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第1课时课时作业.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89982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0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第1课时课时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第1课时课时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第1课时课时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第1课时课时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第1课时课时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第1课时课时作业.docx

《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第1课时课时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第1课时课时作业.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第1课时课时作业.docx

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第1课时课时作业

第二节 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

第1课时 分子晶体

[目标导航] 1.熟知分子晶体的概念、结构特点及常见的分子晶体。

2.能够从范德华力、氢键的特征,分析理解分子晶体的物理特性。

一、分子晶体

1.分子晶体的概念及结构特点

(1)概念:

只含分子的晶体称为分子晶体。

(2)构成微粒及作用力

分子晶体

(3)微粒堆积方式

①若分子间作用力只有范德华力,则分子晶体有分子密堆积特征,即每个分子周围有12个紧邻的分子。

②分子间含有其他作用力,如氢键,则每个分子周围紧邻的分子要少于12个。

如冰中每个水分子周围只有4个紧邻的水分子。

2.常见的分子晶体

(1)所有非金属氢化物,如H2O、NH3、CH4等。

(2)部分非金属单质,如卤素(X2)、O2、N2、白磷(P4)、硫(S8)等。

(3)部分非金属氧化物,如CO2、P4O10、SO2、SO3等。

(4)几乎所有的酸,如HNO3、H2SO4、H3PO4、H2SiO3等。

(5)绝大多数有机物的晶体,如苯、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等。

【议一议】

1.所有分子晶体中是否均存在化学键,为什么?

答案 绝大多数分子晶体的微粒内部都存在化学键,如N2、H2O、SO2等分子内部都有共价键,而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分子内部无化学键,分子之间以范德华力结合,所以并非分子晶体的分子内部都存在化学键。

二、常见的分子晶体

1.冰

(1)水分子之间的主要作用力是氢键,当然也存在范德华力。

(2)氢键有方向性,它的存在迫使在四面体中心的每个水分子与四面体顶角方向的4个相邻水分子互相吸引。

2.干冰

(1)在常压下极易升华。

(2)干冰中的CO2分子间只存在范德华力而不存在氢键,一个CO2分子周围等距紧邻的CO2分子有12个。

【议一议】

2.观察下图冰和干冰的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氢键也有方向性,试分析为什么冬季河水总是从水面上开始结冰?

(2)为什么冰融化为水时,密度增大?

(3)为什么干冰的熔沸点比冰低,密度却比冰大?

(4)干冰晶体中,每个CO2分子紧邻的CO2分子有几个?

如何判断?

若图乙为干冰的一个晶胞,则此晶胞中CO2的分子数是多少?

答案 

(1)由于氢键的方向性,使冰晶体中每个水分子与四面体顶角的4个分子相互吸引,形成空隙较大的网状晶体,密度比水小,所以结的冰会浮在水面上。

(2)在冰晶体中,每个分子周围只有4个紧邻的水分子,由于水分子之间的主要作用力是氢键,氢键跟共价键一样具有方向性,即氢键的存在迫使在四面体中心的每个水分子与四面体顶角方向的4个相邻水分子相互吸引,这一排列使冰晶体中的水分子的空间利用率不高,留有相当大的空隙。

当冰刚刚融化为液态水时,热运动使冰的结构部分解体,水分子间的空隙减小,密度反而增大。

(3)由于冰中除了范德华力外还有氢键作用,破坏分子间作用力较难,所以熔沸点比干冰高。

由于水分子间氢键的方向性,导致冰晶体不具有分子密堆积特征,晶体中有相当大的空隙,所以相同状况下冰体积较大。

由于CO2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H2O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所以干冰的密度大。

(4)每个CO2分子紧邻12个CO2分子;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上各4个;此晶胞中CO2分子数为4。

一、分子晶体及其判断

【例1】 下列各组物质各自形成晶体,均属于分子晶体的化合物是(  )

A.NH3、HD、C10H8B.PCl3、CO2、H2SO4

C.SO2、SiO2、P2O5D.CCl4、Na2S、H2O2

答案 B

解析 A中HD是单质,不是化合物;C中SiO2为原子晶体,不是分子晶体;D中Na2S是离子晶体,不是分子晶体。

规律总结

1.分子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相结合形成的晶体叫分子晶体。

如:

干冰、碘晶体、冰等。

构成分子晶体的粒子只有分子。

2.常见的典型的分子晶体有

(1)所有非金属氢化物,如水、氨、甲烷等;

(2)部分非金属单质,如卤素、O2、S8、P4、C60等;

(3)部分非金属氧化物,如CO2、SO3、P4O10等;

(4)几乎所有的酸;

(5)绝大多数有机物的晶体。

3.两种典型的分子晶胞

(1)干冰型 堆积特征:

分子密堆积。

(2)冰型 堆积特征:

四面体型。

变式训练1 下列晶体由原子直接构成,且属于分子晶体的是(  )

A.固态氢B.固态氖

C.磷D.三氧化硫

答案 B

解析 稀有气体分子都属于单原子分子,因此稀有气体形成的晶体属于分子晶体且由原子直接构成。

其他分子晶体一般由分子构成,如干冰、冰等。

二、分子晶体的物理性质及应用

【例2】 下列物质,按沸点降低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A.HF、HCl、HBr、HI

B.F2、Cl2、Br2、I2

C.H2O、H2S、H2Se、H2Te

D.CI4、CBr4、CCl4、CF4

答案 D

解析 A、C中HF和H2O分子间含有氢键,沸点反常;对结构相似的物质,B中沸点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增大;D中沸点依次降低。

规律总结

1.分子晶体具有熔、沸点较低,硬度较小,固态不导电等物理特性。

所有在常温下呈气态的物质、常温下呈液态的物质(除汞外)、易升华的固体物质都属于分子晶体。

2.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决定分子晶体的物理性质。

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晶体的熔、沸点越高,硬度越大。

变式训练2 下列有关分子晶体熔点高低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氯气>碘单质

B.四氯化硅>四氟化硅

C.NH3<PH3

D.异戊烷>正戊烷

答案 B

解析 A、B选项属于无氢键存在,分子结构相似的情况,相对分子质量大的物质熔、沸点高;C选项属于有氢键存在,分子结构相似的情况,存在氢键的物质熔、沸点高;D选项属于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同分异构体,支链多的物质熔、沸点低。

1.下列晶体中,不是分子晶体的是(  )

A.氯化铵B.硫酸

C.氦气D.三氧化硫

答案 A

2.SiCl4的分子结构与CCl4相似,对其进行的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

A.SiCl4晶体是分子晶体

B.常温、常压下SiCl4是气体

C.SiCl4的分子是由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

D.SiCl4的熔点高于CCl4

答案 B

解析 由于SiCl4具有分子结构,所以一定属于分子晶体。

影响分子晶体熔、沸点的因素是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在这两种分子中都只有范德华力,SiCl4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CCl4,所以SiCl4的分子间作用力更大一些,熔、沸点更高一些。

CCl4的分子是正四面体结构,SiCl4与它结构相似,因此也应该是正四面体结构,是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3.下列有关分子晶体的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

A.分子内均存在共价键

B.分子间一定存在范德华力

C.分子间一定存在氢键

D.其结构一定为分子密堆积

答案 B

解析 稀有气体元素组成的分子晶体中,不存在由多个原子组成的分子,而是原子间通过范德华力结合成晶体,所以不存在任何化学键,故A项错误;分子间作用力包括范德华力和氢键,范德华力存在于所有的分子晶体中,而氢键只存在于含有与电负性较强的N、O、F原子结合的氢原子的分子之间或者分子之内,所以B项正确,C项错误;只存在范德华力的分子晶体才采取分子密堆积的方式,所以D选项也是错误的。

4.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分子晶体后,查阅了几种氯化物的熔、沸点,记录如下:

NaCl

MgCl2

AlCl3

SiCl4

CaCl2

熔点/℃

801

712

190

-68

782

沸点/℃

1465

1418

230

57

1600

根据这些数据分析,他们认为属于分子晶体的是(  )

A.NaCl、MgCl2、CaCl2B.AlCl3、SiCl4

C.NaCl、CaCl2D.全部

答案 B

解析 由于由分子构成的晶体,分子与分子之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相互作用,而分子间作用力较小,克服分子间作用力所需能量较低,故分子晶体的熔、沸点较低,表中的MgCl2、NaCl、CaCl2熔、沸点很高,很明显不属于分子晶体,AlCl3、SiCl4熔、沸点较低,应为分子晶体,所以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

5.中学教材上介绍的干冰晶体是一种立方面心结构,如图所示,即每8个CO2构成立方体,且在6个面的中心又各占据1个CO2分子,在每个CO2周围距离

a(其中a为立方体棱长)的CO2有(  )

A.4个B.8个C.12个D.6个

答案 C

解析 如图在每个CO2周围距离

a的CO2即为每个面心上的CO2分子,共有8×(3×

)=12个。

6.Q、R、X、Y、Z为前20号元素中的五种,Q的低价氧化物与X单质分子的电子总数相等,R与Q同族,Y和Z的离子与Ar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且Y的原子序数小于Z。

(1)Q的最高价氧化物,其固态属于____________晶体,俗名叫____________。

(2)R的氢化物分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3)X的常见氢化物的立体构型是____________;它的另一氢化物X2H4是一种火箭燃料的成分,其电子式是____________。

(4)Q分别与Y、Z形成的共价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Q与Y形成的分子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答案 

(1)分子 干冰

(2)正四面体形 非极性

(3)三角锥形 

解析 根据问题(4)中Q和Y、Z能形成共价化合物,则Y和Z为非金属元素,又由于Y和Z的离子与Ar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且Y的原子序数小于Z,因此Y和Z分别为S和Cl。

根据问题(3)X的氢化物X2H4是一种火箭燃料的成分,因此X为N,Q的低价氧化物与N2的电子数相同,因此Q为C,R与Q又在同族,因此R为Si。

(1)Q为C,其最高价氧化物为CO2,为分子晶体,俗名为干冰。

(2)R为Si,其氢化物为SiH4,因此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结构,非极性分子。

(3)N的常见氢化物为NH3,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N2H4的结构式为

,因此其电子式为

(4)C分别和S、Cl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为CS2、CCl4,CS2和CO2结构相同,都是直线形非极性分子,其结构式为s==c==s,因此其电子式为

[经典基础题]

1.干冰熔点很低是由于(  )

A.CO2是非极性分子

B.C===O键的键能很小

C.CO2化学性质不活泼

D.CO2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弱

答案 D

2.下列物质呈固态时,一定属于分子晶体的是(  )

A.非金属单质B.非金属氧化物

C.含氧酸D.金属氧化物

答案 C

解析 非金属单质中的金刚石、非金属氧化物中的SiO2均为原子晶体;而金属氧化物通常为离子化合物,属离子晶体。

故C正确。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晶体都具有分子密堆积的特征

B.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通常熔点越高

C.分子晶体中,共价键键能越大,分子的熔、沸点越高

D.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

答案 B

解析 含有氢键的分子晶体不具有分子密堆积的特征,如冰,A错误;分子晶体的熔、沸点高低与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有关,与化学键的强弱无关,B正确,C错误;分子的稳定性与化学键的强弱有关,与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无关,D错误。

4.下列物质在室温下均是分子晶体的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