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红黑榜4.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94379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44.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试题红黑榜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试题红黑榜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试题红黑榜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试题红黑榜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试题红黑榜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试题红黑榜4.docx

《高考历史试题红黑榜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试题红黑榜4.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试题红黑榜4.docx

高考历史试题红黑榜4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办

《基础教育课程》2011年第12期

2011年高考历史试题“红黑榜”

●本刊特约历史试题评阅组﹡

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

“红榜”

●2011年高考全国新课标文综历史卷第31题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

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

这表明

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点评:

表面看来,本题似乎有“超纲”之嫌,“东南互保”在课程标准和教材中均未涉及。

但教材只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而非唯一资源,是否知道“东南互保”并不重要,“东南互保”问题只是一个新情境,只是一个引子,本题考查的是对当时历史趋势的理解和认识。

A项“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与材料中“各自保护”“两不相扰”相悖;《东南保护约款》的规定也不能表明“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可以排除C;D选项干扰性最大,“在大清帝国历史上,一半的朝廷命官居然公开指责朝廷的圣旨是错误的,并且明确表示坚决不予执行,这是帝国历史上无前例的一次大意外”。

但这只是一种抗命行为,并非叛变行为。

他们对抗的只是慈禧不计后果盲目对八国宣战的“懿旨”,而不是与清廷决裂,这恰恰表明了已经日薄西山的清王朝中央集权受到了来自地方官员的集体挑战。

由此可见“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是对材料的正确分析,B选项为正确答案。

中央集权制度、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等属于中学历史教材的基本内容,命题者以“东南互保”事件为切入点,考查了这些主干知识。

本题视角新颖,体现了“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的命题理念,这并没有超出“考纲”的要求。

本题突出了能力立意的宗旨,超越教科书的具体内容,以基础知识为背景,更多地提供新材料,设计新情境,考查学生能力。

这种从新角度、新情境命题不仅深化拓宽了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识,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历史信息的解读和综合归纳分析能力。

这种“意在此,言在彼”的材料与考查方式,让人耳目一新。

这是一道堪称经典的好题。

以历史研究方法切入,突显能力考查

●2011年高考浙江省文综历史卷第14题

有学者根据材料一“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已用煤取代木柴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赐在京(汴都)官员柴、炭各有差,柴578万,炭585万”,对上述结论予以反驳。

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两位学者所用材料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

B.材料二否定了材料一,仅用材料一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

C.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必须得到考古学支持才能成立

D.材料一指的是民众,材料二指的是官员,两条材料并不矛盾

点评:

本题选用两则存在矛盾的史料,呈现两位“学者”观点,就“北宋京城的生活燃料中煤炭是否已取代木柴”的问题给出了不同的判断,重在考查考生全面准确地获取、解读信息和逻辑推理等能力,考查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材料一在人教大纲版教科书中沿用多年,用以证明北宋东京城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煤被市民大量使用为燃料。

史料中“尽仰”、“无一家”之类词语,表明其并非出自严肃的历史著作。

经查,文出宋人庄绰所著史料笔记《鸡肋编》。

题中某“学者”仅以此单一材料得出“已用煤取代木柴”的历史结论,显然是武断、片面的。

A项说法武断,材料之间虽然存在矛盾,但依据各自材料得出的结论,未必都是错误的。

考古主要适用于远古时期没有文献资料的情况,而对于有文字的历史,考古也只是证明史实的一种手段,并非必备要素,故C项的表述有些绝对化了。

D项是对材料的误读,材料一中的“数百万家”既可以包括民众,也可以包括官员。

本题超越了低层次的知识再认与再现,旨在告诉师生:

在历史文献研究中应当尽量全面占有史料,既要关注正面史料,也要关注反面史料,结合两类史料才有可能得出符合事实的历史结论。

本题融考查史料、史证、史论于一体,注重对史学研究方法和学生论证能力的考查,符合新课改的探究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材料的辨析与论证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思维,值得高中历史教师反思和借鉴。

 

注重特征,突出能力要求

●2011年高考山东省文综历史卷第15题

图6为1600~1913年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自殖民地时代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

其中,代表英国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

点评:

本题以综合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四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为切口,从时间上横跨了近代殖民扩张、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等三个阶段,从空间上反映欧美四个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状况,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历程上折射出自殖民地时代起300多年间世界大国崛起与兴衰的脉络,体现了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问题的理性反思。

细观此题,解题技巧有二:

一是要求学生结合材料数据和所学知识做细致分析比较,特别要注意横轴坐标上的关键年代(1600年、1820年、1870年)和曲线变化趋势,并联系四国在这300多年中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就可以判断①为美国,②为英国,③为荷兰,④为西班牙。

二是抓住1913年各国经济发展状况,并进行排位,就可以作出正确的选择。

从整体上看,该题主要涉及必修二内容,紧扣课标、考纲和教材,史料选择角度新颖,命题技巧有横岭侧峰之感,考查能力要求明确。

可以说,本题真正地融考查内容知识性和能力层次性于一体,既突出了历史学科主干知识和历史阶段发展特征,着力于考查学生对纵向历史知识的精确掌握程度;又体现了高考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和有利于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侧重于考查学生基本的读图、识图能力、分析比较问题能力和解题思维及方法。

由此看来,平时教学中既要强化历史主干知识和历史发展特征的教学,更要注重思维方法和解题技巧等能力培养训练,适度地丰富课堂教学中的课程资源,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素养。

开放性,考查专业素养和学科能力

●2011年高考全国新课标文综历史卷第41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

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

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

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

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

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

——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

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

(要求:

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点评:

本题从全球化史观、文明史观出发,从西方崛起立意,同时兼及东西方文明比较。

这是针对如今复杂的国际关系格局和中国崛起而精心设计的,意在考查考生独立的提取史论能力、综合判断分析能力,从而引导考生理性思考人类文明发展过程并从中获取智慧,真正体现了历史学科特色。

试题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并且做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试题选取的材料通俗易懂,精而不繁,主题鲜明,设问也很简易,要求明了具体,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考生回答此题,首先必须从材料中提炼观点,然后分析产生这种史观的原因,最后对这种史观进行评价。

考生在评价时必须联系古今中外的史实,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的角度进行论证。

考生回答起来也得心应手,有话可说。

本题要求考生解读理解材料,并从中获取作者的观点。

细析材料,考生可以从中得出两个观点:

西方崛起是本土文明延续的结果;西方崛起是东西方文明相互交流、借鉴的结果。

本题没有事先设定的参考答案,具有很强的开放性。

这种开放性试题,有利于拉开不同水平考生的距离,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较高的信度、效度。

所以,这种开放性试题具有很有的生命力,值得推广。

这是一道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考查较高层次的专业素养和学科能力,具有时代气息的开放性试题。

对于我们今后的历史教学有很强的指导性,对历史教师、阅卷人员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史料、史论、史观三要素逐层递进,全方位综合考查历史能力

●2011年高考山东卷第27题

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

清末,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宣传革命,他对孟德斯鸠及其思想也推崇备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料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

夫治天下犹曳(yè,拖拉)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史论

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

材料三史观

我们专注于两个主题——“传统”和“交流”——的研究,以此来理顺世界历史。

这两个主题集中反映了人类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概言之,它们可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因作出解释。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又体现了“新见”。

(2)材料二主张用什么方法去评价黄宗羲的思想?

运用这一方法,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3)结合黄宗羲与孟德斯鸠的思想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影响,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认识。

点评:

本题的命题角度独特。

近代以来民主思想的演进、人类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多为高考历史命题的热点主题。

回顾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高考历史题,关于黄宗羲、孟德斯鸠的思想主张、所处时代及其产生的影响等,多有涉及,若再以相关知识点入题,难有新的命题视角。

本题以“史料、史论、史观”三要素层层递进的方式编制,反映了“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研究方法,对《考试说明》提出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考核目标和能力要求达到了全覆盖。

既体现学科内的综合,又以中外关联的形式呈现;既要求考生准确解读题中史料,又要结合日常所学的历史知识;既要准确分析题中史料所含信息与观点,又要考生有自己的见解。

本题所选文字史料,简明扼要,避用政论文字的晦涩长句,对于生僻的字,不但注了字义,而且附了读音。

这有利于考生完整地读懂史料,也体现出命题者的人文倾向。

本题渗透了深厚的历史主义色彩。

第1小问要求考生回答黄宗羲思想的“新见”,意在让考生认识黄宗羲思想在明清专制文化环境下所体现的历史进步性。

“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即要求考生回顾儒家基本主张,并结合材料“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君与臣,共曳木之人”等相关信息,归纳以下答案:

“民本思想;保留君主;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臣平等。

”黄宗羲的民主思想,既是对儒家“民本”等思想的继承,又是植根于明清之际特殊的社会背景之下的。

第2小问把考生从具体的历史知识中引出来,考查历史评价方法、态度和价值取向。

要求考生将黄宗羲思想放到其所处的特定历史背景下进行评价,继而结合所学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