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上海省华东师大二附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934657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6.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上海省华东师大二附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学年上海省华东师大二附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学年上海省华东师大二附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学年上海省华东师大二附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学年上海省华东师大二附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上海省华东师大二附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上海省华东师大二附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上海省华东师大二附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上海省华东师大二附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上海省华东师大二附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华东师大二附中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

高一语文

(考试时长:

120分钟卷面满分:

100分)

班级学号姓名

考生注意:

所有作答书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区域。

一、积累应用10分

1.填空。

(1)见贤思齐焉,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里仁》)

(2)后生可畏,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子罕》)

(3)____________________,德之弃也。

(《论语.阳货》)

(4)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____________________,少则得,多则惑。

(《老子》)

(5)大直若曲,大巧若拙,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子》)

(6)非其道,____________________;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

(《孟子》)

(7)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抽象的愁绪具象化,引发后人共鸣。

【答案】

(1).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3).道听而途说(4).敝则新(5).大辩若讷(6).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7).问君能有几多愁(8).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1)要在理解“省”含义的基础上强化书写;

(2)不要漏掉虚词“之”“也”;(3)不要漏掉“而”;(4)要在理解“敝”的含义的基础上强化书写;(5)注意“辩”“讷”的写法;(6)注意“箪”的写法;(7)注意“似”的写法。

2.可填入语段空白处的一项是()。

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

“,_________。

”各族先民胼手胝足、披荆斩棘,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

A.天生烝民,有物有则(《大雅,柔民》)

B.不侮矜寡,不畏强御(《大雅,柔民》)

C.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小雅,鹤鸣》)

D.邦畿千里,维民所止(《商颂,玄鸟》)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运用的连贯性的能力。

首先理解选项中各句的意思,

A项,“天生烝民,有物有则”句意为:

老天生下这些人,有着形体有法则。

B项,“不侮矜寡,不畏强御”句意

不欺侮鳏寡之人,不畏惧强暴之徒。

C项,“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句意为:

别的山上面的石头坚硬,可以琢磨玉器。

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D项,“邦畿千里,维民所止”句意为:

国境数千里,是民众所居住。

喻指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靠人民来保卫。

然后分析语段的意思。

根据前句“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和后句“各族先民胼手胝足、披荆斩棘,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分析,此处说的是我国疆域是各族人民历尽艰辛,共同开拓的,那么各民族都是我国的主人。

所以结合以上各句的意思,此处应选用“邦畿千里,维民所止”。

故选D。

二、阅读50分

(一)(16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喜看稻菽千重浪(节选)

——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沈英甲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①2001年春节过后的第二天,湖南长沙马坡岭笼罩在薄雾之中,空中不时飘下雨点。

袁隆平眯起双眼,出神地打量着这片几百亩大的试验田,然后跨过水渠,迈步走进田间。

他蹲下身子翻看着土壤。

②我跟随在他身后不禁产生了瞬间的错觉:

这难道就是几天后就要赴京,领取由国家主席亲自签署、颁发的国家最高科技奖的科学家吗?

他看上去更像一个地道的湖南农民,这使我想起了农民送给他的“泥腿子专家”“泥腿子院士”的称谓。

③挽起裤腿走下稻田,是人们从播种到收获季节见到的袁隆平最标准的“形象”。

人们常提出的一个疑问是:

中国的稻田里如何走出了袁隆平这样一位世界级的农业科学家?

④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普遍发生的饥馑给袁隆平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

那时在湖南一所偏僻山村农校一湘西雪峰山麓的安江农校任教的青年袁隆平便下定决心,拼尽毕生精力用农业科技战胜饥饿。

⑤那是1961年7月的一天,下课铃声响过之后,袁隆平拍去身上的粉笔灰尘,掖着讲义夹,匆匆来到校园外的早稻试验田。

采用常视法培育出来的早稻常规品种正在勾头撒籽,呈现一派丰收景象。

袁隆平把讲义夹放在田埂上,走下稻田一行行地观察起来。

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态特异、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上。

他屏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着那可爱的稻稳,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

⑥这是一株奇特的稻禾,株形优异,穗大粒多,足有十余穗,每穗有壮谷一百六七十粒。

袁隆平用布条扎上记号,从此格外精心地照顾这蔸稻禾。

收获季节他得到了一把金灿灿的稻种。

第二年春天,袁隆平把这些种子播种到试验田里,期待收获有希望的新一代稻种。

可是当秧苗发绿长高之后袁隆平发现,它们高的高,矮的矮,成熟得也很不一致,迟的迟,早的早,没有哪一蔸的性状超过它们的前代。

⑦一种失望的情绪掠过袁隆平心头,但是对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有着深入研究的袁隆平进而想到,从遗传学的分离律观点看,纯种水稻品种的第二代是不会有分离的,只有杂种第二代才会出现分离现象。

今年它的后代既然发生分离,那么可以断定去年发现的性状优异稻株是一株“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

⑧他返回试验田对那些出现分离的稻株进行研究,高的、矮的、早熟、迟熟”……一一做了详尽记录。

经过反复统计计算,袁隆平证明,这次发现完全符合孟德尔的分离规律。

⑨袁隆平的实践让他发现了真理:

只要探索出其中规律,就一定能培育出人工杂交稻,也就一定能把这种优势应用到生产上,从而大幅度提高水稻的产量。

⑩后面我们将看到,袁隆平对真理的发现,使他不可避免地要向国际知名的权威和他们的权威结论发起挑战,这种挑战之艰难往往使挑战者身心俱疲,落荒而去。

创新是科学家的灵魂和本质

⑪有人说,袁隆平具有敢于挑战的勇气和信心。

在他决定选择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作为自己的攻关方向时,并不知道世界上已有美国、日本等国的科学家从事过研究,但没有成功。

这无疑是一-道世界难题。

况且,他还得顶着研究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是“对遗传学的无知”等权威学者的指责和压力。

他根据自己的实践,以科学家的胆识和眼光断定杂交水稻研究具有光辉的前景,他决心义无反顾地坚持研究。

⑫因为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自花授粉作物自交不退化,因而杂交无优势”的论断明白无误地写在美国著名遗传学家辛诺特和邓恩的经典著作、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大学教科书《遗传学原理》中,由此有人嘲笑“提出杂交水稻课题是对遗传学的无知。

⑬在理论与事实发生矛盾时,袁隆平的态度是尊重权威但不崇拜权威,不能跟在权威后面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一步。

他知道,根据自已直接观察到的一些事实表明水稻具有杂种优势,“无优势论”是没有试验依据的推论,这一推论与自交系的杂交优势现象相矛盾,袁隆平坚信搞杂交水稻研究有前途,勇敢地向“无优势论”这一传统观念挑战,从而拉开了我国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序幕。

⑭袁隆平认为,水稻的杂交优势利用只有两条路可走:

一条是进行人工去雄,如果用人工去雄杂交,就得一朵花一朵花进行,产生的种子数量极为有限,不可能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再一条路就是培育出一个雄蕊不育的“母稻”,即雄性不育系,然后用其他品种的花粉去给它授粉杂交,产生出用于生产的杂交种子。

然而国内外都没有这一先例,甚至有著名学者断言这“不可能”。

还有学者认为,这无法应用于生产。

⑮袁隆平不打算退却,他很清楚他拥有的有利条件是其他国家科学家少有的:

进行这项研究,中国有中国的有利条件,中国是古老的农业国,又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有众多的野生稻和栽培稻品种,蕴藏着丰富的种质资源;有辽阔的国土和充足的光温条件,海南岛是理想的天然温室,育种者的乐园;更重要的是我们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可以组织科研协作攻关;有党的正确领导,任何困难都可以组织力量克服。

直到今天,袁隆平都对为攻克杂交水稻难关在全国13个省区的18个科研单位进行的科研大协作感慨不已,认为没有这样的大协作,杂交水稻研究决不会取得今天这样世界瞩目的成果。

⑯1964年7月5日,“泥腿子专家”袁隆平又走进了安江农校的稻田,去寻找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

他头顶烈日脚踩淤泥弯腰驼背去寻找这种天然雄性不育株,已是第14天了。

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一棵雄花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上,这正是退化了的雄蕊。

他马上把这株洞庭早籼天然雄性不育株用布条标记。

袁隆平欣喜异常,水稻雄性不育植株,终于找到了。

3.分析第②段画线句“我跟随在他身后不禁产生了瞬间的错觉”在文中的作用。

4.第16段画线部分的细节描写很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5.本文标题“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可看成人物通讯标题的典范,请赏析这一标题好在哪里。

6.依据以下相关信息,评价本文的选材。

第一则:

本文发表于2001年2月22日《科技日报》。

第二则:

写人物通讯要善于发现最能体现时代精神、对人们有较大激励作用的典型人物,要善于通过典型事件来表现典型人物的典型精神。

【答案】3.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以亲身阅历者的眼光去观察和叙述的写法,描写了一位平凡“农民”形象,正是这平凡的形象和伟大的贡献形成巨大的反差,更突出袁隆平的不平凡——深入实践。

4.动作细节描写,充分表现袁隆平寻找新品种的艰辛,表现袁隆平不畏任何艰难困苦、矢志不移地为科学献身的崇高精神。

5.正题引用了毛泽东1959年写的《七律·回韶山》中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袁隆平研究成果和突出贡献的赞叹。

副题,实题,点明所报道的人物。

6.①2001年春节刚过,袁隆平领奖前仍在稻田里工作。

(热爱并献身于农科研事业)②1960年袁隆平敏锐地发现了“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

(勇于实践,敢于探索)

③1964年袁隆平终于找到了水稻雄性不育植株。

(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敢于创新)

④1992年袁隆平发表文章批判贬斥杂交稻的文章。

(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解析】

【3题详解】

此题考查赏析文中关键句的能力。

具体分析,“我跟随在他身后不禁产生了瞬间的错觉”位于第二段的段首,在结构上领起后文;在内容上,“我”亲眼见到水稻专家袁隆平,但“我”的感受是“产生瞬间的错觉”,只因杰出的世界级农业科学家袁隆平和真实的形象不符,即“更像一个地道的湖南农民”,正是这平凡的形象和伟大的贡献形成巨大的反差,更突出袁隆平的不平凡——深入实践。

【4题详解】

此题考查赏析描写人物方法的能力。

具体分析,“他头顶烈日脚踩淤泥弯腰驼背去寻找这种天然雄性不育株”中“顶”“踩”“弯”“寻找”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这样的细节描写我们能够看出袁隆平在研究农业技术过程中艰辛的付出,表现袁隆平热爱并献身于农科研事业的精神品质。

【5题详解】

此题考查赏析文章标题的能力。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尤其是新闻类文章,它要在第一时间传达出消息中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信息,请分析本文题目的特点。

正题,引用了毛泽东1959年写的《七律回韶山》中的诗句,借用诗句,生动形象,富有神韵,正标题重在描述研究结果:

喜看。

含义丰富,既写出袁隆平获得最高科技奖的心情,也写出作者及人们看到袁隆平作出巨大贡献的喜悦和激动,“稻菽”点明了袁隆平的研究对象,“千重浪”形象地描绘水稻研究的广阔前景,鼓舞和振奋人心,表达了作者对袁隆平研究成果和突出贡献的赞叹。

副题:

“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是对正题的及时补充,属于实题,点明所报道的人物。

【6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人物通讯选材特点的能力。

本文作为一篇人物通讯,第一部分:

“实践是袁隆平发现真理的途径”文章追述了袁隆平科学实践的过程(那是1960年7月的一天——发起了挑战):

发现特异稻——护理特异稻——试种特异稻——分析研究——发现真理的过程。

第二部分:

“创新是他的灵魂和本质”主要写袁隆平在研究杂交稻的过程中,遇到的三点困难:

论断的否定之杂交无优势,有些人的嘲笑反映对遗传学的无知,有些学者认为杂交制种无法应用于生产,以上三点是袁隆平在研究中遇到的困难,但她并不迷信权威,而是认真分析,用事实证明他的培育杂交水稻的理论设想是科学的,是切实可行的。

作者集中笔墨写了袁隆平典型事例1:

2001年春节刚过,袁隆平领奖前仍在稻田里工作。

体现了袁隆平热爱并献身于农科研事业。

典型事例2:

袁隆平提出了当时世界上无人解决的大课题———杂交水稻。

他不盲从权威,开创了世界水稻研究的新纪元。

明确:

显示了袁隆平严谨的态度、创新的才能和执着的精神,不迷信权威。

典型事例3:

1964年7月他头顶烈日,脚踩淤泥,弯腰驼背寻找天然雄性不育株。

明确:

展示了袁隆平不畏任何艰难困苦、矢志不移地为科学献身的崇高精神。

这篇人物通讯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了科学家袁隆平重视实践,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宣战,大胆创新

精神。

袁隆平是一位扎根农田,挥洒汗水,专注敬业,严谨认真的实践者;是一位不迷信权威,不动摇,不退却,极具韧性的研究者。

【点睛】人物通讯是以人物为报道对象,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在一个主题贯穿下容纳着相当丰富的材料,着重以人物的精神面貌来感染、教育读者的一种通讯。

人物通讯中的人物当然要具有新闻性。

从实际报道的情况看,这些能够进入通讯中充当主角的人,大致上有这样几种类型:

第一种,各行各业的英雄模范人物。

如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张海迪、孔繁森、徐虎、李素丽等,都是由人物通讯向全社会推出的楷模。

这样的人物通讯,社会影响最为广泛、深远。

第二种,人们普遍关心

社会名流。

如著名科学家、社会活动家、爱国人士、运动员、演员等。

这样的通讯在报刊上常占有相当多的数量,有些报刊甚至可以通过报道这样的人物来吸引读者,提高报刊的发行量。

第三种,在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中体现了某种人生价值,或者为人民做出贡献的普通人。

这是近年人物通讯题材发展的一个新趋向。

第四种,某些对社会有警示作用的反面人物,提示人们某种道理。

根据基本结构形态的不同,人物通讯有这样三种类型:

1.传记式:

其特征是较完整地写出人物一生的主要事迹,篇幅较长,内容丰富。

2.特写式:

侧重于写人物的一时一事,或某一侧面。

虽然比一般的特写涉及范围大得多,但属于集中于一事、一个侧面的写法。

真正写一时一事的人物通讯,现在也很常见。

3.群像式:

特点是报道对象不止一个,而是一个集体中的若干人,或是同一时空范围内的几个同类人。

(二)(共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闻砧

孟郊

杜鹃声不哀,断猿啼不切。

月下谁家砧,一声肠一绝。

杵声不为客,客闻发自白。

杵声不为衣,欲令游子归。

7.如果编辑一套古代文学作品选,可以收录本作品的一本是()

A.《乐府诗选》B.《古诗菁华》C.《诗余选集》D.《律诗集萃》

8.可以用来评价本作品语言风格的一项是()

A.清新雅致B.平实质朴C.沉郁顿挫D.雄浑壮丽

9.本作品以砧杵声写游子思乡之情,短短几句,翻转数重,请加以赏析。

【答案】7.B8.B

9.前四句先用杜鹃声“不哀”、断猿啼声“不切”作衬托,突出砧声之哀;再以“一声肠一绝”直接抒发月下的砧声引发的愁思;后四句借助客和游子闻砧声的感受,侧面表现了砧声之苦,抒发了游子思乡的无限哀伤。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

A项,《乐府诗选》收录的是乐府诗,乐府诗一般篇幅较长,叙事性强,本诗不是乐府诗;

B项,《古诗菁华》应该收录的是古体诗歌,本诗虽然是四联八句,但中间两联没有对仗,不符合近体诗(律诗)的特点,属于古体诗;

C项,《诗余选集》“诗余”是词的别称,本诗不是词;

D项,《律诗集萃》收录的是律诗,而本诗中间两联没有对仗,不符合近体诗(律诗)的特点,是一首五言古体诗。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

分析本诗语言“不哀”“不切”“谁家砧”“发自白”可知,语言浅白而内涵丰富,具有浅近直白,多用口语,平实质朴的特点。

这首五古不雕章琢句,而是以质朴的语言,倾诉胸中的感情。

故选B。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

赏析时抓住情感的翻转变化来分析。

“杜鹃声不哀,断猿啼不切”,子规即杜鹃,鸣声凄切,似“不如归去”,最易引起羁旅愁思。

然而它与砧声相比,诗人却说它“不哀”。

断猿,指断肠之猿。

可是这里却说它“不切”。

其实不是真的“不哀”“不切”,这是为了从侧面烘托砧声之哀。

“月下谁家砧,一声肠一绝”,本来杜鹃声、猿声皆令人肠断,然而对一个经常涉水登山的人来说,已经司空见惯,无动于衷,唯有这月下砧声,才能撩拨他心中的哀弦。

此句直接抒发月下砧声引发的愁思。

后四句,重在写自我的主观感受。

所谓“客”和“游子”,都是指诗中人物。

尽管砧声无意,而闻之者却有心:

“客闻发自白。

”听了砧声,头发不禁为之愁白。

“杵声不为衣,欲令游子归。

”是代捣衣妇设想,意为她此时捣衣,并非为了寄给游子,而是想让他听到砧声,惹起乡思,速速归来。

上两句从游子角度着眼,下两句从对面(思妇)写来,多层次、多侧面地描述了砧声之苦。

全诗以砧杵声写游子思乡之情,翻转数重,写得真挚感人。

(三)(共16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小题。

梅圣俞墓志铭

欧阳修

①嘉祐五年,京师大疫。

四月己亥,圣俞得疾,卧城东汴阳坊。

明日,朝之贤士大夫往问疾者,驺呼属路不绝。

城东之人,市者废,行者不得往来,咸惊顾相语曰:

“兹坊所居大人谁耶?

何致客之多也?

”居八日,癸未,圣俞卒。

于是贤士大夫又走吊哭如前日益多,而其尤亲且旧者,相与聚而谋其后事,自丞相以下,皆有以赙①恤其家。

粤六月甲申,其孤增载其柩南归,以明年正月丁丑,葬于宣州阳城镇双归山。

②圣俞,字也,其名尧臣,姓梅氏,宣州宣城人也。

其家世颇能诗,而从父询②以仕显,至圣俞遵以诗闻。

自武夫、贵戚、童儿、野叟,皆能道其名字,虽妄愚人不能知诗义者,直曰:

“此世所贵也,吾能得之。

”用以自矜。

故求者日踵门,而圣俞诗遂行天下。

其初喜为清丽闲肆平淡,久则涵演深远,间亦琢刻以出怪巧,然气完力余,益老以劲。

③圣俞为人仁厚乐易,未尝忤于物。

至其穷愁感愤,有所骂讥笑谑,一发于诗。

然用以为欢,而不怨怼,可谓君子者也。

初在河南,王文康公见其文,叹曰:

二百年无此作矣。

”其后大臣屡荐宜在馆阁尝一召试赐进士出身余辄不报。

嘉祐元年,翰林学士赵概等十余人列言于朝曰:

梅某经行修明,愿得留与国子诸生讲论道德,作为雅颂,以歌咏圣化。

乃得国子监直讲。

④圣俞初以从父荫补太庙斋郎,历桐城、河南、河阳三县主簿,以德兴县令知建德县,又知襄城县,监湖州盐税,签署忠武、镇安两军节度判官,监永济仓,国子监直讲,累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

尝奏其所撰《唐载》二十六卷,多补正旧史阙缪。

乃命编修《唐书》,书成,未奏而卒,享年五十有九。

⑤圣俞学长于《毛氏诗》,为《小传》二十卷,其文集四十卷,注《孙子》十三篇。

余尝论其诗曰:

“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盖非诗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圣俞以为知言。

[注]:

①赙:

送布帛财物助人办丧事。

②询:

梅询,梅圣俞的堂叔。

10.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何致客之多也_____________

(2)历桐城、河南、河阳三县主簿___________

11.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圣俞诗遂行天下()

A.横行B.流行C.统领D.引领

12.将第⑤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盖非诗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13.第③段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其后大臣屡荐宜在馆阁尝一召试赐进士出身余辄不报

14.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答案】10.

(1).招致、招来

(2).历任11.B

12.世人说诗人很少显达,大多处境困难,其实不是诗能使人不得志,而是诗人大概在穷困潦倒之后诗才写得好。

13.其后大臣屡荐宜在馆阁/尝一召试/赐进士出身/余辄不报

14.①内容上:

主要写梅圣俞的去世以及人们对其态度,突出梅圣俞在当时的影响;②写作顺序上:

采用倒叙的手法,先交代梅圣俞的去世以及当时各阶层人们对待梅圣俞的态度,从而从侧面烘托了梅圣俞学问人品整饬清明的形象;③写作手法上,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通过人们对待梅圣俞爱戴的态度,从而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梅圣俞何以受如此爱戴?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

(1)“致”在古文中常见的用法和含义如下:

动词,招致、招来;如“何意致不厚”和“以致天下之士”中的“致”都属此义;另一种用法是名词,“情致”之意。

“何致客之多也”中的“致”是动词,“招致、招来”之意,此句译文:

“怎么招来这么多客人?

(2)“历桐城、河南、河阳三县主簿”结构一动宾式句子,中“历”是动词,做此句的谓语,依据句意,应译成“历任”之意;译文:

“历任桐城、河南、河阳三县主簿”。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

(1)“圣俞诗遂行天下”中“行”在词性上是动词,首先排除“横行”之意,故可排除A项;“行”的主语是“诗”,故它的语境意应是“流行”,可排除CD两项。

译文:

“圣俞的诗于是流传天下。

故选B。

【12题详解】

此题考查翻译文句的能力。

得分点:

“谓”,说,认为;“达”,显达,显扬;第一个“穷”是古今异义,处境艰难,不得志;第二个“穷”,使动用法,使……不得志;“殆”,大概;“工”,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写得好,写得精巧。

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盖非诗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13题详解】

此题考查断句的能力。

此句大意:

此后大臣们多次荐举他应该在馆阁任职,朝廷曾经召他应试过一次,赐他为进士出身,其余的建议都未批复。

从结构和句意上看,“尝一召试”“赐进士出身”的主语应是同一个,即“朝廷”,故可分别在“尝一召试/赐进士出身/”断开;依据句意,“其后大臣屡荐宜在馆阁”是一完整句意,“大臣”是主语,“荐”是谓语,宾语省略,即“之(梅圣俞)”,“在馆阁”是状语,故“其后大臣屡荐宜在馆阁”处应断开,“其后”处可断可不断。

故正确的断句应为:

其后大臣屡荐宜在馆阁/尝一召试/赐进士出身/余辄不报

【14题详解】

此题考查赏析古文中重要文段作用的能力。

此文在文体上属于一篇墓志铭,欧阳修并没有按照一般墓志铭的写法,先写传主的生平,而是先写梅圣俞的结局以及人们的表现,如“梅圣俞染上疾病和去世后,贤士大夫和百姓以及至亲的具体表现,都非常爱戴梅圣俞,这样就会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人们这种表现的原因是什么。

这在写作顺序上是倒叙的写作顺序;在写作手法上是侧面烘托;主要是突出梅圣俞的形象。

在结构上为文章第二段主要是介绍梅圣俞的诗作影响和第三段写梅圣俞的人品非常好,仁厚乐易作了铺垫。

【点睛】参考译文:

①嘉祐五年,京城发生了大规模的瘟疫。

四月乙亥(十七)日,圣俞染上疾病,躺在城东汴阳坊里。

第二天,朝廷贤士大夫前往探问病情的人,路上接连不断。

城东的老百姓,做买卖的停市了,过路的不能往来通行,都惊讶地看着,相互议论说:

“这座坊里住的大人物是谁呀?

怎么招来这么多客人?

”过了八天,到癸未(二十五)日,圣俞去世了。

这时候贤士大夫又都前往吊唁痛哭,情形如同前些日子一样,而且人数更加多了。

他最为亲近、交情最深的人都聚在一起,商量他的后事,自丞相以下,人们都赠送钱财,帮助办理丧事,周济他的家人。

六月甲申(二十八)日,他的儿子梅增用车装着他的灵柩起程回南方,于第二年正月丁丑,在宣州阳城镇双归山安葬。

②圣俞,是字,他的名叫尧臣,姓梅,宣州宣城人。

他家世代都很擅长写诗,叔父梅询则因做官而显名,到了圣俞便因诗歌而闻名。

从武夫、贵戚到儿童、农夫,都能说出他的名和字,即便是愚庸无知、不能懂得诗歌含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