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分析一串讲资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93360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408.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报表分析一串讲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财务报表分析一串讲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财务报表分析一串讲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财务报表分析一串讲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财务报表分析一串讲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务报表分析一串讲资料.docx

《财务报表分析一串讲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报表分析一串讲资料.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财务报表分析一串讲资料.docx

财务报表分析一串讲资料

第一部分自考导航

一、课程性质

《财务报表分析

(一)》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济管理类会计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会计学专业学科体系中的核心专业课。

该课程是《会计学基础》、《中级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等课程的延伸与深化,在会计学科课程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课程地位

本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是会计专业中较高层次的课程。

三、课程重点

本课程的重点内容是: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程序与方法;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分析、趋势分析与各个具体项目的解读;企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分析;企业综合财务分析与评价。

四、自学指导

1、应考者应该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内容,对概念、名词、步骤应以识记为主,对名词的内涵、影响因素、分析指标、分析方法应以领会为主,还要会应用分析指标和分析方法。

在掌握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再抓重点、难点,进一步巩固提高学习效果。

2、学习《财务报表分析》要注意寻找全书的主线,运用已经学过的课程,将各章的内容串起来,以便于思考、便于记忆。

全书的内容都是以财务报告等财务资料为依据,以会计学和统计学的有关知识为基础,自考生若已牢固掌握或能及时复习会计学和统计学的相关知识,对本课程的学习是大有裨益的。

3、自学考试完全靠考生自觉学习、自主学习。

考生应充分利用指定的资料,认真看书、认真做练习,尽可能争取听辅导课。

做练习是重要的学习环节,通过做练习常常能发现自己的疏漏,回头看书,才能准确把握。

学习既要逐句、逐段、逐节、逐章地读懂、有选择地记忆,也需要比较、归纳、概括,即经历“由薄变厚、由厚变薄”、逐步积累、抓住线索、提炼精髓的过程。

应考者可自主安排所学课程,但一定要注意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一定要安排足够的时间。

4、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对于自考者而言,要做好综合练习。

第二部分课程串讲

第一章财务分析概述

第一节财务分析的基本概念

一、财务分析的目的

(一)财务分析的含义

财务分析是企业相关利益主体以企业财务报表及其他经济资料为依据,结合一定标准,运用科学系统的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全面分析,为相关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二)财务分析的目的

财务分析的目的就是通过对财务报表以及其他企业相关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简洁明了的分析结论,从而帮助企业相关利益人进行决策和评价。

具体可以分为:

1、为投资决策、信贷决策、销售决策和宏观经济等提供依据。

2、为企业经营管理业绩评价、监督和选择经营管理者提供依据。

二、财务分析的内容

财务分析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会计报表解读

1、会计报表质量分析

会计报表质量分析就是对财务状况质量、经营成果质量和现金流量表质量进行分析,关注表中数据与企业现实经济状况的吻合程度、不同期间数据的稳定性、不同企业数据总体的分布状况等。

2、会计报表趋势分析

趋势分析是依据企业连续期间的会计报表,以某一年或某一期间(成为基期)的数据为基础,计算每期各项目相对基期同一项目的变动状况,观察该项目数据的变化趋势,揭示各期企业经济行为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3、会计报表结构分析

会计报表结构是指报表各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结构分析,可以从整体上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的组成、利润形成的过程和现金流量的来源,深入探究企业财务结构的具体构成因素及原因,有利于更准确地评价企业的财务能力。

(二)盈利能力分析

企业盈利能力也称获利能力,是指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

1、利润的大小直接关系企业所有相关利益人的利益,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最大程度地获取利润,所以盈利能力分析是财务分析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

2、盈利能力还是评估企业价值的基础,可以说企业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企业未来获取盈利的能力。

3、企业盈利指标还可以用于评价内部管理层业绩。

在盈利能力分析中,应当明确企业盈利的主要来源和结构,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盈利能力的未来可持续状况等。

(三)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偿债能力分为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两者的衡量指标不同,企业偿债能力不仅与债务结构有关,而且还与企业未来收益能力联系紧密,所以在分析时应当结合其他部分的能力分析。

(四)营运能力分析

企业营运能力主要是指企业资产运用、循环的效率高低。

如果企业资产运用效率高、循环快,则企业可以较少的投入获取比较多的收益,减少资金占用和积压。

营运能力分析不仅关系企业的盈利水平,还反映企业生产经营、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情况,通过营运能力分析,可以发现企业资产利用效率的不足,挖掘资产潜力。

(五)发展能力分析

企业发展的内涵是企业价值的增长,是企业通过自身的生产经营,不断扩大积累而形成的发展潜能。

企业发展不仅仅是规模的扩大,更重要的是企业收益能力的上升,一般认为是净收益的增长。

(六)财务综合分析

财务综合分析就是解释各种财务能力之间的相关关系,得出企业整体财务状况及效果的结论,说明企业总体目标的事项情况。

财务综合分析采用的具体方法有杜邦分析法、沃尔评分法。

三、财务分析的评价基准

(一)财务分析评价基准的含义

财务分析评价基准就是在一定的评价目的下,人为设定的划分评价对象优劣的财务标准。

财务分析评价基准并不是唯一的,采用不同的基准会使得同一分析对象得到不同的分析结论。

在选择分析标准时,应当注意分析目的,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分析评价基准。

(二)财务分析评价基准的种类

1、经验基准

经验基准是依据大量的长期的日常观察和时间形成的基准,该基准的形成一般没有理论支撑,只是简单地根据事实现象归纳的结果。

2、行业基准

行业基准是行业所有企业某个相同财务指标的平均水平,或者是较优水平。

3、历史基准

历史基准是指本企业在过去某短时期内的实际值,根据需要,可以选择历史平均值,也可以选择最佳值作为基准。

4、目标基准

目标基准是财务分析人员综合企业历史财务数据和实际经济状况提出的理想标准。

第二节财务信息

一、财务信息供给与需求的主体

(一)财务信息供给主体

1、财务信息的披露格式;

2、财务信息的披露意愿;

3、财务信息的披露时间。

(二)财务信息需求主体

1、股东及潜在投资者

投资者需求的信息主要与企业价值评估有关,影响企业价值的主要因素是未来的盈利能力,同时投资者还需要关注投资风险,注重企业财务安全性的信息。

2、债权人

债权人关注的企业未来还本付息的能力。

3、企业内部管理者

股东会采取激励和约束措施保证管理者行为符合股东利益,可行的方法是设定一些财务指标,作为衡量管理者业绩的标准,企业内部管理者既是财务信息的需求者,又是财务信息的供给方。

所以管理者的财务分析较企业外部相关利益人的分析结果更加准确和详尽。

4、政府

(1)政府作为社会公共管理部门,其主要收入来源是税收,企业作为纳税主体,需要接受政府的监督合法纳税,此时政府主要需要与增值税、所得税等有关的财务信息。

(2)政府还可能是企业的投资者。

虽然从严格意义上政府只能是国有股东的代理人,而不是直接所有者,但是这并不妨碍其以所有者的角度来需求企业财务信息,所需求的内容也与其他企业股东大体相同。

5、企业供应商

供应商非常关注与企业信用风险和偿债能力有关的财务信息,并做出分析,判断企业未来状况,以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

二、财务信息的内容

财务信息的内容可以依据不同标准分类。

第一,按照是否由企业会计系统提供,可以分为会计信息和非会计信息。

第二,按照信息的来源,可以分为外部信息和内部信息。

(一)会计信息和非会计信息

1、会计信息

会计信息是企业会计系统编制并提供,分为外部报送信息和内部报送信息。

(1)外部报送信息

外部报送信息以财务报表为主,财务报告是企业向相关利益人定期报送的,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书面文件。

企业应定期向外部相关利益人报送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会计报表附注。

(2)内部报送信息

除了定期对企业外部报送的会计信息以外,会计系统还编制一些仅用于内部管理使用的会计信息,如企业成本计算数据和流程、期间费用的构成,企业预算、企业投融资决策信息以及企业内部业绩评价方法和结果等。

这些信息作为企业的商业秘密一般并不公开披露,而且国家相关部门也不强制企业对外报送。

2、非会计信息

(1)审计报告;

(2)市场信息;

(3)公司治理信息;

(4)宏观经济信息。

(二)外部信息和内部信息

企业内部信息部分是公开的,部分是非公开的,其中非公开数据包括企业成本构成、企业预算等,这些数据只有企业内部管理者才能在分析中使用,企业外部人难以获得。

三、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包括:

1、可靠性;

2、相关性;

3、可理解性;

4、可比性;

5、实质重于形式;

6、重要性;

7、谨慎性;

8、及时性。

第三节财务分析程序与方法

一、财务分析程序

1、确立分析目标,明确分析内容;

2、收集分析资料;

3、确定分析评价基准;

4、选择分析方法;

5、做出分析结论,提出相关建议。

二、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

(一)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指通过主要项目或指标值变化的对比,确定出差异,分析和判断企业经营及财务状况的一种方法。

比较分析法是财务分析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所分析数据或指标的问题所在,揭示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优势和劣势。

1、按照比较形式分类

比较分析法按照比较对象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绝对数比较和百分比变动比较。

(1)绝对数比较,是将取得的财务报表数据与比较基准直接比较,绝对数比较最常见的形式就是比较财务报表,将两期或多期的财务报表予以并行列示,进行对比。

(2)百分比变动比较

通过绝对数比较,分析人员可以观察到项目金融的变动情况和变动趋势,但是此方法的一个缺陷是绝对数变动难以反映不同规模分析对象之间的差异,为了解决这个缺陷,分析人员应当将变动的绝对数换算为变动的百分比,并做进一步的分析。

变动百分比=

×100%

2、按照比较基准分类

比较分析法按照比较基准的不同可以分为:

与目标基准比较,与历史基准比较,与行业基准比较。

在分析过程中可以综合使用多种基准,从不同角度进行比较,观察分析对象在行业内、国际市场上、历史上的地位和差距。

(二)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利用指标间的相互关系,通过计算比率来观察、计量和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的一种方法。

根据分析的不同内容和要求,比率分析法主要分为构成比率分析和相关比率分析。

1、构成比率分析

构成比率分析是计算某项财务指标占总体的百分比。

构成比率=

×100%

在实际分析中,比较常见的构成比率分析是共同比财务报表。

2、相关比率分析

相关比率分析是根据经营活动客观存在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关系,将两个性质不同但有相关的指标加以对比,求出比率,以便从经济活动的客观联系中认识企业生产经营状况。

(三)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指通过顺序变换各个因素的数量,来计算各个因素的变动对总的经济指标的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

(四)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是根据企业连续数期的财务报告,以第一年或另外选择某一年份为基数,计算每一期各项目对基期同一项目的趋势百分比,或计算趋势比率及指数,形成一系列具有可比性的百分数或指数,从而揭示当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增减变化及其发展趋势。

第二章资产负债表解读

第一节资产负债表质量分析

一、资产质量分析

(一)货币资金

货币资金是企业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包括库存资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企业保持一定的货币资金的动机主要有:

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资动机。

货币资金持有量有以下因素决定:

1、企业规模;

2、所在行业特性;

3、企业融资能力;

4、企业负债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