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与练版高考历史考点分类汇编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994595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与练版高考历史考点分类汇编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导与练版高考历史考点分类汇编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导与练版高考历史考点分类汇编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导与练版高考历史考点分类汇编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导与练版高考历史考点分类汇编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导与练版高考历史考点分类汇编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

《导与练版高考历史考点分类汇编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与练版高考历史考点分类汇编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导与练版高考历史考点分类汇编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

导与练版高考历史考点分类汇编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部分政治文明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高考试题

考点一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2013年广东文综,12)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封制的加强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井田制的推行

解析:

B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姓”以别婚姻,“姓”最初是贵族的特称,彰显贵族血缘的高贵,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分封制度的原则遭到破坏,贵族没落,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故B项符合题意。

A、D两项与基本史实相违背。

C项与题干材料无关。

2.(2013年浙江文综,14)以下为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  )

①禅让制 ②分封制 ③世官制 ④宗法制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解析:

D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由图片中的信息(周)“武王”“诸侯”可知这应为西周时期的分封制,故①错误,②与题意相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故④正确;宗法制、分封制维系的政治秩序,是一种贵族政治,属于世卿世禄制,故③正确,答案为D。

3.(2013年浙江文综,13)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

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

这说明(  )

A.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

B.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

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D.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

解析:

D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材料说明考古发现能够佐证文献材料的真伪,即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

但不能说明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故A项错误,D项正确;B、C两项说法过于绝对。

4.(2013年山东文综,9)《周礼·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

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                  

A.中央集权B.中正有序C.敬天法祖D.君权神授

解析:

B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由“《周礼·考工记》”判断描写的是周代王城的建筑风格。

A、D两项在周朝尚未出现;C项“敬天”的思想在材料中无体现,故排除;由材料信息看,这种建筑的方整对称布局体现了儒学的“中正有序”的主张,故B项正确。

5.(2012年浙江文综,13)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

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

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 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

C 本题实际考查西周分封制的相关内容。

同姓王室贵族被分封到鲁、燕、卫和晋,功臣和先代帝王后代等被分封到宋、陈和许等地。

根据材料中“同姓不婚”,晋燕属于同姓,不可通婚,排除②,故选C项。

6.(2012年上海历史,2)《左传》曰:

“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

商纣暴虐,鼎迁于周。

”下列成语中的“鼎”与材料中的“鼎”含义相同的是(  )

A.人声鼎沸B.鼎鼎有名

C.三足鼎立D.问鼎中原

解析:

D 材料中的“鼎”是帝业的象征,代表着最高统治者的权力,因此,D项正确。

A、B两项的“鼎”是盛大的意思,C项中的“鼎”代表着三个方面,都与材料中“鼎”的含义不符。

7.(2011年全国新课标文综,24)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

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解析:

C 本题实际考查西周政治制度的影响。

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实行的主要政治制度,周王将土地和人口分封给诸侯,对地方进行间接地控制,中央集权制尚未形成,因此,A、B、D三项都错误。

宗法制和分封制将血缘纽带和政治制度联系起来,实现了“家国一体”的局面,因此,C项是正确的。

8.(2010年陕西文综,24)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                  

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

解析:

C 本题考查考生对西周分封制内容的识记。

西周时期的主要封国有齐、鲁、燕、卫、晋、楚等,而山东、山西简称分别为鲁、晋,故C项符合题意。

9.(2009年山东文综,9)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

“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

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的……”。

这反映出贾母(  )

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

解析:

C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对宗法制的掌握。

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外人”“自己”,说明贾母以贾家为内,林家为外,家族观念强烈,而家族观念是宗法观念的一种表现,故C项为正确答案。

A、B、D三项均没有抓住材料所反映的本质意图。

考点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2013年全国新课标文综Ⅰ,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表明(  )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解析:

C 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以考古墓葬等级差别为切入点,考查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变革的情况。

战国时期秦国墓葬的特点是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没有等级差别,这是商鞅变法后,秦国中央集权加强的突出表现;而六国墓葬等级差别明显,反映出分封制的影响依然存在。

A项题干中未涉及,故排除;B项本身表述错误,故排除;D项本身表述错误,战国时期的战争本身就是对分封制的破坏。

2.(2013年北京文综,12)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

“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

□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

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一。

”“□”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  )

A.周B.秦C.汉D.唐

解析:

B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正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关键信息:

“天下分而为七”指战国七雄,“并四海”指秦统一六国。

故碑文的第一句补充完整应为“至于战国,天下分而为七。

秦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郡县”。

3.(2012年海南历史,3)秦灭六国后,秦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  )

A.宣扬托古改制B.承袭华夏传统

C.突出个人功业D.标榜君权神授

解析:

C 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功过五帝、德高三皇”,王的称号不足以显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因此,把三皇与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C项正确。

4.(2011年海南历史,1)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

“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

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解析:

C 西汉的王国问题说明A项错误;中央集权制的基础是权力的高度集中,B项错误;中央集权制是建立在废除周代制度基础上的,D项说法错误,因此,只有C项正确。

5.(2010年安徽文综,14)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

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解析:

C 本题考查考生解读材料,获取准确信息的能力。

注意抓住材料中“秦制之得亦明矣”,材料重点强调郡县制的利处。

而A、B、D三项均不符合材料原意。

考点三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2013年天津文综,1)右图为《岛夷志略》片段。

从其内容判断,该著作的出现应不晚于(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解析:

C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万里石塘”,由教材中元朝行省图中的信息可知,“万里石塘”是元朝所管辖的南海地区,故C项正确。

2.(2013年山东文综,11)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

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

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

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

解析:

A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阐释阶段特征的能力。

秦汉至宋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最主要矛盾表现为中央和地方的矛盾,经过秦汉、宋元等王朝的努力,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的权力不断削弱,A项正确;B项表述错误,宋元之前的君主集权是指的“决策权”而不是行政权,行政权仍然掌握在丞相手中;这一时期,丞相的权力逐渐削弱,但其并没有退出权力中心,C项错误;秦朝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后,就已经打破了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D项错误。

3.(2013年北京文综,13)读图,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

中国古代部分都城分布示意图

A.汉武帝在②颁布“推恩令”

B.北魏孝文帝从③迁都到②

C.②和④先后是两宋的都城

D.明太祖在①废除了丞相制度

解析:

C 本题考查学生迁移运用所学知识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

①为长安(今西安),②为东京(今开封),③为北京,④为临安(今杭州)。

A项错误,应为汉武帝在①处颁布“推恩令”;B项错误,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移至洛阳;D项错误,明太祖在建康(今南京)废除丞相制度。

北宋都城是②东京,南宋都城为④临安,故C项正确。

4.(2013年福建文综,17)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

“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

功名利禄一类的解释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

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

”该材料(  )

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

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

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

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

解析:

C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探究历史现象的能力。

材料从一位外国传教士的眼光考察了中国科举制下的学子情结。

在科举制下中国学子拼尽一生精力为求得文凭,在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已失去了其诱人价值,而学子们真正追求的是证明、实现自己的内在价值,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与材料不符。

5.(2012年海南历史,5)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

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

这种现象反映了(  )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

解析:

C 北宋中期,御史敢于弹劾丞相说明丞相的地位下降,皇帝的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C项正确。

御史掌握的是监察权,A项错误;D项不符合史实;北宋以前的历代统治者为了加强皇权,致力于削弱相权,B项错在“开始”。

6.(2012年北京文综,13)如图是中国某一朝代都城内中枢机构的分布示意图。

该都城是(  )

A.唐长安B.宋开封

C.元大都D.明北京

解析:

C 本题考查学生识图和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实际上考查中枢机构的设置。

注意图片中关键信息,如“中书省”,在都城设置中书省,管理全国政事,正是元朝的特色。

【名师点评】图表题是最近几年高考频繁出现的一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

解答图表题,应注意从两个角度提取有效信息:

一是题干材料中的时间、地点等限定条件;二是备选项中所蕴含的历史信息。

把图表信息通过文字形式表达出来,把抽象问题具体化,如本题中的“中书省”,可以联系元朝中央机构的设置。

7.(2012年广东文综,13)“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的现象反映了(  )

A.君主专制的削弱B.宗法制的消亡

C.中央集权的加强D.分封制的巩固

解析:

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史料的能力。

从题干信息“诸侯……不与政事”可以看出诸侯的权力被限制、削夺,故C项符合题意。

A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题干中的材料也没有提及宗法制,故B项错误;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是可以参与国家政事的,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

8.(2012年安徽文综,13)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

“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

”这句话意在强调(  )

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B.选官须注重才学

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D.选官应注重品行

解析:

D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注意题干材料中“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以至以后所取官员不称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联系唐代选官制——科举制,可知唐太宗的用意是说科举制注重了所选人才的“才学”,而忽视了其品行,故D项符合题意。

A、B、C三项均与材料内容不符。

9.(2012年山东文综,10)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

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

其目的是(  )

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解析:

B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据材料可知高宗任用一些品秩较低的官员行宰相权,体现了对相权的分割,同时加强君主专制,故B项正确。

10.(2012年山东文综,12)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

据此推断该朝代是(  )

●国家官僚队伍迅速扩大,文人阶层膨胀

●经济管理机构明显增多

●印刷技术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分割职权使军事将领们失去了主动性

A.汉朝B.唐朝C.宋朝D.元朝

解析:

C 本题考查考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

材料体现了宋朝几个典型性特征:

“官僚队伍迅速扩大”“管理机构明显增多”——冗官;“文人阶层膨胀”——重文;印刷术;“军事将领们失去了主动性”——设枢密院管军事,军事将领只有统兵权无调兵权。

11.(2011年山东文综,9)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

这一制度是(  )                  

A.郡县制B.察举制

C.科举制D.行省制

解析:

C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抓住关键信息“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即提供了广泛的参政机会,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

A、D两项不能“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B项不能“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

故正确答案为C。

12.(2011年江苏历史,2)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解析:

D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图片中有效信息的能力。

从图片中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社会的多个阶层参加了科举制,但士族子弟占的比例最大,说明了科举制仍不完善,故正确答案为D。

A项表述错误,应是为选拔人才而设立;B项错误,应是打破了九品中正制;C项错误,应是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13.(2011年江苏历史,4)据《南台备要》记载:

“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

……(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

”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

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D.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解析:

B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提炼观点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体现了行省官员有处理紧急事务的主动权,不必向中央汇报,故正确答案为B,A、C、D三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

14.(2010年江苏历史,1)柳宗元《封建论》载:

“时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符合这一论断的历史时期是(  )                  

A.秦朝B.西汉C.南北朝D.唐朝

解析:

B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

根据材料中的“有叛国而无叛郡”可以得出当时存在着郡县与封国两种体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郡国并行制存在于西汉初年。

15.(2010年福建文综,14)《朱子语类》云:

“唐制:

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

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

”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

A.体现三省分权制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D.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解析:

B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史实解决问题的能力。

唐代三省为中书决策,门下审核,尚书执行,把相权“一分为三”,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互相牵制和监督,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和行政效率的同时,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

A、C、D三项均是对三省制的正确阐释。

B项转换了概念的内涵,三省不属于监察机制的范畴。

16.(2009年浙江文综,14)下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示意图”,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

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

解析:

B 本题掌握图中信息是关键。

从图中能发现地方机构中有“路”“知州”“通判”等字样,这些信息告诉我们该图反映的应是宋代地方机构示意图。

17.(2013年全国新课标文综Ⅰ,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比较图一、图二,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文本信息】

(1)表层信息:

汉唐地方行政区划。

(2)深层信息:

行政区划的变化折射政治、经济的影响。

解析:

本题以汉唐地图为切入点,考查了汉唐政治变化。

观察两幅地图可知,汉代的州在北方分布相对集中,那里属于黄河流域;唐代的道分布相对均衡。

这与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的变化正好是吻合的。

据图二关(函谷关)内、河(黄河)东、河(黄河)北、山(崤山)南、江(长江)南等可知,唐朝划分道时明显尊重了地理环境,体现了山川地理形势对行政区划的影响。

答案:

(示例一)信息:

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

说明:

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

(示例二)信息:

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

说明:

唐代“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

18.(2013年天津文综,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

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

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

”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

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三 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

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

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

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

——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

(1)材料一反映了汉初哪些政治制度?

指出其渊源。

(2)依据材料二,说明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及具体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导致的后果。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

【文本信息】

(1)表层信息:

西汉政治制度的演变。

(2)深层信息:

中央集权的逐步加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和阐释历史问题的能力。

(1)问,第一小问从材料关键信息“皇帝”“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等方面总结回答;第二小问要从汉代对秦朝政治制度的“继承性”方面思考,可知是汉承秦制。

(2)问,迁移汉初“郡国并存”的知识指出“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及具体内容;“后果”从导致“王国”问题的出现的角度回答。

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分其子弟”“国除为郡”“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等归纳“措施”;第二小问从中央与地方关系、国家统一等方面分析意义。

答案:

(1)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承袭秦制。

(2)分封诸侯王国。

受封王侯在封地上可以自行任命官员、收取赋税。

王侯权力过大,危害中央集权。

(3)颁布推恩令分割王国封地;剥夺犯法诸侯王封地,改为郡县;颁布律令加强对诸侯王的防范。

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巩固了国家统一。

19.(2011年全国新课标文综,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

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

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

东汉时,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

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功、能者优先。

“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

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

“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治民。

”强调对官员的品行与政绩考核:

“其志行善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

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 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

“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

”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最”。

每年考核,公示结果。

考核分为九等:

“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居官饰诈,贪浊有状,为下下。

”“善”是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

——《新唐书》

材料三 取士概归学堂,固已明示天下以作新之基……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且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

其才高者,固足以佐治理,次者亦不失为合格之国民。

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问人品之贤否,是以暗中摸索,最足为世诟讥。

今学堂定章于各项科学外,另立品行一门,用积分法,与各门科学一体核考,同记分数,共分言语、容止、行动、作事、交际、出游六项,随处稽察,第其等差,至考试时,亦以该生平日品行分数,并合计算。

凡算学、地理、财政、兵事、交涉、铁路、矿务、警察、外国政法等事,但有一长,皆可保送。

俟考时分别去取……其取定者,酌量用为主事、中书、知县官。

——《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等会奏之

停科举推广学校折暨上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1905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