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井围护结构堵漏方案资料.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79275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56.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竖井围护结构堵漏方案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竖井围护结构堵漏方案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竖井围护结构堵漏方案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竖井围护结构堵漏方案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竖井围护结构堵漏方案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竖井围护结构堵漏方案资料.docx

《竖井围护结构堵漏方案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竖井围护结构堵漏方案资料.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竖井围护结构堵漏方案资料.docx

竖井围护结构堵漏方案资料

竖井围护结构堵漏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国中铁深圳地铁**号线****标工程项目经理部

2012年11月26日

 

 

竖井围护结构堵漏方案

一、编制目的

尽管竖井采用的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施工工艺都已经较为成熟,但是难免因为施工质量,或地面荷载等因素造成的不均匀变形等原因,出现连续墙墙体渗水、漏水的情况。

一旦出现渗漏,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封堵,否则,长时间的渗漏将引发流沙、流泥,甚至管涌等,若不及时进行处理,很容易造成周边地表沉陷,危及周边建筑物安全。

因此特制定本方案以便及时对渗水点进行处理。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

2.2工程地质、水文地质

2.2.1工程地质

**********

2.2.2水文地质

*********

2.3连续墙施工工艺

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为:

测量放线→导墙施工→地下墙成槽→清孔→钢筋笼吊放→水下砼浇,具体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

图1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流程图

三、堵漏施工方案

基坑围护连续墙渗漏情况较复杂,根据渗漏深度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基坑开挖面以上渗漏(俗称明漏)和基坑开挖面以下渗漏(俗称暗漏)两种情况,本方案针对对这两种情况提出以下处理办法。

3.1基坑开挖面以上渗漏的处理(明漏)

若基坑开挖过程中发生渗漏水情况时,以钢筋混凝土连续墙为主体的围护结构,要充分利用钢筋混凝土强度高、胶接性能良好的特性,进行堵漏。

针对这类渗漏,我们采用的堵漏方案是先疏导后堵漏。

即在渗漏处预埋导流水管,将渗漏出来的水导出去;然后在缝隙间使用瞬凝(钢筋)混凝土封堵,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最后封堵导流管。

3.1.1堵漏材料

堵漏材料简单,包括导流水管、瞬凝混凝土、填充物。

导流水管:

可以根据渗漏水量大小选择管径,一般可以选择直径4分到1英寸的橡塑管、胶管或钢管,导流管长度根据渗漏空间情况选择,配套16号细铁丝或木塞若干。

瞬凝水泥:

S型瞬凝水泥(初凝时间1~2min,终凝时间2~3min。

早强发挥迅速,水灰比W/V=0.4时,抗压强度:

4h≥20MPa,1d≥40Mpa,具有微膨胀等特性)。

配套黄砂,碎石(粒径5~15mm,俗称“瓜子片”)

填充物:

旧棉絮或废旧布料若干。

3.1.2堵漏施工工艺

1.如果地下连续墙缝(洞)出现渗流现象,不具有明显水压力,可以注聚氨脂进行封堵,或对地下连续墙面进行剔凿清理,然后用瞬凝水泥封堵。

2.如果地下连续墙缝(洞)出现轻微管涌,具有较明显的水压力,可以用以下图示方法处理:

处理步骤:

⑴剔凿清理漏水点(满足设置导流管和粘连封堵材料即可)。

⑵插设导流管。

⑶涂抹封堵材料(瞬凝混凝土)。

⑷封堵导流管。

3.地下连续墙缝(洞)严重管涌处理

基坑开挖过程中,如果地下连续墙缝(洞)出现严重管涌,具有明显水压力。

这种情况用第二种方法封堵有难度,可采用以下图示方法处理:

A.处理步骤:

⑴如地下连续墙面有较明显突出不平现象,简单进行剔凿处理。

⑵把预先加工好的封堵钢板贴置于地下连续墙面上,漏水点与导流钢管正对,水流通畅。

⑶打入膨胀螺栓,使封堵钢板固定牢固。

⑷用棉沙拌合油脂材料(粘状油脂)作为封边材料,用扁状钢钎沿封堵钢板四周缝隙打入,使封堵钢板与地下连续墙之间缝隙填充密实,然后用瞬凝水泥封堵钢板周边。

⑸关闭阀门。

B.注意事项

⑴基坑开挖前需加工好封堵钢板(具体做法如图示),作为抢险设备备用。

⑵抢险物资材料应包括:

棉沙、油脂、铁锤、扁状钢针、电钻、膨胀螺栓、堵漏灵。

⑶封堵钢板与导流钢管焊接,导流钢管前端应设置阀门。

封堵钢板四角位置提前打眼,以备固定膨胀螺栓。

封堵钢板以800mm×800mm为宜,不宜过大,以免过重不宜操作。

4.开挖面阴角部位管涌处理

基坑开挖过程中,如地下连续墙与开挖土体的阴角部位出现管涌,可用以下图示方法处理:

A.处理步骤

⑴插入导流管,导流管尽量与地下连续墙漏水点接触紧密。

⑵用袋装水泥筑第一道围堰,同时筑第二道围堰。

⑶在第一道围堰与地下连续墙形成的空仓内填入碎石,然后用木板加盖,再在盖板上用袋装水泥覆压。

⑷在第二道围堰与地下连续墙形成的空仓内浇筑混凝土,边浇混凝土边灌入水玻璃,使之快速凝固;或灌入水泥浆液,边灌水泥浆液边灌水玻璃,使之快速凝固。

⑸关闭阀门。

B.注意事项

⑴导流管要提前加工好,作为抢险物资备用。

管径不宜小于Φ100,且要加装阀门。

⑵此方法如未达到预期效果,则用土方或混凝土大量覆压封闭。

⑶第一道围堰内的碎石要认真填满,起到滤砂作用。

3.1.3特殊情况

当渗漏水压力较大时,使用这种办法虽然渗漏点被堵住了,压力水又可能从其他薄弱部位突破出来。

出现这种情况,应对其他被压力水突破的部位继续堵漏,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没完没了的重复发生,再次堵漏时可以不封堵导流管,这时应当在导流管入口处增加过滤材料,如安装过滤网、过滤布等,以阻止地基土中流失过多的泥沙,形成新的空洞。

3.1.4加固处理

通常为了防止下步开挖过程中漏水点周围再次出现渗漏水点,封堵后计划采用注浆法堵漏。

拟定采用水泥浆与水玻璃双液注浆加固。

在基坑围护结构外,以渗漏点为中心,大约1m范围,注浆孔平面中心距控制在0.5米以内布置。

注浆材料,水泥使用42.5MPa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玻璃浓度模数在2.8~3.4。

水泥浆的水灰比控制在0.6~1.0,水泥浆与水玻璃的体积比控制在0.5~1之间,可根据现场渗漏水情况适当调节水玻璃和水泥浆的比值,来缩短或者加长水泥的初凝时间,从而达到最好的注浆效果。

注浆段在缺口上下1----2m范围内最佳,采用上板式一次性足量连续快速灌浆。

施工过程中,要求严格控制注浆压力,保证注浆后形成的桩体有足够的有效半径。

注浆顺序由远离漏水点,到逐渐向漏水点靠近,并且要求间隔跳跃施工,即完成一个注浆孔后,要远离刚施工完成的孔位施工,防止两孔或多孔之间联通,扰动已注浆体,使凝结时间与控制时间不符。

3.2基坑开挖面以下渗漏的处理(暗漏)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开挖面以下出现渗水,并且水流有上涌的情况,这种情况即为暗漏。

3.2.1堵漏材料

暗漏堵漏材料主要为粘土、黄沙、瓜子片及编织袋。

粘土及编织袋配合,围成一定区域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并且可以通过重力对渗漏点部位形成反压,使渗水点内外压力平衡,阻止渗水或管涌进一步扩大。

黄沙和瓜子片组合,形成滤料,填充在粘土围成的区域,对水流进行过滤,防止水流携带泥沙使渗水点部位形成空洞。

3.2.2堵漏施工工艺

按照以上方式用粘土及编制袋围成一固定区域,中间填充黄沙和瓜子片对漏水点进行临时处理。

判断漏水点水道,对漏水点止水帷幕进行处理,方法同注浆加固方案。

个别基坑漏水点比较严重的,可以采用坑内注浆固结基坑底部土体然后在开挖的办法进行继续开挖。

即对漏水部位周围土体进行加固,使基坑底部成为一个整体后在开挖坑内土体。

如突涌现象十分严重,水量很大,可以用大量混凝土或土方覆压回填基坑。

四、竖井突泥涌水应急救援预案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图

 

 

4.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4.1.1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

***

副总指挥:

*****

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设在经理部。

4.1.2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7个工作组,分别是:

调度中心组、应急抢险组、医疗救护组、设备物资组、后勤保障组、疏散警戒组和善后处理组。

4.1.3抢险救灾物资备置

结合指挥备置了通讯设备,结合医疗救治备置了医疗器械和药品,结合抢险需要备置了抽水、清淤、注浆堵水设备和机械行走设备等。

主要应急救援机械设备、物资数量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发电机

250Kw

2

可并网

2

抽水机

55Kw

6

扬程83m,流量140m3/h

3

抽水机

75Kw

6

扬程110m,流量150m3/h

4

排水管

φ150

500

5

注浆机

YZB-100/9

2

6

注浆材料

若干

满足需要

7

应急灯

20

8

对讲机

6

9

救生衣

10

10

医用药品及设备

若干

如担架等

11

应急指挥车

2

12

挖掘机

1

13

装载机

1

14

载重汽车

1

4.2通讯联络方式

应急救援小组成员电话

序号

姓名

职务

联系电话

备注

1

**

**

**

2

**

**

**

3

**

**

**

4

**

**

**

5

**

**

**

6

**

**

**

7

**

**

**

8

**

**

**

9

**

**

**

10

**

**

**

11

**

**

**

12

**

**

**

4.3应急救援小组职责

4.3.1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

(1)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紧急救援物资、设备、器具的准备与储备情况;

(2)负责对参加应急救援预案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考核;

(3)定期组织《预案》演练,根据演练情况,及时对《预案》进行调整、修订和补充。

(4)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查看险情,掌握人员伤亡、事故发生部位、财产损失情况等情况,分析初步原因并确定抢险方案,组织有关部门迅速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5)评估事故规模及抢险能力,决定是否需要采取外部救援;

(6)对应急救援工作中发生的争议和抢险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况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7)组织或配合上级、当地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4.3.2总指挥职责

(1)事故发生后,立即宣布启动应急预案;

(2)负责现场抢险工作的指挥、协调其他各小组的工作;

(3)根据事故灾害发展情况,有危及周边单位和人员的险情时,立即组织人员和物资疏散工作;

(4)及时向上级领导或有关部门报告事故的发展情形;

(5)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

(6)负责伤亡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

(7)负责对外新闻媒体的发言工作;

(8)负责恢复现场的施工生产组织。

4.3.3副总指挥职责

(1)协助总指挥工作,在总指挥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2)总指挥不在现场时,负责履行总指挥职责。

4.3.4各工作组职责

1、调度中心组

(1)接到现场紧急通知后及时准确通知应急指挥部和工作组人员;

(2)负责协调各工作组组应急人员;

(3)根据总指挥指示向上级报告、对外求助和对外发布信息。

2、应急抢险组

(1)接到通知以后立即组织应急人员赶赴现场;

(2)服从应急救援指挥部安排,积极有序的实施应急抢救。

3、设备物资组

(1)负责快速向事故现场提供抢险设备、物资;

(2)负责应急电力、设备、机械的操作与控制。

4、医疗救护组

(1)负责携带急救医疗器械、药品、用具前往事故现场;

(2)及时对伤员进行现场紧急救治;

(3)协助当地医疗机构实施伤员救助并负责办理治疗手续。

5、疏散警戒组

(1)负责现场人员的疏散工作;

(2)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工作。

6、后勤保障组

(1)负责抢险救援工作人员的食宿并提供必要的办公用品;

(2)负责外部接待工作。

7、善后处理组

(1)负责现场的清理工作;

(2)负责对外理赔工作;

(3)负责伤亡事故的赔偿处理工作;

(4)参与事故调查、分析和总结教训。

4.4工作程序

4.4.1应急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