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手册七写作部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91736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98.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手册七写作部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中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手册七写作部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中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手册七写作部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中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手册七写作部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中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手册七写作部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手册七写作部分.docx

《中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手册七写作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手册七写作部分.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手册七写作部分.docx

中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手册七写作部分

语文基础知识(七)(写作)

7.写作(分类)

7.1.基础能力等级(包含题目总数:

66)

7.1.1.审题

7.1.1.1.何谓审题

审题就是对命题题目或拟题的材料进行审视。

审题要做到准确全面,首先应该考查题目或材料的生活经验基础,虽然这些写作的题目、材料都不是考生自己心灵受到震撼而产生灵感的那些直接生活,但审题也脱离不了考生的生活积累和体验,审题时要围绕着题目和材料去翻检自己的生活积累,生活经验,找出其共同性,从中以自己的独特感受、思考去发掘潜在的社会意义。

准确地把握住这些社会意义,文章的立意问题也就解决了,主题思想就可以立起来了。

审题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构思的过程,从写作的结果看作文的范围、角度、中心、材料、文体、表达是否完美,首先与审题是否准确、全面有关。

7.1.1.2.命题作文的审题方法

命题作文:

如果是写记叙文而题目又是一个短语或句子,就应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去作文,一般说来,偏正结构的关键词语就在修饰限制用语上,主谓结构的关键词语应在谓语上。

如《我发现了美》,就该突出“发现”二字的意义,不能写成我“看到”美。

如果记叙文的题目是一个词,往往可用加项法去审题,例如《尝试》就可通过加项变成《尝试做买卖》等。

假如命题是议论文,就需要区分清楚题目的类型,看它是论题型,论点型,关系型还是寓意型。

一般地讲,论题型命题只限定论证的范围,需要先确立论点再去论证,如《习惯》;关系型的命题需阐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专心与恒心》;寓意型的命题,需先揭示寓含的意义,然后予以论证,如《飞瀑之下必有深渊》;论点型的题目本身就是中心论点,直接展开论证就可以了。

7.1.1.3.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

材料作文多数用于写议论文,单则材料和多则材料也要区别对待:

单则材料往往需整体把握材料的内涵,分析材料中处于主导地位、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概括出材料的中心,从而确立作文的最佳角度。

如材料:

“《红楼梦学刊》是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刊物。

有一次发表了一篇论据坚实的论文,大家以为是专家学者写的。

实际上却是一个普通中学生写的。

这个学生是××学校《文学园地》的一个十分活跃的成员。

”一个普通的中学生能在高水平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谈论《红楼梦》的文章,实属难能可贵。

这应是以上材料肯定的中心。

据此我们可以肯定这种勇于进取,敢于攀登的精神。

我们还可以从材料的最后一句话中看出破除封闭的教学方式,开拓第二课堂的重要价值。

多则材料审题则需准确全面地把握多则材料之间的组合关系,这种组合关系一般可分为同向组合、反向组合、异向组合。

同向组合的几则材料不仅围绕一个共同的话题,而且隐含了一个共同的观点,其思维导向单一、集中,也比较明确。

反向组合的材料其实是同向组合的特例,这几则材料也围绕一个共同的论题,隐含同一个观点,只不过部分材料是从反面来说的。

异向组合的几则材料各自隐含的观点是不一致的,甚至可能是矛盾的,背道而驰的。

当然有时也有几种组合交融出现的情况。

这样的材料一般采用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两种思维方式。

或求同、或求异,或先求同后求异,或先求异后求同。

但是,无论怎么做,都必须建立在准确全面地理解把握单则材料的意义的基础上。

7.1.2.立意

7.1.2.1.何谓立意

立意就是理解题目或拟题的材料暗示给作者的社会意义,命题者暗示给作者的写作意图。

7.1.2.2.立意的要求

7.1.2.2.1.立意要稳

所谓“稳”,就是稳当、正确、可信。

无论写什么样的作文,立意都必须合乎人生和社会的常理,要合情、合理、合法。

否则,违背自然,违背科学,违背当今世界、社会的“游戏规则”,违背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这样的立意,就不“稳”。

有时如果从题目或材料的反面立意,确实可以起到出奇制胜的效果,但有时也可能使你掉进深渊,步入歧途。

如:

“说反腐”,你认为“为官不腐败一点儿,就不可能搞好工作”;说“‘团队精神’是走回头路,是搞大锅饭”。

如此不伦不类的立意,既出了“圈儿”,不能令人信服,也显得你太幼稚可笑,太孤陋寡闻。

当然,也不是说写考场作文不要求“新”了。

总之,我们的主张是:

立意既要求稳,又不失之于陈腐;既要合乎一般常理,又要敢于和善于表现“非常理”,是蕴涵着合理内核的“非常理”。

7.1.2.2.2.立意要真

真实是一篇合格的记叙文的生命,我们学生作文,只有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身边的真人真事,才可能写得好。

著名学者季羡林说:

“我认为,散文的精髓在于‘真情’二字;‘真’,就是真实,不能像小说那样胡编乱造;‘情’,就是要有抒情的意味。

”只有写真人、真事、真情、真感,文章才有美学意义,才有存在的价值。

7.1.2.2.3.立意要新

作文,尤其是近年来高考话题作文的写作,如果人云亦云,毫无新意,大概不能写好,不会出众。

古人曾告诫我们,作文,“必言前人所未言,发前人所未发”,还说,立意有“三忌”,即“忌庸、忌陋、忌袭”,就是说,立意须忌讳平庸、庸俗,忌讳简陋、浅薄,忌讳因袭他人。

这就告诉我们,只要动笔作文,就须有“创新”意识,就要抒发个人独特的“新”的观点,“新”的理念。

所谓“创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文章表述的主题要有新意,有真知灼见,能振聋发聩;其二,文章的切入角度要有特点,别致新颖,不落俗套;其三,抒发的感受有独特的富于个性化的思索、联想和想像,能启迪人,能激发读者共鸣。

7.1.2.2.4.立意要深

鲁迅先生在谈到文章写法时曾说过一句话:

“选材要严,开掘更深。

”我们这里所说的立意要“深”,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开掘更深”。

也就是说,要对所写素材,即人、事、物、景等,有独到的发人深思的发现和理解,只有高瞻远瞩的解读,富于哲理的见识,才能给读者留下思考的余地和想像的空间。

7.1.3.中心和内容

7.1.3.1.中心明确

“中心”是“中心思想”的简称,在议论文中就是“论点”。

在写作过程中,各种思想材料必须内聚成一个表达核心,才能进行具体的构思,这个表达核心就是“中心”。

中心是一篇文章的主帅,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多中心就是无中心,“中心明确”指的是文章的中心要鲜明、集中,这个中心要能贯穿始终,要能统率所有的材料,文章的其他一切都是为突出中心服务的。

做到中心明确,首先要审好题,确定好文章的中心。

确立中心,要正确、准确、明确。

“正确”即思想健康积极,“准确”即符合题意,“明确”即鲜明集中。

其次,要列好提纲,记叙文,准备用几个什么材料来表现中心,突出中心;议论文,准备用什么论据,什么方法来论证论点。

写的时候按提纲往下写,就可避免信马由缰,中心不明了。

再次,行文时注意点明中心。

散文、记叙文,一定要有议论抒情的语句画龙点睛,突出中心;使人一目了然看出作者的立意;议论文论点要鲜明,在论证过程中要紧扣论点进行分析,使每个论据都能证明论点。

这样,文章的中心就会明确了。

7.1.3.2.内容充实

内容充实就是要“言之有物”。

记叙文中记叙要素完整,人物事件具体实在;议论文中议论要素明晰,论据充足;说明文中说明属性清楚,资料充分。

文章内容充实与否,跟作者占有材料的情况有关,跟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程度有关,材料翔实,作者的认识又比较深刻,写出来的文章自然内容充实。

内容充实并不是说一篇文章运用材料越多越好,内容充实与否,关键在于是否足够揭示中心的各个侧面。

内容要充实,选材必须有针对性、典型性、新颖性。

针对性,即材料与中心一致,并有其现实的针对作用;典型性,就是选用的材料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可以以一当十地说明问题;新颖性,就是材料是新鲜的,独特的,不是人云亦云的,用滥了的陈旧材料。

做到内容充实,要注意积累,要留心观察,要广泛阅读,要善于联想,如果考试中间缺少材料,不要慌,要开动脑筋去“想”,打开仓库去“找”。

到课本去找,不仅语文课本中有材料,数理化生政史地课本都有材料,外语课本也有材料,还可以到报刊影视中去找,到现实生活中去找,只要用心,总会找到。

7.1.4.结构完整

7.1.4.1.何谓结构完整

结构完整是要求作文思路的展开有步骤、有次序、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段落的划分和安排恰当,各个部分的布局合理,有头有尾,有过渡和照应,没有残缺不全,颠三倒四,主次不分等毛病。

谈结构,是要告诉大家,文章的题材不是作者主观想怎样安排它们就怎样安排它们的,作者必须遵循主题与题材,题材与题材之间客观存在的逻辑关系去把它们组织起来,这样才能完成文章的主题。

文章的结构要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而且要服从于表现中心的需要,不管文章材料有多丰富,写作时不能随便堆砌,而应把材料合理地安放在不同的段落里,然后根据表现中心的需要组合成不同的层次,只有这样以意统材,整篇文章的结构才能严整、统一。

文章的结构还要符合不同文体的特点,一般说,记叙类的文章往往都按照事情发展的过程、感情变化的线索来谋篇布局,议论性的文章往往按照所述道理的逻辑层次来安排结构,而说明性的文章依据的多是说明对象的特征。

7.1.4.2.记叙文的定位模式

1、时序式:

即纵式结构,这类作品往往选取生活流程中的某些内容,按照时间的自然推移顺序组合材料,形成一个完整的布局。

2、平列式:

即横式结构。

这类作品往往选取不同角度的某些内容,或者将相关内容分解为几个侧面,这些内容所构成的层次平行排列,但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3、递进式:

这类作品往往以中心思想或者中心情节的揭示为发展顺序来组合内容,这些内容所构成的层次逐层深入,使作品的内核一步步显现,主旨一步步明朗,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布局。

此外,记叙文结构安排还当采用一些技巧,比如采用倒叙的手法设置悬念,然后以回忆的方式解释悬念,同时用一结果性的行动将回忆与现实(或“回忆与回忆”)连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还可以先安排一个行动目标,然后写达成目标过程中屡屡受阻,一波三折,形成一个障碍迭着一个障碍的局面,最后达成开头时的目标(或者不写目标的实现,只是写一种希望,给人留下再创造的想像空间)。

7.1.4.3.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为“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

“引论”又称“绪论”,是提出问题的部分,一般先提出要议论的问题,或通过分析某个材料提出论点,或直接提出论点;“本论”又称“正论”,是分析问题、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部分,这是文章的主体;“结论”是解决问题的部分,通常是文章内容发展的必然结果,或重申论点,或提出希望,或照应开头。

议论文的本论部分常用的基本结构有四种:

1.并列式:

一是在提出论题之后,本论部分围绕总题列出几个平行的具体论点,分别予以论证;一是总论点提出之后,用并列的几个分论点或几个层次,去论证总论点的正确性。

2.对比式:

是在绪论部分提出中心论点后,在本论部分从正反两方面提出分论点或摆出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加以论证。

3.递进式:

提出中心论点后,本论部分的分论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由浅入深地进行论证。

4.总分式:

先总后分是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根据中心论点中所提到的几个方面的内容,提出分论点,通过分项论述阐发中心论点;先分后总是围绕所论述的中心问题,先分项论述,然后再总结归纳中心论点;总分总是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从几个方面加以阐述,最后再进行归纳总结。

给材料议论文一般采用的定位模式为“四步法”,即“引——议——联——结”。

“引”即引述原材料,要求是围绕论点有目的有选择地概述;“议”就是通过议论,从引述的材料中提炼出文章的中心论点;“联”就是由此及彼展开联想,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自我实际详加论述;“结”即总结全文,或回应材料,或发出呼吁,要求深化论点。

当然,四步法的运用可以灵活一些,可以变成“三步”或“五步”,不必太拘泥。

所以这里所说的定位模式,只是一些基本的作文结构,熟练掌握之后,完全可以突破那些限制,写得更加自由一些。

7.1.4.4.凤头、猪肚、豹尾

凤头:

就是说写文章要有一个好的“开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