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990769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ocx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ocx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一、编制背景

在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同时增加环境负荷。

据统计,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备。

这些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又消耗了全球能量的50%左右;与建筑有关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等占环境总体污染的34%;建筑垃圾占人类活动产生垃圾总量的40%。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是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建筑领域的结果,将成为未来建筑的主导趋势。

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绿色建筑的研究,许多国家和组织都在绿色建筑方面制定了相关政策和评价体系,有的已着手研究编制可持续建筑标准。

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和人均资源等条件不同,对绿色建筑的研究与理解也存在差异。

我国政府从基本国情出发,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节约能源,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角度,提出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主要内容是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与环境保护,注重以人为本,强调可持续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讲,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与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提法不同,内涵相通,具有某种一致性,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建筑理念。

我国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量都严重不足,同时我国的消费增长速度惊人,在资源再生利用率上也远低于发达国家。

我国各地区在气候、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民俗文化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

中国现有建筑总面积400多亿平方米,预计到2020年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

在我国发展绿色建筑,是一项意义重大而十分迫切的任务。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反映建筑领域可持续发展理念,对积极引导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促进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1号)及《建设部关于建设领域资源节约今明两年重点工作的安排意见》(建科[2005]98号)中均提出了完善资源节约标准的要求,并提出了编制《绿色建筑技术导则》、《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标准的具体要求。

二、编制原则

1、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

2、重点突出“四节”与环保要求。

3、体现过程控制。

4、定量和定性相结合。

5、系统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三、编制情况

根据建设部建标标函[2005]63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国家给水排水工程技术中心、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城市建设研究院等单位共同编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借鉴国外同类标准,进行了专题分析研究,召开了专家研讨会,开展了《标准》试评工作,经反复讨论、修改,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

四、标准简介

《标准》用于评价住宅建筑和办公建筑、商场、宾馆等公共建筑。

《标准》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六大指标:

1)节地与室外环境;2)节能与能源利用;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5)室内环境质量;6)运营管理(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公共建筑)。

各大指标中的具体指标分为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三类。

其中,控制项为评为绿色建筑的必备条款;优选项主要指实现难度较大、指标要求较高的项目。

对同一对象,可根据需要和可能分别提出对应于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的指标要求。

绿色建筑的必备条件为全部满足《标准》第四章住宅建筑或第五章公共建筑中控制项要求。

按满足一般项和优选项的程度,绿色建筑划分为三个等级。

对住宅建筑,原则上以住区为对象,也可以单栋住宅为对象进行评价。

对公共建筑,以单体建筑为对象进行评价。

对住宅建筑或公共建筑的评价,在其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1总则

1.0.1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进可持续发展,规范绿色建筑的评价,制定本标准。

1.0.4绿色建筑的建设与评价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与相关的标准,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术语

2.0.1绿色建筑

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热岛效应是指一个地区(主要指城市内)的气温高于周边郊区的现象,可以用两个代表性测点的气温差值(城市中某地温度与郊区气象测点温度的差值)即热岛强度表示。

本标准采用夏季典型日的室外热岛强度?

Thi(居住区室外气温与郊区气温的差值,即8:

00~18:

00之间的气温差别平均值)作为评价指标。

指从自然界获取的、可以再生的非化石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指不同于传统市政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和海水。

指在不改变所回收物质形态的前提下进行材料的直接再利用,或经过再组合、再修复后再利用的材料。

指已经无法进行再利用的产品通过改变其物质形态,生产成为另一种材料,使其加入物质的多次循环利用过程中的材料。

3基本规定

3.1基本要求

3.1.1本标准着重评价与绿色建筑性能有关的内容,实施本标准时,尚应符合经国家批准或备案的有关标准。

3.1.2应以节约和适用的原则确定建筑标准。

3.1.3绿色建筑的建设应对规划设计、施工与竣工阶段进行过程控制。

3.2绿色建筑评价与等级划分

等级

一般项数(共40项)

优选项数

(共6项)

节地与

室外环境(共9项)

节能与

能源利用

(共5项)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共7项)

节材与材

料资源利用

(共6项)

室内环

境质量

(共5项)

运营

管理

(共8项)

4

2

3

3

2

5

--

★★

6

3

4

4

3

6

2

★★★

7

4

6

5

4

7

4

注:

根据住宅建筑所在地区、气候与建筑类型等特点,符合条件的一般项数可能会减少,表中对一般项数的要求可按比例调整。

等级

一般项数(共43项)

优选项数

(共21项)

节地与室外环境

(共8项)

节能与能源利用

(共10项)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共6项)

节材与材

料资源利用

(共5项)

室内环

境质量

(共7项)

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

(共7项)

3

5

2

2

2

3

-

★★

5

6

3

3

4

4

6

★★★

7

8

4

4,

6

6

13

注:

根据建筑所在地区、气候与建筑类型等特点,符合条件的项数可能会减少,表中对一般项数和优选项数的要求可按比例调整。

3.2.5本标准中定性条款的评价结论为通过或不通过;对有多项要求的条款,各项要求均满足要求时方能评为通过。

定量条款的要求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认定。

4住宅建筑

4.1节地与室外环境

控制项

一般项

℃。

≥3株/100m2绿地面积。

透水率>0.5×(1-建筑覆盖率)

透水率:

开发后基地透水面积÷基地总面积

优选项

4.2节能与能源利用

控制项

一般项

优选项

4.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控制项

,统筹考虑传统与非传统水源的利用。

一般项

优选项

4.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控制项

∽18588和《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的要求。

4.4.2采用集约化生产的建筑材料、构件和部品,减少现场加工。

一般项

优选项

4.5室内环境质量

控制项

一般项

4.6运营管理

控制项

一般项

优选项

5公共建筑

5.1节地与室外环境

控制项

5.1.3不对周边居民区及交通道路造成光污染。

一般项

5.1.4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作为公共活动场所、停车库或设备房等。

5.1.5场地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不超过500m。

5.1.6充分考虑建筑周边、广场、道路、停车场的绿化和遮荫,绿地率高于国家及相关地区标准。

5.1.8绿化修剪和灌溉及时,绿地内无裸露土壤,绿化用地土壤厚度、土质条件满足植物的需要。

5.1.9场地内无严重污染空气环境的污染源。

优选项

透水率>0.5×(1-建筑覆盖率)

透水率:

开发后基地透水面积÷基地总面积

5.2节能与能源利用

控制项

一般项

5.2.6建筑总平面设计有利于冬季日照并避开主导风向,夏季则利于自然通风。

建筑主朝向选择本地区最佳朝向或接近最佳朝向。

5.2.7建筑外窗可开启面积不小于外窗总面积的30%,透明幕墙具有可开启部分或设有通风换气装置。

5.2.8建筑外窗的气密性不低于《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7规定的4级要求。

5.2.9采用适宜的蓄冷蓄热技术和新型节能的空气调节方式。

优选项

5.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控制项

5.3.4管材、管道附件及设备等供水设施的选取和运行不应对供水造成二次污染,并应设置用水计量仪表和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检测管道渗漏。

5.3.5合理选用节水器具,节水率大于25%。

一般项

5.3.6在降雨量大的缺水地区,选择经济、适用的雨水处理及利用方案。

5.3.9优先采用雨水和再生水进行灌溉。

优选项

5.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控制项

5.4.1建筑材料中有害物质满足《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GB18580∽18588和《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的要求。

5.4.2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符合《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的规定。

一般项

5.4.3施工现场500公里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用量占建筑材料总用量70%以上(按重量计)。

5.4.5使用可改善室内空气环境的功能性装饰装修材料。

5.4.6结构施工与装修工程一次施工到位,不破坏和拆除已有的建筑构件及设施,装修时避免重复装修与材料浪费。

5.4.7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优先使用工业或生活废弃物生产的建筑材料。

优选项

5.4.8从全生命周期(包括材料的生产、运输、使用、维护、废弃、再生利用等)评价并优选所用建筑材料。

5.5室内环境质量

控制项

5.5.1采用中央空调的建筑,房间内的温度、湿度、风速等参数满足设计要求。

5.5.2围护结构内部或表面无冷凝现象。

空调系统的过滤器、风机盘管和风道等定期清洗或更换。

5.5.5建筑外窗的隔声性能达到《建筑外窗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8485中II级以上要求。

一般项

5.5.8单独处理的新风直接入室,避免二次污染。

5.5.9合理进行建筑平面布局和空间功能安排,减少相邻空间的噪声干扰以及外界噪声对室内的影响。

优选项

5.6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

控制项

5.6.2采取具体措施有效控制施工引起的大气、土壤、噪声、水、光污染以及对场地周边区域的影响。

一般项

5.6.3建筑规划设计充分体现所在地域的气候、经济、历史、文化等特点,并同自然环境特征相协调。

5.6.4占地标准、建设规模和荷载余度适宜适宜,有效节约资源。

5.6.5建筑设备管道更换方便,空间可灵活划分,调整方便。

5.6.6施工、运营过程具有节约资源计划书,采取具体措施有效实现施工及运行过程中的节能、节水、节材。

5.6.7物业管理部门或公司通过ISO14001环境标准认证。

5.6.9采用智能化手段进行系统运行状况的数据计量。

优选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