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师美学原理重点期末复习资料.docx
《山师美学原理重点期末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师美学原理重点期末复习资料.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师美学原理重点期末复习资料
第二讲美的研究
一、柏拉图智者的问题——美是什么
第一,确立了美学的基本问题,即“美的本质”。
第二,柏拉图的“美”,不是指感性具体的个别事物,而是一切“美的事物”共同具有的、因而带有客观普遍性的抽象形式或者抽象属性。
第三,因为美是一种抽象的形式或属性,所以,对美的研究,是哲学的研究。
二、美的哲学的历程从古希腊开始——西方美学第一个历史阶段(填空)
1.毕达哥拉斯学派:
美在“数的和谐”(美的合规律性)
2.苏格拉底:
美就是合适,美就是有用。
(美的合目的性)
3.柏拉图:
美是理念
注意:
这一时期,都是围绕“美是什么”进行研究的。
到亚里士多德,变成了“艺术的研究”,再到普罗提诺那里,就变成了“美和艺术的研究”。
三、客观走向主观美学
英国经验派哲学家洛克的事物属性分类:
第一的性质:
广延、形状、大小、运动、数量(纯客观的、可测量的)第二的性质:
色彩、声音、气味、滋味等
夏夫兹伯里和哈奇生认为美就是事物的第二的性质,只能靠“心眼”或“第六感觉”去把握
18世纪的美学家博克不同意,认为美的根源应该到社会情感中去寻找,就是爱,即同情。
结论是美是“物体中能够引起爱或类似情感的某一性质和某些性质”。
(比如小巧、光滑、逐渐变化、不露棱角、娇弱以及色彩鲜明而不强烈等等)
休谟:
美不是事物本身的属性,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
那些心灵最美好的人的一致判决,就是审美趣味和美的真正标准。
四、客观美学走向神学目的论
客观论的两个难题:
美是什么;美的来历
亚里士多德:
事物的原因主要有两种,即质料因和形式因。
形式比质料重要。
形式因有包括制动因和目的因。
最高绝对形式是“神”。
第三讲审美的研究
一、美学之父
1.美学的创立与发展
美学之父——1750年,德国的鲍姆嘉通出版出版了一本叫Asthetik的书,翻译过来就是美学。
(他并没有真正建立起这门独立的学科)
文艺复兴后、康德之前,欧洲哲学和美学主要为英国经验主义和大陆理性主义
经验派:
夏夫兹博里、哈奇生、博克、休谟,先确定个人的美感,然后再寻找它的普遍标准和美的概念。
大陆理性派:
先确定美的普遍概念,然后再寻找认识和实现它的途径。
莱布尼茨:
“前定和谐”,即宇宙在诞生之前就是和谐的。
美就是事物的秩序、多样的统一,就是宇宙的和谐与完善。
人可以认识和把握这种和谐与完善。
沃尔夫,美是感性认识到的完善。
鲍姆嘉通:
美是感性认识的完善。
近代美学真正的父亲是康德。
康德把美学的基本问题从“美是什么”变成了“审美是什么”——“哥白尼式的革命”
审美在康德那里叫做“鉴赏判断”。
康德反对独断论和怀疑论,主张批判。
所谓批判,就是追问知识是否可能和如何可能。
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他提出了鉴赏判断——审美的四个契机:
无利害而生愉快、非概念而又有普遍性、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共同感。
二、美感的特征
康德美的分析是从美感即审美愉快的独特性质入手的。
判断一个对象美不美,我们不是看它能不能给我们知识,而是看它能不能给我们愉快。
1.美是靠美感来判断的,美感是一种愉快感。
感官判断和道德判断共同点:
由愉快而生判断
审美则是由判断而生愉快。
所以,审美是无利害的,是超功利的。
2.美感具有普遍性。
真正具有普遍性的,只有逻辑和概念。
它们的普遍性表现在,它们是抽象的、客观的、铁面无私的。
美和美感却不一样。
它是感性的、具体的、形象的、有个性的、千姿百态和千变万化的,是能够使人愉快也必须使人愉快的,跟逻辑和概念完全不是一回事。
这就是“非概念而又有普遍性”。
逻辑判断因为超功利,所以不能给人以快感;感官判断因为非概念,所以没有普遍性。
审美判断既超功利又非概念,既生快感又有普遍性。
三、审美原则
1.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审美判断无目的,却又无不合目的。
第一,它生愉快,因此是一种“主观合目的性”;第二,它非概念,因此是一个“涉及形式的规定”;第三,它无利害,因此是一种“单纯形式”;第四,它具有普遍性,因此不是某个客观目的,也不以某个具体的客观目的的形式出现。
康德叫它做“没有具体目的的一般目的”,也叫“形式的合目的性”。
(符合情感愉快的目的就行)
2.共通感
共通感是审美的“先验假设前提”。
就是说,第一,它先于经验的,是在审美之前就已经设定的,不是审美的结果。
审美的结果是靠不住的。
第二,它是一种假设,假设大家都会赞同你的感受,而并不是因为多次见到别人和你意见相同。
第三,它是审美的前提。
即在审美之前,必须假设别人会赞同你的感受。
思考:
这样的假设,有没有根据?
有的话是什么呢?
为什么叫共通感不叫共通性呢?
康德:
“比起健全知性来,鉴赏更有权利被称之为共通感;比起理性的判断力来,审美判断力更能具有共同的感觉之名称。
”共通感,或者说,一切人对于一个判断的赞同的必然性,“只意味着彼此一致的可能性”。
这种可能性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审美的前提。
四、美的秘密
由康德鉴赏判断的四个契机,我们可以得出四个结论:
第一,审美是一种没有任何利害关系却又使人愉快的活动,美感是唯一无利害的自有的快感,而能够产生这样一种超功利愉快的对象就是美。
第二,这种愉快既不是概念,也不凭借概念,却又被假设为像概念一样具有普遍性。
(非概念)
第三,这种愉快和判断也没有任何具体目的,只有一种主观合目的形式。
(无目的)
第四,既非概念,又无目的,还能普遍地和必然地使人愉快,这种普遍性和必然性就只能是一种“先验假设前提”。
也就是说,这种普遍性只能是主观普遍性。
“主观普遍性”,解决了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想不通的一个问题:
美,究竟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
一方面看它好像是客观的;另一方面看,又好像是主观的。
康德说,鉴赏判断要求每个人都同意,好像是客观的;但是,鉴赏判断又完全不能
通过论证来规定的,又好像是主观的。
在“审美判断力的辩证论”中,康德把它称之为“鉴赏的二律背反”。
思考:
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
“在鉴赏判断里,假设的普遍赞同的必然性是一种主观的必然性,它在共通感的前提下作为客观的东西被表象着。
”也就是说,美既不是客观的,也不是主观的,也不是主客观的统一,而是“主观表象为客观”,是以“客观表象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主观的东西。
”它最本质的东西就是“超功利非概念无目的的主观普遍性”。
五、康德给我们的启示
1.审美判断是对主体的判断(其他判断都是对客体的判断),只能是联系于主体的,那么看一个判读是不是审美判断,看一个对象是不是审美对象,也就只能看主体的态度是不是审美态度,和对象没有关系。
2.由于审美判断联系于主体,因此,它表面上是审物,实际上是审人。
心中无美,则世间无美。
3.由于审美判断联系于主体,因此,美必须由主体的审美感受来确证。
4.由于审美判断联系于主体,因此,如果它和对象有什么关系的话,也只和对象的形式有关,和对象的实存无关。
5.由于审美判断联系于主体,因此,它不是认识,不是发现,而是期待。
第四讲审美心理学
一、直觉
从美的哲学,到审美心理学,有一个过渡。
处于这个过渡时期最重要的一个人物,是意大利哲学家和美学家克罗齐。
克罗齐是西方传统美学真正的终结者和西方现代美学的创始人。
克罗齐的美学观点:
审美即直觉
直觉认识活动对于特殊事物的认识艺术与审美美丑
逻辑认识活动对于一般事物的认识科学与哲学真假
功利实践活动对于特殊目的的追求经济学利害
道德实践活动对于一般目的的追求伦理学善恶
克罗齐美学观点的第一句话:
审美即直觉
直觉的特点:
1.独立。
因为在同一个系统中,直觉是不需要前提的,因此审美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精神活动。
2.静观。
因为审美不是实践活动,不需要行动。
3.直接。
因为审美不是逻辑活动,不需要分析和推理。
4.创造。
美学观点:
审美即直觉,直觉即表现,表现即创造。
没有表现力和创造性的看,不是艺术家的看,也不是审美的看。
二、移情
移情说在西方近现代美学史上,是影响最大的,也是人数最多的。
最先提出“移情”概念的是德国的罗伯特·费舍尔,而把移情说发展成为一个系统的美学理论的是利普斯。
利普斯和康德一样,也认为美感是一种愉快的情感,但并非所有的情感都是美感。
他认为愉快的情感有三种。
一种是外物引起的,一种是精神引起的,还有一种是通过移情在外物那里感受到的。
只有第三种愉快的情感才是美感。
所以,移情是审美的关键。
移情:
又叫移感、输感,也就是把主体的情感移入或者输入对象。
移情学派认为,审美实际上就是一个移情的过程。
移情往往被说成是一种情感的外射,强调的是主客默契,物我同一,自我就是对象,对象就是自我
三、心理距离
心理距离说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剑桥大学教授布洛提出来的。
布洛认为,在审美活动中,只有当主体和对象之间保持着一种恰如其分的“心理距离”时,对象对于主体才可能是美的。
这个观点就是心理距离说。
康德的超功利与布洛的心理距离
康德强调在一切愉快当中只有审美愉快是超功利的;布洛强调的是只有当主体和对象之间没有利害关系时,才可能产生审美愉快。
朱光潜《悲剧心理学》:
近而熟悉的事物往往显得平常、庸俗甚至丑陋。
但是把他们放到一定的距离之外,以超然的精神看待它们,则可能变得奇特、动人甚至美丽。
在我们进行审美活动之前,不管有意无意,都要设置距离。
比如看戏、看电影、话剧等。
——“距离的设置”
“距离的变化”、“距离的极限”、“距离过度”、“距离不足”
距离是审美的前提,而距离的丧失也意味着美感的消失。
距离会消失,也是会变化的。
距离不足或距离过度,都不会使人产生美感。
审美不但要有距离,还要掌握分寸,太大太小都不合适,这就叫“距离的尺度”。
布洛指出:
审美距离的设置,绝不意味着“自我与对象之间的联系被打破到与个人无关的程度。
”恰恰相反,对象和我们之间的关系,越是切身,越是情感浓烈,越是能引起我们的同情,就越是能产生美感。
也就是说,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之间的关系,必须是既有距离又切身的,是“有距离的切身”,或者“切身而又有距离”。
布洛把这一原理称之为“距离的矛盾”。
距离的设置、距离的变化、距离的极限、距离的尺度和距离的矛盾,一起构成了布洛的“心里距离说”的全部内容。
其中最有价值的,朱光潜先生认为是距离的矛盾。
四、格式塔(Gestalt)
格式塔的涵义有两个:
一个是“形式”,所以格式塔心理学又叫“形式心理学”;另一个是“完形”——“完形心理学”
格式塔认为任何心理现象都是完形,不能人为地拆分为元素。
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
当许多单个物结合在一起时,便会出现一个新的事物,一个新的格式塔。
格式塔的“同构说”
格式塔心理学人为,任何一个现象都是一个完形(一个格式塔),任何完形都有一个内部张力结构,也叫“力的样式”。
当两个现象内部张力结构或者力的样式相同时,他们之间就存在着一种关系,这个关系就叫“同构对应”,也叫“同形同构”、“异质同构”。
为什么同构呢?
因为内部张力结构相同。
格式塔心理学人为,美感就是知觉力的平衡。
其唯一的依据就是知觉的性质、程度与对象结构形式之间的“同构性”。
正是这种同构,使外界物理场和内在心理场相互感应共鸣,从而产生美感。
应用: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在艺术和艺术作品中,情感和形式在本质上是一种同构关系。
例: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关注自然事物和艺术形式的张力结构,是艺术家的天性和天职。
艺术家看问题和科学家,和一般人是不同的。
给松、柳、鹰、莺分类。
实际上艺术家的工作就是为人类情感找到它的同构对应物,欣赏者的任务也只是通过这些这些同构对应物唤起相应的情感,其他的反应和理解都是多余的,非艺术的。
思考:
格式塔心理学有没有问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杨柳夜寒犹自舞,鸳鸯风急不成眠
五、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是人的根,这个根就是人的生命本能,包括他前期提出的“性本能”和他后期提出的“生的本能”、“死的本能”。
本能以及与本能有关的欲望和冲动,忧郁不能见容于风俗、习惯、道德、法律,就被意识压抑和排挤到意识阈下面去了。
可是它们没有被消灭,而且还在持续活动,只不过是在无意识领域里活动,变成了“情结”。
情结又叫“情意综”,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专有名词,主要有“俄狄浦斯情结”和“伊莱克辍情结”。
情结是每个人都有的。
其中表现最强烈的两种人是艺术家和精神病人。
他们都是“被过分嚣张的本能需要多驱策前进的人”,他们内心深处无意识的能力特别大。
在弗洛伊德看来,艺术就是无意识的升华,或者说,就是那些乖戾的、被强烈压抑着的欲望、本能和情结在想象中的具体实现。
第五讲黑格尔美学
三、艺术的阶段与类型(填空)
1.象征型艺术。
代表:
建筑,古埃及建筑。
特点:
形式大于内容。
2.古典型艺术
代表:
雕塑,古希腊雕塑
特点:
内容与形式完全统一
3.浪漫型艺术
代表:
近代欧洲艺术,主要是绘画、音乐和诗
特点:
内容大于形式,精神溢出物质
四、艺术的门类与特征
类型与门类
类型主要是一个历史的概念,是纵向的,门类却是横向的,是艺术由于物质材料的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种类和类别,比如建筑、雕塑、绘画、音乐和诗歌。
类型和门类这两个概念是交叉的。
在同一个类型中,可以有不同的门类。
在同一个门类中,也有不同的类型。
第六讲一般艺术学
一、模仿说(填空)
这是关于艺术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最古老的观点。
模仿说认为艺术的本质是模仿。
这个观点至少在苏格拉底的时代就非常流行了。
(古希腊的两个画家宙克西斯和巴拉修斯当众比试画艺)
柏拉图,认为这种模仿的艺术是不真实的。
在他那里,真实有三个条件:
绝对、唯一、永恒。
符合这三个条件的只有理念(理式、概念),艺术和真实隔了两层,是模仿的模仿、影子的影子。
艺术不但不真实,也不道德。
不但模仿真善美也模仿假恶丑。
而且还没用。
亚里士多德:
艺术是真实的。
不但艺术是真实的,而且它的模仿对象——现实,也是真实的。
因为任何事物都是理念与现实、概念与实体的统一。
没用现实和实体,概念、理念、理式等等也就没有意义。
如果现实和实体不真实,那么,它们所代表的概念、理念、理式又怎么会真实?
既然概念等是真实的,现实和实体当然也是真实的;现实和实体是真实的,艺术当然也是真实的,除非它模仿得不真实。
也就是说,只有真实地模仿,艺术就真实。
真实地模仿一个真实的对象,这就是亚氏的模仿说的核心。
亚氏认为艺术不但是真实的,而且比现实比历史都真实。
因为艺术直接模仿理念。
他在《诗学》中列举了三种模仿方式:
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模仿;照事物为人们所说所想的样子去模仿;照事物应当有的样子去模仿。
分别对应着简单的写实、神话和幻想、真正的“真实的模仿”。
“诗人的职责不在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是可能的事。
”
亚氏认为科学有三种:
理论的科学:
自然科学、数学和哲学
实践的科学:
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战略学、修辞学
创造的科学:
诗学,即艺术学
车尔尼雪夫斯基:
他的概念竟雄霸了两千多年。
二、表现说。
三、游戏说
历史上的游戏说有两种:
康德-席勒游戏说
康德:
人们把艺术看作仿佛是一种游戏。
诗是想象力的自由游戏,其他艺术则是感觉的游戏。
席勒认为人有三种冲动:
感性(兽性)、理性(神性)和游戏冲动(人性)。
游戏冲动能够调和统一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
因为游戏是随心所欲又严守规则的。
席勒说:
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
斯宾塞-谷鲁斯-朗格游戏说
斯宾塞和席勒都认为艺术和游戏一样,是人们过剩精力的宣泄。
艺术为人类的高级机能提供消遣,游戏为人类的低级机能寻找出路。
谷鲁斯认为艺术和游戏一样,都能给人带来无利害的快乐。
但他不认为游戏是过剩精力的宣泄,而认为是一种必要的学习。
小猫玩球是为了练习抓老鼠,女孩抱布娃娃是为了学习当妈妈。
这就和艺术一样,是寓教于乐。
他们都是以欣赏的态度在内心暗暗地模仿自己的对象。
康拉德·朗格则认为,艺术和游戏最明显的共同之处是它们都有假象和虚拟的成分。
所以艺术和游戏,都是上当受骗、自欺欺人。
但上当受骗和自欺欺人,又都是心甘情愿的。
明知是假,偏要当真,因此是一种“有意识的自我欺骗”。
如果没有这种“有意识的自欺”,也就没有游戏的快感和艺术的美感。
这正是艺术和游戏最本质的共同之处。
区别:
艺术比游戏需要更成熟的心智和更复杂的技巧。
所以,朗格认为,“游戏是儿童时代的艺术,艺术是形式成熟的游戏”。
艺术和游戏的区别:
首先,游戏只关心快感而不关心内容;但一个民族的艺术即使是在童年期,也会要求一种真实的内容和意义。
第二,游戏也不关心形式。
艺术则不能随意对付,一个认真的画家甚至不肯画错一根线条。
第三,艺术和游戏给人的感受也不同。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艺术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标志着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
游戏至多也就是标志着富裕程度或闲暇程度。
四、形式说
海涅:
可怜的彼得北岛《回答》西北民歌
有一些理论家认为,艺术的本质,就在艺术的形式。
艺术是形式的创造,艺术学则是形式的科学。
法国美学家苏里奥认为自然科学(其他也包括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是“内容的科学”。
因为它们关心的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内部规律,而艺术学则应该更多地关心形式,比如平面或立体构成形式、乐音的运动形式等。
英国美学家赫伯特·里德说:
美就是“形式上的各种关系在我们感观知觉之间的一种统一性”,而艺术则是“创造令人喜爱的一种企图”。
这样的观点被称为“艺术的形式说”。
第七讲美学问题的解答
一、艺术是情感的对象化形式
我们寻找艺术的特征和底线,一要做减法二要找共性。
例:
凯奇《4分33秒》,最不像音乐的音乐作品;行为艺术,最不像艺术的艺术。
最不像艺术的艺术也不能没有形式,或者说因为形式而成其为艺术。
这就等于说“艺术即形式”。
不管你把艺术看作什么,模仿、表现、游戏等,都得有形式。
正是形式,区分开艺术与非艺术,此类艺术与他类艺术,优秀的艺术与平庸的艺术。
形式,是艺术的生命线。
任何艺术都是形式,而这种形式又是为着情感体验的。
因此,艺术是情感的对象化形式。
(如何理解?
)
第一,艺术是形式。
第二,艺术的形式不是空洞的,而是有内容的,是“有意味的形式”。
第三,艺术形式的“意味”,不是思维,意志,而是情感。
艺术也不是思维的形式、意志的形式,或者思维、意志的对象化形式,而是情感的对象化形式。
思考:
为什么我们不说“艺术是由形式的情感呢?
”
二、艺术是情感的传达
艺术是情感的对象化形式需要证明三点:
情感可以对象化;情感必须对象化;情感对象化的最佳方式是艺术。
1、情感可以对象化吗?
可以,因为情感是有对象的情绪。
情绪是没有对象的,情感是有对象的,而且一定要指向某个对象。
情感的三个特征:
主观性、对象性和传达性。
三、艺术是人的确证
思考:
情感为什么必须传达?
为什么我们每个人自己的主观感受和内心体验,竟然要求别人同情和共鸣呢?
情感在本质上是“同情感”。
也就是说,情感在本质上要求别人和自己相同的。
什么是同情?
同情和怜悯是一回事吗?
情感是同情感吗?
是
爱是一种肯定性的同情感。
恨事一种否定性的同情感。
情感为什么是同情感?
因为情感是人的确证。
没有情感,人就无法证明自己是人。
为什么人必须通过情感体验来证明自己是人?
第一,人必须通过人与人的关系、通过他人来确证自己,而情感恰恰是人与人的关系;第二,人只能通过自己的内心体验来确证自己是否得到了确证,而情感正是一种体验。
四、美感与审美
美和美感的秘密被康德解开了,他揭示了审美最为本质的特征:
超功利非概念无目的的主观普遍性。
这些都经过了充分论证,唯一存疑的是他所谓的“共通感”。
思考:
共通感是什么呢?
或者和我们讲过的什么比较像呢?
共通感就是“同情感”,就是情感的可以传达和必然传达性。
正因为情感是同情感,是可以传达和必须传达的,因此,作为情感的美感就是可以分享和必须分享的。
既可以分享又必须分享,审美过程就一定存在“一切人对于一个判断的赞同的必然性”。
实际上,这个“一切人对于一个判断的赞同的必然性”,就是情感可以传达和必须传达的规定性。
这样一来,美和审美的秘密就实际上被解开了。
对此,我们可以从一个最简单、最普通、最基本、最常见、最平凡的事实和现象出发,这就是美感。
审美活动是一定要有美感的。
否则肯定不是审美活动。
审美首先是要有感受的活动;第二,这种感受一定是关乎美丑的,而不是对象的真假、善恶;第三,审美活动的结果有美有丑,但无论得出何种结果或结论,这个活动都是审美活动,也都能产生审美感。
也就是说审美感是包括美的感受和丑的感受在内的。
因为美丑的感受都不是认识的感受和道德的感受,而是审美的感受,是审美活动的结果和证明。
因此应广义地称之为审美感受,简称美感。
狭义的美感指美的感受。
西方美学把美的感受分为两种,即优美感和崇高感,其中优美感有时最狭义的美感。
通常美感指的就是有美感。
这在我国也是如此。
这说明优美感是最典型的美感。
怎样理解美感?
首先,它是一种情感。
其次,它是一种高级情感。
(高级情感包括理智感、道德感和审美感)
美感为什么是一种高级情感呢?
因为它是经过了传达即对象化的。
也就是说,美感是对象化了的情感。
正因为它被对象化,被“加工”和“改造”过了,也就不再是原始的、粗糙的一般情感,而是高级情感了。
所谓“加工”“改造”,是说,情感先被对象化到一个对象上,然后从这个对象那里获得共鸣。
情感之所以必须对象化,是因为情感必须传达。
因此,审美是情感的对象化过程,美感是对象化了的情感,也就等于说审美是情感的传达,美感传达了情感。
在这里,对象化是方式,穿的才是本质。
正是为了传达情感,我们才必须将情感对象化。
所以我们这个观点,也可以说叫做“审美本质传情说”。
传达就是让不同的人体验到相同的情感,即同情和共鸣。
但是,我们知道,情感在本质上主观的。
每个人的情感体验都不相同。
因此,当两个人试图交流情感时,他们很可能是相互指向却又相互错过。
(生活中有没有这种情况?
)这说明情感虽然必须传达,也能够传达,但却不一定能传达成功。
从理论上讲,由于情感在本质上是主观的,因此,任何情感要想得到传达,尤其是要想在人与人之间实现普遍的传达,都必须通过和借助于一个“中介”,我们称之为“传情的媒介”。
美丽的夜色多沉静,草原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声。
想给远方的姑娘写封信,可惜没有邮递员来传情。
——歌曲《草原之夜》
有心我对你说呀,说上几句话,人多眼杂,我没敢靠前。
——《小二黑结婚》
其实,所有的艺术品,所有的审美对象,都是这样一个“传情的媒介”。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欲得团团是几时。
——吕本中
五、美与丑
美和艺术之间深刻的联系:
艺术是情感的对象化形式,美感则是对象化了的情感;艺术是情感的传达,审美则是借助一个对象来传达情感的活动和过程。
美和艺术有如此深刻的联系,于是我们得出另一个结论:
艺术是人的确证,美则是能够确证人之为人的东西。
由丑我们可以证明所得结论
第一,美和丑都是审美,美的问题和丑的问题都是美学问题,正如真与伪都是逻辑学问题,善与恶都是伦理学问题。
美和丑之外,还有一个“非审美”。
非审美就是不美不丑,非美非丑,更准确一点说,就是无所谓美丑。
无所谓美丑,就不是审美对象,也不是美学研究的对象了。
非审美和美学也不是一点关系都没有。
美学至少要回答两个问题:
何谓审美何谓非审美,也就是要把审美和非审美区别开来;它必须回答,非审美如何变成审美。
第二,真伪、善恶、美丑,都是对于人而言的。
第三,正因为真伪、善恶、美丑都是对于人而言的,因此它们都是相对的,可以相互转化的。
第八讲社会美
美是人与世界的沟通与契合,是由情景相融、物我同一而产生的意象世界,而这个意象世界又是人的生活世界的真实的显现。
美是属于意象世界的,都离不开人的创造,就显现真实这一点来说,它们没有高下之分。
一、社会生活如何成为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