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4288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94888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4288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4288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4288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4288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4288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4288篇.docx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428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4288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4288篇.docx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4288篇

2019年国家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职业资格考前练习

一、单选题

1.()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工具,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A、教材

B、教师用书

C、教科书

D、课程标准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教科书是教材的主体,是学生获取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2.学校派工作两年多的王老师参加了一次“国培计划”,回校后他说:

“参加这样的集中学习,收获较大,解决了我的许多困惑。

”这里有效促进王老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是()

A、自我教育

B、岗前培训

C、在职培训

D、资格培训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略。

3.品德发展所具有的()表明,德育既可以从知到行,也可以从行到知,或者从情开始兼之以知和行。

A、随机性

B、多开端性

C、层次性

D、多项选择性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品德发展具有多开端性,既可以从知到行,也可以从行到知,或者从情开始兼之以知和行。

4.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

“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这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题干描述的是启发性原则的典型体现。

5.学生通过观察榜样示范的行为获得的间接经验会影响自我效能感,教师在提供榜样时,一是要给学生提供信息,二是要给学生()

A、提供比较标准

B、进行自信心训练

C、进行归因训练

D、启发,使学生找到自己与榜样的共同点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教师给学生提供榜样时,不仅要提供信息,还要启发学生找到与榜样的相同点,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自我效能感。

6.当前,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分组教学

B、合作教学

C、复式教学

D、班级教学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班级授课制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这体现的师生关系是()

A、民主平等

B、尊师爱生

C、教学相长

D、心理相容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题干的描述体现了教学相长的内涵。

8.下列有关情绪的性质表达不正确的是()

A、情绪与动机关系不密切

B、情绪是主观意识体验

C、情绪状态不容易自控

D、情绪为刺激所引起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情绪与动机关系密切,因此A项说法不正确。

9.下列不属于教师和学校不作为侵权的表现有()

A、学校组织活动失职

B、教师因学生扰乱课堂纪律体罚学生

C、教师对生病或受伤的学生救护不力

D、教师未及时向学生监护人履行告知义务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学校和教师的不作为侵权行为表现形式有:

(1)对学生身体状况关照不力;

(2)教师对生病或受伤学生救护不力;(3)在履行职责中违反工作要求、操作规程;(4)学校活动组织失职;(5)饮食安全事故;(6)未及时向学生监护人履行告知义务。

10.指导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依据是()。

A、课程内容

B、课程方案

C、课程目标

D、课程设计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课程目标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是整个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

11.王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运用了多种德育原则,其中,循循善诱原则属于()。

A、因材施教原则

B、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疏导原则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在德育实践中,采取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正是疏导原则的具体体现。

故本题选择D。

12.各类研究中唯一能确定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是()

A、观察研究法

B、行动研究法

C、实验研究法

D、个案研究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实验研究的目的是发现事物问的因果关系,是各类研究中唯一能确定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13.科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理论从德育模式上归类,属于()。

A、认知模式

B、价值观澄清模式

C、体谅模式

D、社会学习模式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而后由美国学者科尔伯格进一步深化的。

科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理论属于认知模式。

14.人们能通过一个人的表情来推测出他的情绪状态,这体现出情绪、情感具有()

A、信号功能

B、适应功能

C、动机功能

D、组织功能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情绪和情感的信号功能是指情绪和情感在人际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表情实现的。

15.当学生嘲笑张老师个子矮小时,张老师以一句“浓缩的就是精华”化解了当时的尴尬。

这种情绪调节的方法称为()

A、升华

B、补偿

C、幽默

D、宣泄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幽默是指对于困境以幽默的方式处理。

它没有个人的不适也没有不快地影响别人情感的公开显露。

题干所述是幽默的典型实例。

16.在编选校本教材时,尚老师一丝不苟地审查每一篇文章,即使插图的一点小瑕疵,她都会改正过来。

这表明尚老师()。

A、诲人不倦

B、公正待生

C、勤恳敬业

D、廉洁奉公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尚老师的做法体现出了对教学工作的认真负责,表明尚老师勤恳敬业。

17.下列表现不符合心理防御机制中“文饰”的是()

A、容貌平凡的女子特别爱说“自古红颜多薄命”

B、考试不及格,则说考试试题太难,超出大纲要求

C、把失恋带来的痛苦转化为发奋学习的动力

D、体育能力差的学生说,只有四肢发达的人才喜欢体育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合理化又称文饰作用,指通过无意识地用一种似乎有理的解释或实际上站不住脚的理由来为其难以接受的情感、行为或动机辩护以使其可以接受。

合理化有两种表现:

(1)酸葡萄心理,即把得不到的东西说成是不好的;

(2)甜柠檬心理,即当得不到葡萄而只有柠檬时,就说柠檬是甜的。

C项符合升华的表现。

18.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

A、是同一种活动

B、方向一致,但课外、校外教育不是一种正规教育活动

C、都是一种正规的教育活动,但方向不一致

D、都是一种正规的教育活动,且方向一致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课外、校外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同课堂教学一样,是一种正规的教育活动。

两者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完成学校的教育任务。

19.教师采用“先练后讲”“先学后教”的方式,让学生先依靠努力初步解决问题,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练习中的焦点进行讲解。

这指的是()

A、尝试教学

B、自学辅导教学

C、情境教学

D、暗示教学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题干描述的是尝试教学的具体操作程序。

20.课堂教学评价结果的反馈通常以()的形式开展,其主要的方法是评价面谈。

A、教师自评

B、课后讨论

C、课后评教

D、教学评价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课堂教学评价结果的反馈通常以课后讨论的形式开展,其主要的方法是评价面谈。

21.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人的()方面的总体规格要求。

A、思想水平

B、政治思想

C、思想品德

D、政治品德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方面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

22.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教师和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

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A、准备律

B、效果律

C、动机律

D、练习律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效果律是指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可因导致满意的结果而加强,也可因导致烦恼的结果而减弱。

教师和家长的鼓励属于良好的结果,能够强化学生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这一行为。

2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下列活动中必须与教育活动相分离的是()。

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宗教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八条规定,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24.教育法律规范的结构中不包含()

A、法定条件

B、法律后果

C、法律事实

D、行为准则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教育法律规范的结构包括法定条件(假定)、法律后果(制裁)和行为准则(处理)。

25.学生的好恶、意志以及其他个性品质等因素实际上是指()

A、智力因素

B、非智力因素

C、理性因素

D、感性因素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非智力因素包含了除智力以外的所有的其他心理因素,如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

26.心理学家研究认为。

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A、认识

B、情感

C、行为倾向

D、信念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成分和关键,既影响认知成分,也影响行为倾向成分。

故本题选B。

27.孙老师把没有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赶到操场上,让他们在冷风中把作业写完。

说要让学生明白学习的艰辛。

这说明,孙老师没有做到()。

A、关爱学生

B、因材施教

C、廉洁从教

D、严谨治学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题干中的孙老师没有做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关爱学生。

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

题干中的孙老师把学生赶到操场.让学生在冷风中写作业的行为体现他没有做到关爱学生。

28.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杜威所持的观点是()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国家利益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认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

29.平行教育原则的提出者是苏联教育家()

A、凯洛夫

B、赞科夫

C、马卡连柯

D、苏霍姆林斯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平行教育原则是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成功教育经验的总结。

30.音乐方面的吹拉弹唱,体育方面的球类、体操、田径,都属于()技能。

A、心智

B、操作

C、普通

D、特殊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的操作活动方式。

音乐方面的吹拉弹唱,体育方面的球类、体操、田径。

都属于操作技能。

31.资料分析的基本步骤是()

A、阅读资料—解释资料—筛选资料

B、阅读资料—筛选资料—解释资料

C、筛选资料—阅读资料—解释资料

D、解释资料—阅读资料—筛选资料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