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I卷模拟.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991251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1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I卷模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I卷模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I卷模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I卷模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I卷模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I卷模拟.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I卷模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I卷模拟.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I卷模拟.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I卷模拟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I)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礼记礼运》中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社会局面,主要反映的是

A.分封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宗法制

2.1899年他在鹤年堂抓药时买到种叫龙骨的药材,对上面的图形文字进行研究,首次发现了甲骨文,该发现轰动中外学术界,把汉字的历史推到公元前1700多年的股商时代,他也成为甲骨文研究的奠基人。

这位奠基人是

A.王懿荣

B.裴文中

C.郭沫若

D.康有为

3.梁启超认为,“周朝革命是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之一,它打破了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

”周朝打破“部落政治”的重大举措是实行()

A.分封制

B.王位世袭制

C.郡县制

D.禅让制

4.公元前209年夏,秦朝廷征发闾左贫民屯戍渔阳,900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途中在蕲县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情急之下,戍卒杀死押解戍卒的军官,发动兵变。

史称()

A.瓦岗农民起义

B.大泽乡起义

C.太平天国运动

D.赵广起义

5.清朝著名短篇小说家蒲松龄的书斋有一副对联:

“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其中和上联有关的历史人物()

A.刘邦

B.秦始皇

C.项羽

D.汉武帝

6.历史学家费正清说:

“在证明了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这一评论中“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应该是

A.“兼爱”“非攻”

B.“仁政”治国

C.提倡法治

D.“无为而治”

7.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在下图中的位置是

A.①北京人

B.②半坡人

C.③河姆渡人

D.④元谋人

8.如图是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时做的学习摘要。

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早期国家的产生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C.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D.民族关系的发展

9.“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

……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的龙的传人。

”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

龙的形象突出地反映了()

A.中华民族锐意进取精神

B.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

C.华夏族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

D.中国人聪明且善于想象

10.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文字。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

B.商

C.周

D.秦

11.《三字经》中的“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其中以下属于“七雄”是指

A.齐、赵、魏、韩

B.宋、魏、齐、韩

C.晋、楚、齐、韩

D.吴、魏、燕、赵

12.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在邗城下开挖深沟,引长江水向北入淮河。

此事发生在()

A.公元前四世纪早期

B.公元前四世纪晚期

C.公元前五世纪早期

D.公元前五世纪晚期

13.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开展对外活动。

“尊王攘夷”的实质是

A.尊崇周天子并击败周边各族的进攻

B.帮助周天子解除周边民族的威胁

C.利用周天子的名义号令诸侯,发展自己的力量

D.保卫都城,击败周边民族

14.“始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墓万人动,徭役兵役极繁重,死刑车裂十多种。

”材料描述的是

A.秦的统一

B.秦的巩固措施

C.秦的暴政

D.秦的灭亡

15.以下史实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A.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楚汉之争——西汉的建立

B.陈胜、吴广起义——楚汉之争——西汉的建立——秦的暴政

C.楚汉之争——西汉的建立——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

D.西汉的建立——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楚汉之争

16.著名史学家傅乐成先生认为:

秦国举国上下都以对外战争为主要出路,倾力向外发展,自然战无不胜。

这是因为秦国()

A.鼓励农业生产

B.承认土地私有

C.建立县制

D.奖励军功

17.如图是由著名演员周润发主演的电影,假如你是该片导演,要注意以下剧情有误不能出现的是

A.孔子教育学生要讲“礼”

B.孔子向鲁国的君主讲以“仁”治国的道理

C.孔子手持《论语》向学生讲述“学而时习之”

D.孔子教育学生要独立思考

18.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是: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19.以下归纳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你认为哪一个不符合题意?

A.社会动荡

B.制度变革

C.思想学术繁荣

D.民族交融

20.下面是某同学的笔记片段,其试图探索的历史主题是

A.等级制

B.分封制

C.王位世袭制

D.科举制

21.下表不正确的一项是

A.A

B.B

C.C

D.D

22.传说中的阪泉之战对开启中华文明史、实现中华民族第一次大统一有重要意义。

下列关于该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战争发生在四五千年前的长江流域

B.交战的双方是炎帝部落和蚩尤部落

C.战争的结果是炎帝失败,归顺黄帝

D.这一战役后形成了华夏族

23.我国最早什么时候就已经使用牛耕和铁犁()

A.商朝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南北朝时期

24.下图为秦朝行政系统简表,它反映了秦()

①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    

②以血缘纽带为基础 

③在地方建立了郡、县二级行政机构      

④建立了一套新的中央集权制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5.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不同政治派别对各种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

在治理国家方面,道家的主张是()

A.以“礼”治国

B.以“法”治国

C.“兼爱”“非攻”

D.“无为而治”

26.小明元旦节和同学去参观周口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他们可以参观到的古人类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人遗址

D.河姆渡遗址

27.夏、商、西周时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青铜器反映了当时高度发达的文明,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

A.

B.

C.

D.

28.“民以食为天”,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远古居民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29.传说中禹领导治水时曾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事迹体现了他()

A.创新精神

B.执着坚定

C.公而忘私

D.宽容友善

30.中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目前发现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位于我国的()

A.闽江流域

B.淮河流域

C.长江流域

D.黄河流域

二、综合题

31.改革与创新是民族和国家发展不竭的动力;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制度的创新是秦朝的一个重要贡献。

下图所示为“秦朝行政系统简表”,它直观地展示了秦朝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构之间的关系,形象地说明了秦朝政治体制的特征。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出秦朝政治体制的显著特征是什么?

材料二:

统一的第一个时期,大体上是西周到秦。

西周有一个中央政权,在中国北方黄河流域的范围之内发号施令,让自己的功臣、周室宗亲等等各种各样的人到东方去开辟土地。

与周代的制度相比,秦汉所形成的统一否定了周的这个政治制度,但是又不是绝对否定。

——田余庆《中国古代史上的国家统一问题》

材料二中,西周政权依靠什么政治制度开发了黄河流域的东部地区?

秦朝统一后否定了这个制度,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材料三: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刘)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

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

……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汉书•诸侯王表第二》

(3)材料三中说西汉时期“(诸侯)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严重威胁着汉朝的中央集权。

为解决这一问题,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有效措施?

材料四:

见下图

(4)材料四两幅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历史现象

该现象有何重要意义?

32.战国时期战事连年,干戈不息,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时势造英雄,动荡的局势成就了秦国的强国梦。

(1)写出上图中A、B、C所代表的诸侯国。

A:

       B:

       C:

       

(2)春秋时期诸侯国众多,到战国时期势力较强的只剩下七个国家,这说明了什么?

材料一 (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3)上述史料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次变法事件?

结合所学内容,在下面的示意图中补写这次变法的主要内容。

(4)这次变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你从中获得怎样的启发?

材料二 

材料三 史书记载: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5)材料二、三反映的是哪一水利工程?

是谁主持修建的?

有何功能?

(6)根据材料二、三,请你说出这项水利工程是如何造福千秋的。

今天我们该如何更合理地保护和使用它?

请你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三、辨析题

33.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在各领域出现了大变革的局面。

材料一

材料二在各国的变法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大,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商鞅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固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一一一摘自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

材料三

序号

学派

基本主张

1

A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2

儒家

“夫仁政,必自经界始”

3

B

“兼相爱,交相利”

4

C

以法治国

5

兵家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请刚答:

(1)材料一中的文物说明我国战国时期在农业力.面出现了哪些进步?

(2)根据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的内容。

(请从政治、经济、军事三个方面各写一条内容)

(3)材料三表明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

请根据表格中的基本主张分别写出ABC对应的学派名称。

(4)这些学派中,你觉得哪个学派的主张对你的学习生活影响最大,并谈谈你的理由。

四、论述题

34.材料论述题

都江堰工程分为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三个主体工程,它较好地处理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等主体工程的关系,使其相互依赖、功能互补、巧妙配合、浑然一体,形成布局合理的系统工程,使堤防、分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建立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这座古老的水利工程已有2250多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唯一存留的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古代水利系统工程。

被全球水利界誉为“人类水利史上的丰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根据人教版统编教材《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内容改编

回答:

(1)该工程是由谁主持修建的?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综合题

1、

2、

三、辨析题

1、

四、论述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