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能源课稿.docx
《中国电力能源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电力能源课稿.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电力能源课稿
中国电力能源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电力是清洁高效
的能源。
能源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建
立一个安全、高效、清洁、经济的能源供应体系,能源可
持续发展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
能源结构中,煤炭长期占主导地位,油气等优质能源和
清洁能源比重低,电气化水平不高,能源战略应坚持以电
力为中心,电力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实施“一特四大”战略
观点。
我国已形成了以煤炭为基础,电力为中心,石油、天燃
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生产供应体系。
我国能源面临的重大问题:
可持续供应问题、输送和配
置问题、发展质量问题
我国能源资源同能源需求逆向分布,客观上需要大范围
优化资源配置。
影响中国能源发展的原因可以从经济发展方式、能源发
展方式、国际竞争格局三个方面分析。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是粗放型的,特点是
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和低效率。
转变能源发展方式,
必须坚持以电力为中心,实施“一特四大”战略。
1
解决能源问题的基本思路:
树立大能源观,统筹推进经
济发展方式转变、能源发展方式转变和国际竞争格局转变。
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走中国特色新型化道路,推进能
源发展方式转变,走中国特色能源现代化道路,推进国际
竞争格局转变,营造相对宽松有利国际环境。
大能源观:
统筹考虑能源发展与经济、社会、环境、外
交等方面的关系,统筹考虑满足能源需求、保护生态环境
与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关系。
统筹考虑国际、国内能源发展资源开发利用关系,统筹
考虑煤、水、电、油气、核各种能源之间关系,统筹考虑
化石能源与非化石能源,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之间的关系。
统筹考虑能源开发、输送、消费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
能源问题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能源的发展涉及
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阶段、消费习惯、生态环境、外交
军事等各个方面。
能源与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国
家安全密切相关。
我国能源战略转型五个方向:
能源结构由高碳转向低碳
型;能源利用粗放型转向高效型;能源配置由就地平衡型
转向大范围优化配置;能源供应由国内资源保障型转向国
际国内资源统筹利用保障型;能源服务由单向供给型转向
智能互动型。
2
中国能源发展三个阶段及突出特点:
第一阶段:
1949-1978 年,计划经济时期,突出特点:
以生产为导向,重在开展,以煤为主,自给自足。
第二阶段:
1979-2002 年,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六大,突
出特点:
以效率为导向,开发与并重,能源开发以电为中
心,煤为基础,多元发展。
第三阶段:
2003 年至今,突出特点:
以可持续发展为
导向,节能减排要求贯穿能源开发、转换、输送、消费全
过程,新能源开发和国际能源合作受到高度重视,能源开
发、利用、配置、消费等方式发生深刻变化,能源结构不
断调整优化。
2011 年 11 月份,我国正式向国际社会承诺:
2020 年
实现 GDP 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40-45%。
优化能源布局与能源输送方式是我国能源战略转型的
必然要求,要统筹能源资源禀赋、境外能源进口情况,能
源市场消费颁布情况,地区生态环境特点,能源运输通道
建设等条件,着力优化煤炭基地布局,推动大型煤电基地
建设,实施远距离、大规模输电、切实在土地资源紧张、
环保形势严峻的东中部地区大量发展燃煤电站的发展格局。
优化我国能源布局与能源传送方式,关键是打破长期
以来就地平衡、局部地区自求平衡的发展思路和远输煤、
3
近输电的原有观念,树立全国范围内优化配置能源资源的
思路,充分发挥特高压等现代化电网大范围优化配置能源
资源方面的作用,提高能源远距离大规模输送能力。
电力在能源发展方式转变中居于中心地位,制定实施
能源战略,促进能源发展方式转变,应坚持以电力为中心。
2004 年,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的《能源中长期发
展规划纲要》(2004-2020 年)进一步提出:
坚持以煤炭为
主体,电力为中心,油气和新能源全面发展的战略。
实施“一特四大”战略,是电力发展的核心任务,实
施“一特四大”关键在于发展特高压电网。
“一特四大”战略是指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
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加快空中能源通道建
设,实施输煤输电并举,促进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
大型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的集约高效开发,实施大规模远
距离输电和全国范围内优化配置能源资源,为我国经济社
会发展提供可持续电力保障。
特高压技术:
指电压等级为交流 1000 千伏、直流±800
千伏及以上的输电技术。
实施“一特四大”有利于促进电网互联,坚强智能电
网发展为开发利用需求侧资源提供有利条件。
通过电网与用户双向互动,可以引导用户有序用电行
4
为,促进节能降耗,削峰填谷,提高系统运行水平和能源
利用率。
我国能源开发利用原则:
坚持安全、集约、高效、多
元和清洁的原则。
我国能源开发利用重点:
加快能源开发利用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统筹
推进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开发,以
电力为中心,以大型煤电基地、水电基地、大型核电基地、
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为建设重点,高效清洁开发利用煤炭、
积极开发利用水电、安全开发利用核能,大力发展新能源
和再生能源,加强油气资源开发,充分利用海外能源资源,
切实保护可持续供应。
分布式能源:
是指位于用户侧,优先满足用户自身需求,
独立运行或接入低压配电网的可再生能源,资源综合利用
发电设施或有电力输出的能量梯级利用多联系统。
大型可再生能源项目(风力供发电厂、光伏发电基地)
和大型并网热电联产机组都不属于分布式能源范畴。
技术先进的 1000 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输送能力是
500 千伏交流线路 4-5 倍,单位输电损耗是 500 千伏交流线
路的 1/4-1/3。
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为煤炭大规模远距离
运输提供了一种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全新途径。
可
从根本上解决电力就地平衡的发展方式,实现煤炭资源在
5
全国范围内优化配置。
我国最高电压从新中国成立初期 220 千伏提高到现在
1000 千伏。
截止到 2011 年底,除台湾外,我国各级电网实
现交直流互联,全网联网格局形成。
我国电力建设长期“重发转供”,电网建设滞后于电源
建设。
电网建设投入不足导致我国特高压和配电网“两头
弱”问题突出,一方面从能源基地至负荷中心的大规模、
远距离、高效率输电通道建设严重滞后,亟待加快建设。
另一方面配电网结构不合理,供电能力弱,“卡脖子”问题
存在,供电可靠率有待提高。
未来我国电力流格局:
大规模“西电东送”“北电南送”
电力流格局。
坚强智能电网发展思路:
未来我国电网发展应紧紧围
绕国家能源战略总体部署,适应电源开发,用户需求和节
能减排要求,大力推进“一特四大”战略,依托先进特高
压输电技术,加快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
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全面提升电网的资源配置能
力,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效率,构建安全、环保、高效、
互动的现代电网体系,使电网成为优化配置能源资源的绿
色平台,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的服务平台,保障国家能源
安全的基础平台。
未来我国电网发展格局:
6
以解决特高压和配电网“两头薄弱”问题的重点,加
快发展特高压骨干电网,统筹各级电网发展,加快配电网
建设,完善城市和农村电网,形成网架结构合理资源配置
能力强大的坚强智能电网。
2009 年 1 月,晋东南—南阳—荆门 1000 千伏特高压
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投入商业运行。
2010 年 7 月,何家坝—上海±800 千伏特高压直流示范
工程投入运行,全长 1907 公里,输送最大容量 700 万千瓦。
大电网与智能化是世界电网发展的方向,以特高压为
代表的超远距离、超大规模输电技术,是未来全球输电技
术竞争的制高点。
交流具有输电和构建网架的双重功能,类似“高速公
路”,中间可以落点、电力接入、传输和,十分灵活,是电
网安全运行的基础。
直流只具有输电功能,不能形成网络,类似“直达航
班”,中间不能落点,适用大容量、远距离输电。
特高压网架建设目标:
“三华”华东、华中、华北电
网,2015 年,“三华”特高压同步电网将形成“三纵三横”。
2020 年,形成以“三华”特高压同步电网为中心,满足大
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和大可再生能源基地电力输送、高
直流协调发展的坚强网络平台。
7
我国配网分为城市电网和农村电网两部分,我国能源
资源和消费逆向颁布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能源及电力流动具
有跨区域、远距离、大规模的特点。
三华:
华中、华东、华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电力负荷
中心,2009 年,国家电网公司在我国率先提出坚强智能电
网发展战略,智能电网研究和实践全面启动。
智能电网发展目标和基本要求:
解决能源安全与环保
问题,应对气候变化,保证安全、可靠、优质、高效电力
供应,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多样化需求。
我国智能电网:
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
网协调发展,覆盖各个电压等级和电源接入,输电、变压、
配电、用电和高度各个环节,集成现代通信信息技术,自
动化控制技术,决策支持技术与先进电力技术、适应种类
电源和用电设施灵活接入与退出,实现与用户友好互动,
具有智能响应和系统自愈能力,能够显著提高电力系统安
全可靠性和运行效率的新型化电网。
智能电网的特征:
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是其基本特
征。
信息化是以通信信息平台为支撑,信息流与电力流、业
务流高度融合,实现实时和非实时信息的高度集成共享与
利用;自动化是指依靠先进的自动控制策略,全面提高电
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互动化是指电网与电源、用电设施
8
和电力用户之间实现信息双向沟通,能够自适应交互调整。
达到维护运行最佳状态。
我国智能电网发展重点:
1、统筹推进电网各个环节智能化,包括电流接入、输
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环节。
2、推进通信信息平台建设,实现采集数据化、生产过
程自动化、业务处理互动化经营管理信息化,战略决策科
学化。
3、推进智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智能小区:
改变传统
单一供电方式,实现供电企业与用户间电力流、信息流、
业务流双向互动。
我国第一个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
上海世博园智能电网综合工程。
包括新能源接入、储能
系统、智能变电站系统、配电自动化、故障抢修管理、电
站量监测,用电信息采集、智能楼宇与智能家居、电动汽
车充放电设施等九个系统。
电动汽车能源供给模式:
1、充电模式:
分为快充和常规充电,常规又称为普通
或慢充模式,以小电流恒压或恒流充电方法,一般充电时
间 5-8 小时。
常规充电站主要位于居民小区或者大型办公场
所附近大型停车场。
快充模式又称应急充电,以较大电流短时间(一般 20
9
分钟至 2 个小时)充电,主要建在机场、火车站、医院、
购物中心等公共场所。
2、换电模式:
可换电池组。
电价方面,发电上网电价和终端销售电价均由政府审
批,虽然建立了煤电价格联运机制,但发电成本上涨因素
难以在电价中及时有效疏导,“市场煤,计划电”矛盾突出,
电价供需的调节得不到充分体现。
2002 年,在实施电力政企分开基础上,国务院出台
了《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全面启动了以市场化为导向电力
改革。
我国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建设的
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电力市场的改革不是以私有化为
目标。
中国电力市场体系建设的思路:
构建政府监管下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电力市场体
系,打破电力交易的地域界限,通过建立统一、规范的交
易机制和公平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