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无公害蔬菜发展分析与评价》.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972587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无公害蔬菜发展分析与评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云南无公害蔬菜发展分析与评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云南无公害蔬菜发展分析与评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云南无公害蔬菜发展分析与评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云南无公害蔬菜发展分析与评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无公害蔬菜发展分析与评价》.docx

《《云南无公害蔬菜发展分析与评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无公害蔬菜发展分析与评价》.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无公害蔬菜发展分析与评价》.docx

《云南无公害蔬菜发展分析与评价》

《云南无公害蔬菜发展分析与评价》

作者:

张思竹…云南省农科院经济与信息研究所点击数:

935更新时间:

xx-3-1

1一、产业现状

近年来,全世界蔬菜年贸易额不断增加,已达4000多万t。

许多国家进口潜力巨大,如:

德国每年进口蔬菜500万t;加拿大进口200万t;日本进口250万t;东南亚市场,如:

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区和国家,每年蔬菜进口量也需要约200万t。

但是,中国的蔬菜出口量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例很小,仅10%左右。

因此,提高中国蔬菜产品出口贸易额比例0.5个百分点,就可增加百万吨外销蔬菜产品。

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

xx年,世界各国蔬菜进口需求量缺口35%;xx年,缺口仍维持在33%左右。

xx年,虽然受“非典”疫情的影响,我国蔬菜出口曾出现大幅波动,但总体保持快速增长趋势。

海关统计:

截止11月底,全国累计出口蔬菜(含鲜冷冻蔬菜、加工保藏蔬菜和干蔬菜)493万t,同比增长16.96%,创汇27.13亿美元,同比增长14.51%。

云南属高原地貌省份,气候立体,物种丰富,具有悠久的蔬菜种植传统与历史。

xx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50.27万hm2,产量839万t,产值76亿元;蔬菜已真正成为云南农业重要新兴产业。

但是,真正意义上的云南省无公害蔬菜生产与研究,从本世纪初才开始。

xx年,昆明地区推广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面积约0.73万hm2;而山东省寿光市已建成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2万多hm2。

至xx年止,云南全省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仅1万hm2左右。

发展极其缓慢,与国内先进省区相比,差距甚大。

二、产业优势

云南具有举世瞩目、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及物种资源优势;具有邻近东南亚国际市场的地域区位优势。

同时,土地与劳动力价格低廉;大多数地区几乎无任何污染;“冬春早熟蔬菜”和“夏秋反季蔬菜”已形成明显产业优势;大部分叶类、瓜类、茄果类、葱蒜类蔬菜可实现周年均衡供应与生产;年均调出

量近100万t;成为全国南菜北运和蔬菜外销创汇重要基地之一。

我国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给予蔬菜发展极大机遇:

一是种植业结构调整为蔬菜发展提供了空间;二是中国加入wto,扩大推动蔬菜产品的出口;三是饮食结构和消费水平改变;四是发达国家蔬菜生产弱化,让出蔬菜市场份额。

同时,蔬菜属劳动密集型,价格竞争剧烈之产业,利用云南劳动力资源优势和土地优势,生产量大、质优的蔬菜产品去开拓占领国际市场,将形成云南省蔬菜产业独特风格。

如:

以昆明晨农公司为代表的一批蔬菜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以外销新品种引进、无公害生产培训和最终产品营销为工作主线,走有机农业加生态农业之路,带动当地形成上万亩优质外销蔬菜基地。

其次,无公害新鲜蔬菜、加工保鲜蔬菜、蔬菜加工制品,如:

冷冻蔬菜、脱水蔬菜、蔬菜罐头、蔬菜汁等,以及国际市场流行的,公认具有药用保健价值的蔬菜,如:

圃菜、芦笋、山药等,都具有较好市场优势。

具体说,云南蔬菜产业发展具有四大优势:

1.气候优势

利用云南低海拔河谷地区热量充足和中海拔地区早春气温回升快的特点,生产可于冬春季节提早上市的各类时鲜蔬菜,是发展云南无公害(绿色)蔬菜产业的最大优势。

即利用滇中、滇南、滇西部分区域冬春丰富的热量资源,提前栽培喜温蔬菜和利用滇中、滇西、西北、东北交通沿线附近部分山区、半山区夏秋冷凉条件延后栽培的喜冷凉蔬菜,呈现较强“填淡、补缺”的反季蔬菜产销优势,发展潜力巨大。

2.资源特色优势

云南蔬菜资源丰富,约占全国总数的1/6,居各省(区)首位。

分属35个科、83属、200多个种或变种,近3万个品种;还有众多的野生蔬菜、食用菌等。

常见野生蔬菜约400余种;野生食用菌自然资源量约为50万t,其中:

经济价值较高、美味可口、可供大宗出口的有鸡枞、羊肚菌、松茸等50多种。

3.区位优势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与缅甸、越南、老挝、泰国等国接壤,有怒江、红河、澜沧江等国际河流,国境线总长4061公里,占中国陆地国境线1/5;其次,周边国家大多属于发展中国家,继中泰、缅、老、越等国边贸与关税冲击后,云南蔬菜产品已具有较大国际市场竞争优势。

在东盟经济圈中,云南具有国内其它省区无可比拟的独特地缘优势。

东盟国家全面扩大开放、加强经贸往来,为云南蔬菜出口提供了良好机遇,同时,也极大的推动了云南无公害(绿色)蔬菜产业的发展。

以香港、澳门、新加坡、日本、泰国为主的出口市场和以周边国家为主的边贸市场,都看好云南优质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气候和区位优势。

“九、五”以来,围绕云南省农业结构调整和大西部战略性开发,各级农业部门都加强了蔬菜科技队伍建设,围绕生产需要和市场变化,积极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

全省蔬菜播种面积已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6~7%,而蔬菜产值已占同期种植业产值的18~20%。

因此,“十·五”以后,只要坚持打好“季节牌”和“绿色牌”,无公害蔬菜产业将会成为服务大中城市,振兴云南农村经济的优势产业。

4.制种优势

我国是世界蔬菜生产大国,也是世界蔬菜种子消耗大国。

美国、荷兰、法国、德国、丹麦、意大利等世界蔬菜种子主要出口国,约占世界出口贸易额50%。

其次,中国、泰国、印度、南韩、台湾、越南等,也是蔬菜种子生产大国。

美国既是世界最大的蔬菜种子消费国,也是最大的出口国;日本则是世界蔬菜种子最大的进口国;中国属最大的自产自销国,蔬菜种子出口量非常小。

云南省蔬菜生产所需种子,除食用菌类、蕨类、笋类、薯类、大蒜用种外,其它种子75%~80%以上靠外省供给,每年购买种子超过1000t;花费约2亿元。

目前,全省蔬菜制、繁种面积约800hm2,主要集中于元谋、元江、峨山、宾川、景洪、建水、石屏、永仁、弥渡、弥勒、华坪、东川、嵩明、姚安、开远、个旧等地。

虽然,国内黄瓜、西瓜、鲜椒、甘蓝、番茄、花菜等品种制种竞争相当激烈,而且科研已具一定水平;但是,大蒜、黄姜、黑籽南瓜、干椒、茄子等,由于用种量较大,仍是竞争的弱点;此外,花椰菜、青花菜、芥蓝、南瓜、菜豆等,尽管有较强市场竞争力,但云南本省一些地方资源具有较好性状和较大市场竞争力。

因此,这类蔬菜及野生蔬菜制、繁种应成为云南省蔬菜种子产业研发的首选。

三、进一步发展目标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户生产经营更趋合理,全省蔬菜种植面积也基本趋于平稳。

xx年昆明市蔬菜外销约100万t,全市拥有发运量600t以上的蔬菜营销企业100多家,保鲜冷库90多座,日贮量达2500t。

xx年全省蔬菜播种面积约44.67万hm2,产量790万t;xx年,蔬菜播种面积50.27万hm2,比上年增5.6万hm2。

预计:

到xx年,云南省蔬菜种植面积将达到56.67万hm

2、产量1360万t、实现农业产值115亿元、加工产值12.8亿元,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16.67万hm2,通过认证面积达到5万hm2;xx年,蔬菜种植面积66.67万hm

2、产量1600万t、实现农业产值135亿元、加工产值15亿元,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20万hm2,其中,通过无公害认证面积6.67万hm2;xx年,蔬菜种植面积86.67万hm

2、产量2100万t、实现农业产值175.5亿元、加工产值20亿元,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30万hm2左右,通过无公害蔬菜认证面积13.33万hm2左右。

四、优势区域布局

目前,云南蔬菜生产区域的划分尚无权威机构定论。

但结合市场营销优势及传统格局,将云南蔬菜生产划分为五个区域。

1.冬春季早熟菜区

以滇南、滇西南地区和部分滇中地区的低海拔干热、湿热地区为主。

具有代表性的县(市)有:

元谋、元江、华宁、通海、蒙自、宾川等。

该区蔬菜生产多以茄果类、葱蒜类和其它喜温蔬菜种类为主,由于污染少、品质佳,能在全省、全国提早上市,故市场售价高,是我省外销蔬菜的主要区域支柱。

2.夏秋冷凉菜区

以滇中、滇西、西北、东北地区中小城市、乡(镇)附近,具有冷凉气候的山区、半山区为主。

如:

昆明、玉溪、曲靖、大理等。

该区蔬菜生产以叶菜类、瓜果类和部分块根(茎)类喜冷凉蔬菜为主。

由于夏秋季蔬菜生产面临酷暑高温、多雨、病虫害严重和优质蔬菜市场紧缺的现状,故利用云南特殊立体地域气候优势栽培夏秋反季节蔬菜,是国内其它省区难于比拟的市场竞争优势,是针对周边国家进行产品与技术输出的重要内容,也是今后我省发展外销无公害蔬菜的区域主攻方向。

3.城(镇)、工矿菜区

主要是全省七个地区(玉溪、曲靖、昭通、临沧、丽江、思茅、保山)、八个自治州(文山、红河、大理、德宏、版纳、怒江、迪庆、楚雄)及昆明市属的县(市)、城(镇)与工矿。

虽然蔬菜种植水平、面积、规模和发展状况不等,但都关系着当地市场供应和社会稳定,被称为城市“菜篮子工程”,与“米袋子”、“油瓶子”等一道构成国计民生的重要内容。

4.深加工、旅游业优势菜区

官渡、西山、呈贡、晋宁、安宁、嵩明等距昆明较近、经济发达、农产品深加工设备与技术先进的县(区)和昆明至大理、保山、德宏;昆明至丽江、迪庆;昆明至曲靖、昭通;昆明至红河、文山;昆明至玉溪、思茅、版纳等公路黄金旅游干线区及省内各航班所到达的机场附近和铁路沿线各站(点)区域。

此生产区除新鲜蔬菜生产、销售外,也是速冻菜、脱水菜、腌制菜、蔬菜罐头及蔬菜汁加工、供应的重要基地。

同时,是现代农业生产、科研及观光、教学的重要区域。

5.边境贸易菜区

主要指有涉外边境的怒江、德宏、版纳、思茅、红河、文山六个地(州)所属部分县(市)边贸地区。

其所生产的蔬菜除部分自食外,多以菜农边贸互市的方式外销,是云南省边民重要的经济收入途径。

随着各级政府的引导和边贸经济、东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此区的蔬菜生产及外销将是云南乃至全国农产品销售中最直接、最有前途的创汇来源。

五、需要进一步支持的重点

1.云南蔬菜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云南蔬菜生产在较为薄弱的基础上发展,生产规模、生产技术和流通经营诸方面都取得较大成就,有了显著的变化。

但与云南的蔬菜生产条件、社会需求和市场前景、资源潜力相比较还存在不少问题。

(1)生产管理体制不健全,科技力量薄弱近几年蔬菜生产工作和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有所加强,但多数菜区的管理体制仍很不健全,尤其是边远地区更为突出。

科技力量投入也较其它行业少。

(2)生产基础设施差,抗灾能力低蔬菜生产虽然已经成为一项规模大、产出高的产业,但生产的基本设施仍然较差。

主要表现在:

一是蔬菜基地基本建设差,尤其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外销蔬菜基地,大多缺乏科学的土壤改良、排灌系统、田间道路等建设;二是设施栽培较其它省份落后,多数菜农的设施栽培都是简易的竹架大棚,设计和建设都不规范和科学,保温和降温能力都较差,抗灾能力更差;三是没有很好的地方品种繁育基地,优良地方品种种性退化严重,很多科研单位及种子部门都没有自己的优良杂交种(自繁品种),都是靠从省外、国外进口供应,并且种子来源渠道比较混乱,给那些贩卖蔬菜种子或假种子的各单位或个人提供了空间,造成种子质量不能保证;四是外销蔬菜种类较单调,高档蔬菜少。

现在外销蔬菜的种类大多是白菜、萝卜、莴笋等几种较普通蔬菜,而高档蔬菜:

彩色辣椒、结球莴笋、西芹、茼蒿、豌豆苗、甜脆豌豆、甜脆蚕豆等种植较少;五是农民对无公害蔬菜栽培意识较差。

缺少系统的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培训和宣传教育;六是缺少无公害蔬菜栽培所需的生物农药、生物肥料以及缺乏无公害蔬菜栽培和上市管理体制。

(3)发展不平衡,蔬菜种类结构欠合理从总体看,云南蔬菜生产自然条件和品种资源都较好,但目前地区间的生产发展很不平衡。

昆明、玉溪、元谋等地区蔬菜生产规模及栽培技术水平都较高,市场供应和群众自食能力较好;然而其他地方,尤其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蔬菜生产规模小,生产技术水平也较低,群众自食蔬菜多数仍以粗菜为主,并且菜种少而单一,产出节令集中,淡旺季十分明显。

2.云南无公害蔬菜产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有:

(1)名特优蔬菜新品种应用和地方优良品种提纯复壮

(2)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建立和相应生产物资、技术配套研究;

(3)相关产业政策、运作机制研究;

(4)保鲜、储运、深加工研究;

(5)科技培训和信息网络、市场功能建设。

第二篇:

无公害蔬菜发展的现状与对策从世界范围来看,对于无公害蔬菜的基本概念,先后出现过许多相似的提法,诸如清洁蔬菜、健康蔬菜、无农药污染蔬菜、天然食品等等,至今尚未对无公害蔬菜的概念形成统一的说法。

笔者认为:

以国家颁布的《食品卫生标准》为衡量尺度,农药、重金属、硝酸盐、有害生物(包括有害微生物、寄生虫卵等)等多种对人体有毒物质的残留量均在限定的范围或阀值以内的蔬菜产品,可统称为无公害蔬菜。

早在世纪年代,国外就开始发展无公害蔬菜,其主要生产方式是无土栽培。

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单用营养液膜法栽培无公害蔬菜的国家就达个。

在新西兰,半数以上的番茄、黄瓜等果菜类蔬菜是无土栽培的。

日本、荷兰、美国等发达国家,采用现代化的水培温室,常年生产无公害蔬菜。

此外,在露地蔬菜的无公害生产技术方面,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探讨和大面积的推广应用。

例如,工业高度发达的日本,其许多城市郊区的蔬菜良田被工业废气、废水、废渣所污染,良田耕作层内的镉、铜等重金属大量富集、积累,致使蔬菜产品内的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消费者重金属慢性中毒现象时有发生,引起日本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政府曾拨给大量的专项资金,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对“重金属污染”问题进行攻关。

通过多年的努力,探索出客土换层、地底暗灌、配方施肥、生物固定等综合农艺措施。

其他发达国家如美国、前苏联等在利用生物农药防治蔬菜病虫害、综合控制—污染、采用微生物降解蔬菜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等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我国无公害蔬菜的研究和生产始于年,该年召开全国生物防治会议,江苏省率先提出用生物防治代替化学农药防治。

年,在全国植保总站的大力支持下,全国个省、市开展了无公害蔬菜的研究、示范与推广工作。

通过几年的研究实践,探索出一套综合防治病虫害、减少农药污染的无公害蔬菜生产术。

年全国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面积万(万亩)。

目前,该项工作仍在不断往前推进。

⒉无公害蔬菜研究与生产现状

我国自开展无公害蔬菜的研究与生产以来,取得了一批既有一定理论深度又有广泛适用性的研究成果。

这些成果在全国大、中城市郊区蔬菜基地应用后,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研制开发了一批高效、无毒生物农药,总结出一套以生物防治为重点的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所谓生物防治,笼统地讲,是指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生物学防治或植物保护的生物学防治方法;确切地说,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控制有害动、植物种群或减轻为害程度的方法。

我国广大的蔬菜科技工作者和蔬菜种植示范户在长期的研究与生产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一套以生物防治为重点的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即:

在加强农业防治(如选择优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深耕烤土、施腐熟粪肥等)的前提下,在蔬菜病虫害发生期使用高效、无毒生物农药,并设法保护天敌;万一上述措施不凑效时,科学合理地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并严格控制农药的安全间隔期,尽量减少施药次数和降低用药浓度。

自年代以来,我国先后研制出乳剂⒍棉铃虫病毒、病毒复合剂、苏力保、螨虫素、拒食剂、环宝乳油剂、菜青虫产卵抑制剂等生物杀虫剂与生物拒避剂;井岗霉素、农用链霉素等生物杀菌剂;弱毒疫苗等病毒抑制剂。

这些生物农药对蔬菜病虫害有较好的防治和控制效果。

例如,江苏海安县海安镇蔬菜办卢厚祥等人采用生物农药苏力保倍液(江苏扬州生物实验厂研制)进行防治斜纹夜蛾试验,药后天,防效达以上;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钟定亮利用浓度为的生物农药螨虫素(南京保丰农药厂生产)进行防治小菜蛾试验,药后天,防效达,明显优于一般的化学农药;此外,我国在推广应用农用链霉素液灌根防治蔬菜软腐病、青枯病,用井岗霉素倍液防治蔬菜炭疽病、霜霉病,用乳剂倍液防治蔬菜青虫、小菜蛾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初步探索出治理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办法,蔬菜产品中的重金属污染问题获得有效的解决途径

蔬菜产品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早就引起我国蔬菜科技工作者的重视,同时对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存在状态、环境容量、迁移规律以及在植物体内的富集状况等做了大量的研究。

实践表明,增施有机肥,可明显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环境容量,提高土壤还原能力,从而可以使铜、镉、铅等重金属在土壤中呈固定状态,蔬菜对这些重金属的吸收量相应地减少。

臧惠林等人对白菜受镉污染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菜田土壤中施用石灰、钢渣和高炉炉渣均可明显降低白菜茎叶内的镉含量,并从理论的高度提出,控制白菜吸收镉的有效措施提高土壤值的相关系数。

对其他重金属的污染也有有效的防治措施,如在土壤中添加或可以减轻砷的危害;控制土壤及施用可以防止钼的危害。

另外,根据菜园土地的环境条件,利用排土客土工程法和就地表底土翻换工程法等工程措施,对各种重金属污染,均不失为良好的治理对策。

对蔬菜中的硝酸盐污染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蔬菜产品中的硝酸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从年开始,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的沈明珠等人就对蔬菜中硝酸盐的分布水平、累积规律和控制途径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出北京地区常见蔬菜品种中硝酸盐的大致含量,指出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除与蔬菜的种类、品种及蔬菜的生长部位有关外,还受外界光照、施肥等环境条件的影响。

年后,湖北职业技术专科学校的周伯瑜、上海市农科院土肥所的梅宇珠等人,根据土肥条件对蔬菜中硝酸盐污染的施肥技术。

其要点是减少氮肥用量,多施有机肥少施化肥,多施铵态或酰铵态氮肥等。

目前,受氮肥直接污染的蔬菜主要是菠菜、甜菜、小白菜等。

据研究,利用荫棚遮光栽培菠菜

,与露地栽培相比,其产品中的硝酸盐含量明显降低;凡增施化肥,菠菜、小白菜全株可食部分硝态氮含量比施厩肥者高倍,施用化肥,大白菜叶片中的含量明显提高。

上述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蔬菜生产实践中,从蔬菜品种选择、施肥技术、栽培环境控制等多途径综合控制蔬菜产品中的硝酸盐污染,效果明显。

⒊无公害蔬菜的发展对策

加强对无公害蔬菜生产的行政、组织与协调工作,建立和完善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体系。

强有力的行政领导,加上优质的产、供、销一体化服务,是我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

建议在全国各大、中城市设立两类机构,即无公害蔬菜领导机构和无公害蔬菜服务机构。

前者成员由市(区)乡(镇)蔬菜办的主要领导组成,其主要职能是负责所在市(区)、乡(镇)范围内无公害蔬菜发展的有关政策制定、战略规划和组织协调工作,并以行政的手段约束菜农的某些技术不当行为。

如上海宝山区大场镇政府曾印发上千份“安全使用农药责任书,”与农户逐一签约:

坚决不在菜地使用化学农药,对现有农药封存,万一发生中毒事故要承担赔偿责任。

后者成员由市(区)乡(镇)蔬菜技术推广部门的业务技术骨干组成,其主要职能是:

产前进行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环境监测,提供高抗病虫害的蔬菜优质种子、高效无毒生物农药等生产资料;产中组织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培训与技术咨询;产后提供无公害蔬菜产品的质量检测,提供销售信息,疏通销售渠道。

强化科研投入,增加科研力量,加强与无公害蔬菜有关的基础理论和开发技术研究虽然我国在我公害蔬菜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与无公害蔬菜研究工作做得较好的美国、日本、荷兰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远。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科研投入不够,科研力量薄弱。

无公害蔬菜作为一项与国民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息息相关的跨世纪工程,国家应下大力气强化科研投入,充实科研力量。

建议设立国家无公害蔬菜工程专项研究基金,成立国家无公害蔬菜工程技术研究协作小组,从财力、人力上给予重点扶持。

着重加强微生物对土壤中有机污染物(薄膜、农药、垃圾等)的生物降解机理、高效无毒生物农药的研制、高抗病虫害蔬菜品种的选育等与无公害蔬菜有关的基础理论与开发技术研究。

建立一套规范化的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体系

无公害蔬菜的生产,需要一套规范化的技术体系(或规程)加以指导。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体系,主要应把握以下三关:

一是生产基地选址关。

首先对无公害生产基地进行生态环境本底状况调查,在对大气、水质、土壤等主要环境因素进行多种污染项目检测的基础上,选择诸环境要素综合指标较好的地域作为试验基地。

例如,研究表明,镉、砷、铅三种重金属在蔬菜土壤中的临界浓度分别为选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时就应以此为标准。

二是种植过程无害化关。

采取控制农药、化肥、生物和重金属污染的综合技术病虫害的蔬菜优良品种;采取施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化肥中又以氮、磷、钾平衡配方的施肥技术等等。

三是蔬菜残留毒物检测关。

在蔬菜上市前,由质量检测部门对蔬菜中重金属、化学农药、化学肥料等有毒物质残留状况进行全面检测,保证产品的各项指标符合国内(或参照国际)的食品卫生标准或相应地区的有关标准。

发展适度规模的简易无土栽培无土栽培,即不用土壤,而以砂砾、泥炭、蛭石、浮石、锯木屑等化学惰性物质作为培养基质,然后供给含所有必需元素的营养液的一种科学栽培植物的方法。

无土栽培以其清洁卫生的生产环境,生产优质、无土栽培以其清洁卫生的生产环境,生产优质、无污染或少污染的新鲜蔬菜,成为无公害蔬菜生产的一条重要途径。

近些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日趋拓宽,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上开放城市港口对“特需”高档蔬菜的需要量激增,使得蔬菜无土栽培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

目前已有多个省、市开始了蔬菜的无土栽培与生产,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还先后引进了荷兰、以色列等国生产的智能型温室,进行蔬菜的高度集约化、智能化生产。

但由于外国的智能型温室造价高、一次投资大,不易大面积推广。

应根据我国国情,设计研制出造价低、一次性投资小的简易无土栽培装置,并开发出廉价无土栽培营养液配方,在各大、中城市郊区蔬菜基地进行适度规模的应用,为我国的无公害蔬菜发展添砖加瓦。

大力开发野生蔬菜野生蔬菜是相对栽培蔬菜而言的,绝大多数野菜生长在空气洁净、光照充足的自然环境里,不受废气、废水、粉尘以及化肥、农药等有害物质的污染,因而被誉为“绿色食品”、“天然食品”、“天然无公害蔬菜”等。

我国地域辽阔,野菜资源丰富。

据报道,我国目前栽培蔬菜仅多种,而可食用的野生蔬菜达余种。

从中筛选出营养价值高、口味好的野生蔬菜种类,通过建立野菜自然生产基地、野菜人工驯化基地、研制野菜营养保健制品等多种途径,大力开发现有的野生蔬菜资源,不失为我国无公害蔬菜发展之良策。

第三篇:

无公害蔬菜发展的现状与对策从世界范围来看,对于无公害蔬菜的基本概念,先后出现过许多相似的提法,诸如清洁蔬菜、健康蔬菜、无农药污染蔬菜、天然食品等等,至今尚未对无公害蔬菜的概念形成统一的说法。

笔者认为:

以国家颁布的《食品卫生标准》为衡量尺度,农药、重金属、硝酸盐、有害生物(包括有害微生物、寄生虫卵等)等多种对人体有毒物质的残留量均在限定的范围或阀值以内的蔬菜

产品,可统称为无公害蔬菜。

早在世纪年代,国外就开始发展无公害蔬菜,其主要生产方式是无土栽培。

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单用营养液膜法栽培无公害蔬菜的国家就达个。

在新西兰,半数以上的番茄、黄瓜等果菜类蔬菜是无土栽培的。

日本、荷兰、美国等发达国家,采用现代化的水培温室,常年生产无公害蔬菜。

此外,在露地蔬菜的无公害生产技术方面,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探讨和大面积的推广应用。

例如,工业高度发达的日本,其许多城市郊区的蔬菜良田被工业废气、废水、废渣所污染,良田耕作层内的镉、铜等重金属大量富集、积累,致使蔬菜产品内的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消费者重金属慢性中毒现象时有发生,引起日本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政府曾拨给大量的专项资金,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对“重金属污染”问题进行攻关。

通过多年的努力,探索出客土换层、地底暗灌、配方施肥、生物固定等综合农艺措施。

其他发达国家如美国、前苏联等在利用生物农药防治蔬菜病虫害、综合控制—污染、采用微生物降解蔬菜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等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我国无公害蔬菜的研究和生产始于年,该年召开全国生物防治会议,江苏省率先提出用生物防治代替化学农药防治。

年,在全国植保总站的大力支持下,全国个省、市开展了无公害蔬菜的研究、示范与推广工作。

通过几年的研究实践,探索出一套综合防治病虫害、减少农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