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栖梧 柳永.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961736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77.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凤栖梧 柳永.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凤栖梧 柳永.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凤栖梧 柳永.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凤栖梧 柳永.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凤栖梧 柳永.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凤栖梧 柳永.docx

《凤栖梧 柳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凤栖梧 柳永.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凤栖梧 柳永.docx

凤栖梧柳永

1、送魏大从军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作者简介

陈子昂:

(659~700)字伯玉,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

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

成年后始发愤攻读,关心国事。

24岁时举进士,直言敢谏,一度因“逆党”反对武则天的株连而下狱。

两次从军,对边塞形势和当地人民生活有较深的认识。

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

有《陈伯玉集》传世。

背景资料

本诗作于诗人在长安任职期间,是一首送朋友魏大到边塞从军的赠别诗。

作为唐代革新运动的启蒙者,陈子昂一直强调汉魏风骨。

此诗不落一般送别诗缠绵于儿女情长、凄苦悲切的窠臼,从大处着眼,激励出征者立功沙场,抒发了作者的慷慨壮志。

写的慷慨激昂,很能代表陈子昂的文学主张。

词语注释

⑴“匈奴犹未灭”:

指的是汉代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的典故。

⑵“魏绛复从戎”:

魏绛是春秋晋国大夫,他主张晋国与邻近少数民族联合,曾言“和戎有五利”,后来戎狄亲附,魏绛也因消除边患而受金石之赏,陈把魏绛“和”改成“从”,表明了其对当时边事的看法,并希望友人像“多功”的魏绛一样杀敌建功,保卫边疆。

而有意思的是,魏绛和魏大恰巧同姓。

⑶“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六郡雄,原指上述地方的豪杰,这里专指西汉的赵充国。

《汉书》中记载其为“六郡良家子”。

⑷“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后汉书·窦宪传》中记载,窦宪为车骑将军,大破北单于,登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

[2]

作品鉴赏

首二句“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读来令人震撼。

读者可以清楚地意识到边境上军情的紧急,也可以感觉到诗人激烈跳动的脉搏。

首句暗用汉代威镇敌胆的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典故,化用其言,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并以此勉励友人。

此处“匈奴”二字,以汉代唐,借指当时进犯边境的少数民族统治集团。

诗人又把春秋时以和戎政策消除了晋国边患的魏绛比作魏大,变“和戎”为“从戎”,典故活用,鲜明地表示出诗人对当时边防战事的看法,同时也从侧面说明魏大从戎是御边保国的壮举。

希望友人像“多功”的魏绛一样杀敌建功,保卫边疆。

而魏绛和魏大恰恰同姓,直点其名,更显得有诗趣。

三四句中,“三河道”点出送别的地点。

古称河东、河内、河南为三河,大致指黄河流域中段平原地区。

此处概指在都城长安送客的地方。

“六郡”,指金城、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

“六郡雄”,原指上述地方的豪杰,这里专指西汉时在边地立过功的赵充国。

两句的旨意是:

与友人分别于繁华皇都,彼此心里总不免有些怅惘;但为国效力,责无旁贷,两人执手相约:

要像汉代名将、号称六郡雄杰的赵充国那样去驰骋沙场,杀敌立功。

借用其事,这一典故用得很别致,不直接点出是用典,而是通过送别时的交谈表达出来,别有一番风味。

既表达了与友人分别于繁华皇都的惆怅之感,又表达了为国立功的宏愿,气概慷慨雄壮。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这两句是写魏大从军所往之地。

一个“横”字,写出雁门山地理位置之重要,它横亘在代州北面;一个“接”字,既逼真地描绘出飞狐塞的险峻,又点明飞狐塞是遥接云中郡,连成一片的。

它们组成了中原地区(三河道)的天然屏障。

此处的景物并不在眼前,而是在诗人的想象之中,地理位置的重要,山隘的险峻,暗示魏大此行责任之重大。

这就为结句作了铺垫。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只说其地,便如瓜熟蒂落,极其自然。

此处运用东汉时车骑将军窦宪以卓越的战功,大破匈奴北单于,又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的典故。

友人从军的雁门山和飞狐塞的地势是险峻的,行军打仗肯定更是艰苦的,但作者还是激励希望友人能扬名塞外,不要让燕然山上只留下汉将的战功,而要留下我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

这在语意上,又和开头二句遥相呼应。

全诗一气呵成,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陈子昂借用四个历史上的抗敌名将来比喻魏大,以此激励友人,表现出诗人“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感遇·本为贵公子》)的忠心报国情怀。

感情豪放激扬,语气慷慨激昂,英气逼人,令人读来如闻战鼓,有气壮山河之势。

使用四个典故时注意变化,将历史人物、眼前景物和临别情怀完全交融在一起,又表现出作者纯熟的技艺。

难怪韩愈高度评价说:

“国(唐)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1]

2、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山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作者简介

李白唐(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李白是唐朝著名诗人,也是中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

李白和杜甫合称“大李杜”。

创作背景

《登金陵凤凰台》是李白集中为数不多的七言律

之一。

此诗一说是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作者奉命“赐金还山”,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一说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后所作。

“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相传南朝刘宋永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

注释

1.凤凰台:

故址在今南京市凤凰山。

相传南朝刘宋永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

2.吴宫:

三国时吴国建都金陵,故称。

晋代:

东晋亦建都于金陵。

衣冠:

东晋文学家郭璞的衣冠冢。

指豪门贵族。

丘:

坟墓。

3.三山:

山名,在南京市西南长江边,因三峰并列、南北相连而得名。

陆游《入蜀记》卷一:

"三山,自石头及凤凰台望之,杳杳有无中耳。

及过其下,则距金陵才五十里"。

半落:

形容三山有一半被云遮住。

极高远,若隐若现,看不大清楚。

4.二水:

一作"一水"。

指秦淮河流经南京后,西入长江,被横截其间的白鹭洲分为二支。

白鹭洲:

古代长江中的沙洲,洲上多集白鹭,故名。

今已与陆地相连。

5.浮云:

陆贾《新语·察征》:

"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

"浮云蔽日:

喻奸邪之障蔽贤良。

比喻谗臣当道。

译文

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鸟来这里游憩,而今凤凰鸟已经飞走了,只留下这座空台,伴着江水,仍径自东流不停。

当年华丽的吴王宫殿,及宫中的千花百草,如今都已埋没在荒凉幽僻的小径中,晋代的达官显贵们,就算曾经有过辉煌的功业,如今也长眠于古坟中,化为一抔黄土。

我站在台上,看着远处的三山,依然耸立在青天之外,白鹭洲把秦淮河隔成两条水道。

天上的浮云随风飘荡,有时把太阳遮住,使我看不见长安城,而不禁感到非常忧愁。

赏析

李白很少写律诗,而《登金陵凤凰台》却是唐代的律诗中脍炙人口的杰作。

这是一首登临怀古之作,李白心系长安,南游金陵,登凤凰台,见景生情,把眼前景物、自己的感受和历史故事糅合在一起,既抒发报国无门的沉痛,又含蓄的表达对黑暗势力的谴责,字里行间隐寓着伤时的感慨。

诗的第一句点题。

“凤凰台上凤凰游”,很自然地将凤凰台的得名点了出来,起句自然飘逸。

而接着的一句,却是那样的无限感慨:

“凤去台空江自流”!

一个“自”字,道出了多少历史兴亡的喟叹。

这里的“凤凰”,一语双关,既点明了凤凰台的由来,又有人世的沧桑蕴含其中。

凤去台空,六朝繁华,一去不返。

只有长江的水仍然不停地流着,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存在!

十四字中连用了三个“凤”字,却不嫌重复,音节流转明快,极其伏美。

韵致高逸,寄慨遥深。

三、四句承上,以“吴宫”、“晋代”一联,概指了凤凰台作为六朝故都所见证的历史兴亡。

语言平缓而对仗精工,寄寓着无限的悲凉。

诗人感慨万分,吴国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进入坟墓。

浸透了无限的凄凉。

那一时的烜赫,在历史上留下了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呢!

前四句李白着意描绘、渲染一种荒凉破败的景象,为下文烘托一种深沉忧郁的气氛。

五、六句写大自然的壮美。

诗人没有让自己的感情沉浸在对历史的凭吊之中,而把深邃的目光投向大自然的情怀。

他登台远眺,放眼望去,那吴宫晋苑、六代繁华,早已看不见了,只有那历尽沧桑的青山依旧,绿水长流。

那远处的三山,高峻挺拔,半落在青天之外,云雾缭绕,若隐若现,似有还无;白鹭洲横卧江心,竟把长江分割成为两半,使二水分流,波涛汹涌,描绘出了凄迷的水阔山遥的景象。

于是自然力的巨大、恢阔,赋予人以强健的气势,宽广的胸怀,也把人从历史的遐想中拉回现实,重新感受大自然的永恒无限。

这无尽的江山胜迹,留下了多少历史兴亡故事,令人咏叹不已,惆怅难忘。

这一联对仗工整,写景清新壮丽,形象生动,气象万千,是历代传诵的佳句。

最后两句,诗人很自然地回到眼前的现实,从六朝帝都金陵看到唐的都城长安,抒发了深沉的忧虑和关切: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长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征。

这里的“浮云蔽日”,是指朝中奸佞当道。

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朝政已经腐败。

而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心情十分沉痛,愁思无限。

他的痛苦,他的疾恶如仇,他的“与尔同消万古愁”的情结,仿佛也就容易理解。

特别是其中的“长安不见”又内含远望之“登”字义,既与题目遥相呼应,更把无限的情思涂抹到水天一色的大江、巍峨峥嵘的青山与澄澈无际的天空当中。

这样心中情与眼中景茫茫然交织在一起,山光水色,发思古之幽情,思接千载;江水滔滔,吟伤今之离恨,意寓言外,流韵无穷。

触境生愁,饶有余味。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的艺术特点,首先在于其中所回荡着的那种充沛、浑厚、博大之气。

浑厚博大之气使李白渊深的思想,高妙的见解,阔大的心胸,成为编织巨大艺术境界的核心与精神内含。

透过“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的巨大立体时空,可以感受到历史的脉搏跳动与诗人的呼吸一样,通过李白的举重若轻,从容自在,以浩然雄大之气充塞整个诗歌境界的努力,也能更进一步感受到他整个诗歌以气夺人的艺术特点。

其次,又在于对时空观念的完美表达。

这既体现在对历史与自然的认识上,也体现在他构造时空艺术境界的表达方法上。

李白强调的自然永恒不朽,一方面是宣传他以自然为中心的“物我为一”的世界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揭露历史上的统治神话。

因为从古而来,几乎所有的统治者他们都宣扬自己的世代永存与精神不灭,并且还把这样一种模式灌输到人们的意识形态当中,使人深信不疑。

但是,李白则对此不以为然。

在李白看来,宇宙万物之中,能够获得永恒存在的只有自然。

一切的繁华与骄奢淫逸都会烟消云散;另外,李白在表现自然力量的雄大与变化的时空观时,则选取了最为典型的事物,即“三山半落”之混茫与“二水中分”之辽阔,从而构造出阔大的境界,并且把历史的变迁,即时间的改变与地点的依旧,即空间的不改整体地表现出来,启发人们作更深的思考。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的艺术特点,还在于别致自然的遣词造句。

“凤凰”的高飞与“凤凰台”的“空”,洁净、疏朗,与诗人潇洒的气质和略带感伤的情怀相一致,且意到笔到,词义契合,起到了内外呼应的作用。

另外,整首“登临”的内在精神,与“埋幽径”“成古丘”的冷落清凉,与“三山”“二水”的自然境界,与忧谗畏讥的“浮云”惆怅和不见“长安”无奈凄凉,都被恰切的语词链条紧紧地钩连在一起,从而当得起“古今题咏,惟谪仙为绝唱”的赞誉。

作为登临吊古之作,李诗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既感叹六朝繁华转瞬即逝,朝代更迭沧桑巨变,又暗示自然江山永恒长存。

兴亡变化描写无形之中与今时对比,“兴废由人事”,作者忧心的长安的前途如何?

诗人能否实现自己的抱负?

历史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诗人对于当今国家和自己的复杂感受,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尤为深远。

3、咏风王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作者王勃(649-676)字子安。

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号称“初唐四杰”。

他们力求摆脱齐梁艳风,扩大诗歌的题材,表现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抑郁不平的愤慨。

有《王子安集》。

作品注释

(1)肃肃:

形容快速。

(2)山楹:

指山间的房屋。

(3)动息:

活动与休息

翻译:

炎热未消的初秋,一阵清风袭来,顿时吹散浊热,使林壑清爽起来给人以快意和凉爽。

它很快吹遍林壑,驱散涧上的烟云,使我寻到涧底的人家,卷走山上的雾霭,现出山间的房屋。

当日落西山、万籁俱寂的时候,她又不辞辛劳地吹响松涛,奏起大自然的雄浑乐曲,给人以欢娱。

作品鉴赏

宋玉的《风赋》云:

“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下而加焉。

”此篇所咏的“凉风”,正具有这种平等普济的美德。

诗的前两句“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炎热未消的初秋,习习凉风飘然生起,吹散林壑浊热,顿觉清爽怡人。

写风生起,以“肃肃”状风势之速。

“清”,清爽,风仿佛对人有情,给人带来快意和欢娱。

风势之缓急,本来是并无目的的,次句用了一个“加”字,就使之化为有意的行动,仿佛风疾驰而来,正是为了使林壑清爽,有意急人所需似的。

诗人不禁迷醉于其中,冷风啊,你不管深沟还是浅壑,不分高贵还是低贱,都遍施恩惠,平等普济,令人敬佩,使人快意。

诗歌通过拟人化的艺术手法,把风的形象刻画得极具灵性,慷慨无私。

这两句为全诗定下了一种开朗壮阔的意境。

诗的三、四句“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丝丝凉风吹乱了天才少年的长发,驱散了涧谷飘浮的烟云,卷走了山间缠绕的雾霭,犹如精灵般使山间人家重现,将明朗清爽带给人间。

诗人用“驱”、“卷”、“寻”、“出”等字眼写风的活动,进行拟人化的描写,把这些自然现象写成了有意识的活动,她神通广大,犹如精灵般地出入山涧,驱烟卷雾,送来清爽,并吹动万山松涛,为人奏起美妙的乐章。

在诗人笔下,风的形象被刻画得惟妙惟肖了。

正如宋玉《风赋》中“夫风者,天地之气,溥(pǔ)畅而至,不择贵贱而加焉”。

难怪诗人情不自禁地赞美它“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了。

她来来去去虽是无形无迹,却慷慨惠施,不遗余力,行止仿佛一个有情有意之人。

诗人洒脱而来,张开双臂,似要拥吻这勤奋而高尚的风。

以风喻人,有为之士不正当如此?

“有情”二字,活画出风的独具性灵,惟妙惟肖。

诗的结尾两句“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上面从“有情”写其加林壑以清爽,下面又由“有情”赞其“为君起松声”。

听,夜半更深,万籁俱静,她又为歇息的人们不辞劳苦地吹起悦耳的松涛,奏出雄浑的乐曲,给人以欢娱。

这风确乎是“有情”的。

“为君”二字,“待物如人”,有情有义。

此诗的着眼点在“有情”二字。

诗眼是"有情"。

主要体现在"加我林壑清"--秋风轻拂林壑,使林壑幽美清新;还体现在"为君起松声"--在日落山静,夜幕降临之时,风又奏响大自然的乐曲,给人以宁静之美,给人以娱乐。

更说明了风的有情。

通过这种拟人化的艺术手法,把风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诗人以风喻人,托物言志,着意赞美风平等普济的高尚品格和勤奋精神。

风不舍昼夜,努力做到对人有益。

以风喻人,有为之士不正当如此吗?

诗人少有才华,而壮志难酬,他曾在著名的《滕王阁序》中充满激情地写道: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què)之长风。

”在这篇中则是借风咏怀,寄托他的“青云之志”。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称此诗“最有余味,真天才也”,其“余味”犹在于此。

4、倦夜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

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传世。

杜甫一生忧国忧民,以其最为自觉最为深沉的社会意识,以其毕生精力和天才创作诗歌,把个体人格化入广阔人生,襟怀博大,至性至情,铸就了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

他广德二年(764)写于成都的五律《倦夜》就是这样的一首代表作。

创作背景

顾陶《类编》作《倦秋夜》。

【张远注】竟夕不寐,故曰倦夜。

赵次公曰:

此诗无情无绪,是比兴,非专咏夜景也。

黄生曰:

七八句是作诗本意,亦是作者本色。

《杜臆》:

此诗亦必到村后作。

注释

上四夜中景,下四景中情。

竹迎风,故凉。

月当空,故满。

此初夜之景。

露凝竹而成涓滴,星近月而乍有无,此深夜之景。

月落以后,暗萤自照,竹林之外,宿鸟相呼,此夜尽之景。

万事干戈,此终宵所思者。

初秋夜短,故叹其易徂。

暗飞萤,水宿鸟,上三字连读。

自照,有感孤栖。

相呼,心伤无侣。

【黄注】前幅刻画夜景,无字不工。

结处点明,章法紧峭。

翻译

凉气阵阵袭入卧室,月光把庭院的角落都洒满了。

好一个清秋月夜夜越来越凉,露水越来越重,在竹叶上凝聚成许多小水珠儿,不时地滴滴答答地滚落下来;此时月照中天,映衬得小星星黯然失色,像瞌睡人的眼,忽而睁,忽而闭。

这已经是深夜了。

月亮已经西沉,大地渐渐暗下来,只看到萤火虫提着小灯笼,闪着星星点点微弱的光;那竹林外小溪旁栖宿的鸟儿,已经睡醒,它们互相呼唤着,准备结伴起飞,迎接新的一天。

这一夜作者杜甫思考着千桩万桩事,哪一桩不与战事有关!

诗人是多么深切地关注着国家和人民的命运,难怪他坐卧不安,彻夜难眠。

作品鉴赏

吴齐贤《论杜》曰:

“唐人作诗,于题目不轻下一字,而杜诗尤严。

”此诗题目,就颇令人感觉跷蹊。

按说,疲倦只有在紧张的劳作之后才会产生,夜间人们休息安眠,怎么会“倦”?

这是一个怎样的夜?

诗人为什么会倦?

让我们顺着这条线索,看一看诗中的描写吧。

起句云: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凉气阵阵袭入卧室,月光把庭院的角落都洒满了。

好一个清秋月夜!

“竹”、“野”二字,不仅暗示出诗人宅旁有竹林,门前是郊野,也分外渲染出一派秋气:

夜风吹动,竹叶萧萧,入耳分外生凉,真是“绿竹助秋声”;郊野茫茫,一望无际,月光可以普照,更显得秋空明净,秋月皓洁。

开头十个字从触觉、视觉角度勾画出清秋月夜村居的特有景况。

三、四两句紧紧相承,又有所变化: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上句扣竹,下句扣月。

夜越来越凉,露水越来越重,在竹叶上凝聚成许多小水珠儿,不时地滴滴答答地滚落下来;此时月照中天,映衬得小星星黯然失色,象瞌睡人的眼,忽而睁,忽而闭。

从视觉、听觉角度写深夜之景。

五、六两句又转换了另外一番景色: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这是秋夜破晓前的景色:

月亮已经西沉,大地渐渐暗下来,只看到萤火虫提着小灯笼,闪着星星点点微弱的光;那竹林外小溪旁栖宿的鸟儿,已经睡醒,它们互相呼唤着,准备结伴起飞,迎接新的一天……

以上六句,把从月升到月落的秋夜景色,调动视觉、触觉、听觉等多感官描写得历历如在目前。

表面看,这六句全写自然景色,单纯写“夜”,没有一字写“倦”;但仔细一看,我们从这幅“秋夜图”中,不仅看到绿竹、庭院、朗月、稀星、暗飞的萤、水宿的鸟,还看到这些景物的目击者——诗人自己。

我们仿佛看到他孤栖“卧内”,辗转反侧,不能成眠:

一会儿拥被支肘,听窗外竹叶萧萧,露珠滴答;一会儿对着洒满庭院的溶溶月光,沉思默想;一会儿披衣而起,步出庭院,仰望遥空,环视旷野,心事浩茫……这一夜从月升到月落,诗人何曾合眼!

彻夜不眠,他该有多么疲倦啊!

如此清静、凉爽的秋夜,诗人为何不能酣眠?

有什么重大的事苦缠住他的心?

诗的最后两句诗人直吐胸臆: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原来他是为国事而忧心。

这时,“安史之乱”刚刚平息,西北吐蕃兵又骚扰中原;直捣长安,逼得唐代宗李豫一度逃往陕州避难(《新唐书·吐蕃传》)。

北方广大人民又一次蒙遭战祸,“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这时杜甫寓居成都西郊浣花溪草堂,自身虽未直接受害,但他对国家和人民一向怀有深情,值此多难之秋,他怎能不忧心如焚!

“万事干戈里”,这一夜他思考着千桩万桩事,哪一桩不与战事有关!

诗人是多么深切地关注着国家和人民的命运,难怪他坐卧不安,彻夜难眠。

他想的是千里之外的战事,悲的是无法报效国家,这又该是多么疲倦啊!

故诗的结语云:

“空悲清夜徂!

”枉自悲叹如此良夜白白逝去。

“空悲”二字,抒发了诗人无限感慨与忧愤。

题目上一个“倦”字正显示了诗人由于心忧国事而彻夜难眠的状态,这是虚写。

景实而情虚,虚实结合,“妙在虚实之间”,使人仿佛身入其境,同感同忧。

诗的最后两句,对全篇起了“点睛”的作用。

读了这两句,我们回过头来再看前面所描写的那些自然景物,仿佛显现出一层新的光彩,无一不寄寓着诗人忧国忧时的感情,与诗人的心息息相通:

诗人为国事而心寒,故分外感到“竹凉侵卧内”;诗人叹息广大人民的乱离之苦,故对那如泪珠滚动般的“重露成涓滴”之声特别敏感;那光华万里的“野月”,使人会联想到诗人思绪的广阔和遥远;那乍隐乍现、有气无力的“稀星”,似乎显示出诗人对当时政局动荡不定的担心;至于那暗飞自照的流萤,相呼结伴的水鸟,则更明鲜地衬托出诗人“消中只自惜,晚起索谁亲”(《赠王侍御四十韵》)的孤寂心情。

前人赞美杜诗“情融乎内而深且长,景耀乎外而远且大”(明谢榛《四溟诗话》)。

这首诗中由于诗人以“情眼”观景、摄景,融情于景,故诗的字面虽不露声色,只写“夜”,不言“倦”,只写“耀乎外”的景,不写“融乎内”的情,但诗人的羁孤老倦之态,忧国忧时之情,已从这特定的“情中之景”里鲜明地流露出来。

在这里,情与景,物与我,妙合无垠,情寓于景,景外合情,读之令人一咏三叹,味之无尽。

这首诗的构思布局精巧玲珑。

全诗起承转合,井然有序。

前六句写景,由近及远,由粗转细,用空间的变换暗示时间的推移,画面变幻多姿,情采步步诱人。

诗的首联“竹凉侵卧内,明月满庭隅”,峭拔而起,统领下两联所写之景。

“竹”、“野”二字,不仅暗示出诗人庭院里有竹林,出门即是郊野的居住环境,更渲染出一派清秋月夜村居的特有景观秋风萧瑟,枝叶葱茏之竹,在风中万竿攒动,森然作响,入耳自是分外生凉;郊野茫茫,月光普照,更显得秋空明净,入目自是分外皎洁。

更奇的是正因为庭院有“竹”,“重露”才可能会“成涓滴”;门前是“野”,才有飞萤之火、水鸟之声的合理出现。

由“竹”、“野”二字,可见诗人炼字之精,构思布局之细。

结尾由写景转入抒情,骤看殊觉突然,细看似断实联,外断内联,总结了全篇所写之景,点明了题意,使全诗在结处翼然振起,情景皆活,焕发出异样的光彩。

5、白帝  杜甫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注释:

白帝:

即白帝城,是实指夔州东五里白帝山上的白帝城,并不是指夔州府城。

翻盆:

即倾盆,形容雨极大。

戎马:

指战马,比喻战争。

归马:

从事耕种的马。

出自《尚书武成》“归马放牛”,比喻战争结束。

诛求:

强制征收、剥夺。

恸哭:

失声痛哭。

秋原:

秋天的原野。

译文:

在白帝城中,遮天乌云涌出了城门;在白帝城下,瓢泼大雨象打翻了的水盆。

峡江激流的吼声象雷霆在轰击,翠树苍藤笼罩的烟雾使日月为之发昏。

战马不如归耕的牧马闲逸,战乱使原有千户人家而今只有百家尚存。

最为哀痛的是因战乱失去丈夫的妇女们还被官府横征暴敛盘剥得精光殆尽,听吧,在秋天原野上正在放声痛哭的是哪座荒村?

杜甫诗鉴赏

 这首诗,大历元年(766)秋作于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

白帝城,位于夔州东五里的白帝山上,汉末公孙述据蜀称帝时建造,下临大江,地势险要。

  首联,“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使用民歌复踏句法,描写白帝城乌云密布大雨倾盆的奇景。

“云出门”因为白帝城在山上,比云层高。

白帝高踞于山头,登城望,只见云雾翻滚,从城内倾泻而出。

低头俯瞰,城下暴雨急骤,有如翻盆倾泻。

这两句表面写云雨,实际在突显白帝城之高。

因为白帝高耸云端,云雾缭绕,暴雨到来时,才能出现人在云雾中,雨从双足落的奇观。

颔联承接“雨翻盆”而来,具体描述。

“高江急峡”,不仅说明白帝一带地势高危,江水由此向东,悬流直下,江流狭窄,奔腾呼啸,加上急风骤雨,江流湍急,争相奔涌,白浪滔天,有雷霆万钧之势,万马奔腾之状。

一个“斗”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大雨倾注,水流迅疾,泄洪之声惊天动地的壮观情景。

在覆盆暴雨之下,星月无光、阴霾蔽日:

“翠木苍藤”失去了昔日的光泽,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自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