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地理必修二人教版检测章末综合检测卷一.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952732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52.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一地理必修二人教版检测章末综合检测卷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学年高一地理必修二人教版检测章末综合检测卷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学年高一地理必修二人教版检测章末综合检测卷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学年高一地理必修二人教版检测章末综合检测卷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学年高一地理必修二人教版检测章末综合检测卷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一地理必修二人教版检测章末综合检测卷一.docx

《学年高一地理必修二人教版检测章末综合检测卷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地理必修二人教版检测章末综合检测卷一.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一地理必修二人教版检测章末综合检测卷一.docx

学年高一地理必修二人教版检测章末综合检测卷一

章末综合检测卷

(一)

(测试时间:

45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某新兴城市人口增长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1题。

1.1992年至1993年,该城市的人口增长率是(  )

A.16.7%      B.14.3%

C.0.9%D.1

解析:

通过图中的数据1992年人口68.7万,1993年人口80.2万,计算1992—1993年人口增长率(80.2-68.7)÷68.7×100%,即为16.7%。

故选项A正确。

答案:

A

读甲、乙两国人口变化曲线图,完成2~3题。

2.关于甲、乙两国人口增长模式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900—1950年,两国人口增长模式皆为原始型

B.1850—1950年,甲国人口增长模式为原始型

C.1900—1950年,乙国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

D.20世纪末甲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

3.从图中可看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开始于(  )

A.出生率的下降   B.死亡率的下降

C.自然增长率的下降D.自然增长率的上升

解析:

第2题,读图可知,1900—1950年甲国人口出生率较高、死亡率较低、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乙国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模式为原始型;20世纪末,甲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都很低,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

第3题,读图可知,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

答案:

2.D 3.B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口总数约为137053万,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年均增长0.57%。

读我国第五次与第六次人口普查年龄结构对比统计图,完成4~5题。

4.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人口数量变化主要是由于自然环境的改善 ②十年间,人口出生率下降 ③现阶段,影响我国人口总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人口迁移 ④十年间,人口增长速度趋于缓慢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5.目前,我国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是(  )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②每年净增人口多 ③人口老龄化明显 ④劳动力数量急剧下降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解析:

第4题,0~14岁人口比重下降说明我国目前人口出生率下降,自然增长率降低,人口增长速度趋缓。

第5题,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大,老龄化明显。

人口总量大,导致净增人口多。

答案:

4.D 5.C

总和生育率也称总生育率,是指某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

读中国总和生育率变化曲线图,完成6~7题。

6.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总和生育率呈下降趋势,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化的推进B.城乡人口迁移

C.人口老龄化D.国家人口政策

7.如果图中所示变化趋势持续下去,最可能出现的是(  )

A.人口素质下降B.就业压力加大

C.人口老龄化D.劳动力成本下降

解析:

第6题,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因此,20世纪70年代之后总和生育率呈下降趋势。

第7题,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逐年下降,这种趋势持续下去,会导致人口出生率的下降,从而导致人口老龄化。

答案:

6.D 7.C

读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种年龄结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

据此完成第8题。

8.图中①国0~14岁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以及应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

A.70% 鼓励生育B.60% 计划生育

C.15% 采取移民政策D.30% 鼓励人员出国

解析:

①国0~14岁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为60%,说明该国人口增长过快。

答案:

B

下图示意四个国家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

读图,完成9~10题。

9.图示四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10.图示四国中30~39岁人口数量从少到多依次是(  )

A.①③④②B.②④③①

C.④②③①D.①②③④

解析:

第9题,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说明年轻人口所占的比重大,而老年人口所占的比重较小,示意图呈金字塔形。

对比四幅图,④图符合题意。

第10题,读图可确定每个国家30~39岁的人口数。

答案:

9.D 10.B

下图为200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迁移示意图,人口净迁入区是指迁入人口数大于迁出人口数的区域;反之,为人口净迁出区。

读图,完成11~12题。

11.关于我国不同地区人口迁移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西南地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②西北地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③东南沿海地区为人口主要迁入区 ④东北地区为人口主要迁出区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③④

12.调查发现,迁入四川、重庆的人口中,很多是广东人,影响广东人口迁入四川、重庆的主要原因是(  )

A.务工B.经商

C.家庭因素D.生态环境因素

解析:

第1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西南地区人口迁出大于迁入,应为人口净迁出区,故①正确。

西北地区迁入大于迁出,应为人口净迁入区,故②错。

东南沿海地区迁入大于迁出,应为人口净迁入区,故③正确。

东北地区迁入和迁出相当,故④错。

第12题,广东人经商意识强,迁入四川、重庆的主要原因是经商。

答案:

11.C 12.B

读美国(本土)、中国两国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13~14题。

 

二战前        二战后 

20世纪50—80年代中期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13.二战以后,美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  )

①受东北部工业区的吸引产生的 ②因南北战争引起的 ③因气候等环境因素引起的 ④受新兴产业的吸引产生的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14.与我国20世纪50—80年代中期相比,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人口迁移主要表现为(  )

①自发性人口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 ②主要向西部地区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 ③务工、经商成为人口迁移与流动的主要动力 ④民工流动的人数已大大减少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

第13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人口主要是从东北部向西部和南部的“阳光地带”迁移,因而与东北部工业区的吸引无关;美国南北战争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迁移无关。

第14题,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向东部地区迁移的规模比向西部地区迁移的规模要大得多,民工流动的人数也远比20世纪50—80年代中期多。

答案:

13.B 14.C

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读“环境负担”公式和我国人口与耕地变化图,回答第15题。

“环境负担”公式:

EB=P+A-T

P——人口

A——消费程度

T——创造财富的技术

EB——环境负担

15.从“环境负担”公式中可以看出,创造财富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减轻环境负担,下列措施能减轻人口与耕地环境负担的是(  )

A.开发湿地、滩涂等易耕土地,扩大耕地面积

B.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C.推广良种,提高亩产

D.提高粮食进口量,缓减我国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解析:

由“环境负担”公式可知,减轻环境负担的途径应落实在技术方面,故推广良种,提高亩产能有效减轻环境负担。

答案:

C

二、综合题

16.根据表中数据和我国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3年北京市和河南省人口变动。

地区

自然增长率/%

总增长率/%

北京市

0.044

2.199

河南省

0.55

0.53

材料二 我国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

(1)北京市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________,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河南省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________,其人口数量的变化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北京市的人口总量变化趋势为________,影响这种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从表中信息可知,北京人口的增长主要是人口迁入,这和北京发达的经济密切相关,也是经济发展对人口迁移影响的一种具体体现,这种影响在中国总体的人口从农村迁入城市中得到了具体体现,并且总体上人口还是增加的。

答案:

(1)高 外来人口增加 

(2)低 人口迁出

(3)增长 经济因素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大陆人口为13.319亿,比第五次人口普查增加7390万人,年平均增长0.57%,而1990年到2000年间年平均增长率为1.07%。

2011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1.193%,死亡率为0.714%,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0.479%。

材料二 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示意图(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7%时则出现人口老龄化)。

材料三 春运被西方人称为“全球最大的时段性人口迁移”。

我国2013年春运从1月26日起至3月6日,为期40天,在此期间全国旅客发送量超过34亿人次。

(1)根据材料一描述我国目前人口增长的特点。

(2)材料二反映出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该问题大约在________年开始出现,简述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就如何应对提出合理化建议。

(3)指出我国春运的方向。

答案:

(1)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比重大)

2003(提示:

2000—2005年间即可)

原因:

人均寿命的延长和出生率的不断下降。

建议:

提高(延长)退休年龄;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3)春节前:

城市→农村;春节后:

农村→城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