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理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971225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6.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心理理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儿童心理理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儿童心理理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儿童心理理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儿童心理理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儿童心理理论.docx

《儿童心理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心理理论.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儿童心理理论.docx

儿童心理理论

儿童心理理论

儿童心理理论是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出一种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理解能力。

他们开始理解自己所思考的、知道的、感知的以及所相信的也许与其他人有所不同,并开始了解到人们的许多行为是由他们自己的知识和信念引起或推动的。

儿童的这种能力被心理学家称为“心理理论”(TheoryofMind)。

心理理论问题自Premack和Woodruff于1978年提出以来1,对它的研究已成为继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和元认知的研究之后,又一个探讨儿童心理表征和心理理解的崭新视角和范式。

  儿童心理理论

  Q:

儿童何时产生心理理论?

  在研究心理理论问题时,心理学家们最为关心的是儿童何时产生心理理论能力。

为此,心理学家把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儿童对他人的信念以及信念与行为之间关系的认知发展方面。

所谓信念是指人们对世界的心理认识或态度,是对客观世界的心理表征。

一般而言,人们都想正确地表征现实世界,但实际上,人们依赖信念对现实世界的表征既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

为此,心理学家较为一致地认为,如果儿童能够正确地理解他人会拥有“错误信念”(falsebelief),那么,就可以判断这时的儿童已具有了心理理论能力。

  关于儿童对“错误信念”的理解,可以用下面的实例来说明:

给不同年龄的小朋友讲故事:

小明把巧克力放到碗橱里,然后出门去玩了。

妈妈回家后,看到碗橱里有巧克力,便把它放到一个抽屉里,然后出去买菜了。

小明玩累了,回到家里,想吃巧克力。

此时,向小朋友提问:

小明会到哪儿找巧克力?

是碗橱里,还是抽屉里?

  实际结果是,对3岁多的儿童来说,由于他们很难区分自己所知与他人所知的不同,因而他们的典型反应是:

小明将到抽屉里找巧克力,因为巧克力现在就放在里面(这是他们所知的)。

然而,对4岁左右的儿童来说,由于他们已经可以将自己所知与他人所知区分开来,他们可以正确地预测一个人的行为是依赖该人所想或所知的,因而大多可以正确地预测:

小明将到碗橱里找巧克力,因为小明以为巧克力还在里面(小明有了错误信念)。

许多研究认为,由于儿童在4岁左右理解了错误信念,因此该年龄是心理理论能力发展的转折点。

但是,也有一些研究通过改变提问内容和形式、让儿童参与活动、研究儿童的欺骗行为等,发现3岁前的儿童也能理解错误信念。

目前,研究者们正从多种研究模式和研究内容(甚至从脑神经机制的角度)来进一步探究儿童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特点。

  三、儿童拥有“心理理论”意味着什么?

  心理理论在人与人的相互作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拥有发展良好的心理理论,就能使个体更好地操作与控制日常的社会环境,较准确地预测他人和自己的认知和情感状态,并协调相互间的关系。

  对儿童而言,拥有良好的心理理论,可促进儿童诸多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这些能力是他们与同伴、父母、兄弟姐妹以及陌生人相处所必需要的。

例如,儿童若提高了对相互矛盾的心理表征的认识水平,就可以理解看法、偏见、信念、欺骗、争执、印象、反语、讽刺、错误观念和解释等概念的含义,并且认识到,由于人们对同一事物可能持有不同的认知表征,因此每个人自己也就可能出现错误信念,即自己关于某事的认识可能是错误的。

他们在认识到外表与真实有差异后,就可把这种认识应用于对关系的认识上,比如意识到“他们表现得好像彼此喜欢,但是实际上他们并不喜欢对方……”

  此外,心理理论能力在儿童的理解及叙述的产生上很可能扮演一个中心的角色。

实际上,在学前儿童的故事书里有大量与角色的愿望和信念有关的内容。

例如,小红帽的故事。

这个故事说的是小红帽有一个错误信念,即认为狼是她的外婆。

作为读者(包括幼儿),我们都知道狼是在欺骗小红帽。

但为了理解和欣赏这个故事,幼儿必须能够超越现状,理解到小红帽是不知道我们所知的,否则,这个故事的许多意蕴就丧失了。

  四、影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许多研究表明,儿童早期与他人的社会交往有助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例如,研究发现,儿童和兄弟姐妹的交往对其社会认知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刚。

  假装游戏是促进儿童的认知能力、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它有助于儿童理解心理和现实的区别。

家庭和学校是儿童早期假装游戏的最重要的场所。

有人在对比研究了父母——儿童的假装游戏和儿童——兄弟姐妹的假装游戏后发现,和兄弟姐妹的假装游戏能更有效地促进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语言的发展与心理理论的关系也十分密切。

在家庭成员内,特别是父母与子女间的言语交流,与儿童的心理理论的发展存在重要关系。

  进行心理状态问题的讨论也是影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重要因素。

研究表明,学前儿童在心理理论任务上的成功与其同父母、同胞兄妹和朋友间交换心理理论术语的频率有联系。

同样,也有研究发现,儿童与成熟的谈话者(例如,成人、年长儿童和同胞兄姐)的有效接触可以预测儿童在心理理论任务中的表现。

可见,儿童参加谈论关于思想和其他不可观察到的心理过程越多,其关于他人心理状态的心理理论的发展越早、越好。

确实,有研究发现,那些在交往中孤立的儿童,在适应他人观点时有特殊的困难。

  研究还发现,聋童的心理理论发展一般迟于正常儿童。

为此,研究者们认为,心理理论的发展可能要依赖听别人谈论心理状态,一些聋童受对话世界的限制,可能会导致他们特别难以理解他人不可见的思想。

但也有研究表明,父母能熟练使用手势语的聋童比父母不能熟练使用手势语的聋童的错误信念问题测验成绩好,这也许是因为父母会手势语能使聋童更早地接触有关心理内容的讨论和思考。

  五、怎样帮助儿童提高心理理论能力?

  成人可以有许多方式可以推动儿童获得心理理论。

例如,与他们玩假装游戏和角色游戏,就能促进儿童将自己与物体和角色的状态区分开来。

因为为了完成这样的活动,儿童需要在现实和想象的事物中创造出分离的认知表征。

  与儿童讨论过去的事件也已经被发现与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相联系。

或许因为现实中有许多需要儿童讨论的表现不一致的事件。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们的学前读物中就包含了大量的帮助儿童探索人们心理活动的内容。

此外,生活本身也呈现了许多有关心理理论问题的情境,例如,人们忘记了把东西挪动过,还到最初放置的地方去找;误解,以及互相揶揄;想象;以及互相讨论等。

与儿童讨论这些事件将帮助他们既学习了有关探讨心理问题的语言,也获得了成熟的心理理论所必须基于的一些概念。

  最后,对那些具有有限语言能力的儿童心理理论能力发展的研究告诉我们,在发展儿童基本的社会及认知能力时,语言所担任的重要角色。

因此,提高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必须与儿童的语言训练及思维练习结合起来进行。

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

一、心理理论及其研究概述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发现如果和一个社会阅历丰富的老者交谈,他通常会很清楚地知道你想说什么,想做什么;人们也经常有意无意地推测其他人的想法和行为。

这种关于心理的认识能力就是一种心理理论能力,是人类的基本的认识能力之一。

这种能力与人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它是人们与他人沟通、交流、合作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形成正常的人际关系的保障。

 

所谓心理理论(theoryofmind)就是指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内在心理状态与外在行为的认识能力。

它可以泛指任何关于心理的知识,也可以被严格地定义为用于认识心理世界的因果解释系统,即心理状态(如信念、愿望、知觉、思想、情绪和意图等)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个体可以利用这些相互联系的心理状态来解释和预测行为。

 

心理理论的研究是近半个世纪以来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并广泛地渗入到了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比较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以及哲学等多个研究领域中。

心理理论这一命题最初源于普雷马克和伍德拉夫(Premack&Woodruff,1978)对黑猩猩的研究。

后来,维默尔和佩纳(Wimmer&Perner,1983)将这一概念引入了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中,并设计出了错误信念任务这一经典的实验范式,用以考察儿童是否获得心理理论。

错误信念任务包括意外地点任务和意外内容任务。

在意外地点任务中,实验者用木偶或图片给儿童演示下面的故事:

小狗今天生日,得到了一块肉骨头。

它把肉骨头放进了绿色的小房子里,然后就去公园玩了。

过了一会儿小熊来找小狗玩。

它看见小狗不在,就把小狗的肉骨头拿了出来,放进了红色的房子里,然后也走了。

过了一会儿小狗回来了,它饿了,想去找肉骨头了,问:

小狗会去哪个房子里找肉骨头?

通常,3岁的儿童会错误地回答“红色的房子”,而4岁的儿童则能正确地回答小狗会去绿色的房子里找肉骨头。

在意外内容任务中,实验者给儿童看一个装有铅笔的蛋糕盒,在蛋糕盒没有打开之前,问儿童他认为里面装的是什么,此时,儿童回答装的是蛋糕。

接着,实验者把蛋糕盒打开给儿童看,问儿童在蛋糕盒没有打开以前他认为里面装的是什么;或者问其他小朋友看到这个蛋糕盒会认为里面装的是什么。

类似地,3岁儿童也通常会给出错误的回答,他们会说在蛋糕盒打开前他认为里面装的是铅笔,或者其他小朋友看见蛋糕盒会认为里面装的是铅笔;4岁的儿童则给出正确的回答,在蛋糕盒打开前认为里面装的是蛋糕,其他小朋友也会认为里面装的是蛋糕。

为什么3岁儿童不能正确地推测他人的行为和想法,甚至否定自己先前的想法呢?

这就要从错误信念任务所测查的心理成分谈起。

错误信念任务是以儿童信念特别是错误信念理解为基础的。

信念是指心理对现实世界的反映,它包括知晓、确信、假定、想法和意见。

信念可以分为真实信念和错误信念,前者是指自己或他人的与现实一致的信念,后者则是指与现实不一致的信念。

年幼儿童固着于信念真实地反映现实世界,他们只能对现实信息进行复制。

年长儿童则能理解心理是可以积极、主动地解释某人知觉到的经验,这些经验可以用来推测他人的信念和预测他人的行为。

如果儿童能正确完成错误信念任务,就表明他们能够以不同的方式表征同一客体或事件,表明他们已经获得了和成人相同的思考方式(而非内容)。

迄今为止,绝大多数研究者都将错误信念任务作为考察儿童是否获得心理理论的一种“石蕊剂”检验任务。

按照丹尼特(Dennett)的观点,具有心理理论的最低标准是成功地处理这样的问题:

为了评定他人的心理状态,不能依靠自己的知识。

在错误信念任务中,年长儿童可以不依靠自己的经验,而是根据他人的经验去推测他人的心理或行为。

对错误信念的研究开心理理论研究之先河,此后研究者大致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不断深入和拓展这方面的研究。

(1)通过错误信念任务的不同变式,试图确定儿童在什么时候获得错误信念概念和探讨儿童获得错误信念的机制是什么。

如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3岁甚至更小的儿童在非语言状态下的错误信念任务情景中能作出正确的反应,这表明3岁儿童具有内隐的错误信念。

(2)除对信念的研究外,研究者还对意图、情绪、愿望等的理解进行深入的研究,拓展了心理理论的研究范畴。

如弗拉斯伯格(Flusberg)就提出了心理理论的两成分模型,其中社会认知成分是传统心理理论研究中的信念;社会知觉成分是指对情绪、意图等的理解,这一部分与知觉密切相关。

(3)纵向研究儿童心理理论发展规律和横向研究心理理论各成分之间的联系。

如,研究者们发现继4岁儿童获得了错误信念理解能力(一级错误信念)后,6岁儿童能理解和运用二级错误信念;在4岁儿童理解一级错误信念以前,3岁儿童就已经掌握了信念指导行为这一原则。

(4)考察自闭症等各种发展性障碍儿童,及各种视、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理论。

研究发现这些儿童的心理理论有不同程度的缺损或发展延迟。

(5)探讨儿童心理理论获得和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执行功能、语言、等质的因素,家庭规模、与父母的交流等量的因素。

(6)提出理论论、模块论、模拟论等理论来解释个体心理理论的获得、发展及运用。

(7)运用fMRI、PET、ERG等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手段,探查心理理论的脑机制。

接下来,我们将对其中几方面的研究作出较为详细的介绍。

二、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特点

目前研究者们对婴儿是否具有心理理论还存在着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个体在婴儿时期的确表现出了某种心理理论的前兆。

到两岁以后儿童逐步地获得更多的心理理论。

下面我们将近年来该研究领域中的一些主要成果作简单的介绍。

(一)儿童的愿望、信念及相关表征的发展

韦尔曼(Wellman)认为人们心理理论是基于信念—愿望的推理。

我们解释、预测个体的行为都是基于我们对他们愿望和信念的理解,也就是推测他人的想法、愿望、目的、观念、知识等。

 

大约两岁左右的儿童开始获得愿望心理学(desirepsychology)。

这种愿望心理学包含愿望、知觉、情绪、行为和结果之间简单的因果关系。

比如幼儿认识到,个体达到了他们的愿望,那么他们就会表现出满足、高兴;如果没有达到愿望,那么就会失望。

幼儿会选择成人喜欢的东西而不是自己喜欢的东西给成人。

在这个阶段,儿童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对自己及别人的心理几乎都是以愿望为评定标准。

在愿望心理学阶段,除了对简单愿望的理解,还包括对简单情绪和简单知觉经验或注意的最初观念。

到儿童3岁的时候,他们开始进入愿望—信念心理学(belief-desirepsychology)阶段。

儿童开始自发地谈及信念、思想和愿望;他们也能够掌握一些运用信念来推测行为的基本原则,如3岁的儿童知道自己和他人可能会有不同的信念,行为是由信念指导的。

虽然此时儿童对信念有初步的理解,他们对自己及别人的行为仍以愿望而非信念为标准来解释。

比如,3岁儿童不能完成意外地点的任务,韦尔曼等人就认为是因为儿童预测小狗没找到骨头会不开心,并将在其他地方继续寻找。

因此,儿童此时是基于愿望来推测小狗的行为而不是信念。

大约到4岁的时候,儿童获得了类似于成人的信念—愿望心理学(belief-desirepsychology)。

他们开始综合信念和愿望等因素对自己和别人的行为进行推断。

4岁儿童不仅能完成错误信念任务,也能完成外表—真实任务。

在外表—真实任务中,实验者给儿童看一个外表是石头的海绵,问儿童这是什么,儿童会回答这是石头;当让儿童触摸海绵后,问儿童之前认为是什么,3岁儿童会错误地回答这是海绵,而4岁的儿童则能正确回答说是石头。

4岁儿童在错误信念任务、外表—真实任务以及其他领域的具有双重表征特征的任务中的一致正确性,表明他们在此阶段获得了某种心理表征理论,认识到事物可能以不同的方式加以表征。

这一突破性的发展对儿童获得心理理论领域中的其他能力有重要的意义,如假装理解、意图理解、欺骗等。

接下来我们将逐一介绍儿童这些方面的发展

(二)儿童的假装理解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年幼儿童就能参加“过家家”之类的游戏。

他们经常将板凳当成马来骑,经常将自己假扮为某个童话故事中的主人翁。

这些现象表明他们已经能够做出假装行为了。

研究发现,2~4岁的儿童能够辨认假装,能够自发地做出假装行为。

比如,实验者拿着一根香蕉打电话,3岁的儿童能辨认出实验者是在假装打电话,而非真的打电话。

虽然年幼儿童能够辨认出假装并做出假装行为,但他们能真正理解假装吗?

关于这一点,目前研究还存在争论。

莱斯利(Leslie)认为2岁儿童的假装行为表明他们具有元表征能力,能够认识到自己和他人的假装心理;而另一些研究者则认为4岁以后的儿童才能对假装心理进行表征。

为何研究结果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异呢?

我们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对假装心理的含义有不同的理解而造成的。

总的来看,假装理解的含义可以分为:

理解假装行为;理解假装是主观的、心理的;理解假装是具有心理表征的。

前面的事例告诉我们,从两岁开始,儿童就能够理解假装行为,而3岁的儿童则能够理解假装是心理的、主观的。

这一点可以通过让儿童判断他人在假装发生时心里所想的假装内容来研究儿童对假装的认识。

如给儿童呈现这样一个假装情景,一个人假定一个空杯子里有巧克力奶,然后离开,这时实验者和儿童假定这个杯子里装着橘子汁,当那个人回来时问儿童,那个人假定杯子里是什么。

结果表明,78%的3岁儿童能够给出正确的回应。

5岁甚至更大的儿童才能理解假装是具有心理表征的。

这方面最有力的证据来自于利拉德(Lillard)的Moe任务。

实验中,告诉儿童,Moe是一个来自遥远的地方的玩偶,它对小鸟一无所知,却能像小鸟一样地挥动双臂飞起来。

然后问儿童:

Moe是否在假装成小鸟?

大多数儿童都给予错误的回答:

“Moe是在假装成小鸟。

”在这个范式中,给儿童呈现了一个心理状态与外部行为相冲突的情景,结果表明,儿童根据外部行为来判断Moe是否在假装。

(三)儿童的意图理解

意图是儿童心理理论的重要成分,它至少包含这样两个部分:

一是目标所导向的个体的具体行动;二是对目标对象的一系列内心的表征,包括如何达到目标的计划,对计划能实现目标的相信,以及对实现目标的愿望。

比如一个婴儿在想要伸手得到一个玩具时心理是怎样的?

伸手是这个婴儿有意图产生的行为。

但是这个婴儿的有意图的状态还包括了对玩具的表征和想要得到它的愿望,以及要怎样才能得到这个玩具的行动的计划等。

对意图的理解简言之就是理解到有意图的行为是包含了内心的表征的,缺乏这种内心表征的行为就不是有意图的行为。

获得对意图的理解对于儿童的发展是重要的。

首先,它帮助儿童理解人和动物、其他物体的不同,人们的大多数行为是自愿或者有某种意志的,它由意图产生并受到意图的推动。

其次,对意图的理解对理解道德以及责任也是必须的(Shantz,1983)。

儿童必须学会把人们受到奖励或者责备看成人们所做出的行为是否有意图或者无意图的一个结果。

最后,一些对意图的理解对于理解计划是必需的,因为计划是由意图构成的(Bratman,1987);这样的理解对儿童建立和执行计划都有帮助。

关于意图理解的研究始于皮亚杰(1932),之后经由其他的学者验证:

与年长的儿童不同,当一个行动受到谴责时年幼儿童会把原因归结于错误的行为而不是行动者的意图。

比如,他们会认为故意摔碎和不小心碰碎花瓶都应该受惩罚。

对此,研究者的解释为:

8或9岁以下的儿童不能意识到意图,也不能以此为依据进行道德判断。

新近的研究认为,儿童能够在更早的阶段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意图,但是研究所显示的年龄并不一致。

研究(Shultz,etal.,1980)发现,3岁左右的儿童能够辨别哪些事情的发生是无意图的。

比如,让儿童戴上一个能干扰其视觉的棱镜,然后从两个硬币(银币和铜币)中拿出其中一个。

如果被指示拿左边的银币时,改变后的视觉会使儿童接触到的是右边的铜币。

当问儿童是否有意去拿铜币时,大多数3岁儿童能正确地否认有这种意图。

但是3岁儿童在辨别膝跳反射是否有意图时却存在困难。

通过引起儿童产生膝跳反射,然后问儿童是否有意动腿时,3岁儿童却表示他们有意动腿,而5岁儿童报告他们不是有意动腿的。

廖渝等(2006)的研究则显示中国儿童4岁的儿童已经能够正确地判断膝跳反射不是由意图产生的。

弗拉维尔(Flavell,1999)的研究认为,儿童在3.5~4岁之间能达到对意图的理解。

总之,目前的研究没有得出儿童获得意图理解确切时间,但这个年龄应该早于皮亚杰时期认为的8岁,大致在3~5岁之间。

 

(四)儿童的欺骗能力 

欺骗是人类的一项重要的技能。

对儿童欺骗的研究包括两个维度,一是指儿童问题行为中的“欺骗行为”,二是指儿童心理理论中的“欺骗能力”。

在后一研究领域中,所谓的欺骗能力或欺骗,是指个体有意地培养他人的错误信念,以致他人产生错误的行为或进入某一误区。

从概念来看,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意图使他人产生错误信念。

索迪安(B.Sodian)的经典实验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索迪安要求儿童设法不让一个演强盗的木偶得到金币,而让演国王的木偶得到金币。

实验研究包括两种游戏条件。

在第一种条件下,研究者对儿童说:

强盗会把那个金币据为己有,而国王会从钱袋里再拿出一枚金币,把两枚金币都送给儿童。

木偶剧中,木偶的面前放两个箱子,其中一个箱子里放了一枚金币,儿童看得见金币在哪个箱子里,但木偶看不到。

在木偶选择箱子前都会先问儿童:

“金币在哪里?

”实验目的就是要证实儿童是否会因为不想让强盗得到金币而告诉强盗的是一个空箱子,但会告诉国王正确的箱子,让国王找到金币。

结果发现,4岁儿童很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同时他们也得到了奖励的金币,但3岁儿童总是正确地指出那个有金币的箱子,而不管问他的人是强盗还是国王,他们总是“实话实说”。

在第二种条件下,强盗和国王都很懒,每人每次只打开一个箱子。

儿童要做的就是锁住其中一个箱子,使强盗拿不到金币,从而让国王找到金币。

也就是说,这次儿童将通过对事物的改变来支配他人的行动,而不是通过对信息的控制来改变他人的想法。

结果发现,3岁儿童能成功地完成此实验任务。

虽然索迪安的研究和大多数研究一样都发现4岁儿童具备欺骗能力,3岁儿童不具备,但对儿童何时获得欺骗能力,研究者们还有较大的分歧。

而这一分歧的关键在于研究者对儿童何时获得信念有不同的看法。

“先天论”的支持者麦克纳马拉(MacNamara)认为,即使是还在父母怀抱中的婴孩也都拥有关于一定的心理理论;“早期论”的支持者莱斯利、韦尔曼等人认为,儿童从两岁半开始就形成关于信念的信念的能力,拥有了心理理论能力和欺骗能力。

“晚期论”的支持者弗拉维尔、佩纳和维默尔认为,儿童只有到了4岁以后才可能形成关于信念的信念,拥有心理理论,而两岁半的年幼儿童不能理解他人的误信念,所以不能进行真正的欺骗。

 

(五)儿童对情绪状态的理解 

塔格尔-弗拉斯伯格和沙利文(Tager-Flusberg&Sullivan)提出了心理理论的两成分模型,认为心理理论包括社会认知成分和社会知觉成分。

社会认知成分主要和认知加工系统有关,如与语言能力等关系密切,需要在头脑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表征和推理加工。

社会知觉成分则属于人的知觉范畴,包括从他人的面部表情、声音和行为动作等信息迅速判断其意图、情绪等心理状态,它可能主要和情绪系统有关,是一种内隐化的过程。

按照心理理论两成分的观点,对情绪状态的理解属于社会知觉成分。

这一部分的发展要早于社会认知成分。

近年来,对儿童情绪状态的理解有以下的一些研究成果。

 

儿童心理理论的社会知觉成分首先发展起来的就是面部表情的识别,大约在两岁甚至更小。

面部表情是人们情绪的外在表现。

对面部表情的识别反映出儿童能通过成人的表情推测他们的内部心理状态,但这只是一种简单的事件一一对应的关系,而不涉及其他复杂的心理活动。

随着儿童心理概念的丰富,他们能对自己和他人情绪产生的原因和线索作出推断,从而预测别人的情绪状态,指导自己作出正确的行为反应。

2.5~3岁时起,儿童能够明白愿望与情绪的关系,他们知道愿望得到满足使他人高兴,反之则使他人难过。

4岁儿童开始逐渐明白信念与情绪的关系,这种能力到6岁基本成熟。

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儿童知道人们的行为是为了达到他们的目标,但如果他们对目标的信念是错误的,那么他们会到错误方向去寻求目标;而且人们感到高兴或悲伤是依赖于他们对能否获得想要客体的预期,不管预期是否符合现实的情境。

例如儿童知道,虽然一个糖盒里没有糖果,但对于认为里面装有糖果的人,当得到或看到糖盒时,也会感到高兴。

在理解错误信念后,儿童明白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表征,这也就促进了他们对冲突情绪的理解。

冲突情绪的理解指儿童知道同一个客体可能会引发两种矛盾的情绪反应:

积极的和消极的。

6岁甚至更晚,儿童才能明白同一客体可以引发一种以上的混合情绪,例如儿童能判断在学校即将放假的前一天,面对休假和与老师、同学的暂时分别,会同时产生高兴和难过两种情绪。

除了上述三方面以外,对儿童情绪状态理解的研究还包括儿童的情绪调节,这是儿童情绪状态理解发展的较高级阶段。

对于这一方面,我们在第九章进行论述。

三、心理理论的影响因素

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有些儿童的心理理论获得较早,有些则较晚;有些儿童对他人心理的反应敏感,而有些则反应迟钝。

影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从对发展的影响来看,大致可以分为量的影响和质的影响两类影响因素。

量的因素主要来源于家庭(主要包括家庭的规模、家庭中的语言交流方式)和儿童的假装游戏,这些因素会影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速度;质的因素则主要包括执行功能、语言发展,它们与心理理论有深层次的联系,不仅影响心理理论的发展速度,更可以影响儿童心理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