。

5.教师组合纠读学生发生过读音错误的字、词。

6.两个大组对读,挑出与战败相关的一组。

7.教师讲故事,学生猜成语:

围魏救赵,四面楚歌,草木皆兵,风声鹤唳,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8.学生根据意思说成语,并再列举自己从课外积累的与战争相关的成语。

9.学生自由读,背诵。

10.学生听写,教师要重点督促8个中下生认真准备、认真听写。

11.教师组织第三单元词语拼写检查。

12.布置作业:

宽带网搜集战争给儿童的伤害及战争中的英雄人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