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新广东版二轮复习 学案23 第七章 实用类文本阅读把握事实多方思考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916539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4.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新广东版二轮复习 学案23 第七章 实用类文本阅读把握事实多方思考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三语文新广东版二轮复习 学案23 第七章 实用类文本阅读把握事实多方思考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三语文新广东版二轮复习 学案23 第七章 实用类文本阅读把握事实多方思考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三语文新广东版二轮复习 学案23 第七章 实用类文本阅读把握事实多方思考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三语文新广东版二轮复习 学案23 第七章 实用类文本阅读把握事实多方思考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新广东版二轮复习 学案23 第七章 实用类文本阅读把握事实多方思考含答案.docx

《高三语文新广东版二轮复习 学案23 第七章 实用类文本阅读把握事实多方思考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新广东版二轮复习 学案23 第七章 实用类文本阅读把握事实多方思考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语文新广东版二轮复习 学案23 第七章 实用类文本阅读把握事实多方思考含答案.docx

高三语文新广东版二轮复习学案23第七章实用类文本阅读把握事实多方思考含答案

学案23 筛选并概括文中重要内容

学案略语

 筛选、整合并概括文本重要内容是现代文阅读的基础,更是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的重点。

准确、全面是筛选、整合信息的基本要求,然后才是进一步概括。

在实际做题过程中,考生恰恰在这些方面做得不好,要么筛选不全,要么缺乏概括。

因此,二轮复习仍要重点解决这些问题,力求在答题过程中内容要点提取全面、概括准确到位,以进一步强化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基本能力训练。

自我诊断,找出答题短板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江南才子夏完淳

丁 帆

很小就在明故宫一带玩耍,但那时不知道午朝门乃皇恩赐死之地。

1647年10月16日,就在无尽的甬道旁,走来了三十四名即将被推出午门斩首的反清复明的儒生,这一群人均着明装,长铐脚镣,一个个怒目横眉,无半点惧色。

其中有位最年轻的白面书生,更是从容不迫地含笑赴义,他就是名扬一时而又被后人渐渐淡忘的十六岁的松江才子夏完淳。

在夏完淳短暂的一生当中,其诗文的天才并没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短命的南明王朝即将覆灭之际,夏完淳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了反清复明的斗争中。

民族危亡之际,他舍弃了学业,投身反清大业,可见其气节之一斑。

夏完淳人格大树的长成与其天然的生长环境是分不开的。

他在临刑前能从容以赴,是与其家学师道不可分割的。

据说和夏完淳一起就义的还有他的岳父江南文社领袖钱栴。

他俩共赴黄泉时的一段对话,则足可洞见夏完淳的人格魅力和文化修养之高尚。

岳父钱栴问之:

“子年少,何为亦求死?

”答曰:

“宁为袁粲死,不作褚渊生,丈人何相待之薄耶!

”正是这种人格正气将夏完淳的诗文提升到那种大气磅礴的境界中去。

夏完淳的父亲就是夏允彝,是复社的领袖人物。

其言传身教对夏完淳的影响极大,尤其是他用自己的鲜血和头颅所抒写的辉煌人格篇章,为夏完淳作出了楷模和榜样。

夏允彝生前为夏完淳选择的导师也是十分注重名节和气质的江南名士。

夏完淳十四岁就随父从军,征战于太湖地区。

父亲殉国后,他又投身于明兵部职方主事吴易的太湖义师帐下任参谋,屡屡征战建功。

后夏完淳从军中失散,吴易被捕后壮烈殉国。

这段历史同样是夏完淳刻骨铭心的人格锻打。

可以说,正是在这些腥风血雨的战斗生活中锤炼和铸造了夏完淳那颗不屈的灵魂。

夏完淳被捕后,在南京大骂投降清廷的前明崇祯兵部尚书洪承畴,其时,洪承畴坐镇南京,帮助清廷总督军务,此举自然是惹怒了他。

大多数的江南士子,虽有性情柔弱的一面,然而在大是大非的原则面前,却表现了他们刚烈坚毅性格的另一面。

夏完淳正是这样,以短暂的人生抒写了人性价值的高亢音符。

夏完淳的诗歌创作顶峰当然是关押在南京监狱中所作。

这部分诗篇被他自题为《南冠草》。

无情未必真豪杰,夏完淳在狱中所写诗中,有一部分是怀念母亲和家人、爱妻的,但更多的是表现了夏完淳效死国家的人格魅力。

一个十六岁花季的少年,缘何能够克服亲情的牵扯和情窦初开的诱惑,一心报效社稷呢?

我想,江南士子在晚明时代所表现出的群体人格效应是深深影响夏完淳的重要因素。

(有删改)

1.夏完淳的人格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

请简要概括。

答:

 

答案 ①家学师道(或“父辈的言传身教”),②战斗生活经历,③江南士子在晚明时代所表现出的群体人格效应。

2.夏完淳的“气节”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答案 ①舍弃学业投身抗清大业,②大骂投降清廷的洪承畴,③狱中作《南冠草》,④慷慨赴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宣纸,中国书画的千年密码

王 章

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离不开文房四宝,在众多的手工纸中宣纸堪称“文房之首”。

吴冠中大师亦说过:

“我国历代书画家对于宣纸的溺爱是令人吃惊的。

”并感叹道:

“如果没有宣纸,中国书画将是怎样的面目呢?

西方绘画注重用光影、色彩等手段,倾向于写实,而中国画特有的艺术语言则是以线为主、点皴为辅,特别注重用墨,虽只是黑白,却能“墨分五色”,浓、淡、干、湿、焦,利用破墨、积墨、泼墨等技法共同建构出中国画的神奇世界,这一切都建立在“纸上调墨”的基础上,宣纸神奇的润墨性正好适应了这一要求。

宣纸的主料是青檀皮和沙田稻草,在显微镜下可见宣纸青檀韧皮纤维纤长且均匀,细胞壁密布着特有的皱纹,纤维横向可滞留笔痕、墨粒,纵向又导引水墨沿着皱纹沟槽向外渗扩成浓淡递减的墨阶。

晚清画家松年在《颐园论画》中便称①“宣纸纸性纯熟细腻,水墨落纸如雨入沙”,在这个意义上,宣纸也是艺术品的创作者。

燎草的细纤维与檀皮交织成网状的协调结构,受水墨后不发翘、不起毛,画笔与这样的纸碰撞真是风生水起,而其他纤维如棉、桑皮、构皮等则没有皱纹或皱纹较少,且纤维分布规律性差,一经挥毫即可判别优劣。

宣纸与中国书画血肉相融,是绘画风格演变的“幕后推手”。

东汉末年书法艺术开始兴起,粗笨的简和昂贵的丝帛并不适用,纸品质的提高成为社会迫切的需求。

及至南北朝,纸已逐步成为文人墨客的密友,梁武帝还写下了咏纸之诗——“皎白如霜雪,方正若布棋”。

唐朝盛世更是强力刺激了造纸业的发展。

在唐人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第一次出现宣纸的说法,“江东地润无尘,人多精艺,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

这一次的亮相意味深长,它标志着宣州所造之纸作为当时最好的艺术用纸之一步入了历史殿堂。

宋代以降文人写意画开始流行,并在以后数百年间日益成为中国绘画的主流。

这类画风对一笔一画的深浅浓淡、渗透润化都极其讲究,生宣的独特润墨性被时代青睐,得到大量生产及应用。

明清传承,浙派、吴门派、四僧、四王、扬州八怪等一大批书画大师将宣纸和书画的血脉进一步紧密相连,宣纸声名大振,逐渐形成“沿溪纸碓无停息,一片舂声撼夕阳”的局面。

可以说,到了清朝,宣纸在漫长的竞争中占据了几乎全部的书画舞台,皇帝也喜欢用它挥毫泼墨,朝廷修《四库全书》用的也是宣纸。

这一切都让宣纸在清乾隆时期达到了今天“只能继承而难以超越”的巅峰成就。

宣纸的神奇不仅在于它看起来②“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而且其寿命几乎是所有纸中最高的,有着“纸寿千年”的美誉。

其百折不损、历千年而如新的品质实在让人惊叹——欧洲几个世纪前的一些壁画已开始龟裂脱色甚至破旧不堪,美国国会图书馆也早已产生了“图书自毁”危机,而我国许多珍贵资料和书画因用宣纸而安然无恙,安徽省博物馆珍藏的南宋张即之写经册距今已有约800年历史,细观纸面仍是光滑洁白,完好如初。

传统手工宣纸的制作复杂繁琐,足有一百多道手工工序。

且耗时漫长,有“片纸两年得”之说,堪称传统手工纸中制作最为繁复严格者。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宣纸制造也曾引入化学漂白和机械制浆加工等工艺,将部分工序生产周期缩短为几天。

特别是改用化学漂白剂后只需百十小时即可得到“白皮”。

然而人们很快就发现化学漂白使纸张呈酸性,极易早衰,而机械打浆对纤维的损伤更大,有研究者认为化学漂白和机械制浆可能会使“千年纸”只能“健康存活”几十年,润墨性也差了许多。

正因如此,今天用传统手工工艺生产的传统宣纸虽其价格比普通书画纸高出数倍甚至数十倍,仍供不应求,而一些质量更为优秀的明清古宣更是价格不菲。

(选自《中国国家地理》,有删改)

3.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分别说明了宣纸的什么特点?

(4分)★

答:

 

4.宣纸对中国书画的发展有何作用?

请分点概述。

(6分)★

答:

 

问题反思

1.信息筛选题经常出现遗漏要点、要点不准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答:

 

2.概括除了语言简洁外还有哪些要求?

如何对提取出来的内容进行概括呢?

答:

 

比对答案,领悟答案升格之道

1.

题目

 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分别说明了宣纸的什么特点?

(4分)  [原文见“自我诊断”]

剖析

现场失分答案

得分

现场失分答案

失分剖析

0分

该答案第①点答出“细腻”得1分;第②点虽答出“洁白”点,但答出两点才得1分,故不给分。

该题所给材料很明确,只要认真阅读两处画线句子即可,不可过度答题。

剖析

现场

失分

答案

得分

现场失分答案

失分剖析

2分

该答案第①点答出“纯熟细腻”得1分,第②点答出“光滑”“洁白”两点,得1分,仍存在答题点不全问题。

问题还是出在没有细读上,如“轻似蝉翼白如雪”一句已经告诉你“轻”“白”两个特点,为什么作答时不抓住“轻”呢?

3分

该答案第②点答得很好,第①点答出了前半句的特点,后半句“水墨落纸如雨入沙”用比喻句到底想说明宣纸的什么特点,这个问题未答准。

解读

现场

满分

答案

得分

现场满分答案

满分赏析

满分

4分

该答案要点准而全,体现了较好的细读能力,尤其值得欣赏的是本题难点解得好。

“水墨落纸如雨入沙”这个比喻句到底想说明什么特点,还要结合语境看,“润墨性”在上下文中反复出现。

看来,“句内”问题“句外”解决的意识必须具备。

完善

你的

答案

参考答案 ①说明了宣纸纯熟细腻、润墨性强的特点。

②说明了宣纸轻、薄、白、软的特点。

(答对一点3分,意思对即可)

评分建议 “宣纸纸性纯熟细腻”,宣纸特点答到“纯熟细腻”或“细腻”得1分;“水墨落纸如雨入沙”,宣纸特点答到“润墨性强(良好,好)”“具有独特的(良好的)润墨性”得1分;全部答出给3分。

“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宣纸特点答到“轻”“白”“薄”“软”“滑”“不易破损”中任意两个特征得2分,答到三个或三个以上得3分。

2.

题目

 宣纸对中国书画的发展有何作用?

请分点概述。

(6分)  [原文见“自我诊断”]

剖析

现场失分答案

得分

现场失分答案

失分剖析

1分

该答案第①点答出了宣纸的特性可得1分,但未进一步指明其作用;第②点无中生有,任意发挥;第③点是任意摘抄,没有整体把握。

文章第二、三、四、五段分别介绍了宣纸的特性及其作用,如果能把握这一点,就不会胡乱抄录第四段中的句子了。

2分

该答案第①点未扣住宣纸特性谈作用,无“特性”只有“作用”,答案表述不完整,仅得1分。

第②点有“特性”(纸寿千年),有作用(“保存”),得2分。

本该得3分,可能是审题不细或者书写有遗漏,只答出了“画”的作用,未涉及题干中的“书画”二字,故扣掉1分。

剖析现场失分答案

得分

现场失分答案

失分剖析

3分

该答案第①点答出“特性”,“作用”答错了;第②点答出“特性”,“作用”答错了(不是“利于流传”);第③点是针对第四段答的,“作用”答准了,而相应的原文第三段的内容未体现,以致丢掉了要点。

5分

该答案每个要点都是“特性+作用”,要点齐备,也分别答出了第二、三、五段的内容要点,可不知为什么对第四段大段文字视而不见,以致丢掉了本该得满分的一个要点。

解读现场满分答案

得分

现场满分答案

满分赏析

满分

6分

该答案依次从原文第二、三、四、五段提取出要点,又把三、四段整合为一点,每点都是“特性+作用”,要点齐备,概括准确,又照应题干中“书画”一词。

完善你的答案

参考答案 ①宣纸具有神奇的润墨性,可以使书画创作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

②宣纸影响了中国书画风格的变迁,催生了一批书画大师。

③宣纸品质百折不损,利于书画作品的长久保存。

评分建议 

(1)①宣纸具有神奇的润墨性(宣纸的特性1分),可以使书画创作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对书画的作用1分)。

②宣纸影响了中国书画风格的变迁(1分),催生了一大批书画艺术大师(1分)。

③宣纸品质百折不损(宣纸的特点1分),利于书画作品的永久保存(对书画的作用1分)。

(2)参考答案6个小点,答对1点1分,答案中只写到“书法”或“画”,不按题目的要求写“书画”的,在答案总分中扣1分。

借题发挥,突破答题核心问题

一、准确、全面地筛选重要信息

1.吃透信息筛选标准。

出现信息要点遗漏问题的原因之一就是未能准确把握信息筛选的标准。

信息筛选,第一步是明确筛选标准,弄清需要筛选什么样的信息。

因此,需要对筛选标准一字一词地读,彻底弄清其含义。

2.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前提下细读相关文字。

筛选信息,必须整体把握全文,否则,会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危险。

实用类文本结构较固定,思路较清晰,内容较浅显,利于快速地掌握全文,然后,对信息所在的句段仔细阅读。

只要留心、细心,就能搜集到散见信息,挖掘出隐含信息。

在捕捉到信息后,还要准确解读。

所谓“准确解读”,指的是在复杂的叙述材料中,在深刻的事理说明中,读懂读通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全面、正确地把握文本信息。

3.扩大筛选范围。

出现信息要点遗漏问题的另一原因就是未把握好筛选范围。

筛选范围的准不准与信息筛选得全不全关系极为密切。

一般而言,筛选标准的语言所在的地方就是筛选范围,抓住它固然不错,而且应集中读、选。

不过,有时,信息还在它的“前”或“后”。

因此,应适当扩大一下筛选的范围,看看前后有无可再选的信息。

用个形象的比喻——“投石探波”。

石投中的地方,就是信息最集中的地方,石击起的一层层波纹有可能是信息波及的地方,适当地扩大筛选范围,这就是“投石探波”法。

如2014年高考广东卷第20题,要求筛选出罗哲文先生在古建筑保护上的看法。

“投石”,肯定要投“石心”,即访谈后半段关于“古建筑”的四次对话,然后再看“波纹”——前面出现“古建筑”词语的地方。

再筛选出相关信息。

这样,确保全面筛选信息。

边练边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记住北大有个叫王瑶的教授

钱理群

王瑶教授去世,我们弟子献了一副挽联:

“魏晋风度,为人但有真性情;五四精神,传世岂无好文章。

”我们把先生看作是“魏晋风度”和“五四精神”的一个传人。

鲁迅对魏晋风度有个概括,就是“清峻、通脱”。

鲁迅也说:

“我有时候很峻急,有时候很随便。

”因此可以说魏晋风度与鲁迅所代表的五四精神是相似的。

先生对他所生活的时代,对知识分子境遇的严峻的判断,也有鲁迅式的清醒、冷峻,敢于直面现实。

先生说他“出语多谐”,面对那个时代严酷的事实,他却用幽默的语言来表达,这表现了一种心态,即看穿、看透了一切以后的坦然自如。

先生这种危难中的坦然,给人的印象是难忘的。

他去世后,林庚曾撰文回忆他在“文革”时的表现:

他们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并且被勒令在公共场所扫地,以示“斯文扫地”。

林庚说我们都觉得非常窘迫、难堪,但王瑶却泰然处之,他“游刃有余,如入无人之地,穿过无数杂乱的脚下,就这么不急不慢地一路扫去”。

先生从来不给我们上课,第一次见面就打招呼说,你们平时没事不要来找我,一个星期只准去我家一次。

我们一般都是下午四点以后去跟他闲聊,想到什么就谈什么:

政治、思想、文化、人生等等,很少谈学术。

他平时对我们放任不管,一入学开一个书单,你怎么读、怎么弄他通通不问。

其实这个放任不管,我倒觉得正是抓住了学术研究的特点。

学术研究是个人独立的自由的精神劳动,因此它从根底上就应该是散漫的。

散漫,并不是无所事事,一个真正的学者,一个有志于学术的学生,学术研究是他内在生命的需要,根本不需要督促,看起来他在闲荡,读闲书,其实总在思考。

看起来漫不经心,其实是潜入生命与学术的深处,进行自由无羁的探讨与创造。

这是不能管的,更不能乱管。

搞学术就是得无为而治,先生深谙无为而治的奥妙。

但关键时候,先生也会点醒你,一点就让你终生难忘。

在学术上,他只抓毕业论文,而且先要求学生提出两个论文选题,向他汇报设想,然后他给定一个题目,并点醒你做这个题目应该注意什么。

比如我当初毕业论文就准备了两个题目:

一个写鲁迅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艺术世界;另一个是鲁迅和周作人发展道路的比较。

先生听了我的汇报以后说,你的第一个题目很有新意,但你自己还没有想清楚,短时间内也不容易想清楚,在不成熟、没有把握的情况下急于写成论文,会有很多漏洞,答辩时很可能通不过,反而糟蹋了这个题目,不如放起来,多酝酿几年以后再做,一做就把它做好。

于是就定了做“鲁迅和周作人发展道路的比较”这个题目。

更重要的,是先生给我们思想上的点醒,治学态度、人生道路上的启迪。

先生曾经找我谈话,告诫我“不要急于发表文章”。

他说:

“我知道,你已经三十九岁了,你急于想在学术界出来,我很能理解你的心情。

但是,我劝你要沉住气,我们北大有个传统,叫作‘后发制人’。

有的学者很年轻,很快就写出文章来,一举成名,但缺乏后劲,起点也就是终点,这是不足效法的。

北大的传统是强调厚积薄发,你别着急,沉沉稳稳地做学问,好好地下功夫,慢慢地出来,但一旦出来就一发不可收拾,有源源不断的后劲,这才是真本事。

我研究生毕业留校以后,先生又找我谈了一次话,使我终身受益。

他说:

“你现在留校了,处于一个非常有利的地位,因为你在北大,这样,你的机会就非常多,但另一方面诱惑也非常多,你的头脑要清醒,要能抵挡住诱惑。

很多人会约你写稿,要你做这样那样的有种种好处的事,你自己得想清楚,哪些文章你可以写,哪些文章你不可以写,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你要心里有数,要学会拒绝,不然的话,在各种诱惑面前,你会晕头转向,看来什么都做了,什么都得了,名声也很大,但最后算总账,你把最主要的,你真正追求的东西丢了,你会发现你实际上是一事无成,那时候就晚了,那才是真正的悲剧。

现在仔细想想,先生的师训其实都是一个意思,概括地说就是“沉潜”二字。

要沉得住,潜下来,沉潜于学术的深处,生命的深处:

这是做学问与做人的大境界。

而急功近利,浮躁虚华,是做学问、做人的大敌。

我回顾自己的学术生涯,唯一可取之处,也是可以告慰先生的,就是我一直牢记师训,并身体力行。

我从1960年大学毕业就雄心勃勃想做一个学者,直到1985年,才开始发出自己的独立的声音。

可以说做了二十五年的准备,练了二十五年的内功,我的治学之路、人生之路就是这么走过来的,很艰苦,但也很充实,没有虚度。

(节选自2011年11月5日《文汇报》)

1.王瑶教授的弟子为什么把他看作是“魏晋风度”和“五四精神”的一个传人?

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 ①魏晋风度与鲁迅所代表的五四精神是相似的,都包括“清峻”和“通脱”两方面,而王瑶恰巧具备这两个特点。

②王瑶对他所生活的时代,对知识分子境遇的严峻的判断,有鲁迅式的清醒、冷峻,敢于直面现实。

③王瑶有一种看穿、看透了一切以后的坦然自如。

“文革”中,当其他知识分子因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而感觉窘迫、难堪时,王瑶却能泰然处之。

2.王瑶教授指导学生的方法很特别,文本中有哪些体现?

请简要概括。

答:

 

答案 ①平时放任不管:

从来不给学生上课,每周跟学生闲聊一回(或:

无为而治,一入学只开一个书单,任学生进行自由无羁的探讨与创造)。

②在学术研究的关键时候点醒学生:

针对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给予方向性的指点。

③在人生的关键阶段点醒学生:

给你以思想上的点醒,治学态度、人生道路上的启迪。

(或“告诫学生要厚积薄发;教诲学生要抵制诱惑,学会拒绝”)

二、在准确、全面地筛选、整合信息的基础上坚持用“上位概念”来概括

把筛选出来的信息加以删、减、截、留、换,还只是叫“整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概括。

概括要求把有关内容提升到它们的上一层次的概念,即上位概念之中,如把对天空、山川、植被等的描写称为自然景观的描写,把对建筑、道路、碑刻等的描写称为人文景观的描写等。

概括,不是简单地罗列文段中的重要词语,重复文段中的某些内容,而是有所提升,使用较高层次的概念来概括,如已故香港名人邵逸夫生前在电影界中建设影视基地,拍摄了不少人们喜闻乐见的电影;又投资电视领域,开设电视台,拍摄风靡一时的电视剧,如果对他这些成就进行概括,那就可以用“上位概念”——“影视领域成就卓越”概括。

“上位概念”概括法在实用类文本中用得特别普遍。

这个“上位概念”哪里找?

有时文段内自有这种概念,摘取出来当然好。

更多的时候是用自己的语言组织的,这时特别需要整体把握,高瞻远瞩,不纠缠于细枝末节;还要注意多个内容的相同点、相异点,这一“同”一“异”往往就是“上位概念”。

边练边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忆夏志清

夏志清走了,在2013年的岁尾。

随着他的离去,一个文学批评的夏志清时代似乎正在隐退。

夏先生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就是《中国现代小说史》。

这是一本很有态度的文学史。

在冷战时期,夏志清没有受到政治势力的影响,而完全依据文学审美做出了自己的评价。

在他看来,文学的判断力至关重要。

而他的判断,除了欧洲古典主义、英美形式主义的评价尺度外,还体现出敢于裁断、挑战流俗的批评勇气和言之成理、落笔审慎的批评态度。

夏志清是在阅读了乔伊斯、普鲁斯特等现代小说之后再看五四小说的,眼光颇高,他也没有像一般的史书那样四平八稳、缺乏观点,而是在书中明确表达了喜欢与不喜欢,好小说与坏小说,甚至鲜说“之一”。

夏志清的学生之一、著名学者刘绍铭曾说:

“《中国现代小说史》让人佩服的地方倒不在其史料丰富,而在于夏志清作为一位文学评论家的见识。

他当年盛赞的几位作家——张爱玲、沈从文、钱钟书、周作人——后来的文学地位日渐被重视,到今天仍然有许多读者。

2007年底,学者李凤亮曾在朱崇科陪同下去夏先生纽约寓所与其作了数小时学术访谈,事后整理成两万字长稿,从洛杉矶寄给他。

一个月后李凤亮接到夏志清的修改稿,夏先生对访谈中一些过头话都作了认真仔细的修改。

朱崇科回忆说:

“当时已经86岁的夏先生精神矍铄,是一个坦率机智的人,‘童’言无忌。

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他都口无遮拦。

他经常毫无保留地自我表扬,他经常重复的话是‘我聪明得一塌糊涂’。

夏先生自哥伦比亚大学退休,选中了青年学者王德威为接班人。

夏先生几十年来一直对他爱护有加,大力栽培,两人情同父子。

2013年12月11日,王德威去疗养院看望了夏志清。

王德威回忆说:

“我去看他的时候,他正在吃东西,抱怨三明治太不好吃了。

这时医生来了,他当着大家的面直截了当问医生:

‘我到底怎么样?

’医生说:

‘你很好。

’他说:

‘你别讲假话了,我们都是现代人,我不相信这套的。

我已经永垂不朽了,因为我写了《中国现代小说史》。

哈哈!

’”

夏志清的离去,留下文学批评史上一段绝唱。

正是因为他激越不羁的批评个性,形成了他批评的独到发现与巨大冲击力。

今天文学批评界所缺的,不是裹脚布式的长篇大论,恰是那种批评的真诚甚至偏见。

3.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追忆夏志清先生的?

请作简要分析。

答:

 

答案 ①生活态度上:

童真乐观,直面人生,幽默风趣,较为自负。

②学术研究上:

西为中用,见解独特,治学严谨,奖掖后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