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重庆市高三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三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96335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51.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重庆市高三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三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届重庆市高三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三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届重庆市高三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三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届重庆市高三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三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届重庆市高三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三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重庆市高三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三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届重庆市高三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三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重庆市高三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三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重庆市高三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三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届重庆市高三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三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

高2018届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三次)

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叶绿体基粒由多个类囊体叠成,其上分布有光合色素和光反应的酶

B.线粒体内膜凹陷折叠成嵴,有利于增大分解葡萄糖的酶的附着面积

C.中心体和核糖体都仅由蛋白质构成,他们都在有丝分裂中发挥作用

D.硅肺是一种溶酶体病,该病的根本原因是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

【答案】A

【解析】叶绿体基粒是光反应的场所,它由多个类囊体叠成,其上分布有光反应所需的光合色素和相关的酶,A正确;线粒体内膜凹陷折叠成嵴,有利于增大催化[H]和O2反应的酶的附着面积,B错误;核糖体的组成中除有蛋白质外,还有rRNA,C错误;硅肺是一种溶酶体病,该病的根本原因是患者体内缺乏合成分解硅尘的酶基因,直接原因才是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D错误。

2.艾滋病(AIDS)是由于感染HIV引起的一类传染病,人体感染HIV后体内HIV浓度和T细胞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

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曲线AB段,HIV浓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它在内环境中大量增殖的结果

B.曲线BC段,HIV浓度下降主要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

C.曲线CD段,人体的细胞免疫能力大大下降,体液免疫基本不受影响

D.曲线EF段,T细胞浓度上升是因为骨髄中造血干细胞快速分裂的结果

【答案】B

【解析】结合曲线图分析,由于HIV只能在宿主细胞内才能增殖,所以AB段内HIV浓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它在宿主细胞中大量增殖的结果,不是内环境,A错误;消灭HIV,一方面需要细胞免疫将胞内的HIV释放到内环境,另一方面需要体液免疫将内环境中的HIV通过与抗体结合而消灭的HIV,所以B正确;图中CD段时期,体内HIV逐渐增多,而T细胞逐渐减少,由于T细胞既要参与细胞免疫,也要参与体液免疫,所以随T细胞的减少,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要大大降低,C错误;T细胞是在胸腺内产生并成熟,不是在骨髓,所以D错误。

3.中心法则概括了自然界生物的遗传信息的流动途径,途径如图所示。

对它的相关说法,

正确的是

A.1957年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内容只包括图中的①②③

B.图中③④过程均有碱基互补配对,且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

C.图中①⑤过程的酶是DNA聚合酶,②过程是RNA聚合酶

D.在人体胚胎干细胞和心肌细胞中均存在图中①②③过程

【答案】A

【解析】根据课本内容的介绍,1957年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内容只包括图中的①DNA复制过程、②转录过程和③翻译过程,A正确;图中③过程是翻译,碱基配对方式是A-U,U-A,G-C,C-G,④过程是RNA复制,碱基配对方式也是A-U,U-A,G-C,C-G,B错误;图中①过程是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⑤过程是逆转录,需要逆转录酶;②过程是转录,需要RNA聚合酶,C错误;由于①DNA复制过程只能在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中才发生,而人体心肌细胞不在分裂增殖,所以D错误。

4.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每个种群数量变化均符合“S型”曲线

B.群落中各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群落演替都会使群落的结构变更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更高

D.若种群中年龄组成维持稳定,种群密度就会一直维持稳定

【答案】B

【解析】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由于开始逐渐称为优势种而数量逐渐增多,但随着演替的不断进行,该优势种群逐渐被其他种群替代,则种群数量会不断减少,这种变化不符合“S型”曲线规律,A错误;由于群落中包含一定区域内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各种微生物,所以这些不同种群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正确;群落演替的方向是否会使群落的结构变更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更高,主要取决于环境条件的好坏,C错误;若种群中年龄组成维持稳定,但种群遇到环境中不可抗拒的因素的影响,则种群密度可能逐渐降低,D错误。

5.诺贝尔奖获得者吉尔伯特认为:

用不了50年,人类将能用生物工程的方法培育出人体的所有器官。

即不久的将来医生可从人体上取下细胞,培养成器官或组织来移植到患者的体内。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将人的体细胞培育成组织或者器官,体现了人的体细胞的全能性

B.将人的体细胞培育成组织或者器官,细胞中凋亡基因均不会表达

C.将人的体细胞培育成组织或者器官,细胞中染色体的端粒会延长

D.培养人体细胞时若出现癌细胞,说明细胞群体遗传物质有了差异

【答案】D

【解析】将人的体细胞培育成组织或者器官,而没有发育为完整个体,则不能体现人的体细胞的全能性,A错误;由于将人的体细胞培育成组织或者器官的过程中始终存在部分细胞发生凋亡的现象,故凋亡细胞内凋亡基因均会表达,B错误;将人的体细胞培育成组织或者器官的过程中,由于细胞的不断分裂,细胞中染色体的端粒会缩短,C错误;由于癌细胞是细胞内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所以若培养人体细胞时出现了癌细胞,说明细胞群体遗传物质(基因)有了差异,D正确。

6.某实验小组将菠菜叶肉细胞的不同结构分离出来,再选取不同结构组合在试管内进行细胞重组模拟研究,操作流程如下图,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①过程如果使用酶解法,则应该加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利用了酶的专一性

B.②过程要保持各种细胞结构的相对完整,可利用渗透作用原理加少量清水

C.③过程要单独分离出细胞的各种结构,可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或差速离心法

D.④过程若将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混合,充入二氧化碳,光照下可产生氧气

【答案】C

【解析】从叶肉细胞中获得原生质体,需要将叶肉细胞的细胞壁去除,则需要加入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通过酶解法将细胞壁破坏,利用的原理是酶的专一性,A正确;在原生质体中加入少量清水,会使原生质体不断吸水而涨破,释放出细胞内容物,得到细胞匀浆,B正确;从细胞匀浆中分离出各种细胞结构,只能采用差速离心法,不能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C错误;在细胞质基质中含有的完整叶绿体,可以在适宜的光照、温度和CO2供应等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而产生氧气,D正确。

7.为研究干旱胁迫对某植物生理的影响,科研人员在实验室内其他条件适宜且恒定的条件下,人为制造缺水环境(干旱胁迫)。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干旱胁迫初期,测得叶片气孔开度降低,叶片光合速率也降低。

请分析叶片光合速率降低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干旱胁迫中期,测得光反应释放的氧气减少,推测出可能是叶绿体内____________(结构)受损所致,这样为暗反应提供的__________减少,从而光合速率降低。

(3)将叶面积相等的A、B两种植物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温度适宜且恒定的密闭小室内,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测量仪每隔5分钟测一次小室中的CO2浓度,结果如图所示。

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都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密室中CO2浓度下降到一定浓度后不再继续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实验可推测出__________植物更耐旱。

【答案】

(1).气孔开度降低,叶片吸收CO2的量减少,所以光合速率降低

(2).类囊体薄膜(3).ATP和[H](4).植物在光下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大于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导致容器内CO2的浓度降低,光合速率降低(5).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6).B

............

(1)结合题意,干旱胁迫初期,由于叶片气孔开度降低,叶片吸收CO2的量减少,所以叶片光合速率降低。

(2)在干旱胁迫中期,光反应释放的氧气减少,推测出可能是叶绿体内进行光反应的结构——类囊体薄膜受损所致,这样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ATP和[H]减少,从而光合速率降低。

(3)密室内,由于绿叶在光下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大于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导致容器内CO2的浓度降低,光合速率降低;当密室中CO2浓度下降到一定浓度后不再继续下降,说明此时绿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即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等于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

根据两种植物在密室中CO2浓度大小比较,B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CO2补偿点更低,说明B植物更耐旱。

【点睛】注意:

通过该实验的结果判断植物耐旱性能主要是依据是密室内剩余的CO2浓度,越小越耐旱。

8.下图为人体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免疫系统之间的某些相互关系,其中细胞因子是免疫细胞对刺激应答时分泌的物质(如淋巴因子),CRH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ACTH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图中“+”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下丘脑能接受的信息分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丘脑和垂体上均具有的受体是______________。

应激导致下丘脑分泌CRH,并通过分级调节,导致糖皮质激素增多,此过程的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____(填“神经调节”或“体液调节”或“神经-体液调节”)。

请分析在应激时血液中糖皮质激素不能升高太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脑水肿是指脑内水分增加、导致脑容积增大的现象。

会引起脑血管疾病、脑部肿瘤等疾病。

患者可以采用静脉输液甘露醇来治疗,也可以注射促皮质激素(ACTH)进行治疗。

①脑水肿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某些蛋白质进入脑部组织液,使其渗透压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进而引起脑组织液增多。

②为了研究ACTH的治疗效果,医疗专家做了以下临床实验,其结果如下,根据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

使用药物

治疗时间

治疗前水肿指数

治疗结束水肿指数

治疗结束半年后水肿指数

甲(79例)

ACTH

3个月

4.1-9.6

1.1-2.9

1.2-2.9

乙(79例)

甘露醇

3个月

5.1-7.1

3.3-4.9

4.7-6.3

 

【答案】

(1).神经递质、细胞因子、糖皮质激素

(2).糖皮质激素受体(3).神经-体液(4).血液中糖皮质激素升高会反馈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导致分泌糖皮质激素下降(5).升高(6).ACTH治疗脑水肿的效果比甘露醇好,而且不会出现反弹(意思接近给分)

【解析】试题分析:

结合题意和图解,一方面因应激反应引起神经系统产生神经递质,作用于下丘脑;另一方面因感染引起体内免疫系统分泌细胞因子,作用于下丘脑;进而引起下丘脑中相关内分泌细胞分泌CRH,CRH促进垂体分泌ACTH,ACTH促进肾上腺分泌糖皮质激素。

当糖皮质激素含量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会反馈抑制垂体、下丘脑以及免疫系统的功能,使糖皮质激素不会过多的分泌。

(1)结合前面的分析可知,下丘脑接受的信息分子有神经递质、细胞因子、糖皮质激素,而垂体接受的信息分子有CRH和糖皮质激素,所以在下丘脑和垂体上均具有的信息分子受体是糖皮质激素受体。

应激→神经系统→神经递质→下丘脑分泌CRH,属于神经调节;下丘脑→CRH→垂体→ACTH→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该过程属于体液调节中的分级调节,而整个过程的调节方式则为神经-体液调节。

由于血液中糖皮质激素升高会反馈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导致分泌糖皮质激素下降,所以应激时血液中糖皮质激素不能升高太多。

(2)①结合题意分析,脑水肿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某些蛋白质进入脑部组织液,使其渗透压升高,进而引起脑组织液增多。

②根据表中表中的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