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和金属材料练习题基础提高难题汇总含答案经典.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79380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5.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属和金属材料练习题基础提高难题汇总含答案经典.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金属和金属材料练习题基础提高难题汇总含答案经典.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金属和金属材料练习题基础提高难题汇总含答案经典.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金属和金属材料练习题基础提高难题汇总含答案经典.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金属和金属材料练习题基础提高难题汇总含答案经典.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属和金属材料练习题基础提高难题汇总含答案经典.docx

《金属和金属材料练习题基础提高难题汇总含答案经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和金属材料练习题基础提高难题汇总含答案经典.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属和金属材料练习题基础提高难题汇总含答案经典.docx

金属和金属材料练习题基础提高难题汇总含答案经典

金属和金属材料练习题基础、提高、难题_汇总(含答案)经典

一、金属和金属材料选择题

1.向盛有一定质量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的锌粉,下列4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B.

C.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稀硫酸为酸性溶液,开始时其pH小于7,反应后溶液呈中性,故A错误;

B、烧杯中有稀硫酸,所以开始质量不能为零,故B错误;

C、加入锌粉之后,锌和稀硫酸马上开始反应生成氢气,直至将稀硫酸消耗完全,生成氢气的质量不再改变,起点应从零点开始,故C错误;

D、加入锌粉之后,锌和稀硫酸马上开始反应生成硫酸锌,直至将稀硫酸消耗完全,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不再改变,故D正确。

故选D。

2.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与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根据以上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正确的是

A.XYZB.XZYC.ZYXD.YZX

【答案】B

【解析】

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说明X的金属活动性最强。

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说明Z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Y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弱,即Z>Ag>Y;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X>Z>Y。

故选B。

点睛: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判断能否发生反应,进而可确定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3.仅用下列各组试剂无法完成验证Zn,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

A.Zn、Ag、CuSO4溶液B.Cu、ZnSO4溶液、AgNO3溶液

C.Zn、Ag、稀硫酸、ZnSO4溶液D.Zn、Cu、稀硫酸、AgNO3溶液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锌在氢前,铜在氢后,铜在银前;A.锌与硫酸铜溶液析出红色金属,银与硫酸铜溶液无明显现象,选项说法正确;B.铜与硫酸锌溶液无明显现象,使硝酸银溶液变蓝色,析出银白色的金属,选项说法正确;C.没有涉及铜及其化合物,故无法测定铜与锌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选项说法错误;D.锌与稀硫酸有气泡产生,铜与稀硫酸没有明显现象,铜使硝酸银溶液变蓝色,析出银白色的金属,,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

考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4.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Al>Fe>Cu>Ag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Cu+FeSO4═Fe+CuSO4可以发生,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Fe+2AgNO3═2Ag+Fe(NO3)2可以发生,属于置换反应

C.反应Cu+2AgNO3═2Ag+Cu(NO3)2可以发生,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蓝色

D.反应2Al+3CuSO4═3Cu+Al2(SO4)3可以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无色

【答案】A

【解析】

【分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氢前的金属可以和稀酸溶液反应生成氢气,只有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而且越靠前的金属活动性越强。

【详解】

A、由于金属活动性Fe>Cu,所以反应Cu+FeSO4═Fe+CuSO4不可以发生。

A选项错误

B、由于金属活动性Fe>Ag,反应Fe+2AgNO3═2Ag+Fe(NO3)2可以发生,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

生成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

属于置换反应。

B选项正确

C、由于金属活动性Cu>Ag,反应Cu+2AgNO3═2Ag+Cu(NO3)2可以发生,由于硝酸银溶液为无色,硝酸铜溶液为蓝色,所以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蓝色。

C选项正确

D、由于金属活动性Al>Cu,反应2Al+3CuSO4═3Cu+Al2(SO4)3可以发生,由于硫酸铜溶液为蓝色,硫酸铝溶液为无色,铜单质为红色,所以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无色。

D选项正确

故选A。

【点睛】

氢前金属会与酸反应,氢后金属不会与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但也要注意,与金属反应的酸一般是指稀硫酸和盐酸,不包括浓硫酸和硝酸。

5.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

B.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生成

C.a处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Fe2O3=2Fe+CO2

D.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

【答案】C

【解析】

【详解】

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生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C、a处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一氧化碳具有毒性,能污染环境,为防止污染空气,尾气不经处理不能直接排放,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C。

6.常见金属X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3AgNO3=3Ag+X(NO3)3,有关该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X可能是铁

C.金属活动性X>Ag

D.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是Ag和X

【答案】B

【解析】

【详解】

A、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选项A正确;

B、X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生成了X(NO3)3,X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3价,铁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了硝酸亚铁,故该金属不可能是铁,选项B不正确;

C、由金属X能与硝酸银反应置换出银,说明X的活动性比银,选项C正确;

D、反应中有单质x参加反应,又有单质Ag生成,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是Ag和X,选项D正确。

故选:

B。

7.为验证Mg、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

其中不必进行的实验是(  )

A.B.C.D.

【答案】C

【解析】

由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分析四个实验,发现验证实验的设计思路为:

根据三种金属与盐酸反应情况,可验证铁的活动性比铜、银强;然后利用金属铜和硝酸银的置换结果,验证铜的活动性比银强.对比四个实验,实验B证明金属铜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而实验D又可以证明银的活动性小于铜,所以,不做实验C也不影响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判断.所以:

A、A实验必需进行,故A不符合题意;

B、B实验必需进行,故B不符合题意;

C、C实验不需进行,故C符合题意;

D、D实验必需进行,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X、Y、Z三种金属及化合物间发生如下化学反应:

Y+ZCl2═Z+YCl2X+ZCl2═Z+XCl2Y+2HCl═YCl2+H2↑X与稀盐酸不反应.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Z>Y>XB.X>Y>ZC.Y>X>ZD.Y>Z>X

【答案】C

【解析】

【详解】

由于Y+ZCl2═Z+YCl2,X+ZCl2═Z+XCl2,说明X和Y的活动性都比Z强;而Y+2HCl═YCl2+H2↑,X与稀盐酸不反应,说明Y的活动性比X强,因此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Y>X>Z。

故选C

【点睛】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氢前的金属才可以和稀酸溶液(除稀硝酸外)反应生成氢气,只有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根据这一规律可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9.向一定质量的Fe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M和滤渣N.向滤渣N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滤液M中一定存在Zn2+

B.滤液M的颜色呈蓝色

C.滤渣N中一定含有Fe和Cu

D.滤渣N的质量小于加入锌粉的质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锌、铁的活动性顺序为:

锌>铁>铜,所以向Fe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锌粉,锌先与硫酸铜反应生成了硫酸锌和铜,当硫酸铜完全反应后,锌再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M和滤渣N,向滤渣N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了滤渣中一定有铁、铜,可能有锌,溶液中的CuSO4完全发生了反应

【详解】

A、由上述分析可知,锌先与硫酸铜反应生成了硫酸锌和铜,所以,滤液M中一定存在Zn2+,故不符合题意;

B、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不存在CuSO4,滤液M的颜色不会呈蓝色的,故符合题意;

C、由上述分析可知,滤渣N中一定含有Fe和Cu,故不符合题意;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每65份质量的锌会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或56份质量的铁,锌置换出铜或铁都会使固体的质量减小,所以滤渣N的质量小于加入锌粉的质量,故不符合题意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判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先后顺序,参加反应的金属是否过量,反应生成物是滤渣,还是滤液。

10.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先将三者分别加入到硫酸亚铁溶液中,只有甲可使溶液中析出铁单质。

再将三者加入到硝酸银溶液中,只有乙不能使溶液中析出银单质,则三者的金属活动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

A.甲>乙>丙B.乙>甲>丙C.甲>丙>乙D.无法判断

【答案】C

【解析】

【分析】

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

【详解】

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先将三者分别加入到硫酸亚铁溶液中,只有甲可使溶液中析出铁单质,说明甲的活动性比铁强,乙、丙的活动性比铁弱,即甲>铁>乙、丙。

再将三者加入到硝酸银溶液中,只有乙不能使溶液中析出银单质,说明甲、丙的活动性比银强,乙的活动性比银弱,即甲、丙>银>乙。

三者的金属活动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

甲>丙>乙。

故选C。

11.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金属活动性:

乙>甲>丙B.生成氢气的质量:

甲>乙>丙

C.相对原子质量:

乙>丙>甲D.消耗硫酸的质量:

甲>乙>丙

【答案】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A、金属活动性:

乙>甲>丙,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越活泼反应越快,故A正确;B、生成氢气的质量:

甲>乙>丙,故B正确;C、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说明金属均已全部反应完,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生成氢气质量是甲>乙>丙,则相对原子质量是甲<乙<丙,故C错误;D、消耗硫酸的质量:

甲>乙>丙,氢来源于酸,产生的氢气质量越多,消耗硫酸的质量越多,故D正确。

12.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和镁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一定不含有铁和镁

C.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和氯化亚铁,一定没有氯化铜

D.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氯化亚铁、氯化铜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加入一定量的镁粉时,镁首先和氯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氯化镁,因此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但是不可能含有铁和镁,因为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故A错误;

B、滤出的固体一定含有铜,一定不含铁和镁,故B正确;

C、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和氯化亚铁,如果不含有氯化亚铁,则氯化亚铁和镁反应能生成铁,加入稀盐酸时就会产生气泡了,这与没有气泡产生相矛盾,也可能含有氯化铜,如果镁很少,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