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1 走进分子世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949906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75.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1 走进分子世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1 走进分子世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1 走进分子世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1 走进分子世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1 走进分子世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1 走进分子世界.docx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1 走进分子世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1 走进分子世界.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1 走进分子世界.docx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1走进分子世界

7.1走进分子世界

7.2静电现象

一.选择题

1.关于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气体体积时,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B.减小气体体积时,分子间只存在斥力

C.拉伸固体时,分子间距离变大,势能减小

D.压缩固体时,分子间距离变小,势能增大

2.下列粒子中,带负电的是(  )

A.电子B.中子C.质子D.核子

3.下列微粒中,不显电性的是(  )

A.原子、原子核B.电子、质子C.原子、中子D.质子、中子

4.关于原子和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B.原子由中子和质子组成

C.原子核由中子和电子组成

D.原子核不能再分

5.关于物质的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原子由原子核和中子组成

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D.质子和中子还有更小的精细结构

6.物质世界多姿多彩,从浩瀚宇宙到微观世界,所有都体现物质的不停运动和发展.以下与物质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不能再分割

B.纳米科学技术的研究对象是比原子更小的微粒

C.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

D.物质的不同物态表现出不同的性质是由分子的排列决定,与分子力无关

7.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B.原子核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C.质子的个数一定等于中子的个数

D.质子的个数一定不等于中子的个数

8.将塑料包装袋撕成细丝后,上端打结,然后用干燥的丝绸或毛皮等顺着细丝向下捋几下,希望做成如图的各种情形,其中无法完成的是(  )

A.

B.

C.

D.

9.如图所示,一带负电橡胶棒靠近用细线挂住的轻细吸管A端时,吸管发生了转动.对吸管A端带电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

A.若相互吸引,一定带正电B.若相互吸引,一定带负电

C.若相互排斥,一定带正电D.若相互排斥,一定带负电

10.下列事例中,不属于静电现象的是(  )

A.春天花开时,会闻到扑鼻的花香

B.夏季雷雨时,天空中划过的闪电

C.秋天夜晚,脱毛衣时常听到“啪啪”声

D.冬季晴天,梳头时常看到头发随塑料梳子飘动

11.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有许多灰尘,这主要是因为(  )

A.灰尘的自然堆积

B.荧光屏有较强的吸附灰尘的能力

C.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温度较高,吸附灰尘

D.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有静电吸附灰尘

12.下列现象中与静电有关的是(  )

A.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越梳越蓬松

B.通信卫星采用硅光电池板提供电能

C.运送石油的大卡车常在地上拖一条铁链

D.晚上脱化纤毛衣时会有火花产生

13.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究最早是从静电现象开始的.对静电现象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B.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从静电现象认识到原子核是可分的

D.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

14.如图所示,打开水龙头,放出一股细细的水流,用在干燥的头发上梳过的塑料梳子靠近水流,将发生的现象及原因是(  )

A.水流远离梳子,因为梳子摩擦后具有磁性排斥水流

B.水流靠近梳子,因为梳子摩擦后具有磁性吸引水流

C.水流远离梳子,因为梳子摩擦带电后排斥水流

D.水流靠近梳子,因为梳子摩擦带电后吸引水流

15.下列现象中,不能用静电知识解释的是(  )

A.高大建筑物上要安装避雷针B.油罐车尾部常拖一条铁链

C.钢丝钳手柄上装有绝缘套D.电视机屏幕上会吸附灰尘

16.有一个带正电的物体,吸引一个轻小物体,则该轻小物体(  )

A.一定带正电B.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

C.一定带负电D.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二.填空题

17.无论是广阔无垠的宇宙,还是显微镜下的H7N9病毒,物质都是由  组成的;纳米和光年都是  的单位;“神舟九号”从发射升空到遨游太空的过程中,航天员的质量是  的(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8.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组成,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原有的性质,我们把它们叫做  .一个瓶子能盛1kg水,用这个瓶子能盛  kg水银.(水银密度13.6×103kg/m3)

19.分子是由  组成的,原子是由于原子核和核外  组成的.

20.目前甲型H1N1流感的蔓延正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虽然该病毒的传播机制还未确定,但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感染病毒的有效措施.专家称感染病人咳嗽所产生的有大量病毒的飞沫,会使1m范围内的其他人吸入而被感染,所以与感染病人近距离接触须带口罩.一粒飞沫的直径约为1×10﹣6~5×10﹣6m(分子直径约为1×10﹣9m),由此可判断飞沫  分子.(选填“是”或“不是”)

21.原子核是由质子和  组成的.若一个原子的直径是10﹣10米,我国科学家制造的纳米碳纤维管的直径是33纳米,相当于  个原子一个一个排列起来的长度.(1纳米=10﹣9米)

22.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引碎纸屑,这是  现象.物理学中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做  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  (以上两空填“正”或“负”).

23.电扇使用一段时间后,扇叶很容易粘上灰尘,这是因为扇叶转动过程中带上了  ,具有  的性质,所以灰尘被吸在扇叶上.

24.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A去靠近不带电的导体B,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会使导体内部的电荷重新分布.请用“+”和“﹣”在导体B的两端大致标出所带的正负电荷情况.

25.有些化纤布料做成的衣服穿在身上很容易脏,这主要是因为穿着化纤布料衣服时,容易发生  ,从而  轻小的尘埃所造成的.在日常生活中消除静电的方法之一是  .

26.经常使用的电风扇,扇叶表面往往全带有一些灰尘,其原因是  .

 

三.解答题

27.如图所示,在带电体A的附近放置一只点燃的蜡烛,发现火焰会偏向A,且离A越近,火焰偏得越厉害.

(1)请你说出火焰偏向A的原因,

(2)就火焰离A越近,偏得越厉害的现象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2016•绵阳)关于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气体体积时,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B.减小气体体积时,分子间只存在斥力

C.拉伸固体时,分子间距离变大,势能减小

D.压缩固体时,分子间距离变小,势能增大

【分析】分子间由于存在相互的作用力,从而具有的与其相对位置有关的能叫做分子势能,分子势能与分子距离有关;分子距离在平衡距离处分子势能最小.

【解答】解:

AB、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当增大或减小气体体积,也就是改变分子间距离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会发生变化,但引力和斥力仍然是同时存在的.此两选项均错误;

CD、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所以存在分子势能.当拉伸或压缩固体时,分子间距离发生变化,势能相应变化.并且无论是拉伸还是压缩固体,势能都是增大的.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我们对分子动理论的理解和应用,特别需要清楚的是:

分子间作用力是同时存在的,对外表现形式决定于分子间距离.

 

2.(2016•上海)下列粒子中,带负电的是(  )

A.电子B.中子C.质子D.核子

【分析】据原子结构的相关基础知识可以确定带负电的微粒是哪一个.

【解答】解:

由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可知:

原子是由带负电的电子和原子核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所以原子中带负电的粒子是电子.

故选A.

【点评】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对于解决此类识记性的基础题目非常方便.

 

3.下列微粒中,不显电性的是(  )

A.原子、原子核B.电子、质子C.原子、中子D.质子、中子

【分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整个原子对外不显电性,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解答】解:

物质内部,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和电子所带的负电荷相等,相互抵消,整个原子对外不显电性;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质内部结构以及带电情况的了解,是一道基础性的题目,相对比较简单.

 

4.关于原子和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B.原子由中子和质子组成

C.原子核由中子和电子组成

D.原子核不能再分

【分析】解答本题应掌握:

关于及原子、原子核的结构.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及核外绕核转动的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解答】解:

由原子结构的基础知识可知:

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的.

故选A.

【点评】记住课本基础知识,对于解决此类识记性的基础题非常方便.

 

5.关于物质的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原子由原子核和中子组成

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D.质子和中子还有更小的精细结构

【分析】根据物质、分子、原子、原子核、电子的关系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分子又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又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且核外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动,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比质子中子还小的微粒还有夸克.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的结构,相对比较简单,但越是简单的题越要细心,防止粗心大意而出错.

 

6.物质世界多姿多彩,从浩瀚宇宙到微观世界,所有都体现物质的不停运动和发展.以下与物质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不能再分割

B.纳米科学技术的研究对象是比原子更小的微粒

C.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

D.物质的不同物态表现出不同的性质是由分子的排列决定,与分子力无关

【分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由原子组成;所有的原子有相似的结构,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纳米科学技术的研究对象就是原子;物质不同状态由组成物质的分子排列、分子间的作用力决定.

【解答】解: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由原子组成,故A错误.

B、纳米科学技术的研究对象就是原子,故B错误.

C、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故C正确.

D、物质的不同物态表现出不同的性质是由分子的排列及分子间的作用力决定的,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组成及纳米研究对象等问题,是一道基础题.

 

7.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B.原子核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C.质子的个数一定等于中子的个数

D.质子的个数一定不等于中子的个数

【分析】物体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同一个原子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是相等的.但质子和中子的个数是不一定相等.

【解答】解:

A、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B、原子核集中了原子的绝大多数质量;

C、质子数和中子数是不一定相等的;

D、质子的个数不一定等于中子的个数.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原子的结构.

 

8.将塑料包装袋撕成细丝后,上端打结,然后用干燥的丝绸或毛皮等顺着细丝向下捋几下,希望做成如图的各种情形,其中无法完成的是(  )

A.

B.

C.

D.

【分析】本题主要用到摩擦起电和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知识.此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解答】解:

分别用干燥的丝绸或毛皮等顺着细丝向下捋几下会使塑料包装袋撕成细丝带上不同的电荷;

A.用干燥的丝绸或毛皮的其中一种与细丝带摩擦,使整个塑料细丝带上同一种电荷,而出现相互排斥的现象,故A能完成;

B.摩擦起电后,若两束塑料细丝带异种电荷,它们应相互吸引,图B并没有表现出相互吸引的现象;若两束塑料细丝带同种电荷,它们应相互排斥,图B也没有表现出相互排斥的现象.故B不能完成,符合题意;

C.用干燥的丝绸或毛皮的其中一种来摩擦两束塑料细丝,使它们带上同一种电荷,而出现相互排斥的现象,故C能完成;

D.用干燥的丝绸和毛皮分别摩擦两束塑料细丝,使它们带上异种电荷,而出现相互吸引的现象,故D能完成;

故选B.

【点评】本题要结合摩擦起电的知识分析判断,会利用静电现象进行分析生活现象.

 

9.如图所示,一带负电橡胶棒靠近用细线挂住的轻细吸管A端时,吸管发生了转动.对吸管A端带电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

A.若相互吸引,一定带正电B.若相互吸引,一定带负电

C.若相互排斥,一定带正电D.若相互排斥,一定带负电

【分析】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解:

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负电橡胶棒靠近用细线挂住的轻细吸管A端,若相互吸引,A端有可能不带电或带正电;故AB错误;

若相互排斥,A端一定带负电,故C错误,D正确.

故选:

D.

【点评】此题考查带电体的性质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要综合分析解答.

 

10.下列事例中,不属于静电现象的是(  )

A.春天花开时,会闻到扑鼻的花香

B.夏季雷雨时,天空中划过的闪电

C.秋天夜晚,脱毛衣时常听到“啪啪”声

D.冬季晴天,梳头时常看到头发随塑料梳子飘动

【分析】分子是运动的,花香的分子向周围运动,使人感到花香四溢;

在干燥的天气中脱毛衣时,毛衣与里面的衣服摩擦,使它们带有异种电荷,电荷放电,发出啪啪声,属于摩擦起电;

梳子梳头发,梳子和头发摩擦带异种电荷,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把头发吸引起来.

【解答】解:

A、春天花开时,会闻到扑鼻的花香属于扩散现象,故A符合题意;

B、夏季雷雨时,天空中划过的闪电属于摩擦起电,故B不符合题意;

C、在干燥的天气脱毛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噼叭声,是因为毛衣和衬衣之间相互摩擦带电,两者带有异种电荷,放电产生的劈叭声,属于静电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冬季晴天,梳头时由于摩擦使梳子与头发间带有异种电荷,头发间带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使头发随塑料梳子飘动,属于摩擦起电,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摩擦起电的现象,这是学生身边的常见现象,能使学生感到物理就在身边,体现了物理和生活的密切关系.

 

11.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有许多灰尘,这主要是因为(  )

A.灰尘的自然堆积

B.荧光屏有较强的吸附灰尘的能力

C.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温度较高,吸附灰尘

D.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有静电吸附灰尘

【分析】根据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回答.

【解答】解:

电视机工作时,由于电子运动到了屏幕上,而使屏幕带了电,而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把灰尘吸引到了屏幕上.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带电体的性质:

能吸引轻小物体,属基础知识的考查.

 

12.下列现象中与静电有关的是(  )

A.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越梳越蓬松

B.通信卫星采用硅光电池板提供电能

C.运送石油的大卡车常在地上拖一条铁链

D.晚上脱化纤毛衣时会有火花产生

【分析】A、头发的蓬松是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造成的,因此将其与静电联系在一起.

B、硅光电池板是一种光电电池,它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装置.

C、油罐车的铁链是将导走石油与油罐摩擦产生的静电的.由此可知该现象与静电有关.

D、火花的产生,是由于化纤衣服与人体摩擦,产生了静电荷,静电荷放电产生了电火花.

【解答】解:

A、梳子与头发摩擦,摩擦起电,使头发上带上了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导致了头发比较蓬松.这是一种与静电有关的现象.故A符合题意.

B、硅光电池板是一种光电电池,其工作时,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为太空中的设备提供电能.与静电现象无关.故B不合题意,故B错误.

C、油罐车在运送石油的过程中,石油与油罐相互摩擦,摩擦起电,如果产生的静电荷不及时导走,容易产生电火花,引起火灾.所以在油罐车的下面挂一个铁链,目的是导走石油与油罐摩擦产生的静电荷.故该现象与静电有关,符合题意.

D、化纤衣服与身体摩擦,摩擦起电,产生了静电荷,脱衣服时,静电荷之间放电,产生电火花.这一现象也与静电有关.故D符合题意.

故选A、C、D.

【点评】静电是因为摩擦使物体带电的现象,平时所见到的摩擦起电现象都是一种静电现象.如:

塑料的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的时候,头发和梳子会粘在一起,而且会产生噼啪的响声;玻璃棒和丝绸摩擦,用玻璃棒可以吸引碎纸片玻璃棒带正电,丝绸带负电;毛皮和橡胶棒摩擦也产生静电,现象和上面一样橡胶棒带负电,毛皮带正电;注意闪电不属于静电,静电积累到一定程度,正负电子引诱,而产生的放电现象.

 

13.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究最早是从静电现象开始的.对静电现象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B.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从静电现象认识到原子核是可分的

D.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

【分析】解答本题需要知道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摩擦起电的实质.

【解答】解:

A、自然界中,凡是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吸引的,一定和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排斥,凡是和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吸引的,一定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排斥.所以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荷,故A正确;

B、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故B错;

C、静电现象是由于物质失去电子或得到电子而产生的现象,从静电现象认识到原子是可分的,故C错;

D、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当两个不同的物体互相摩擦时,束缚电子本领弱的会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束缚电子本领强的会得到电子而带负电.所以摩擦起电的实质是使电子发生了转移,并不是创造了电荷,故D错.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基础知识,要牢记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要理解摩擦起电的实质.

 

14.如图所示,打开水龙头,放出一股细细的水流,用在干燥的头发上梳过的塑料梳子靠近水流,将发生的现象及原因是(  )

A.水流远离梳子,因为梳子摩擦后具有磁性排斥水流

B.水流靠近梳子,因为梳子摩擦后具有磁性吸引水流

C.水流远离梳子,因为梳子摩擦带电后排斥水流

D.水流靠近梳子,因为梳子摩擦带电后吸引水流

【分析】根据摩擦起电现象和带电物体的性质回答填写.

【解答】解:

在干燥的头发上梳过的塑料梳子由于摩擦带了电,水流是轻小物体,故被带电的梳子吸引.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摩擦起电现象和带电物体的性质:

能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

 

15.下列现象中,不能用静电知识解释的是(  )

A.高大建筑物上要安装避雷针B.油罐车尾部常拖一条铁链

C.钢丝钳手柄上装有绝缘套D.电视机屏幕上会吸附灰尘

【分析】摩擦起电是电子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结果,因此原来不带电的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它们所带的电量在数值上必然相等,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

【解答】解:

A、高大建筑上的避雷针是为了将雷雨天气中云层中所带的电荷导入大地,不符合题意.

B、油罐车尾部有一条拖到地面上的铁链,是因为油罐在装载、运输及卸油过程中都会产生静电,这样有危险,所以需要用铁链将静电导向大地,不符合题意.

C、橡胶套是绝缘体,所以在电工工作时可以防止触电危险,符合题意.

D、电视机屏幕上经常吸附有很多灰尘,是因为电视机表面有静电而能吸引灰尘,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摩擦起电的知识分析判断,会利用静电现象进行分析生活现象.

 

16.有一个带正电的物体,吸引一个轻小物体,则该轻小物体(  )

A.一定带正电B.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

C.一定带负电D.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分析】电荷间的作用规律: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的性质是:

可以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

【解答】解:

带正电的物体靠近带负电的轻小物体时,可以相互吸引,会出现吸引现象;

带正电的物体靠近不带电的轻小物体时,则因物体为轻小物体,也能出现吸引现象;

所以该轻小物体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和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7.无论是广阔无垠的宇宙,还是显微镜下的H7N9病毒,物质都是由 分子 组成的;纳米和光年都是 长度 的单位;“神舟九号”从发射升空到遨游太空的过程中,航天员的质量是 不变 的(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分析】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纳米和光年都是长度的单位,1nm=10﹣9m,1光年=9.4608×1015m;

(3)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不随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解答】解: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纳米和光年都是长度的单位,“神舟九号”从发射升空到遨游太空的过程中,航天员的质量不随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故答案为:

分子、长度、不变.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长度单位、质量,是最基础的考查,学生容易在质量是物体的属性的理解上出错,要特别注意这些最基本的内容.

 

18.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组成,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原有的性质,我们把它们叫做 分子 .一个瓶子能盛1kg水,用这个瓶子能盛 13.6 kg水银.(水银密度13.6×103kg/m3)

【分析】

(1)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2)已知水的质量和水的密度,则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式V=

即可算出水的体积,即瓶子的容积;

(3)瓶子容积已经求出,水银密度已知,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式m=ρV即可算出最多能装水银的质量.

【解答】解:

(1)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我们把它们叫分子.它们又由更小的微粒组成,这些微粒叫原子.

(2)瓶子的容积:

V=V水=

=

=1×10﹣3m3;

(3)瓶子最多装水银的质量:

m水银=ρ水银v=13.6×103kg/m3×1×10﹣3m3=13.6kg.

故答案为:

分子;13.6.

【点评】此题考查了物质的组成及密度公式的应用,同一个瓶子,能装液体的体积是相同的,都等于瓶子的容积,这是本题的关键.

 

19.分子是由 原子 组成的,原子是由于原子核和核外 电子 组成的.

【分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是由更小的粒子﹣﹣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解答】解:

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在原子核周围,有一定数目的电子在绕核运动.

故答案为:

原子;电子.

【点评】熟练掌握原子的构成和微粒的带电情况是解题的关键,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20.目前甲型H1N1流感的蔓延正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虽然该病毒的传播机制还未确定,但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感染病毒的有效措施.专家称感染病人咳嗽所产生的有大量病毒的飞沫,会使1m范围内的其他人吸入而被感染,所以与感染病人近距离接触须带口罩.一粒飞沫的直径约为1×10﹣6~5×10﹣6m(分子直径约为1×10﹣9m),由此可判断飞沫 不是 分子.(选填“是”或“不是”)

【分析】通过题中给出的分子的直径和飞沫的大小来分析.

【解答】解:

分子的直径约为1×10﹣9m,是非常小的,我们用肉眼是看不见的,但病人咳嗽产生的飞沫是可以看到的,所以不是分子.

故答案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