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腾冲县第五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790134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腾冲县第五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云南省腾冲县第五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云南省腾冲县第五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云南省腾冲县第五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云南省腾冲县第五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腾冲县第五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x

《云南省腾冲县第五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腾冲县第五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腾冲县第五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x

云南省腾冲县第五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腾五中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初一语文

考试时间:

150分钟,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枯涸(hé)蜷曲(quán)酝酿(niàng)一丝不苟(gǒu)

B.收敛(liàn)肥硕(shuò)滑稽(jī)忍俊不禁(jìn)

C.憔悴(qiáo)匿笑(nì)静谧(mì)头晕目眩(xuán)

D.啜泣(chuò)感慨(kài)宽恕(shù)踉踉跄跄(nià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自作主张持之以桓洗耳恭听赅人听闻

B.塞翁失马恍然大悟神通广大瘦骨嶙峋

C.梦寐以求仙露琼桨疲倦不堪更胜一畴

D.各得其所美不盛收不求甚解一叶知秋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

A.在白驹过隙的一瞬,眼前已是我来到北大的第三个秋天。

B.朋友无微不至的关心,使他那冰冻已久的心茅塞顿开,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C.老王成天不钻研业务,却喜欢对年轻人的工作指手画脚。

D.每当听到国歌响起,我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为了防止昆明暴力的恐怖案件不再发生,各地交通部门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B.临近中考,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很大的提高。

C.在2014年的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上,《为奴十二年》捧走了“最佳影片”的奖杯。

D.当蒲公英随风飘舞时,令我看到它正以一种独特的美装点着这个世界。

5.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正确的一项是()(2分)

年轻的面容是_______________,生机盎然;年轻的梦想是_______________,绚烂多姿;年轻的信念是_______________,执着挺拔。

年轻不是年华,而是飘逸的情思,恢宏的想象,是生命的源泉在涌动。

岩石上一棵松柏

春天里的一抹新绿

原野上的花海

A.

B.

C.

D.

6.下面的表述无误的一项是()(2分)

A.我国唐代、宋代、元代文学的高峰分别是诗、词、曲,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宋词的代表作。

B.《论语》是道家经典之一,共20篇,作者是春秋时期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

C.《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骆驼祥子》,长篇小说《茶馆》等。

D.冰心,原名谢婉莹,其诗集《繁星》《春水》体现了母爱、童真、自然三大主题。

7.古诗文默写。

(共8分)

(1)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晏殊《浣溪沙》)

(2)___________________,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__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4)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

(杜牧《泊秦淮》)

(5)《钱塘湖春行》中,诗人描写鸟儿闹春景象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书是人类知识的宝库,书是人类精神的殿堂。

某班同学在“少年正是读书时”的综合性学习中开展了如下活动,请你踊跃参加。

(共4分)

(1)请写出一句关于“热爱读书”的名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中某同学把搜集到的读书方法整理如下,请你结合其中一句,联系实际谈谈体会。

(2分)

学者陈善的“出入法”——既能钻得进去,又要跳得出来。

教育家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理学家朱熹的“三到法”——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思想家伏尔泰的“再读法”——重新再读一本旧书,就仿佛与老友重逢

孟子的“独立思考法”——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史学家侯外庐的“热处理法”——读书学习都应趁热打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共36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9—10题。

(共4分)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任选角度,说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好在哪里。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11—14小题(共11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2分)

(1)门外戏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车引之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待君久不至,已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选文中的“尊君”“家君”“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3分)

尊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你认为“元方入门不顾”的做法对不对?

为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

(共8分)

“低头族”,你错过了什么

①好莱坞动画大片《机器人总动员》中,描述了公元2700年时人们的生活:

那时的人类文明高度发达,但由于过度依赖智能设备,人们都变成四体不勤的大胖子,每时每刻面对的只有一个支在他们眼前的电脑屏幕。

除了和屏幕对话,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其他人交流,甚至离开屏幕就几乎无法生存……他们就是传说中的“低头族”。

②事实上,世界各地智能手机普及之处,地铁里、公交车上、工作会议上、课堂上、餐桌上、排队时,甚至驾车时,总有很多人低着头,手里拿着手机或是平板电脑,手指在触摸屏上来回滑动,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发亮的方寸屏幕上,对身边的世界漠不关心。

③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

77%的人每天开机12小时以上,33.55%的人24小时开机,65%的人表示“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会有些焦虑”,超过九成的人离不开手机。

智能手机带来的负面作用,现在已经开始显现了。

④发表在《验光和视觉科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指出,人们通过手机阅读文本信息或上网时,眼睛会比手里拿着一本书或一张报纸离得更近,这意味着,眼睛聚焦手机图文更费劲,更容易导致头痛和双眼疲劳等问题。

⑤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会导致眼部结膜血管充血,甚至出现刺痛、流泪、畏光等症状。

而长期低头看手机还会引起颈椎问题,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低头就可引起颈部的疲劳,时间长久会引起椎间盘退行性病变、骨质增生,进而压迫血管和神经。

此外,长期玩手机还会引起失眠、听力下降、手指肌腱炎等健康问题。

⑥因专注于手机而引发的各类事故早已不是新闻。

研究表明,走路玩手机导致人们左右看的几率减少了20%,遭遇交通事故的几率增加了43%。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项统计显示,因专注于手机而导致的伤害事件近年来明显增多。

2007年有600名行人因看手机而受伤,2010年这个数字增加到1500人,研究学者警告说:

如果这一趋势继续发展的话,类似的伤害事件将在未来5年增长一倍。

⑦埋头于网络世界,带来的不仅是对身体的伤害,还有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

2012年10月,青岛市民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去爷爷家吃晚饭。

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一个个拿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

⑧有媒体评论称:

老人摔盘离席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典型切片,手机引发的各种情感危机,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里不断重复上演。

沉醉于手机的虚拟空间,消解了社会伦理,致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隔阂。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

”网上广为流传的这句话,反映了人们对人际交往中手机这个角色的复杂心态。

15.选文开头由好莱坞动画大片《机器人总动员》写起,有什么作用?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中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能否删掉?

为什么?

(2分)

除了和屏幕对话,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其他人交流,甚至离开屏幕就几乎无法生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