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教案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docx
《毛概教案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教案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毛概教案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力图使学生达到:
深刻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必要性;理解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理解邓小平是如何在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改革开放理论理论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
关于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
关于“三个有利于”标准;
关于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教学方法与手段】
专题讲授法、互动法;利用多媒体教案
【教学内容】
第一节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一、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领导我们党科学地总结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并结合新的历史特点,透彻地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在我国现阶段的具体表现形式,指出“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
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决定它在根本上不会成为束缚社会生产力的障碍,而应该是可以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开辟道路的。
邓小平认为,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中,生产关系基本上适合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也基本上适合经济基础的性质。
同时,他又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体、深入地分析了我国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相矛盾的方面,认为,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还存在不少弊端,妨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
通过上述分析,邓小平指出,我国过去生产力没有能够得到很快发展的原因,在于我们过去没有及时提出改革,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他的结论是:
“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他认为,“我们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
”他强调: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面貌,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革命。
”这场革命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企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
邓小平在总结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实践几十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学说,科学揭示了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邓小平深刻地揭示了改革的性质。
明确提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这是一场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不动摇的前提下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向现代化转变的“伟大革命”。
这是对我国改革性质的精辟概括。
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改革是相对于我们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而言的。
什么是革命呢?
一般意义上讲的革命是指社会革命。
社会革命是指当社会基本矛盾发展到空前尖锐的程度时,代表生产力发展的先进阶级,运用暴力手段推翻反动阶级
的统治,夺取政权,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落后的社会制度,从而把人类社会推向更高的阶段。
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任何典型的社会革命都直接地解放生产力。
邓小平为什么把改革称作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呢?
改革的革命性主要体现在两个个方面:
第一,改革是全面的改革,是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第二,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根据这一原理,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根本任务就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我们所进行的改革,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而是适应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对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完善,是广义上的革命。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基本制度,是指该社会形态的本质所决定、并表现该社会形态本质特征的制度。
具体制度,则是由基本制度所决定和派生的运行机制、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等的体系。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制度,是指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和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
这种基本制度,在整个社会主义时期都必须坚持。
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则是指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教育和科研体制等等。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指的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通过改革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具体制度,扫除障碍,解放生产力。
改革的原则:
改革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并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
因此,改革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1)必须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根本原则。
因为公有制经济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规律,代表着社会发展方向。
当然,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并不排斥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也并不是说公有制越多越好,而是要在平等的竞争中,充分搞活公有制经济,在共同发展中逐步形成各种经济成分的较为合理的比例。
(2)必须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
社会主义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
邓小平曾多次指出:
“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
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
”“社会主义社会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共同富裕就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要坚持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就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3)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邓小平明确地把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基本适合的方面概括为四项基本原则,即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在邓小平看来,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和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
既然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根本前提,那就不能把发展生产力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对立起来,不能离开生产力的发展去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而四项基本原则的历史作用,正在于保护、促进和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邓小平认为,要发挥四项基本原则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就不能从抽象的原则出发,而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探索和寻找促进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具体形式。
基于这种认识,邓小平明确地把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根本制度与具体的经济政治体制区别开来,指出:
“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
”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我们也必须毫不动摇地对具体体制中的弊端进行改革,这二者是一致的,不是对立的。
四项基本原则正是在改革开放中,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中,获得了自己坚实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1、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恩格斯指出:
“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之所以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原因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也和其他社会一样,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不断发展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这个规律,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们的思想中,都是普遍存在的。
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是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依据。
50年代中期,我们党正确地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
在1957年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以中国的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
第一,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
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了,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也是相适应的;但是,它又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
毛泽东认为,这种矛盾是非对抗性的。
第二,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
毛泽东指出,我国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第三,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
它可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通过调整、完善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来加以解决。
第四,在阐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
他据此得出结论:
“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
”“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
但是,毛泽东认为,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就是把所有制变成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因此,在指导思想发生了“左”的失误以后,他强调的是生产关系的变革和上层建筑领域里的革命。
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脱离生产力发展的实际一味追求生产资料公有化的程度和企图用“以阶级斗争为纲”来推动生产力发展。
这就脱离了中国社会的实际,违背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规律,结果遭到了严重挫折。
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邓小平依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作了深刻的分析,果断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他明确指出:
“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
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
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的这些论述,为我们认识和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问题,提供了依据,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第一,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
第二,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着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第三,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第四,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邓小平继承、发展了毛泽东关于通过改革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对社会主义改革的必然性、目的、意义、性质和任务等进行了具体深入的科学分析,提出了通过改革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的一系列方针和政策。
他认为,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建立起来的,是有强大生命力的。
但是,由于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我们还不能建立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因此,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是建立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而是在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下,使我国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
否则,旧体制的弊端将会葬送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
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
”
第二节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一、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1、中国进行的改革是一场全面的改革。
从经济体制到政治体制以及其他体制都进行改革。
改革要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并引起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
邓小平认为,改革是全方位的改革,是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教育体制、科学技术体制和社会生活的全面变革
首先,他强调改革经济体制的同时,还要改革政治体制,如果只改革经济体制,不改革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改革不但无法进行,而且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果也会丧失,因为政治体制对经济体制有很强的制约作用,两种体制之间存在内在的影响和制约关系,无论任何一方的畸形发展,都会对另一方产生巨大的影响,辖制对方的顺利进行。
邓小平精辟地阐述了改革的全面性,特别是把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改革放到首位来抓,为中国的改革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实践中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其次,邓小平论述了改革作为全社会的革命性变革,不仅涉及政治和经济,而且还触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生活的变革对经济和政治体制的改革也产生重大的反作用,如果社会生活的改革滞后,同样会制约上述两项改革。
基于这种认识,邓小平在阐述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也把社会生活的改革提到日程上来。
他指出,我国的改革是全面而系统的改革,一方面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另一方面又引起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其他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一系列深刻变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有力地推动着我国人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人们的民主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务实创新意识,以及效率意识等等;同时,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也会反映到精神生活中来。
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狭隘功利主义,甚至损公肥私、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也容易滋长蔓延开来。
因此,改革的革命性变革还包括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培养社会的民主和法制传统,加强社会的稳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新型公民,彻底改变社会中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清除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影响,反对形形色色的与社会主义严重对立的社会思潮。
通过这些改革,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社会正处于全方位的新型发展过程中。
总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即新的革命,“革命性的变革”,是要从根本上改革束缚我们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来说,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这个转变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从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全面的改革。
2、“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不断深化改革。
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地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注意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一个重要条件。
事实上在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有机联系。
1.发展是目的,是改革与稳定的基础
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邓小平给予了高度重视,他认为中国所有的问题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
经济发展并非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指更多的产出和更高的生产效率;经济发展则要包括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城乡结构、生活质量、社会结构乃至思想观念等诸多内容,涉及工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各项艰巨任务在内的经济社会全面的积极的变化。
这就要求今天我国社会的发展,必须彻底摈弃以往一味追求速度,忽视质量效益;片面重视工业,忽视农业;只抓建设规模,不顾生活改善的错误做法。
而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则是我党在新时期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确定的一个综合目标,是邓小平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
只有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国家综合国力增强,我们在处理各种矛盾问题时才能处于主动地位,改革开放才能不断深化;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才能逐步实现;社会凝聚力、优越性才能充分显现;社会稳定团结局面保持才真正有条件。
所以说发展是改革与稳定的基础。
2.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的动力
改革和开放的重要意义,一方面表现在起其对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系列重大问题,推进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决定性的作用上;另一方面表现在其为我国在21世纪实现现代化发展第三步战略目标和国家长治久安,奠定坚实基础的作用上。
然而,改革是庞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伴随它的推进、深化必定要遭遇更加复杂多样的因素干扰。
即使如此,邓小平一再告诫我们,中国一定要坚持改革,这是中国解决问题的希望,是中国发展的动力所在。
近20多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已经充分证明:
只有深化改革,才能冲破传统僵化体制的束缚,扫除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真正抓住机遇,实现台阶式突破性的发展。
所以中国要谋求发展,要摆脱贫穷和落后,必须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
3.社会稳定是改革与发展的前提
我国改革开放发展实践显示,社会稳定是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
特别是对于一个像我们这样后起的发展中大国而言,要想在较短时期内追赶发达国家,政治稳定、社会稳定格外重要。
邓小平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一再强调:
“中国要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安定的国内环境与和平的国际环境。
我们不在乎别人说我们什么,真正在乎的是有一个好的环境来发展自己。
”看得出邓小平对稳定问题的重视,他不仅认为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是改革开放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可靠保证,而且认为是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
这里的政治和社会稳定是指现行的政治和社会系统正常存在运行发展,政治和社会活动有序、平稳的状态,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
因为首先,政治上的稳定,意味着我们的领导核心稳定;路线方针政策稳定;党心、军心、民心稳定,我们才能有效地克服“左”或右的错误,妥善应对处理国内外一系列重大问题和突发事件;其次,经济上稳定乃是政治稳定的基础,是政治社会稳定的物质条件。
保证经济稳定,我们才能在宽松的经济环境中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大开放,有效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实现国民经济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再次,社会稳定则意味着法治健全、道德规范,社会秩序井然,民族团结安定。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我们才能集中全力实现国家发展的预期目标。
当然,稳定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稳定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
其中也有矛盾、冲突和斗争。
因此需要通过改革开放、健康发展,排除不稳定因素,实现和保持长治久安。
而这恰恰说明,在改革、发展、稳定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有机联系。
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历程中,必须善于统观全局、正确把握三者之间的关系,使之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才能真正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顺利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非常重视,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又有进一步地理解,十六大报告指出:
“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我国已经实现了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向全面小康过渡的阶段,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
总结历史的经验,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要遵循以下基本的经验和原则:
一是保持改革、发展和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促进和相互协调。
二是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可承受程度结合起来。
三是要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第三节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邓小平指出:
“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
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
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他还说:
“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
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这是一种双向的相互依存关系,帮助和贡献都是相互的。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把实行对外开放定为基本国策。
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就是邓小平关于“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两个重要观点。
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对世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国际分工和国际协作的扩大,经济全球化趋势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这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错综复杂的经济局面。
必须把自身的发展同世界性的普遍经济交往联系在一起,积极地利用这种联系为本国的发展服务,在开放中寻求发展,在发展中寻求更适合自身的开放。
在开放的世界中不实行开放政策,只能限制自己的发展,甚至会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也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国情和对长远发展目标清醒判断的结果。
历史的经验一再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
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引进资金,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发展对外贸易,以加快社会主义代化建设。
只有实行对外开放,才能吸收和利用国外和海外的大量资金、先进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经验。
邓小平指出:
“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实行对外开放要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都是为了更好更快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
对外开放是为了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
对外开放有利也有弊。
最大的风险,就是会带来一些资本主义腐朽的东西和消极影响,而这比起加速发展的积极效果,要小得多;而且是可以防范和抵御的。
有人担心会导致资本主义,其实是不可能的,无论怎样开放,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更重要的是政权在我们手里,加上教育人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不可能损害社会主义的本质,只会有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二、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
“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发展开放型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国民经济素质提高。
”
1.三个主要发展阶段
我国对外开放是从具体国情出发,采取分步骤、多层次、逐步推进的开放战略,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这一格局的形成,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
(1)试点和起步阶段(1979——1983年)。
主要是在广东、福建两省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目的在于发挥两省作为侨乡和毗邻港澳的人文、地理优势,抓紧有利的国际机遇先行一步,取得对外开放的经验,首先是在两省内创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2)向沿海地区扩展阶段(1984——1991年)。
对外开放逐步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在沿海地区推进,形成了覆盖293个市县、2.8亿人口、42.6万平方公里的沿海开放地带。
(3)加速步伐、全面推进阶段(1992年春至今)。
相继开发开放沿长江6个港口城市、沿陆地边境13个城市,以及一批内陆省份的省会城市(自治区的首府)。
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推进,开放地区已覆盖354个市县、55万平方公里、3.3亿人口。
我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就内容来说,不仅包括经济,而且包括政治、文化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就范围来说,不仅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且对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