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及塑胶料检验规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89022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材料及塑胶料检验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原材料及塑胶料检验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原材料及塑胶料检验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原材料及塑胶料检验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原材料及塑胶料检验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原材料及塑胶料检验规程.docx

《原材料及塑胶料检验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材料及塑胶料检验规程.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原材料及塑胶料检验规程.docx

原材料及塑胶料检验规程

 

检验规程

 

文件编号:

编制:

技术科

审核:

批准:

 

发布日期:

二OO三年一月实施日期:

二OO三年一月

检验规程;目录

 

第一章原材料检验

第一节检验制度

第二节总则

第三节圆铜线的检验

第四节聚氯乙烯的检验

第五节不合格原材料的处理

第六节相关质量记录及表格

第二章过程检验

第三章成品检验

第一节总则

第二节电线电缆机械物理性能试验方法

第三节电线电缆电气性能试验

第四章包装技术条件

检验规程:

第一章原材料检验

第一节检验制度

1.凡进厂的聚氯乙烯、聚乙烯、圆铜丝,辅料经检验或验证方可入库。

2.辅助材料如填充料、绕包带、钢带、铜带等,入库时应由检验人员进行验证,核对型号、规格、数量是否与产品合格证符合。

3.检验方法按国家现行标准或供需签订的技术协议实施。

4.主要原材料进厂应有供方的合格证和质量保证书。

检验人员按检验规程检验或验证。

铜丝采用抽样试验,塑料采用验证方法。

5.检验员填写检验结果通知单交仓库。

合格的原材料按手续入库;不合格的由仓库通知供销科联系供方处理。

6.质检人员应督促仓库做好不合格原材料的处置工作,并作好记录。

第二节总则

1.适用范围

适用于生产电线电缆用聚氯乙烯、聚乙烯、铜丝及辅料的进厂抽样检验、定期抽样或验证。

2.检验批的确定

同一生产厂家、同一天进厂、同一个规格定为一个检验批。

3.试验与判断

3.1样本应根据检验规程的试验项目进行试验或验证,将试验结果与标准比较。

3.2当任何一项试验结果不合格时,应进行第二次抽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检测,如仍出现不合格时,应判断为不合格批。

3.3由于本厂的测试设备有限,部分工艺试验项目须送检测机构检验或送“兄弟”单位检验。

 

第三节圆铜线的检验

1.抽样规定

1.1本试验方法引用标准:

GB3953-83电工圆铜线;

GB4904-85裸电线试验方法;

GB3048.4-94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导体直流电阻试验。

检验规程:

第一章原材料检验

1.2装盘铜丝:

100盘以下抽取3盘;100盘及以上抽取5盘。

每盘抽取一个样本。

1.3成捆铜丝:

10捆以下抽取2捆;10捆及以上抽取4捆。

每捆抽取

一个样本。

2.试验方法

2.1试验的环境温度为10~35℃,有控制要求时为235℃。

2.2试验类型

抽样试验:

按原材料批量抽取成圈或成盘的导体,并从其上截取试样进行的试验。

2.3尺寸测量

2.3.1测量工具

a千分尺:

外径千分尺符合GB1216-75《千分尺》规定,测力应为0.75~1.25N,导体直径和尺寸标称值大于0.5mm测力应为1~3N。

b示值误差:

应根据尺寸的精度要求规定采用相应的量具。

标称尺寸(mm)

示值误差(mm)

量具名称

0.101~0.25

0.002

微米千分尺

0.251以上

0.004

微米千分尺

10.00及以上

0.050

游标卡尺

2.3.2试样制备

a实心圆导体:

根据检验批次从每个样本上截取不小于1米长的试样。

b在成圈或成盘的样本上直接测量时,应离端头至少1m;在成捆试样上测量时,应在两端离端头至少200mm处分别进行。

每个试样测量三处,各测量点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200mm。

2.3.3测量步骤

a直径:

在垂直于试样线轴的同一截面上,在相互垂直的方向上测量,至少在试样的两端和中部共测量三处。

b截面积:

按线性截面尺寸计算。

直径数据采用上述a步骤得出。

2.3.4试验结果

a

直径:

式中:

Xi:

第i次测量数值mm

n:

测量次数。

b圆铜线标称直径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mm)。

检验规程:

第一章原材料检验

标称直径d

偏差

0.020~0.025

0.002

0.026~0.125

0.003

0.126~0.400

0.004

0.401~14.00

1%d

计算时尺寸为0.020~1.000mm者保留三位小数,大于1.000mm者保留两位小数。

尺寸偏差值取标称值与尺寸实测平均值(X)之差。

cf值用同一截面上测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定义。

试验结果取三个截面上测得的直径差值之最大值作为f值。

f值应不超过标称直径偏差的绝对值。

d简单截面试样

实心圆铜导体截面:

S=d2/4mm2

计算时直径0.020~1.000mm者保留四位小数,大于1.000mm者保留两位小数。

2.4拉力试验

2.4.1试验设备:

拉力试验机,示值误差不大于1%。

2.4.2测量范围:

0.100~1.000mm,超过1.000mm的单丝每年送其他厂家做一次定期抽样试验。

2.4.3试样制备

a取样:

从外观检查合格的每个样品一端截取试件3根,试件长度为原始标距长度加两倍钳口夹持长度,取样时应尽量避免试件受到拉伸、扭转、弯曲或其他机械损坏。

b矫直试件:

小心用手工校直,必要时允许将试件放在木垫上用木槌轻轻敲直。

c标出标距长度:

在平直的试件中部标出原始标距长度200mm,标志方法应不致使试件产生早期断裂,标志线应细而清晰,标距长度误差为0.5mm。

2.4.4试验步骤

a将试件夹持在试验机的钳口内,标志线应露出在钳口处。

夹紧后试件的位置应保证试件的纵轴与拉伸的中心线重合。

b选定速度:

拉力机拉伸速度不大于300mm/min。

启动时,加载必须平衡,速度均匀,无冲击。

c试件拉伸断裂时,读数并记录最大负荷,取三位有效数。

取下试件将断口小心对齐、挤紧,测量并记录最终标距长度。

2.4.5试验结果及计算

a抗拉强度按下式计算,精确到1N/mm2:

b=Fm/S(N/mm2)

检验规程:

第一章原材料检验

b断裂伸长率按下式计算:

=(Lu-L0)/L0

计算时,伸长率小于5%者,精确到0.1%,大于和等于5%者,精确到1%。

c试验结果取3个试件计算数据的算术平均值。

d符号定义

Fm—最大负荷在试验中试件承受的最大负荷。

Lu—最终标距长度在试件断裂后并且将断裂部分仔细地对合

在一起使之处于一直线上的标距长度。

L0—原始标距长度在试件变形前的标距长度。

b—抗拉强度最大负荷除以试件的原始横截面积,即相

当于最大负荷的应力。

—断裂伸长率将断裂后标距长度的永久伸长Lu-L0表示为

原始标距长度L0的百分数

2.4.6注意事项

a伸长率试验时,试样的断裂应发生在标距长度内,且离标志线大于20mm,若断裂处离标志线距离小于20mm,且伸长率达不到规定时,应另取试件重新试验。

无论断裂位置如何,若伸长率达到规定值,测定也被认为是有效的。

b标称直径0.30及以下试件的伸长量可取拉伸前后两钳口间的距离差值。

拉伸前的钳口距离即为原始标距长度。

2.5导体电阻试验

2.5.1试验设备:

aQJ44型直流双臂电桥,总有效量程0.001~1,分五个量程。

bDQ型电桥夹具,即四端测量夹具,钳口有效长度为1m。

2.5.2试样制备

a从外观检查合格的样品上切取长度不小于1m的试样。

b取样时尽可能避免试件受到拉伸、扭转等到机械损伤。

c试样应在试验环境中放置足够长的时间,使之达到温度平衡。

在试样放置和试验过程中,环境温度的变化应不大于1℃。

注意:

温度计离地面至少1m,离试样应不超过1m,且二者应大致在同一高度。

2.5.3试验步骤

a将试样用四个夹头夹住,用夹具右端的旋扭适当拉直试件。

b试样长度的测量应在二电位电极之间的试样上进行,测量误差应不超过0.5%

检验规程:

第一章原材料检验

c拨通开关,等待5分钟后,调节指零仪指针指在零位上。

d估计被测电阻值大小,选择适当量程因素位置,先按下“G”按钮,再按下“B”按钮,调节步进和滑线盘,使指零仪指针在零位上,电桥平衡,读取电阻值,记录至少四位有效数值。

2.5.4注意事项

a测量0.1及以下阻值时,“B”按钮应间歇使用。

b测量未知电阻时,为保护指零仪指针不被打坏,指零仪的灵敏度调节旋钮应放在最低位置,使电桥初步平衡后再增加灵敏度。

2.5.5试验结果及计算

a被测电阻值Rx=量程因素读数(步进盘读数+滑线盘读数)

b换算成温度20℃时每公里长度电阻值:

R20=RxKt1000/L()

式中:

Kt为换算成20℃时的温度校正系数,见GB/T3956-1997.

c温度20℃时导体的电阻率按下列公式计算:

20=R20S(mm2/m)

式中:

S为导体的标称截面,mm2。

2.6外观

圆铜线表面应光洁,无附着物、污秽和没垢,无氧化等与良好工业产品不相称的任何缺陷。

第四节聚氯乙烯的检验

1.进厂的聚氯乙烯分为绝缘料和护套料,所有采购的PVC均为定点合格供方提供。

对PVC的检验采用验证方法,即核对型号、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等,由仓库保管员验证符合后填写进货验证记录,办理入库。

2.每季度对供方提供的PVC作一次定期跟踪试验;在生产的某个产品中指定供方的产品,并在生产流转卡上作好标识,然后对成品进行绝缘和护套的机械性能试验。

作好检验结果记录。

并纳入对供方的控制记录中。

第五节其它原辅材料的检验

1.其它辅助材料包括:

钢带、铜带、无纺布、聚脂薄膜及填充料。

2.钢带、无纺布、聚脂薄膜的检验。

2.1.检验应成批验收,每批应由同一型号、同一尺寸和同一交货状态的产品组成。

 

检验规程:

第一章原材料检验

2.2.每盘产品均用肉眼作外观检查,用游标卡尺测量宽度和厚度。

2.3.如要求与产品合格证符合,则为合格品。

3.填充料的检验

3.1.应成批验收,同一型号规格、同一交货状态为一个检验批次。

3.2.每批中每个规格抽取3个样本。

3.3.用肉眼目测填充料的外观,应干燥,无污染,无杂质,轻拉成网,网格应均匀。

3.4.对填充料作拉力试验,测量其抗张强度。

拉力试验方法参见第三节。

3.5.核对其规格是否符合厂家提供的产品合格证要求。

第六节不合格原材料的处理

1.退货

检验判为不合格的原材料,由质检科出具检验结果通知单,通知仓库及供销科,由供销科办理退货手续。

2.仲裁

供销科在办理退货过程中,供方提出质量异疑,要求仲裁时,可委托国家电线电缆检测中心复测。

复审结果仍不合格时,除退货外,一切费用及损失均由供方承担;复审结果合格,除准许入库外,本厂承担一切费用,并对本厂的检测仪器进行检定。

 

第七节相关质量记录及表格

1.进厂原材料检验项目表。

2.进厂原材料质量保证书和合格证,由供方提供,质检科保存。

3.原材料到货通知单由供销科或仓库填写。

4.原材料检验报告及原始记录,由测试室填写。

4.1聚氯乙烯验证报告

4.2聚氯乙烯绝缘(护套)机械性能试验原始记录

4.3圆铜线检验报告

4.4圆铜线测试原始记录

4.5辅助材料检验报告

5.原、辅材料检验结果通知单

6.原、辅材料检验台帐

7.进货验证记录

检验规程:

第一章原材料检验

进厂原材料检验项目表

原材料

名称

引用标准

检验项目

试验类型

样本

个数

检测仪器

检验方法

圆铜线

GB3953-83

外观

S

100%

目测

直径偏差

S

9

千分尺

GB4909-85

f值

S

9

千分尺

GB4909-85

伸长率

S

9

拉力机

GB4909-85

20。

C电阻率

S

9

电桥

GB3048-94

J-70

JR-70

塑料

GB5023.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