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家屯文化艺术心初步设计.docx
《苏家屯文化艺术心初步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家屯文化艺术心初步设计.docx(7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家屯文化艺术心初步设计
苏家屯文化艺术中心
初步设计说明书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二○一四年十二月
工程名称:
苏家屯文化艺术中心
建设单位:
沈阳市苏家屯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管理局
建筑设计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法人代表:
梅洪元
院长:
梅洪元
资质证书:
甲级证书号A6(发证机构:
建设部)
收费证书:
证书号080006(发证机构:
建设部)
设计人员组成名单
项目设计负责人:
李弘玉
孙喜宝
高级建筑师
建筑师
注册建筑师:
李弘玉
高级建筑师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注册工程设计师:
刘志伟
高级工程师
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建筑专业设计:
陈晗
建筑师
鞠叶辛
建筑师
建筑专业审核:
王新利
高级建筑师
结构专业设计:
王仙蔚
高级工程师
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张震
结构工程师
结构专业审核:
刘志伟
高级工程师
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给排水专业设计:
王蕊
工程师
给排水专业审核:
周滨
高级工程师
暖通专业设计:
金玮涛
高级工程师
暖通专业审核:
孙振宇
高级工程师
电气专业设计:
程柱
工程师
电气专业审核:
刘晓峰
高级工程师
第一篇设计总说明
第1章设计依据
1.经过沈阳市苏家屯政府领导及有关专家委员会和建设单位共同认可的建筑设计方案。
2.建设单位提供的《苏家屯文化艺术中心设计任务书》(含用地红线图)。
3.建设单位提供的建设场地管线外网、地质勘察报告等设计依据性技术文件。
4.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7.《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8.《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DB21T1899-2011。
9.《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JGJ41-87。
10.《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8-99。
11.《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00。
12.《展览建筑设计规范》JGJ218-2010。
12.《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
13.《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14.《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
15.《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16.各专业相关设计依据详见专业设计说明。
第2章工程概况
2.1基本概述
2.1.1地理位置
项目位于苏家屯区沈水新城核心区内,东临城市商业用地,南接中央商务区,西邻规划的城市中央绿化带,北面则为已建成的城市规划展览馆,在优越的交通条件下,项目基地与城市规划展览馆隔路相望,形成了良好的视觉对景。
地形平坦,地貌类型属浑河冲积平原。
在区域地震危险性分析上,根据沈阳市基岩地震动分析结果,50年P=0.1时,沈阳市计算烈度为6.58度,属于中国地震烈度区划中7度区的范畴。
2.1.2气候气象
沈阳属于北温带半湿润的季风性气候,同时受海洋、大陆性气候控制。
特点明显,其特征是冬季漫长寒冷,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湿润,春秋季短,冬夏季长。
从搜集到的以往历年气象资料看:
沈阳历年平均气温为7~8摄氏度,七月平均气温24.6摄氏度,1月平均气温-11.4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38.7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33.1摄氏度。
每年11月中旬开始封冻,翌年3月初解冻。
由于受全球气候的影响,近几年封冻时间略有推迟,冻结深度略有减小。
降水量:
沈阳历年平均降水天数为106天,多集中在6~9月份,年
平均降水量为720毫米。
蒸发量:
年平均蒸发量为1420毫米,每年4~9月份蒸发量最大,占全年蒸发量的67.4%。
湿度:
历年月平均湿度为9.1毫巴,6~9月份湿度最大为21.37毫巴,一、二、十二月份湿度小,月平均为1.92毫巴。
风向:
冬季多为西北风、北风,夏季多为西南风、南风,春秋季风力较大,最大风速为12~15米/秒。
日照:
日照时间历年平均为2588.7小时,日照率为58%,全年平均晴天136.7天,云天145.3天,阴天为83天。
由于近年来全球气候的变化,沈阳地区的气候也有所改变。
2.2工程建设的规模和设计范围
2.2.1设计规模、项目组成及分区建设情况
苏家屯文化艺术中心总用地面积27998.8m2,总建筑面积:
18000平方米,建筑功能包括文化馆、影剧院、图书馆等。
2.2.2承担的设计范围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做为苏家屯文化艺术中心工程的设计单位,承担本工程总平面图、竖向等的相关初步设计内容,以及单体建筑的建筑、结构、给排水、空调、通风、采暖、电气的初步设计工作。
第3章总体指标
3.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总用地面积(平方米)
27998.8
总建筑面积(平方米)
18000
其中
地下一层
1238.50
一层
9497.45
二层
3762.06
三层
2568.60
屋顶夹层一
60.00
屋顶夹层一
60.00
屋顶夹层三
433.50
用地性质
文化用地
容积率
0.64
建筑密度(%)
36.20%
绿地率(%)
25.7%
停车泊位(辆)
138
第二篇总平面设计说明
第1章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
1.1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4月1日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1998年3月1日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施行)。
5.《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2008年版)。
6.《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01)。
7.《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8.《市土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9.《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1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1.建设单位的设计任务书。
12.地形图(含规划部门核准的红线)实测地形图。
13.建设单位通过的规划与建筑设计方案。
1.2基础资料
本项目为苏家屯文化艺术中心新建工程,建设用地位于苏家屯区沈水新城区,东临城市商业用地,南接中央商务区,西邻规划的城市中央绿化带,北面则为已建成的城市规划展览馆,在优越的交通条件下,项目基地与城市规划展览馆隔路相望,形成了良好的视觉对景。
第2章场地概述
地形平坦,地貌类型属浑河冲积平原。
在区域地震危险性分析上,根据沈阳市基岩地震动分析结果,50年P=0.1时,沈阳市计算烈度为6.58度,属于中国地震烈度区划中7度区的范畴。
第3章总平面布置
3.1场地设计原则
1、设计严格执行国家现行规定、规范,严格遵守建设单位的规划设计要求,充分理解和贯彻建设单位选定原始方案的设计理念,满足建设单位的使用要求,遵守各级政府部门关于本工程的指导性意见,保证本工程耐久年限大于50年,并满足消防、卫生、环境保护、建筑内部及外部交通组织、能源消耗等各项规定和要求。
2、合理优化设计方案,确保设计安全、先进、科学、合理,并在满足建设单位使用要求的基础上,降低工程造价。
3、节约能源,提倡环境保护,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使用者的各种需求,提供人性化的实验、教学空间,建设绿色建筑。
4、建设智能化、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建筑。
3.2场地布局特点
苏家屯文化艺术中心的总平面设计强调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对话关系,遵循使用便捷、动静合理、空间有序的原则,将场地功能划分为主体建筑、入口广场、景观水面、绿化等四大功能块。
其中用地南侧为主入口广场,呼应基地北面现有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入口次轴线布置建筑的礼仪入口,在建筑的中心地带设置庭院空间,作为轴线空间的延续也成为建筑功能空间入口的过渡。
主要参观人流从用地南侧主入口广场进入建筑主体:
其余办公、后台、货物等其他人流,车流从用地北侧次入口进入,人流和车流通过不同出入口进入场地,使得整个场地设计实现良好的人车合理分流。
第4章竖向设计
竖向设计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测线图进行设计,该地段现状地势较为平坦,平均坡度在3‰左右,使雨水地面径流至四周道路上,并结合雨水管道组织排水,效果更佳。
结合整个场地标高确定规划建筑的室内外标高,室内外高差在450mm,利用场地设计消解室内外明显高差。
在绿化景观带中适量取土,以满足其他地区,竖向设计可景观环境设计做出更为丰富的地形变化。
本工程用地四周道路及市政设施统一规划,配置齐全,给水、雨水、污水、电力、电信、热力等各种管线供应情况良好,可根据工程需要就近衔接。
第三篇建筑设计总说明
1.1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DB21T1899-2011。
5.《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JGJ41-87。
6.《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8-99。
7.《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00。
8.《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6-91。
9.《展览建筑设计规范》JGJ218-2010。
10.《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
11.《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12.《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13.《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14.《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
15.《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16.国家和地方有关设计规范、规定和标准;
1.2建筑概况
本项目为苏家屯文化艺术中心新建工程,设用地位于苏家屯区沈水新城区,东临城市商业用地,南接中央商务区,西邻规划的城市中央绿化带,北面则为已建成的城市规划展览馆,在优越的交通条件下,项目基地与城市规划展览馆隔路相望,形成了良好的视觉对景。
文化艺术中心由包括文化馆、影剧院、图书馆三个功能区。
总建筑面积:
18000平方米,主体建筑为地上四层,地下一层;建筑最高高度38.00米,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建筑耐火等级地下一级,地上二级。
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屋面防水等级为I级。
1.3平面功能
1.3.1文化馆、影剧院、图书馆
建筑主体地上三层,局部四层,建筑主入口位于建筑南侧,建筑的其他方向上均设置疏散出入口,贵宾出入口位于北侧,室内外高差0.45米,无障碍坡道见总平面图纸。
各层功能如下:
地下室:
各类设备用房、柴油发电机房、变配电室、消防泵房、消防水池、制冷机房、换热站、弱电间、送排风机房、储藏室;
文化馆1F:
布展室、贵宾门厅、过厅、历史成就展览厅;
2F:
休息厅、非固定式展览、科技展览区、科普教育区;
3F:
青少年之家、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教室;
影剧院1F:
前厅、消防控制室、管理办公室、接待室、值班室、卫生间、空调机房、主舞台、剧场主观众厅、侧台、剧场配套、影院、儿童剧场、设备房、化妆间;
2F:
剧场观众厅上空、公共休息区、设备用房、影院上空、儿童剧场上空;
3F:
剧场观众厅上空、舞台上空、侧厅上空、休息区上空、空中茶室;
图书馆1F:
入口门厅、服务台、办公室、儿童阅览室、密集柜书库(2间)、装订室、编目室、自习室、贵宾接待室、热水间、卫生间等;
2F:
成人阅览室、图书馆门厅上空、儿童阅览室上空、热水间、卫生间;
3F:
多媒体阅览室、热水间、卫生间等;
1.4剖面设计
本工程建筑总高度为20.45m。
建筑主要入口处室内外最大高差为0.45m,其他出入口见总图。
主体建筑一层层高为7.5米,二层层高为6.0米,三层层高为6.0米。
1.5交通组织
1、水平交通联系:
建筑各层分别结合门厅、休息厅、走廊联系各个功能房间。
2、垂直交通联系:
建筑内人流可通过楼梯和电梯分别到达各层,详见平面图纸。
1.6无障碍设计
在建筑外部景观设计时,利用场地坡度消解建筑室内外高差,使广场进入建筑内部均为平层进入,仅在建筑入口处保留15mm的室内外高差,并在门口处向外找坡,以满足挡水要求,无障碍设施及人员可顺畅通行。
各栋建筑内楼内均设无障碍电梯,首层卫生间为专用卫生间,供残疾人使用的门为推拉门或平开门,无障碍入口、坡道、建筑内主要供残疾人使用的通路、走道与地面均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
1.7造型设计
文化中心由剧院、影院、图书馆、文化馆等多种功能构成,方案以圆弧形的庭院空间将各种功能汇聚于一体,打造建筑中心的文化天地,与主入口世纪之门对应的庭院空间成为各种交通汇聚的中心枢纽和各种活动汇聚的重要节点。
沈阳地区传统工艺文化以蛋雕、剪纸艺术等为代表,通过精巧的雕刻技法创作丰富的艺术作品,展现地方的特色文化。
在传统建筑的窗花上也有这种镂空的匠意表达。
建筑外窗采用幕墙窗,实体部分为荔枝面米黄色花岗岩。
建筑表皮取传统工艺文化的雕琢匠意,采用穿孔金属板的现代材料,以雕刻镂空的方式来表达传统文化的神韵新貌,为建筑披上一缕文化新衣。
穿孔金属板装饰板形成整体的图案流线,韵律感强烈,整体性强。
里面韵律感变化丰富,与建筑性质结合较好。
辽沈地区一直以来有花灯的文化,每逢传统节日,在城市的主要区域都张灯结彩。
精美的雕刻花纹、流畅的线条、饱满的造型,带给人们极强的视觉冲击。
东北地区民间也有过年张挂灯笼的民俗,用红色的喜庆祈祷来年的鸿运。
设计以文化花灯的概念打造舞台搞起的塔楼部分,在东西方向树立文化之塔,成为新城的城央明灯,同时利用灯塔的高度优势在屋顶设置空间。
1.8构造做法
1.8.1外围护体系与内隔墙
1、本工程外墙为外挂幕墙系统,保温层外采用荔枝面米黄色花岗岩材料作为保护层,保护层应将保温材料完全覆盖,外侧采用穿孔金属板。
实体墙为200厚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墙+幕墙(玻璃/穿孔金属板)
2、外窗型材为深灰色中空玻璃断桥铝合金窗,Low-e双层中空玻璃。
3、屋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保温种植土屋面。
4、内墙:
一般隔墙采用200厚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墙,局部隔墙为100厚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墙。
1.8.2保温做法
1、本工程外墙为外挂幕墙系统,保温层外采用荔枝面米黄色花岗岩材料作为保护层,保护层应将保温材料完全覆盖,外侧采用穿孔金属板。
保温层为100厚岩棉板,传热系数为0.054W/MK。
2、屋面保温层为120厚挤塑板保温。
3、外窗为深灰色中空玻璃断桥铝合金窗,Low-e双层中空玻璃。
4、周边地面用60厚挤塑保温板(B1级)。
5、建筑外围护体系节能见后面节能专篇。
1.8.3防水做法
1、室内防水:
卫生间地面采用1.5厚高分子涂膜防水层,沿墙上返150mm。
2、混凝土屋面防水:
屋面防水等级为I级,采用3道设防——两道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1.5厚柔性防水层,防水混凝土保护层。
1.9门窗做法
本工幕墙玻璃为浅灰色镀膜LOW-E安全玻璃。
抗风压性能分级为2级,水密性能分级2级,气密性3级,传热系数等级6级。
门为玻璃幕墙门,门框为铝型材喷深灰色氟碳漆。
位于陶粒混凝土砌块墙上的办公室门选用高级木门。
1.10项目特征表建筑装修一览表
1.10.1项目特征表
项目特征表
耐火等级
地上二级/地下一级
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屋面防水等级
I级
抗震设防烈度
七度
主要结构形式
框架
建筑层数(地上)
三层
建筑基底面积
9497.45m2
建筑总面积
18000m2
1.10.2建筑装修一览表
1、文化馆室内装修一览表
楼层
项目
房间名称
楼面
墙面
踢脚
顶棚
通用部分
楼梯间
地热采暖地砖楼面
白色乳胶漆内墙面
地砖踢脚
白色乳胶漆顶棚
走廊
地热采暖地砖楼面
贴薄石材墙面
石材踢脚
穿孔石膏吸音板顶棚
卫生间
防滑地砖(有防水层)
贴面砖墙面(带防水层)
铝条板吊顶
一层
贵宾门厅,过厅
地热采暖地砖楼面
贴薄石材墙面
石材踢脚
穿孔石膏吸音板顶棚
历史成就展览厅
地热采暖地砖楼面
白色乳胶漆内墙面
地砖踢脚
白色乳胶漆顶棚
布展室
地热采暖地砖楼面
白色乳胶漆内墙面
地砖踢脚
白色乳胶漆顶棚
二层
休息厅
地砖楼面
白色乳胶漆内墙面
地砖踢脚
白色乳胶漆顶棚
非固定式展览、科技展览区、科普教育区
地砖楼面
贴薄石材墙面
石材踢脚
穿孔石膏吸音板顶棚
三层
青少年之家、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教室
地砖楼面
白色乳胶漆内墙面
地砖踢脚
白色乳胶漆顶棚
2、影剧院室内装修一览表
楼层
项目
房间名称
楼面
墙面
踢脚
顶棚
通用部分
楼梯间
地热采暖地砖楼面
白色乳胶漆内墙面
地砖踢脚
白色乳胶漆顶棚
走廊
地热采暖地砖楼面
贴薄石材墙面
石材踢脚
穿孔石膏吸音板顶棚
卫生间
防滑地砖(有防水层)
贴面砖墙面(带防水层)
铝条板吊顶
一层
前厅
地热采暖地砖楼面
贴薄石材墙面
石材踢脚
穿孔石膏吸音板顶棚
消防控制室
防静电地板楼地面
岩棉毡铝板网吸声墙面
硬木踢脚
矿棉吸声板吊顶
管理办公室、接待室、值班室、化妆间、剧场配套
地砖楼面
白色乳胶漆内墙面
地砖踢脚
白色乳胶漆顶棚
主舞台、剧场主观众厅、侧台、影院、儿童剧场
楼面见二次装修设计
墙面见二次装修设计
踢脚见二次装修设计
顶棚见二次装修设计
空调机房、设备房
水泥砂浆楼面(有垫层)
白色乳胶漆内墙面
地砖踢脚
白色乳胶漆顶棚
二层
公共休息区
地热采暖地砖楼面
白色乳胶漆内墙面
地砖踢脚
白色乳胶漆顶棚
设备用房
水泥砂浆楼面(有垫层)
白色乳胶漆内墙面
地砖踢脚
白色乳胶漆顶棚
三层
空中茶室
楼面见二次装修设计
墙面见二次装修设计
踢脚见二次装修设计
顶棚见二次装修设计
3、图书馆室内装修一览表
楼层
项目
房间名称
楼面
墙面
踢脚
顶棚
通用部分
楼梯间
地热采暖地砖楼面
白色乳胶漆内墙面
地砖踢脚
白色乳胶漆顶棚
走廊
地热采暖地砖楼面
贴薄石材墙面
石材踢脚
穿孔石膏吸音板顶棚
卫生间
防滑地砖(有防水层)
贴面砖墙面(带防水层)
铝条板吊顶
一层
入口厅、服务台
地热采暖地砖楼面
贴薄石材墙面
石材踢脚
穿孔石膏吸音板顶棚
儿童阅览室
地热采暖地砖楼面
刮腻子涂料墙面
石材踢脚
穿孔石膏吸音板顶棚
办公室、装订室、编目室、贵宾接待室
地热采暖地砖楼面
刮腻子涂料墙面
地砖踢脚
抹灰刮腻子顶棚
自习室
地热采暖地砖楼面
刮腻子涂料墙面
石材踢脚
穿孔石膏吸音板顶棚
二层
成人阅览室
地热采暖地砖楼面
刮腻子涂料墙面
石材踢脚
穿孔石膏吸音板顶棚
三层
多媒体阅览室
地热采暖地砖楼面
刮腻子涂料墙面
石材踢脚
穿孔石膏吸音板顶棚
4、地下室装修一览表
项
层
项目
房间名称
楼面
墙面
踢脚
顶棚
柴油发电机房、低压室、高压室、配电间
水泥砂浆
楼面(带垫层)
岩棉毡铝板网吸声墙面
水泥砂浆
踢脚
矿棉吸声板吊顶顶棚
弱电间
防静电水泥砂浆楼面
岩棉毡铝板网吸声墙面
水泥砂浆
踢脚
矿棉吸声板吊顶顶棚
新风机房、消防泵房、换热站、制冷机房
水泥砂浆
楼面(带垫层、防水层)
岩棉毡铝板网吸声墙面
水泥砂浆
踢脚
穿孔吸音复合板
第四篇结构设计总说明
第1章工程概况
苏家屯文化艺术中心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平面为近似长方形,Y向长轴约85米,X向短轴约138米。
,主体为1个单元(无缝)。
本工程地下一层,地上三层。
地上层高分别为7.5、6.0、6.0米,局部突出屋面层高为7.5、3.85、6.35米,室内外高差0.45米,地下室高度5.4m,混凝土结构总高度为19.95米。
第2章设计依据
2.1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设计基准期:
50年
设计使用年限:
50年(耐久性)
2.2自然条件
雪荷载:
基本雪压0.55kN/㎡(50年一遇)。
风荷载:
基本风压0.50kN/㎡(50年一遇)。
2.3设计主要依据的法规和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抗震设计分类标准》GB50223-2008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中国地震烈度表》GB/T17742—2008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桩基设计规范》JGJ94-2008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第3章建筑分类等级
3.1建筑结构安全等级: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
二级
3.2建筑结构重要性系数
建筑结构重要性系数:
1.0
3.3基础设计等级
基础设计等级:
乙级
3.4抗震设防为标准设防类(丙类)
3.5框架抗震等级构造措施为四级
3.6建筑构件的耐火等级
结构构件的耐火极限均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执行,建筑构件的耐火等级为二级。
第4章主要荷载取值
4.1楼(屋)面活荷载
●办公室,工作室,化妆室:
2.0KN/m2
●走廊:
3.5KN/m2
●库房:
5.0KN/m2
●文化艺术档案室:
2.5KN/m2
●设备机房,电梯机房:
7.0KN/m2
●多功能厅,大厅:
3.5KN/m2
●卫生间:
2.5KN/m2
●陈列室:
4.0KN/m2
●舞台,侧台:
5.0KN/m2
●影院:
3.5KN/m2
●种植土:
3.0KN/m2
4.2楼(屋)面恒荷载
●吊挂荷载(包括水、暖、电和建筑吊顶):
正常楼层一般为0.5KN/m2,吊挂荷载超出以上值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布置。
●钢筋砼容重:
26kN/m2
●水泥砂浆容重:
20kN/m3
●石灰砂浆、混合砂浆容重:
18kN/m3
填充墙容重:
14kN/m3
4.3地震作用
1、设防烈度:
6度(0.05g)
2、设计地震分组:
第一组
3、建筑场地类别:
3类
4、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
四级。
第5章结构超长技术措施
(a)混凝土低温入模、低温养护,使混凝土终凝时温度尽量降低,减小负温差、减小温差收缩应力。
(b)高湿度养护、减小水灰比和水泥浆量、改善水泥和砂石骨料的质量、能有效地减小混凝土收缩应变。
(c)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