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95375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docx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docx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

一、基础(34分) 

 1、默写。

(12分)

(1)                          ,                         ,化作相思泪。

《苏幕遮》

(2)东风无力百花残,                        ,                     。

《无题》

(3)                    ,                          ,此事古难全。

《水调歌头》

(4)《酬天乐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中有一联是千古名句,现在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两句是:

“                       ,                          。

(5)默写《登飞来峰》

                              ,                               。

                              ,                               。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4分)

A 乃记之而去/去国怀乡                  B 名之者谁/不能名其一处

C猛浪若奔/虽乘奔御风                    D寻张怀民/未果,寻病终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完成3—5题。

(9分)

优秀其实就是一种坚持.很多成功是需要jīdiàn(  )的,是需要经过量变到质变的。

坚持读书,你的气质就会出类拔萃;坚持写作,你就会落笔成文;          ,           。

   优秀其实是一种态度,而态度决定一切。

如果你充满热情,积极主动地去工作去学习去生活,想不优秀都难。

  让我们bǎwò(  )每一个稍纵即逝的契机,把"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作为对自己的一种要求,作为一种理念浸润自身的心田,保持追求优秀的心态,那么,我们的人生定会与众不同!

3、jīdiàn(         )     bǎwò(          )(2分)

4、联系上下文,仿照划波浪线的语句在横线处补充恰当语句。

(3分)

                             ,                                     。

5、使用下面词语另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用上其中两个。

(4分)

出类拔萃  落笔成文  稍纵即逝   浸润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完成6—8题。

(9分)

今年,我国西南几省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干旱灾害,为了表达对灾区人民的关心和祝福,你班拟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下面的活动。

6、请你为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拟一个响亮的主题。

(2分)

                                                                                   

7、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组织者,在活动开始之前,你准备用一段话来鼓励大家踊跃参加活动,你会怎么说?

(3分)

                                                                                            

                                                                                   

                                                                                   

8、干旱再一次提醒了我们植树造林的重要性。

下面是中国植树节的标志图片,仔细观察,请说说你对其寓意的解读。

(至少说出两点)(4分)

                                                                           

                                                                                           

                                                                                          

二、阅读(52分)

(一)醉翁亭记(12分)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4分)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

                                                                                      

10、为何“翼然临于泉上之亭”名为“醉翁亭”?

(4分)

                                                                                  

                                                                                     

11、请结合全文有关语句谈谈作者到底都在“乐”些什么?

(4分)

                                                                                    

                                                                                    

                                                                                  

(二)向生命鞠躬(16分)

张强

①早就想带儿子爬一次山。

这和锻炼身体无关,而是想让他尽早知道世界并不仅仅是由电视、高楼以及汽车这些人造的东西构成的。

只是这一想法的实现已是儿子两岁半时的初冬季节。

②初冬的山上满目萧瑟。

刈剩的麦茬已经黄中带黑,本就稀拉的树木因枯叶的飘落更显孤单,黄土地少了绿色的润泽了无生气。

因此,当儿子发现了一只蚂蚱并指给我看时,我也感到十分惊讶。

我想,这恐怕是山上唯一还倔强活着的蚂蚱了。

③我蹑手蹑脚地靠近,它发现有人,蹦了一下,但显然已经很衰老,才蹦出去不到一米。

我张开双手,迅疾扑过去将它罩住,然后将手指裂开一条缝,捏着它的翅膀将它活捉了。

 ④我觉得就这样交给儿子,会被它挣脱,于是拔了一根干草,将细而光的草秆从它身体的末端捅进,再从它的嘴里捅出——小时候我们抓蚂蚱,为防止其逃跑都是这样做的,有时一根草秆上要穿六七只蚂蚱。

蚂蚱的嘴里滴出淡绿的液体,那是它的血。

⑤我将蚂蚱交给儿子;告诉他:

“这叫蚂蚱,专吃庄稼,是害虫。

”儿子似懂非懂地点头,握住草秆,将蚂蚱盯了半天,然后又继续低头用树枝专心致志地刨土。

儿子还没有益虫、害虫的概念,在他眼里一切都很新鲜。

⑥“跑了!

跑了!

”儿子忽然急切地叫起来。

我扭头看见儿子只握着一根光秃秃的草秆,上面的蚂蚱已不翼而飞。

我连忙跟儿子四处找。

其实蚂蚱并未逃出多远,它只是在地上艰难地爬,间或无力地跳一下,因此我很轻易就发现了它,再一次将它生擒。

我将蚂蚱重新穿回草秆,所不同的是,当儿子又开始兴致勃勃地刨土时,我没有离开,想看看这小玩意儿究竟用何种方法逃跑的。

⑦儿子手里握着的草秆不经意间碰到了旁边的一丛枯草,蚂蚱迅速将一根草茎抱住。

随着儿子手抬高,那穿着蚂蚱的草秆渐成弓形,可是蚂蚱死死地抱住草茎。

难以想象这如此孱弱受着重创的蚂蚱竟还有这么大的力量!

⑧儿子的手稍一松,它就开始艰难地顺着草茎往上爬。

穿出它嘴的草秆在一点儿一点儿缩短,退出它身体的草秆已被它的血染得微绿。

⑨我张大嘴巴,看得出了神。

我的心被悲壮的蚂蚱强烈震撼。

它所忍受的疼痛我们人类不可能忍受。

它的壮举在人世间也不可能发生。

⑩我相信,自己正在目睹一个奇迹,我想这是并非所有人都有幸目睹的生命的奇迹。

等蚂蚱终于将草秆从身体里完全退出后,反而腿一松,从所抱的草茎上滚落到地上。

它一定是筋疲力尽了。

○11儿子手握着草秆再没有动。

原来他和我一样,在呆呆地盯着蚂蚱的一举一动,并为之震惊。

 ○12我慢慢站起来,随即向前微微弯腰。

儿子以为我又要抓蚂蚱,连忙喊:

“别,别,别动它!

”我明白儿子的意思。

○13但是,儿子大概永远也不会明白我弯腰的意思。

我几乎是在下意识地鞠躬,向一个生命、一个顽强的生命鞠躬。

12、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

(3分)

                                                                                      

                                                                                     

13、根据这篇小说的内容,依次填写出“我”对蚂蚱情感态的度变化。

(6分)

答:

                  →难以想象→                   →                    →鞠躬

14、第②段中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