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002717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斯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马斯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马斯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马斯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马斯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斯洛.docx

《马斯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斯洛.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斯洛.docx

马斯洛

马斯洛

亚伯拉罕·马斯洛是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提出了融合精神分析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于其中融合了其美学思想。

一、简介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其美学理论提供了心理学基础。

其心理学理论核心是人通过“自我实现”,满足多层次的需要系统,达到“高峰体验”,重新找回被技术排斥的人的价值,实现完美人格。

他认为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多种动机和需要,包括生理需要(physiologicalneeds)、安全需要(securityneeds)、归属与爱的需要(loveandbelongingneeds)、自尊需要(respect&esteemneeds)和自我实现需要(self-actualizationneeds)。

马斯洛认为,当人的低层次需求被满足之后,会转而寻求实现更高层次的需要。

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超越性的,追求真、善、美,将最终导向完美人格的塑造,高峰体验代表了人的这种最佳状态。

创造美和欣赏美,是自我实现的一个重要目标,审美需要源于人的内在冲动,审美活动因而成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满足的必要途径。

审美活动的形象性、无直接功利性、超时空性、主客体交融性,使之对完美人格的创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审美与完美的紧密关系,使美具有真的、善的和内容丰富的性质。

这样,通过审美活动,包含真、善、美于一身的完美人格形成了,审美活动成为人的一种基本的生存方式。

高峰体验,是审美活动的最高境界,完美人格的典型状态。

高峰体验可以通过审美活动以外的知觉印象的寻求获得,只要是能获得丰富多彩的知觉印象的活动,都可能带来高峰体验,如爱的体验、神秘的体验、创造的体验等等。

高峰体验中主客体合一,既无我,也无他人或他物;对于对象的体验被幻化为整个世界;同时意义和价值被返回给审美主体;主体的情绪是完美和狂喜,主体在这时最有信心,最能把握自己、支配世界,最能发挥全部智能。

马斯洛认为人的本性是中性的、向善的,主张完美人性的可以实现性,是一种乐观主义的美学,但他离开社会实践谈审美体验、审美活动,有抽象、片面之嫌。

二、主要著作

《人的动机理论》(1943年)

《动机和人格》(1954年)

《存在心理学探索》(1962年)

《科学心理学》(1967年)

《人性能达到的境界》(1970年)

三、个人履历

亚伯拉罕·哈洛德·马斯洛于1908年4月1日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一个犹太家庭。

美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心理学第三势力的领导人。

1926年入康奈尔大学,三年后转至威斯康辛大学攻读心理学,在著名心理学家哈洛的指导下,1934年获得博士学位。

之后,留校任教。

1935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桑代克学习心理研究工作助理。

1937年任纽约布鲁克林学院副教授。

1951年被聘为布兰戴斯大学心理学教授兼系主任。

1967年任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会主席和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1969年离开布兰戴斯大学,成为加利福尼亚劳格林慈善基金会第一任常驻评议员。

1970年6月8日因心力衰竭逝世。

1970年8月国际人本主义心理学会成立,并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举行首届国际人本主义心理学会议。

1971年美国心理学会通过设置人本主义心理学专业委员会,这两件事标志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获得美国及国际心理学界的正式承认。

遗憾的是,马斯洛本人未能亲眼看到他多年为此事鞠躬尽瘁所获的成果。

四、社会评价

著名哲学家尼采有一句警世格言——成为你自己!

马斯洛在自己漫长的生命历程中,不仅将毕生精力致力于此,更以独特的人格魅力证明了这一思想,成功地树立了一个具有开创性的形象。

《纽约时报》评论说:

“马斯洛心理学是人类了解自己过程中的一块里程碑”。

还有人这样评价他:

“正是由于马斯洛的存在,做人才被看成是一件有希望的好事情。

在这个纷乱动荡的世界里,他看到了光明与前途,他把这一切与我们一起分享。

”的确,弗洛伊德为我们提供了心理学病态的一半,而马斯洛则将健康的那一半补充完整。

五、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都潜藏着七种不同层次的需要,这些需要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

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

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

马斯洛在人生的两个阶段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所以我们在一些书上只能看到马斯洛需要层次的五个层次: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具体地说,按照重要性和层次性排序,七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主要指:

生理需求

生理上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饭、穿衣、住宅、医疗等等。

若不满足,则有生命危险。

这就是说,它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需要,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

当一个人为生理需要所控制时,其他一切需要均退居次要地位。

安全需求

安全的需要要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

安全需要比生理需要较高一级,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要保障这种需要。

每一个在现实中生活的人,都会产生安全感的欲望、自由的欲望、防御的实力的欲望。

社交需求

社交的需要也叫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

社交的需要比生理和安全需要更细微、更难捉摸。

它与个人性格、经历、生活区域、民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都有关系,这种需要是难以察悟,无法度量的。

尊重需求

尊重的需要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

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但基本上的满足就可产生推动力。

认知需要

又称认知与理解的需要,是指个人对自身和周围世界的探索、理解及解决疑难问题的需要。

马斯洛将其看成克服阻碍的工具,当认知需要受挫时,其他需要的能否得到满足也会受到威胁。

审美需要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个人都有对周围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欣赏。

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是一种创造的需要。

有自我实现需要的人,往往会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获得成就感。

马斯洛认为,在人自我实现的创造过程中,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的情感,这个时候的人处于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具有一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的感觉。

马斯洛认为七个层次要按照次序实现,由低层次一层一层向高层次递进。

只有先满足低层次的需要才能去满足高层次。

所以一定程度上,过于机械化。

但是我们也要肯定马斯洛理论的完整性,以及他对管理、教育等方面作出的贡献和启示。

六、结论

两类需要

马斯洛认为,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

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

人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

在高层次的需要充分出现之前,低层次的需要必须得到适当的满足。

高峰体验

马斯洛还认为:

在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的情感,这个时候是人处于最激荡人心的时刻,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这时的人具有一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销魂的感觉。

七、心理学

马斯洛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ATheoryofHumanMotivationPsychologicalReview)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论。

这种理论的构成根据2个基本假设:

人要生存,他的需要能够影响他的行为。

只有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满足了的需要不能充当激励工具。

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从基本的(如食物和住房)到复杂的(如自我实现)。

当人的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

“后人本心理学”的原文是“TranspersonalPsychology”。

或译“超个人心理学”、“超越性心理学”。

马斯洛在1968年再版的《存在心理学探索》的序言中写道:

“我认为,人本主义的、第三种力量的心理学是过渡性的,是向更高的第四种心理学发展的准备阶段。

第四种心理学是超越个人的、超越人类的,它超越了人性、自我同一性和自我实现等概念,是以宇宙为中心,而不是以人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

”(马斯洛:

《存在心理学探索》,李文恬译,第6页,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我们需要某种‘大于我们的东西’作为我们敬畏和献身的对象。

”(马斯洛:

《存在心理学探索》,李文恬译,第6页,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马斯洛并没有进一步指出第三种心理学与第四种心理学之间具体有什么关系,也没有指出“大于我们的东西”究竟是什么。

但马斯洛的心理学思想具有极大的开放性,他使人本心理学成了一种具有终极关切的心理学,一种通向超越性心理学的桥梁。

这种桥梁也是一种通向信仰广义上帝的桥梁。

马斯洛在晚年还明确地提出了“超越性需要”(Metaneeds)的概念。

在一些地方,他没有把这一概念与自我实现需要区分开,但是,他在去世的前一年的一篇文章中写道:

“人性所必须的是,当我们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我们就会沿着归属需要(包括群体归属感、友爱、手足之情)、爱情与亲情的需要、取得成就带来尊严与自尊的需要、直到自我实现以及形成并表达我们独一无二的个性的需要这一阶梯上升。

而再往上就是‘超越性需要’(即‘存在性需要’)”(马斯洛:

《洞察未来》,第258页,许金声译,改革出版社,1998年)这篇文章马斯洛生前没有发表,后来经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霍夫曼的编辑,收入了《洞察未来》一书。

我们是否应该认为,马斯洛在晚年修改了他的需要层次论呢?

关于超越性需要问题,马斯洛似乎还没有考虑成熟。

他并没有明确地提出要在自我实现需要之上再增加一个层次,不过,他越来越多地研究了自我实现的不同层次问题。

马斯洛于1969年发表了论文《Z理论——两种不同类型的自我实现者》,这篇文章提出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自我实现者的区别,后来这篇文章收入了他去世后发表的《人性能够达到的境界》一书。

在这篇文章中,他一共归纳了二十四条两种不同自我实现者的区别。

其中最重要的是,一种自我实现者经常有超越性体验(即高峰体验),一种自我实现者没有或者很少超越性体验。

前者是“超越型的自我实现者”,后者是“健康的自我实现者”,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者有较多的高峰体验,而后者没有。

(参阅马斯洛:

《自我实现的人》,第56页,许金声等译,三联书店,1986年)

马斯洛指出,有超越性体验的自我实现者与没有超越性体验的自我实现者相比,其潜能的发挥更加充分,其自我实现的程度要更高一些,但是,马斯洛并没有提出自我实现之上还有更高的一个需要。

关于超越性的追求,有不少思想家都有所论述。

例如,鲁道夫·奥伊肯(RudolfEucken,1846--1926)认为,对生活之意义感到困惑和不安,这个事实恰好证明了在我们本性的深处有一种寻求意义的内在冲动。

既然一切可能的外部生活都不能够令我们满足,那就必定是由于我们的生活具有从直接环境无法达到的深度。

(奥伊肯:

《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万以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

他认为,在我们的身上存在着一种内在的精神生命,这种生命是宇宙生命在人身的显现。

所以,它既是内在的,是“我们真正的自我”,“我们生活最内在的本质”又是超越的,是“普遍的超自然的生命”。

鲁道夫·奥伊肯所说的这种“我们真正的自我”,“我们生活最内在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

其实,他所说的东西,用马斯洛的语言可以得到更好的表达,这就是“超越性需要”。

马斯洛认为,这种超越性需要与其他基本需要一样,具有“类本能”的性质。

“类本能”是马斯洛需要理论的一个十分关键的概念。

所谓“类本能”,是指人类的基本需要既有与本能相似的一面,又有与本能不同的一面。

“Instinctoid”(类本能的)这一个词,是马斯洛自己造的,由“Instinct”后面加上后缀“oid”构成。

“oid”的含义是“类似的”、“相象的”、“稍弱的”等。

马斯洛认为,基本需要是类本能的,它们有先天的遗传基础,但是,它们的满足与表现要取决于后天的环境。

需要的层次越高,与先天遗传的联系越弱,对于后天环境的依赖越大。

无论是从进化论还是从宗教学的角度来看,“类本能”这一概念都具有很大的思维空间。

从进化论的角度看,从马斯洛的“类本能”这一概念作进一步推演,我们似乎就可以引出人性不断进化,人类的需要层次在不断增加的观点。

我们可以认为人类的超越性需要是人类进化的产物。

如果用神学语言来表达,我们的需要之所以是“类本能”而不是“本能”,是上帝给了我们的意志自由,而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是人类接近上帝的基础。

只有在自我实现的层次上,才能够有真正的宗教信仰状态。

八、人格特征

马斯洛根据他心目中成功人士的人格得出的自我实现者人格特征:

马斯洛观点

(1)全面和准确地知觉现实。

自我实现者对世界的知觉是客观的、全面的和准确的,因为他们在感知世界时,不会掺杂自己的主观愿望和成见,或带有自我防御,而是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貌去反映。

与此相反,心理不健康者则是以自己的主观方式去知觉世界的,他们试图使世界与自己的主观愿望、焦虑和担心相吻合。

(2)接纳自然、自己与他人。

自我实现者能够接受自然、自身及他人的不足与缺陷,而不会为这些缺陷而忧心忡忡。

当然,对于可以改造或可以调整的不足与缺陷,他们会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而对那些不可改变的不足与缺陷,他们能顺其自然,不会自己跟自己、跟他人和自然过不去。

(3)对人自发、坦率和真实。

在人际交往中,自我实现者具有流露自己真实感情的倾向,他们不会装假或做作,他们的行为坦诚、自然。

一般而言,他们都有足够的自信心和安全感,这就使得他们足以真实地表现自己。

(4)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

自我实现者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献身于某种事业或使命,并能全力以赴。

与常人相比,他们工作起来更刻苦、更专注。

对他们来说,工作并非真正的劳苦,因为快乐恰恰寓于工作之中。

(5)具有超然于世和独处的需要。

自我实现者以自己的价值和感情指导生活,不依靠别人来求得安全和满足,他们依靠的只是自己。

他们一般都喜欢安静独处.这样做并不是因为害怕别人,也不是要有意逃避现实,而是为了在减少干扰的条件下,更好地深思,更全面地比较,以便去寻求更为合理的解决问题方案。

他们平静安详,保持冷静,安然地度过或顶住各种灾难和不幸。

(6)具有自主性,在环境和文化中能保持相对的独立性。

自我实现者行为的动力主要来自于自身内部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而不是来自于因缺少某种物质或精神上的东西需要外部的补充,因而他们更多依赖自己而不是外部环境,能够抵制外部环境和文化的压力,独立自主地发挥思考的能力,自我引导和自我管理。

(7)具有永不衰退的欣赏力。

自我实现者能够对周围现实保持奇特而经久不衰的欣赏力,充分地体验自然和人生中的一切美好东西。

他们不会因事物的重复出现而习以为常,失去敏感,相反,他们对每一个新生儿、每一次日出或黄昏,都像第一次见到时那样新鲜,那么美妙。

(8)具有难以形容的高峰体验。

高峰体验是人感受到的一种强烈的、心醉神迷的狂喜或敬畏的情绪体验。

当它到来时,人会感觉到无限的美好,具有极大的力量、自信和决断意向,甚至连平凡的日常活动,也可以被提升为压倒一切的、妙不可言的活动。

马斯洛认为所有人都具有享受高峰体验的潜在能力,但只有自我实现者更有可能、更常得到这种体验。

(9)对人充满爱心。

自我实现者所关心的不仅局限于他们的朋友、亲属,而是扩及全人类。

他们把帮助穷困受苦的人视为自己的天职,具有同所有的人同甘苦、共患难的强烈意识,千方百计为他人着想。

在自我实现者看来,他人的快乐就是自己的快乐,他们已经把自己从满足自身狭隘需求的牢笼中解放了出来。

(10)具有深厚的友情。

自我实现者注重与朋友间的友谊,他们交友的数目虽然不多;同伴圈子比较小,但友情深切和充实。

就对爱的理解来说,他们认为爱应当是全然无私的,至少应当是给予爱和得到爱同等重要。

他们能够像关心自己一样,关心所爱者的成长与发展。

(11)具备民主的精神。

自我实现者谦虚待人,尊重别人的权利和个性,善于倾听不同的意见。

对他们来说,社会阶层、受教育程序、宗教信仰、种族或肤色,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他们是否掌握真理。

自我实现者极少偏见,愿意向一切值得学习的人学习。

(12)区分手段与目的。

自我实现者的行为几乎总是表现出手段与目的界限。

一般说来,他们强调目的,而手段必须从属于目的。

自我实现者常常将普通人看成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把活动经历当作目的本身,因而比常人更能体验到活动本身的乐趣。

(l3)富于创造性。

这是马斯洛研究的所有对象共同的特征之一,他们每个人都在某个方面显示出独到之处和创造性。

虽然、他们中某些人并不一定是作家、艺术家或发明家,但他们具有同儿童天真想象相类似的能力,具有独创、发明和追求创新的特点。

(14)处事幽默、风趣。

自我实现者善于观察人世间的荒诞和不协调现象,并能够以一种诙谐、风趣的方式将其恰当地表现出来。

但他们绝不把这种本领用之于有缺陷的人。

他们对不幸者总是寄予同情。

(15)反对盲目遵从。

自我实现者对随意应和他人的观点和行为十分反感,他们认为人必须具有自己的主见,认定的事情就应坚持去做,而不应顾及传统的力量或舆论的压力。

他们这种反对盲目遵从的倾向,显然不是对文化传统或舆论的有意轻视,而是他们自立、自强的人格的反映。

作为人本主义运动最杰出的代表人物,马斯洛对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最为系统的研究。

马斯洛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兴趣起始于大学时代对其两位导师即本尼迪克特和魏特海默的爱戴。

他发现这两位导师的身体外貌、文化背景等很多方面都不相同,但有许多心理特征是相同的。

他们的心理都很健康,在学术上都很有成就,其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按马斯洛的话来说就是达到了自我实现。

马斯洛觉得从这两位导师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心理行为模式或许可以作为一般人学习和追寻的样板。

为此,马斯洛采用了自由联想、心理测验和人物传记等多种方法去探讨"自我实现者"的心理行为模式。

他从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和身边的学生和熟人中选择出了48人作进一步研究,这些人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他称之为“案例”,即基本符合他所设想的“自我实现者”要求的人,这些人包括林肯(A.Lincoln)、杰弗逊(T.Jefferson)、罗斯福(T.ROOsevelt)、斯宾诺莎(B.SPinoza)、詹姆斯和赫胥黎(T.H.HUxley)等12人:

第二类有10人,他称之为“不完全的案例”,或“部分的”自我实现者,与所设想的标准有一定的距离;第三类有26人,他称之为“潜在的或可能的案例”,其中既包括现实生活中朝着自我实现方向发展的年轻人;也包括历史上一些有一定贡献的人物。

在研究中,马斯洛发现真正达到自我实现的人,一般都处于中年或老年,年轻的人通常很难达到自我实现。

这是因为年轻人还有许多较低层次的需要,如安全、爱、自尊等等还没有得到适当程度的满足,没有形成持久的价值观、智慧、意志力及稳定的爱情关系,也未明确选择自己要为之终身奋斗的事业。

不过,年轻人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他们通过积极努力,是可以逐渐接近这一水平或目标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