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品课作业的有效布置与批改的策略研究》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94884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思品课作业的有效布置与批改的策略研究》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中思品课作业的有效布置与批改的策略研究》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中思品课作业的有效布置与批改的策略研究》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中思品课作业的有效布置与批改的策略研究》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中思品课作业的有效布置与批改的策略研究》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思品课作业的有效布置与批改的策略研究》实施方案.docx

《《初中思品课作业的有效布置与批改的策略研究》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思品课作业的有效布置与批改的策略研究》实施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思品课作业的有效布置与批改的策略研究》实施方案.docx

《初中思品课作业的有效布置与批改的策略研究》实施方案

《初中思品课作业的有效布置与批改的策略研究》实施方案

我校申报的课题《初中思品课作业的有效布置与批改的策略研究》,经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教育教学成果评审委员会审定批准立项,已成为区级立项课题

现就课题研究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本课题研究提出的背景:

(1)课题研究的国际国内背景: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国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实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考试制度改革。

国家倡导各地要积极开展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以促进基层教科研工作的展开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为此我区、我县积极开展立项课题研究活动。

(2)我县、我校的教育教学背景:

我校是县级大型初级中学,提高教学质量是我校面临的紧迫任务。

初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基础学科,同时也是中考的必考科目。

转变作业布置和作业批改评价方式,是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提高政治学科的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

为此我们必须加强这方面的课题研究,以促进我县、我校政治课有效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开展。

(3)我区课题研究规划的背景:

我校申报的课题《初中思品课作业的有效布置与批改的策略研究》,经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教育教学成果评审委员会审定批准立项,已成为区级立项课题。

为此必须按照上级的决定,开展此课题的研究工作。

二、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1、是改变传统作业设计弊端的需要。

传统的思想品德作业缺乏针对性和趣味性

在传统的守成性教育思想指导下,作业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政治作业的设计往往局限在再现式的范畴内,作业内容大多是机械抄记、重复套用,既没有什么思维训练价值,也谈不上什么创新、人本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试训练色彩浓厚。

这严重地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和政治素养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其缺陷主要表现在:

作业(问题)提出的单向性、问题答案的绝对性、作业形式的单一性、作业内容的重复机械性、作业完成的封闭性、作业评价的片面性等诸多方面。

2、是全面落实政治新课程理念的需要。

政治新课程理念需要教师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政治作业观。

以新课程标准精神为依据,以学生为本,设计新颖多样、面向全体、重视学以致用的政治作业,体现了政治课程知识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可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课程实验中作业的设计应是开放的,应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让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从而优化政治学习环境。

3、是全面深化政治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

政治作业的设计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旨是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强调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形成的这种教学观、学生观在学生作业这一环节如何体现,如何通过学生作业内容和形式的改革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可回避的问题。

4、是提高政治教师教科研水平的需要。

政治新课程理念要求政治教师必须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

教师作业布置的水平、作业批改的质量、作业评价的策略直接反映教师的业务水平、事业热情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不断提高我校政治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提高政治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三、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分析:

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课题研究是国际国内教学课题研究的重点、热点问题,有关专家学者对此问题有较多的研究,已有许多相关的成熟的理论研究成果。

我国基础教育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改变作业的布置和批改方式,应该是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必备条件,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必须要提高政治作业布置和批改的有效性。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广大教师对此课题很缺乏研究,理论知识储备不足,思想上不重视,教学实践中教师作业布置简单划一,作业批改非对即错,导致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有效性,只是在应付差事,收效不大。

四、本课题研究的课题研究的目的或目标

1、课题研究的出发点:

针对目前学生课业负担重,学习效率较低效益较差,存在着无效、低效的作业布置及批改的实际情况,从提高教学有效性、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出发,开展本课题的研究。

2、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拓宽思品教师布置作业与批改作业的思路,培养提高教师捕捉学生求知欲的信息的能力,充实教师布置与批改作业的方式和方法;通过思品课作业布置与批改的创新为教师松绑,为学生减负,使作业最大化的发挥出巩固与延伸、培养与发展、反馈与矫正以及交流的作用。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树立适应新课程理念的作业观,构建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政治作业设计体系,从而优化政治学习环境,让政治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人文素养的一座桥梁。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书本走向生活,从单一一走向多元,在完成不同类型的作业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并在作业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学以致用,学会在实践活动中检验知识,获得全面、主动的发展,最终为自己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使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学到更多有关有效课堂教学、有效作业布置及批改等方面的新的前沿教学理论知识,形成有关有效作业布置及批改等方面的新的教学理论,学以致用,提高教学水平,从而真正实施有效教学。

(5)、形成符合教学实际的有关有效作业布置及批改方面的调查报告、

教学理论和学术论文,积累有效作业布置及批改的典型案例与反思,制作教学资源。

五、课题研究的价值、意义:

1、本课题研究的价值

理论学术研究价值:

本课题研究的是课堂教学中面临的实际问题,通过研究,可以使教师提高教学理论水平,认清实际教学中存在的无效、低效的作业布置和批改现象,找到有效作业布置和批改的策略、做法。

实践价值:

通过研究,可以使教师提高教学理论水平,转变观念,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学生自身素质,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2、课题研究的意义

实施初中思品课作业的有效布置与批改的策略研究:

有利于促使我校思品教师学习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有利于促进我校思品课教师队伍专业知识和有效教学能力的协调发展。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作业热情,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学习成绩,学会学习,让学生变得自信,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有利于推进本校思品课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六、基本的研究思路

按照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首先通过调查,了解教学中现有的作业布置和批改的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其次通过理论学习奠定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通过学习他人的具体作法,取长补短,通过教学实践积累经验,在此前提下,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明确有效的作业布置和批改方式。

再次,在教学实践中落实、推广、检验有效的作业布置和批改方式,运用新的有效的作业布置和批改方式,开展教学实践。

反复分析,反复探究,反复实践,最终形成成熟的有效的作业布置和批改方式的理论、积累一批典型案例及反思、彻底转变我校学生作业被动、应付差事的状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教学成绩。

七、课题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课题研究的范围):

1、课题研究内容(研究什么事或什么问题?

):

(1)理论研究内容:

研究有效作业的内涵、作业布置和作业批改中的无效与低效、有效作业的布置、有效作业的批改;明确有效作业、有效作业批改的要求、评价方式,认识到有效作业布置和有效作业批改的必要性和意义,制定有效作业布置和批改的措施。

(2)、行为研究内容:

目前教师的作业布置和批改现状,学生的课内外作业完成情况,推广有效的作业布置和批改策略。

2、研究对象(针对什么研究?

):

(1)理论:

有关有效课堂教学的专业理论与实践,有效作业布置和批改的理论与实践,其他相关教学理论、专家论述。

(2)学生:

学生的作业态度、作完成效率和做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本校在校的七、八、九三个年级特别是课题组成员所任教班级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方式,重点是课题组成员所任教班级的学生。

(3)教师:

教师的有效作业布置和批改行为,实施有效作业布置与批改转变过程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教训与成功经验。

八、课题研究的可行性:

1、本课题是研究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因而是可行的。

2、课题组成员均为教学一线教师,多数曾参与九年级教学工作,均有较强的教学教研能力,能胜任课题研究工作。

课题组成员包括:

(1)马瑞:

本次承担课题组长。

中学一级教师,本科,现九年级政治课教师,九年级政治课备课组长,县级中考成绩第一名获得者。

县级优秀教师、骨干教师,论文多次获区市一、二等奖奖。

(2)沈海林:

本次课题研究的指导者。

中学高级教师,本科,多次参加课题研究活动,在第三届全区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活动评比中获得一等奖。

现任七年级教师,县级优秀教师,中考成绩多次获县级第一、二名。

多篇论文获区、市级一、二等奖。

(3)谢晓琳:

本科、校政治课教研组长、九年级政治课备课组长,县级中考成绩第一名获得者、论文获区市一、二等奖、县级优秀教师、有较强的教研能力。

⑷张迎霞:

本科,九年级政治课教师,论文多次获奖。

⑸金朝东:

研究生学历,现任贺兰四中教务主任,骨干教师,先进工作者,参加了第三届全区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活动。

⑹石艳琴:

研究生学历,现九年级政治课教师,县级中考成绩第一名获得者。

骨干教师,区级优秀教师。

论文多次获区市一、二等奖。

⑺王旭红:

本科学历,青年教师,现九年级政治课教师。

⑻马萍

本科学历,青年教师,现八年级政治课教师。

⑼丁学仁:

现任贺兰四中副校长,校级政治学科负责人,骨干教师,先进工作者。

⑽李雪梅:

本科,贺兰县教育局教研室政治学科专职教研员、县级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有丰富的教学教研经验。

论文获区市级一、二等奖。

(3)我校教学教研设备齐全。

有丰富的教学资源。

(4)课题组可获得学校包括研究经费在内的各项支持。

九、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资料法:

课题实施启动以前:

学习相关理论,搜寻各项资料,借鉴成功经验,提出理论依据。

2、调查研究法:

课题实施启动初期,比照新课程标准,领会新课程内容,明确新课程目标,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当前政治作业设计和批改中存在的问题,找准研究的最佳切入口和有效途径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

3、访谈研究法。

4、行动研究法:

在优化政治作业设计和批改的实践中采用观察、发现、调整、分析获取自然真实有价值的研究信息和资料,通过对政治教学效果的检测,不断修改和完善课题实施方案,寻求最有效的方法与策略。

(5)观察法

6、经验总结法。

将课题研究内容、过程加以归纳,进行综述,撰写相关的阶段性小结,及时肯定实验成果,修正实验方案,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或滚动实施,或加以推广。

十.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次课题研究工作主要分为开题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成果推广应用及结题申报阶段这三个研究阶段。

(一)、开题准备阶段(2014年5月-----2014年9月)

这一阶段主要有以下三项工作:

1、选定课题(2014年5月——2014年7月)

(1)、学习我区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文件。

(2)、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3)、研究选定课题,确定课题研究的题目

2、.课题的申报与立项:

(2014年9月)

(1)、进行课题研究的可行性、目的、意义等方面的论证。

(2)、搜集相关文献资料,开展初期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

(3)、编写第四届全区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立项申请报告书。

(4)、完成课题研究申报工作。

(5)、初步酝酿构思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3、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计划)(2014年9月——2014年11月)

(1)、学习全区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立项申请的立项获准通知书。

(2)、按照课题研究的要求编写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初稿。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