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精编《诗经》导读全套模拟复习题库288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90882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36.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精编《诗经》导读全套模拟复习题库288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新版精编《诗经》导读全套模拟复习题库288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新版精编《诗经》导读全套模拟复习题库288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新版精编《诗经》导读全套模拟复习题库288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新版精编《诗经》导读全套模拟复习题库288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版精编《诗经》导读全套模拟复习题库288题含答案.docx

《新版精编《诗经》导读全套模拟复习题库288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精编《诗经》导读全套模拟复习题库288题含答案.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版精编《诗经》导读全套模拟复习题库288题含答案.docx

新版精编《诗经》导读全套模拟复习题库288题含答案

2020年《诗经》导读全套试题288题[含答案]

一、判断题

1.根据天文学家的佐证,《诗经•小雅•十月之交》是周平王时期的作品。

(√)十月之交记录的是前一个月出现“月食”,后一个月出现“日食”的现象,在平王三十五年,出现过这种情况。

2.《诗经》中《齐风》与《郑风》的诗歌特色完全相同。

(×)

3.先秦时期“桑中之喜”是一个褒义词。

(×)

4.“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习俗在中国部落时期即已完善并一直流传至今。

(×)

5.根据《诗经》的记载,“子都”、“子充”是先秦时期的美男子。

(√)

6.“自我徂尔,三岁食贫”中“三岁”是指确切的三年时长。

(×)

7.根据《诗经》的记载,先秦贵族的生活具有慵懒的特征。

(×)

8.西周时期的王室宗族祭祀讲究“九鼎四簋”。

(×)

错,七鼎配六簋,九鼎配八簋。

鼎装的是肉,簋装的是饭,粮食一类的。

一般偶数,也就是饭都是妇女负责。

9.《诗经•大雅•思齐》的歌颂对象是古公亶父。

(×)

《思齐》歌颂的是,周王朝一代代的好妻子,包括江源,大任,大姒等。

古公亶父指的是周太王,太王迁岐。

10.“施于中逵”中“中逵”是指四通八达的大道。

(√)

11.《诗经•大雅•民劳》中的“小康”与《礼记》中的“小康”意思完全一致。

(×)不完全一致

12.根据考古学和历史学的研究,西周初期畿内诸侯都称“子”。

(×)

13.周文王是西周王朝正式建立后的第一位国君。

(×)

14.根据《诗经》的记载,尹吉甫是西周末期的著名政治家。

(√)尹吉甫,西周末期,既是朝廷大臣,又是诗人。

15.根据《诗经》的记载,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中并不包括建议制度。

(×)

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包括建议制度。

16.《卫风•硕人》的创作时间要晚于《周南•关雎》。

(√)

17.中国古代诗歌艺术与古希腊史诗艺术风格完全一致。

(×)

18.先秦典籍《礼记》出自于战国中期儒生之手。

(√)

19.根据周公制作的礼乐制度,姬姓贵族百代之内不允许通婚。

(√)

20.“旧邦维新”是中国文化发展和繁荣过程中的重要原则之一。

(√)

21.《诗经•国风•邶风•谷风》中的部分诗句与《诗经•小雅•小弁》相同。

(√)

22.“无纵诡随,以谨缱绻”中的“缱绻”比喻朝政纷乱不顺。

(√)

1《荡》放荡不守法制的样子,讽刺周厉王。

【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诗经•大雅•荡》的诗句?

(D)

A、疾威上帝,其命多辟

B、文王曰咨,咨女殷商

C、流言以对,寇攘式内

D、于乎小子,未知臧否

23.对《诗经》“断章取义的赋诗言志”,要求言志者必须对《诗经》非常熟悉。

(√)

24.“采葑采菲”中“葑”和“菲”是指供鱼类食用的藻类植物。

(×)“葑”和“菲”——萝卜一类的根茎类蔬菜,腌咸菜。

25.根据《诗经》的记载,先秦时期常常用“兄弟”比喻“夫妻”。

(√)燕儿新婚,如兄如弟。

——《谷风》

26.先秦时期“不”和“丕”的含义极为相似。

(√)

27.“不吊昊天”表达了周人怀疑上天存在的思想。

(×)

28.“殷鉴不远”中“鉴”本义为镜子。

(√)

29.《诗经》和先秦金文中都存在一定量的具有时代局限性的词汇。

(√)

30.近代学者林义光在《诗经通解》中是用金文来解释《诗经》的语词。

(√)

31.清代学者戴震的著作《诗管见》是从音乐的角度来研究《诗经》。

(×)

32.朱熹《诗集传》是最早使用金文来研究《诗经》的学术著作。

(√)

33.“采诗观风”有助于保存先秦时期不同地域的不同文化内涵。

(√)

34.根据《孔子诗论》的记载,孔子评价《诗经•大雅》是西周强盛时期的诗歌。

(√)

35.《诗经•陈风•宛丘》中的“宛丘”是指中原地区自然形成的丘陵。

(×)

36.根据《诗经•大雅•烝民》的记载,仲山甫是一位毫无原则的昏庸之辈。

(×)

37.《诗经•豳风•七月》对时间流逝的表现形式与《工作与时日》完全一致。

(×)

38.先秦时期“三家分晋”是指晋国诸大臣分割了晋国土地,各自为政。

(√)

39.与其他先秦诸侯国相比,郑国在诗歌和音乐创作上勇于打破传统,推陈出新。

(√)

40.“无我魗兮,不寁好也”中“魗”今写作“丑”。

(√)

41.以“悼亡诗”著称于世的潘岳是西汉时期著名文学家。

(×)

42.《诗经》中基本不存在殷商时期的语言和风俗文化。

(×)

43.《诗经•召南•甘棠》寄托了一种国人的淳朴,以及对好政治的一种渴望、期盼和祈祷。

(√)

44.从诗歌艺术角度而言,《诗经•国风•东山》的创作年代是西周早期。

(×)

45.“劝百而讽一,曲终而奏雅”语出《世纪•廉颇蔺相如列传》。

(×)

46.“大封建”这种新体制是周武王在位的时候开始实施的。

(×)

47.“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国是疆,五成而分”这一段文字实际上描述的是《大武》乐章的六成结构。

(√)

48.武有七德,其中“保大”是保证发展的意思。

(√)

49.《商颂》是殷商时期的诗歌作品。

(×)

王国维认为,《商颂》是西周中期的作品。

 

50.殷商时期有一些礼乐活动是阴森恐怖的。

(√)

51.殷商时期盖房有在四个屋角奠人的恶俗。

(√)西周时期用歌唱来庆祝一座建筑的落成。

52.“似续妣祖,筑室百堵”中“似续”的意思是“继承”。

(√)

53.“间歌”指的是堂上和堂下的乐工轮替着唱歌。

(√)

54.根据《仪礼•乡饮酒礼》的记载,主人宴请客人,主人一定是朝东坐,坐西向。

(×)

55.《诗经》中战争诗创作的高潮仅仅与南方蛮夷叛乱有关。

(×)

56.周穆王时期属于西周早期。

(×)

西周早期:

武、成、康、昭

西周中期:

穆、恭、懿、孝(夷)

懿王和孝王是兄弟俩,他们的父亲是恭王。

西周晚期:

厉、宣、幽

57.周成王即位时年纪太轻,是由周公辅佐其执政。

(√)成王成年后,赶走了周公。

58.“兄死弟及”是指哥哥去世后,由自己的弟弟即位做君主。

(√)

 

59.夏禹是通过世袭制得到王位的。

(×)

禅让制。

60.“周公制礼,百世不通”体现了周朝近亲不能结婚的思想。

(√)

61.《毛诗正义》由毛传、郑笺、孔疏三部分组成。

(√)

62.鲁诗的创始人辕固生,是一位鲁国人。

(×)

63.孔子是第一个整理《诗经》的人。

(√)

西汉时期流行三家诗,分别是:

韩诗、鲁诗和齐诗。

韩诗:

创始人韩婴,作内外传,《内传》宋代失传。

今存《韩诗外传》。

后学有王吉、蔡谊、侯苞(字亦作芭,有《韩诗翼要》)明帝、赵晔、张恭祖、郑玄等。

西晋基本失传,其书进村《外传》。

鲁诗:

最早的大师是申培,鲁人(大力推动鲁诗的还有楚元王及其家族),学风较为质朴。

后学有韦贤(宰相)、韦玄成、王式、汉昭帝、孔安国、褚少孙、刘向、汉元帝、卓茂、汉哀帝、龚胜、龚舍、包咸、鲁恭、张霸等。

西晋时失传,留下残碑一块,不足二百字。

齐诗:

最早的学者为辕固生;喜将诗与阴阳五行之说联系起来,有所谓的“四始、五情、六际”之说。

后学有萧望之、翼奉、匡衡、师丹、汉成帝、马援、伏湛、恭。

失传于东汉末。

三家诗辑佚,事于南宋王应麟《诗考》,后陈乔枞《三家诗遗说考》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勾沉稽考最全。

 

64.《孔子诗论》中“举贱民而蠲之”的“贱民”是指被流放的犯人。

(×)

65.根据《毛诗大序》的阐释,“雅”诗可以分为“大雅”和“小雅”。

(√)

66.东汉时有“两郑”,郑玄被称为“前郑”,郑众被称为“后郑”。

(×)

67.《论语•八佾》中“郁郁乎文哉”指的是西周的礼乐。

(√)

68.《大雅•皇矣》中出现的“上帝”是指西方人信仰的创造宇宙之神。

(×)

69.先秦时期的猃狁与两汉时期的匈奴是同一人群。

(×)

70.“杨柳依依”中的“杨柳”指的是一种先秦时期的杨树。

(×)

71.“城彼朔方”中“朔方”指的是南方。

(×)

朔指的是北方,不是南方。

72.《诗经•小雅•宾之初筵》在诗歌体裁上属于抒情诗。

(√)

73.《诗经•小雅•常棣》中“虽有兄弟,不如友生”是批判先秦贵族在和平时期过于亲昵朋友而忽略手足之情。

(√)

74.根据先秦典籍的记载,先秦贵族宴饮具有奢华的特征。

(√)

75.根据《左传》的记载,先秦贵族只有威仪而无德行。

(×)

76.“民之失德,干糇以愆”语出《诗经•小雅•伐木》。

(√)

77.“有渰萋萋,兴雨祈祈”这一诗句出自《小雅•信南山》。

(×)《小雅•大田》

78.“谥号”是古代对地位身份较高的人去世后给予的一个中肯的称号。

(√)

79.《周颂•噫嘻》是在周成王时期创作的。

周康王(×)

80.《诗经今注》的作者是龚自珍。

(×)

81.“虞芮质厥成,文王蹶厥生”中的“虞芮”是一位辅佐周文王的文臣。

(×)

82.《大雅•生民》这首诗主要记述了周家始祖后稷出生的神奇和他在农业种植方面的特殊才能。

(√)

83.朱熹的解释,“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中的“立”应是动词,通“粒”,有养育的意思。

(√)

84.根据后人的研究,西周中期以前的祭祖颂歌基本上都是献给周武王的。

(×)

 

85.炼铁

86.周穆王周游天下只是为了寻找能工巧匠来制造和修补兵器,并无其他目的。

(×)

周穆王周游天下寻找两种东西:

1、寻找草原的力量

87.黄帝时期的《云门》《大卷》这些诗歌都没有歌词流传至今。

(√)

88.“无竞维烈”中“维烈”的意思是雄心韬略。

(×)

89.《诗经》中的词是在“礼坏乐崩”之后才被逐渐记录下来,并成为文本读物。

(√)

90.“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不洽百礼”这句话是指在丰收之后,人们会将粮食做成甜酒,上贡给祖宗。

(√)

二、单选题

91.体现了先秦古民文化的大河村遗址位于(D)地区。

A、湖南长沙

B、江苏南京

C、辽宁沈阳

D、河南郑州

92.“赋诗言志”主要是以下哪一场景下的特殊表达方式?

(D)

A、战争祭祀

B、新婚大宴

C、国丧典礼

D、外交仪式

93.《诗经》中哪一篇章主要体现了雄迈豪放的边塞战争诗情?

(A)

A、《秦风》

B、《郑风》

C、《周南》

D、《齐风》

94.《诗经•齐风•还》中“峱”是(C)的山名。

A、江苏常熟附近

B、浙江余杭附近

C、山东临淄附近

D、河北秦皇岛附近

95.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诗经•唐风•蟋蟀》的诗句:

(D)

A、今我不乐,日月其慆

B、好乐无荒,良士蹶蹶

C、无已大康,职思其居

D、既见君子,云何不乐

96.以下哪一诗句表明了《诗经•唐风•蟋蟀》的主旨?

(C)

A、弗驰弗驱

B、役车其休

C、好乐无荒

D、岁聿其逝

97.根据《礼记•郊特牲》的记载,“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指的是以下哪一传统节日?

(D)

A、寒食

B、飨宴

C、封箱

D、蜡祭

98.“一张一弛,文武之道”语出先秦古籍(B)。

A、《周易》

B、《礼记》

C、《诗经》

D、《尚书》

99.根据《礼记•郊特牲》的记载,“伊耆氏”为上古中国先祖(A)的后代。

A、尧

B、舜

C、禹

D、启

100.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观象台位于(C)。

A、半坡遗址

B、大汶口遗址

C、陶寺遗址

D、牛河梁遗址

101.成语“道路以目”与以下哪一位周王有关?

(C)

A、周武王

B、周穆王

C、周厉王——周厉王时期,百姓的一言一行都在周厉王的监视之下。

所以“道路以目”。

周厉王,严厉嘛~

D、周幽王

102.《诗经•陈风•宛丘》中的“宛丘”与以下哪一主题有关?

(C)

A、农耕

B、战争

C、生育

D、狩猎

103.《国风•鄘风•桑中》中“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的“上宫”指的是(D)。

A、白云观

B、社稷坛

C、阿房宫

D、高禖庙

104.与《国风》相比,《诗经》中《雅》《颂》的核心题材没有(C)方面。

A、战争

B、农事

C、民俗

D、祭祀

105.《诗经•召南•甘棠》的创作目的是怀念西周先贤(B)。

A、周公

B、召伯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