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艺术生生历史复习教师用书第三部分题型二 25分非选择题的题型和解题技巧.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892470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169.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艺术生生历史复习教师用书第三部分题型二 25分非选择题的题型和解题技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届高考艺术生生历史复习教师用书第三部分题型二 25分非选择题的题型和解题技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届高考艺术生生历史复习教师用书第三部分题型二 25分非选择题的题型和解题技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届高考艺术生生历史复习教师用书第三部分题型二 25分非选择题的题型和解题技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届高考艺术生生历史复习教师用书第三部分题型二 25分非选择题的题型和解题技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艺术生生历史复习教师用书第三部分题型二 25分非选择题的题型和解题技巧.docx

《届高考艺术生生历史复习教师用书第三部分题型二 25分非选择题的题型和解题技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艺术生生历史复习教师用书第三部分题型二 25分非选择题的题型和解题技巧.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艺术生生历史复习教师用书第三部分题型二 25分非选择题的题型和解题技巧.docx

届高考艺术生生历史复习教师用书第三部分题型二25分非选择题的题型和解题技巧

第三部分 题型二 25分非选择题的题型和解题技巧

历史25分非选择题的四个答题步骤

[学生用书P120]

[思路] 1.第一步:

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

读材料是解答非选择题的重要环节,应注意围绕设问细读材料,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

读材料往往有这样一个误区:

先读材料正文,后读或不读出处与材料题目。

科学做法应该是:

首先,文字材料先读材料出处,图片、表格材料先读题目。

这些信息简明扼要,往往给出了材料的主题、时间、作者、背景等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从整体上把握材料至关重要。

其次,通过“二读三找法”审读材料正文:

读懂材料信息,也就是读懂由材料直接反映出来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概念等,或经过分析可以提炼出来的信息。

(1)“二读”材料

第一遍“速读”,带着问题了解材料和题干大意,明确主题。

第二遍“精读”,联系设问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提取与设问有关的信息,并在相关文字下作标注,以理清材料之间的关系,建立材料与所学知识的联系,分清材料中的史实和论点。

(2)“三找”要点

“一找”材料的中心论点。

材料的中心论点一般来说在“两头”,要么是材料第一句,要么是材料最后一句。

“二找”材料的层次和要点关键词(时间、空间、限定词、主题字眼等)。

材料分层一般以句号、分号或省略号为界限,读完后要分层归纳材料要点,联教材,列提纲,材料涉及要点一个也不要丢。

“三找”关联点,即寻找材料与设问之间、材料与材料之间及材料与教材之间的关联点。

2.第二步审设问——明确答题方向

审清答题语、答题提示语、时空限定语、答题限定语

“答题语”是指要回答的问题,“答题提示语”是指应怎样回答,“时空限定语”是指要回答问题的时间、地域范围,“答题限定语”是指要回答的问题应是什么样的。

将这四项审清了,答题的要素就一清二楚了。

很多学生都是由于限定词或答题语等一时没审清而白白丢分,因此审设问时,一定要将这几项答题要素用笔标注一下,以便引起注意并加深理解,切不可马马虎虎,更不能掉以轻心。

3.第三步扣教材——依据所学知识

非选择题的开头格式一般都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所以很多学生解答时,养成了一个“抛开教材,就题答题”的坏习惯。

从非选择题的“教材型”“材料型”“结合型”三种类型来看,答题时一般都要适当联系教材。

审完设问后,应先回顾与所学知识的链接点,再列出提纲要点。

这里有三种情况:

(1)如果是“教材型”的设问,就可直接用教材知识作答。

如果该设问与题目中的材料有一定联系,对材料内容应作大概了解。

(2)有的“材料型”的设问,尽管题目要求“依据材料指出”,但实际上材料所含信息与教材知识又非常相近,依据教材知识照样可以回答。

这样的设问,当你回顾教材知识后再读材料,则很容易概括出答案。

(3)对于“结合型”的设问,答案的要点应是材料信息与教材知识的“并集”,即材料中体现的要点+教材中的要点=完整的答案。

而有的考生在答题时之所以漏掉一些要点,是因为这些要点不是显性信息,而是隐性信息。

而该信息一般依据材料很少能解读出来,所以要联系教材并列出知识提纲才能保证不漏要点。

4.第四步组答案——条理严谨作答

(1)组答案要注意紧扣设问,简明扼要,规范作答。

(2)答案来源于教材:

设问一般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解答时一般依据教材中的知识和观点。

(3)答案来源于材料:

设问一般要求“依据材料”,解答时要从材料中归纳,提取有效信息。

(4)答案来源于教材和材料:

设问一般要求“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答时既要利用材料中的信息,又要迁移教材中的知识。

同时,组织答案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答案要全面

高考评卷时“采点给分”,即用标准答案与你的答案相对照,有几个“得分点”给几个相应的要点分。

为得到更多的分数,组织的答案包含的“得分点”一定要多。

为做到这一点,答题可适当采取“多多益善”的原则。

注意,这里的“多多益善”指的是“要点”多,而不是“文字”多。

当然,“要点”多可能“文字”也会相应增加,但绝不是长篇大论。

(2)格式要到位

文科书写的规格式样是统一的,语文考试中作文格式应运用到历史学科的作答中来。

答题应分段,每个自然段起笔必须空两格,一行书写不尽的文字转行应该顶格继续书写,不能像做豆腐一样,四四方方一大块;每段文字字里行间要均匀大方,标点符号也要准确清晰,不能从头至尾只用“圆点”符号;同时,另一个极端也是错误的,有些同学将一道题的答案没头没脑地分成八段、十段文字,“豆腐块”变成了“面条”,这显然是逻辑混乱的表现。

如果要点较多时,采用数字符号,使其清晰化。

(3)层次要到位

层次是说话、作文内容的次序,层次到位是正确分段的前提保证。

每个问题的解答要有主要线索,有的按时间划分若干阶段,有的按地点划分几个地域,有的按社会结构分为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层面,有的需要按因果关系从因素到结论进行论证。

(4)语言要到位

例如说鸦片战争就是特指第一次鸦片战争,不能理解为两次鸦片战争。

历史学科考试答题,不能自造历史名词,也不能用口头语言、文学语言甚至修辞手法。

要充分尊重历史学科语言的严肃性和科学性,采用教材中的标准概念、老师讲解时的正确观点来阐述史实、分析史料、评价人物,同时,文字要简洁,语言要精练。

[示例]1.法律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

材料一 春秋时期,贵族认为刑律越秘密越好,利于贵族随意处置百姓,增加专制的恐怖和神秘。

郑国子产根据已有刑法重新编订了三种刑法,在公元前536年“铸刑鼎”,把惩治犯罪的刑律铸在金属鼎上,向社会公布;让百姓明白法与非法的界限,知道犯法会得到怎样的处罚。

结果,社会治理透明度增加,犯罪案件减少了。

公元前452—前450年,在平民保民官的强烈要求下,古罗马先后编订出十二个法表,镌刻在青铜牌上,公布于罗马广场,即《十二铜表法》。

该法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过去未成文的习惯法的汇编。

在后世的岁月中,它虽经多次修订,但始终是古罗马的基本法。

材料二 近代以来,西方各国在继承传统法律思想的基础上,融合启蒙思想制定了各自的法律制度。

在国家权力结构层面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议会制定,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

在法律内容上,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天赋人权”和人人平等思想,注意保护个人的各种权利,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等。

在司法实践中,为了保证从立案到审理再到判决的每个程序的公开公正,建立了律师制度和陪审团制度。

独立、专业的律师为被审判者提供辩护,可以减少法官对法律的误读;从普通民众中产生陪审团,参与案件审理和判决,使民众能够直接参与法律事务。

西方法律制度强调保护私有财产,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

材料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的法制建设揭开了中国法制史的新篇章。

在宪政方面,制定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等各个时期的人民大宪章。

在民事方面,创建了劳动法,制定了减租减息条例和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法,制定了世界最先进的婚姻法,以及实行男女平等的财产继承法。

在刑事立法方面,制定了《惩治土豪劣绅条例》《惩罚汉奸与战争罪犯条例》《惩治贪污条例》。

在经济方面,制定了大量有关财政金融及经济管理的法规。

人民民主法制是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是巩固革命根据地、维护人民基本权益、向国内外敌对势力进行斗争的锐利武器,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历史经验和理论根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郑国子产“铸刑鼎”与古代罗马编订《十二铜表法》相似的社会背景与共同的历史价值。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结合所学分析其时代背景。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政治建设的成就;结合所学指出其历史意义。

[解析] 

(1)第一小问背景,根据材料一“春秋时期,贵族认为刑律越秘密越好,利于贵族随意处置百姓,增加专制的恐怖和神秘。

郑国子产根据已有刑法重新编订了三种刑法”“公元前452—前450年,在平民保民官的强烈要求下,古罗马先后编订出十二个法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制度转型,冲击传统秩序;贵族曲解法律,社会矛盾尖锐。

第二小问历史价值,根据材料一“结果,社会治理透明度增加,犯罪案件减少了”可知成文法按律量刑体现了法律的公开透明;根据材料一“在后世的岁月中,它虽经多次修订,但始终是古罗马的基本法”可知它们的法治观念及实践对后世的法制产生深远影响,是人类思想史上的宝贵遗产。

(2)第一小问基本特征,根据材料二“近代以来,西方各国在继承传统法律思想的基础上,融合启蒙思想制定了各自的法律制度”可得出继承传统法律思想,融合启蒙思想;根据材料二“在国家权力结构层面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可得出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并相互制衡;根据材料二“在法律内容上,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天赋人权’和人人平等思想,注意保护个人的各种权利,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等。

在司法实践中,为了保证从立案到审理再到判决的每个程序的公开公正,建立了律师制度和陪审团制度”可得出注意保护个人权利,坚持程序公正,实行律师辩护制度;根据材料二“西方法律制度强调保护私有财产,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可得出保护私有财产,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第二小问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确立;根据材料二“近代以来,西方各国在继承传统法律思想的基础上,融合启蒙思想制定了各自的法律制度”可得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促进了公民权利观念的发展。

(3)第一小问成就,根据材料三“在宪政方面,制定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等各个时期的人民大宪章”可得出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陕甘宁边区政府等民主政权;根据材料三“在民事方面,创建了劳动法……在刑事立法方面,制定了《惩治土豪劣绅条例》《惩罚汉奸与战争罪犯条例》《惩治贪污条例》。

在经济方面,制定了大量有关财政金融及经济管理的法规”可得出制定并实施了宪法、行政、民事、刑事、经济等系列法案;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的法律制度,依法保障人民大众的合法权益。

第二小问意义,根据材料三“人民民主法制是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是巩固革命根据地、维护人民基本权益、向国内外敌对势力进行斗争的锐利武器,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历史经验和理论根据”可得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法治建设,揭开了中国法制史的新篇章;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意志,体现了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为社会主义政治法律建设作了有益的探索。

[答案] 

(1)背景:

社会制度转型,冲击传统秩序;贵族曲解法律,社会矛盾尖锐。

历史价值:

成文法按律量刑体现了法律的公开透明;它们的法治观念及实践对后世的法制产生深远影响,是人类思想史上的宝贵遗产。

(2)基本特征:

继承传统法律思想,融合启蒙思想;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并相互制衡;注意保护个人权利,坚持程序公正,实行律师辩护制度;保护私有财产,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背景: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确立;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促进了公民权利观念的发展。

(3)成就:

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陕甘宁边区政府等民主政权;制定并实施了宪法、行政、民事、刑事、经济等系列法案;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的法律制度,依法保障人民大众的合法权益。

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法治建设,揭开了中国法制史的新篇章;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意志,体现了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为社会主义政治法律建设作了有益的探索。

掌握25分非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学生用书P122]

[思路] 1.25分非选择题的审题能力

(1)审提示语

提示语往往是限定答案内容的关键词,是正确解答试题的关键。

比如,有“根据材料”的提示,就不能根据所学回答。

(2)审限定语

一般包括时间限制、地点限制、主题限制,非选择题中几乎每一个问题都有主题限制。

比如“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分析”“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等。

(3)审问题语

“原因”“背景”“内容”“影响”“评价”“比较”“归纳”等都是常见的问题语,正确理解这些问题语对于正确解答试题有很大的帮助。

比如说“原因”和“背景”,注意“原因”是“背景”的组成部分,但是,“背景”除了包含推动历史进程发展的因素外,还包含阻碍历史进程发展的因素,其内涵比“原因”更大。

(4)审能力要求

注意分析是要求高度概括还是具体阐述。

若要求高度概括就要简练、全面;若要求具体阐述,就要层次分明、逻辑清晰。

(5)审赋分

“赋分”与答案的设置有直接的关系,赋分较多的问题答案必然多。

比如,4分的问题一般有两点或者四点答案。

2.高效、全面、快速获取材料信息

解读能力要求:

综合近几年的高考题,95%以上是通过引用新材料来创设新情境命制试题。

因而高效、全面、快速地提取有效信息,剔除虚假和错误信息,保存或阐发正确的史实、观点,是高考制胜的关键所在。

具体要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问题

有效信息的“有效”都是针对具体问题而言的,没有问题也就谈不上“有效”,所以在解读史料之前必须明确需要回答的问题,读材料时要处处想着问题。

(2)领会线索

一般而言,材料解析题都有其线索。

“线索”是解题的方向,一般贯穿于试题的始终,常见的线索有时间类,人物类,以经济、政治或思想等为中心的专题类。

解题时捕捉到试题的“线索”,感悟到命题的“灵魂”,答题就能准确到位。

(3)抓关键词

无论材料的文字有多少,无效信息的干扰程度有多强,材料的含义往往都在几个关键词上。

(4)划分层次

很多问题答案的结构与材料的层次相同,因此,要注意对材料划分层次,一般以句号、分号、省略号为依据,尤其是要注意省略号两侧的语句。

理解各层次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归纳出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同时用符号(直线或曲线)画出关键词句,去粗取精,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5)回归教材

虽然材料题一般都是新材料、新情境、新设问,但必然与教材有着某种联系。

这里的联系,一是指题目以教材内容为背景;二是指题目的设问需要从教材内容来确定大致的方向,确定了材料和教材内容的联系后,回答问题就不会太难;三是结合材料出处的说明(时间、会议、著作、人物等),大体了解时间、人物、地点、事件,完整准确地掌握题干的内涵、外延和考查意图,以界定考查的时空阶段,弄清楚考查的知识点。

[示例]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开元年间的开元杂报,是世界新闻史上最早的报纸,以报道朝廷政事为主。

宋代的官报发布制度日益完备,邸报的名称开始出现。

邸报内容主要是皇帝的诏书、起居言行,政府的法令公报、各级臣僚、机构的工作报告和边防驻军的战报等。

小报始于北宋,是非法出版的非官方报纸,发行者通常是各地驻在首都的进奏官、使臣、政府机关的中下级官员和书肆主人。

元、明、清三代政府对官报发布工作控制日益严厉,明代末年还公开禁止在官报上透露有关边防的消息。

当时的官报仍以抄写为主,崇祯十一年(1638)以后,才普遍采用活字版印刷。

材料二 中国近代报刊的出现具有鲜明的外生性。

无论其主观目的如何,西方传教士及商人将现代形态的报刊引入中国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人经过痛苦的蛰伏之后,中国人开始自己兴办报刊,中国民族报刊业得以发展。

近代民族报业资本的出现是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其创办人大多是致力于挽救民族危亡、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知识分子,因此,他们极为重视报刊的政治宣传鼓动作用以及思想启蒙作用。

而这种政论性的目的又促进了国人创办报刊的积极性,如维新派的思想启蒙产生了巨大影响,带动了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的出现。

——摘编自焦绪华《中国近代报业发展特征探微》

材料三 20世纪以来,报纸集团的发展仍在继续。

1924年4个大公司垄断广播业市场。

40年代以后,广播基本上实行公司化经营。

卫星电视、互联网等新媒介对传统的国家观念和国家制度产生了更广泛和深刻的影响。

它一方面以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技术为经济生活超越国家界限提供了新的扩张手段,加速了全球化一体化的过程;另一方面也加速了全球范围内的思想意识的传播和相互融合,这必然使具有地缘特色的政治文化和一国国民的认同机制以及行为方式发生深刻的变化。

——摘编自陈治国《现代西方媒体价值取向批判》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报刊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报刊业产生及发展的原因与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初以来西方媒体发展产生的影响。

[解析] 

(1)特点,依据材料一依次可得:

起源较早,历史悠久;是国家管理的强有力工具;统治者有独享特权;有官方报纸和民间报纸之分(或民间报刊逐渐得到发展);对报纸管理严格;科学技术在报纸中运用比较晚。

(2)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二“鲜明的外生性……西方传教士及商人将现代形态的报刊引入中国是不争的事实。

……近代民族报业资本”等得出西方文明的冲击;西方传教士办报的带动;近代民族资本的发展。

第二小问特点,据材料二“大多是致力于挽救民族危亡、……极为重视……而这种政论性的目的”可得具有强烈的政治性;致力于挽救民族危亡;据材料二“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得出受时局影响较大。

(3)依据材料三“一方面以现代化……另一方面也……”可得加速了信息在全球的传播;有利于实现信息共享;推动国家政治和文化等领域的深刻变化。

[答案] 

(1)起源较早,历史悠久;是国家管理的强有力工具;统治者有独享特权;有官方报纸和民间报纸之分(或民间报刊逐渐得到发展);对报纸管理严格;科学技术在报纸中运用比较晚(得到运用)。

(2)原因:

西方文明的冲击;西方传教士办报的带动;近代民族资本的发展。

特点:

具有强烈的政治性;致力于挽救民族危亡;受时局影响较大。

(3)加速了信息在全球的传播;有利于实现信息共享;推动国家政治和文化等领域的深刻变化。

背景、原因类

[学生用书P123]

[设问] 1.

(1)根本原因:

生产关系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生产力入手,上层建筑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基础入手,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因从社会存在入手,一切历史事件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内因入手,相同属性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历史规律入手。

(2)主观原因(人为原因):

一般从领导某事件的阶级、阶层的主观目的、动机、决策、方针以及统治者的作为等方面进行思考。

(3)客观原因:

一般从自然或社会环境(形势)、经济状况、政治现状等方面进行思考。

2.宽泛性设问

在没有限定词的情况下,历史背景、条件、因素、依据、原因等可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思考。

[思路] 

(1)限定性的设问,如社会、经济、政治根源是什么,根本、主要、直接原因是什么等。

应特别注意“根本原因”:

①政治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层面入手;②生产关系层面从生产力入手;③上层建筑层面从经济基础入手;④社会意识形态层面从社会存在入手;⑤一切历史事件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内因入手;⑥相同属性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历史规律入手。

(2)宽泛性的设问,如该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历史条件、历史因素有哪些等。

思路:

①经济方面:

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等;②政治方面:

政局、制度、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等;③思想文化:

思想、科技、教育等。

[方法] 熟练掌握主要设问类型的答题公式

1.历史分析类设问的答题公式

(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①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②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③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2)历史条件:

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3)原因广度:

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①主观原因:

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

②客观原因:

自然、社会环境、外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等。

③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4)原因深度:

直接→主要→根本

①直接原因:

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

(导火线、借口等)

②主要原因:

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

③根本原因:

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

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5)矛盾分析: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

(6)目的、动机:

直接→主要→根本

①直接动机:

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危机或问题。

②主要目的:

实现某一方面目标,求得稳定和发展等。

③根本目的:

建立或巩固统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根本利益)。

④目的、动机属于主观方面的原因,是事件发动者的主观意愿。

如王安石变法:

直接动机是解决面临的社会危机;主要目的是增加财政收入、缓和阶级矛盾、实现富国强兵等;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示例]3.(2019·汕头二模,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先秦文献《尚书·禹贡》记载舜、禹之时中国人的“天下”大致范围是“东渐于海,西披于流沙”。

《穆天子传》记载西周时期周穆王西游的最远之地是昆仑山以西的“西王母之邦”。

公元前2世纪后半期,随着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开通,中国人的视野不仅扩大到了中亚、西亚和印度,甚至远达东地中海。

东汉以后与南亚、中亚、日本的宗教、文化等民间交流也日渐频繁。

唐宋海上陶瓷之路兴盛,与东南亚的联系紧密。

元代蒙古帝国曾远征至中欧,并与罗马教廷建立过联系。

明代郑和下西洋也曾抵达东非,但中国以自我为中心的“天下”观逐渐被“世界”观念所取代是在19世纪中期以后。

材料二 希腊人自古以来一直以爱琴海作为其繁衍生息的中心,到古风时代末,希腊人的殖民地已经星星点点遍及地中海、爱琴海和黑海沿岸。

公元前5世纪的希波战争使希腊人第一次和西亚的波斯及其属国有了直接的接触。

这个希腊人的“世界”最东面包括印度,西面则到了直布罗陀海峡,北面远达极北地区,南至非洲南端。

16世纪之前除了马可·波罗带回去的一些似是而非的知识之外,西方人对东方的中国几乎一无所知。

16世纪之后欧洲人的视野才扩大到了全世界。

——以上材料根据杨巨平《全球史概念的历史演进》编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代中国人对世界的探索有何特点,说明“天下”观被“世界”观念所取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西方人探索世界的历程及其背景。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西方在探索方向上有何不同,并分析中西长期隔绝的历史原因。

[解析] 

(1)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公元前2世纪后半期,随着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开通”“东汉以后与南亚、中亚、日本的宗教、文化等民间交流也日渐频繁。

唐宋海上陶瓷之路兴盛,与东南亚的联系紧密”结合所学得出官方推动与民间交往结合;陆路探索与海路探索并行(前期以陆路为主,后期以海陆为主);据材料一“元代蒙古帝国曾远征至中欧,并与罗马教廷建立过联系。

明代郑和下西洋也曾抵达东非”结合所学得出以政治交往为重要目的,伴随经济、文化交流;据材料一“但中国以自我为中心的‘天下’观逐渐被‘世界’观念所取代是在19世纪中期以后”得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天下”意识;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中原为中心向周边扩展,范围非常广阔;和平交往为主;主动开放,积极探索;未形成系统性的地理知识体系。

第二小问原因,可从政治、思想等角度入手,结合近代中国的社会背景可知政治上近代中国遭受西方侵略,天朝上国观念破灭;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