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医试题精选.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78888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牧医试题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牧医试题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牧医试题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牧医试题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牧医试题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牧医试题精选.docx

《牧医试题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牧医试题精选.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牧医试题精选.docx

牧医试题精选

牧医试题精选

一、学习领域定位

《动物营养与饲料》是畜牧兽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它以《应用化学》、《动物科学基础》等课程为支撑课程,服务于后续课程如《畜禽普通病》、《禽生产》、《牛羊生产》、《猪生产》等。

同时它还是一门专业课,直接为相关的职业岗位提供知识和技能支撑。

因此,《动物营养与饲料》打破传统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界限,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

课程将动物营养基础知识和饲料生产实用技术有机融合,基于畜牧兽医专业的职业活动、应职岗位及后续专业课程的需求,培养学生运用动物营养和饲料基础知识,进行饲料加工调制,饲料配方设计、配合饲料生产及饲料质量评价等专业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本课程为任务化课程,建议学时为80学时。

该课程也与整个课程体系呈现密切而有机的联系。

(见表1)

表1《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表

课程关联类别

关联课程与关联点分析

顺序关系

课程名称

关联点

支撑课程

动物科学基础

动物有机体物质代谢

专业课程

猪生产

牛羊生产

禽生产

畜禽普通病诊疗

猪饲料生产与饲养管理

牛羊饲料生产与饲养管理

禽饲料生产与饲养管理

畜禽营养代谢病的诊断与治疗

企业实践

企业顶岗实训

养殖场、饲料生产企业岗位实训

就业顶岗实习

养殖场、饲料生产企业岗位实训

根据行业岗位调研,本课程主要服务于养殖企业和饲料生产企业的畜禽饲养员、饲料配料混合工、饲料销售员及饲料检验化验员等工作岗位,要求从业人员掌握相应的饲料配方设计、饲料生产、饲料加工调制、饲料检验化验及畜禽饲养管理等技能,具备分析解决生产中一般技术问题能力,职业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

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在校期间可以考取饲料配料混合工和饲料检验化验员职业资格证书,从而能够胜任饲料生产企业、畜禽养殖场等相关岗位工作。

二、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识别各种饲料原料,能选用适当的饲料原料,根据不同畜禽营养代谢特点,进行饲料配方设计和配合饲料生产,能够通过饲料检验化验、饲养效果检查等方法进行饲料质量评价。

通过学习,把学生培养成为专业基础扎实,工作作风严谨,职业素养高,能从事畜禽饲养和饲料生产管理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1.专业能力

(1)能够进行饲料原料识别及品质检验。

(2)能够进行饲料原料加工调制。

(3)能够运用相关理论知识设计各类饲料配方。

(4)能够进行简单的配合饲料生产。

(5)能根据相关标准对饲料原料及成品进行检验化验。

(6)能够通过饲养试验、饲养效果检查评价饲料质量。

(7)能准确识别畜禽各种营养代谢障碍症。

2.方法能力

(1)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饲料生产及畜禽饲养中出现的相关问题。

(2)能胜任工作岗位。

(3)能在工作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不断获取新知识和新技术。

(4)具有较强的分析总结能力,有创新意识。

3.社会能力

(1)具备优良的职业道德,能遵守职业规范。

(2)具有吃苦耐劳的职业素质和从事畜牧业的坚定信念。

(3)具有团队协作能力和管理能力,能正确处理同事之间关系,工作效率高。

(4)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5)具有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工作质量高。

三、学习内容

学习情境

学习单元

参考学时

情境名称

情境描述

1.饲料原料识别与品质检验

通过讲授与操作,学习各种饲料原料营养价值特点,识别各种饲料原料,能够运用简易方法进行饲料原料品质检验和原料掺假识别。

1.1饲料原料营养价值

1.2饲料原料识别

1.3饲料原料品质检验

10

理实一体

2.饲料原料加工调制

通过讲、做相结合,对饲料原料进行各种加工调制,制作青干草、氨化饲料、青贮饲料、微贮饲料等。

对籽实类饲料进行初加工,对有毒饲料原料进行脱毒。

2.1粗饲料加工

2.2青贮饲料制作

2.3籽实类饲料加工

2.4饲料原料脱毒

16

理实一体

3.饲料配方设计

通过讲授,使学生先掌握动物营养代谢特点,动物营养需要及饲养标准,再分别利用手工方法和配方软件进行饲料配方设计。

3.1动物营养代谢特点

3.2动物营养需要量及饲养标准

3.3饲料配方设计

22

理实一体

4.配合饲料生产

通过讲做结合,在饲料生产现场,使学生能识别和操作饲料生产设备,熟悉配合饲料生产工序和工艺。

4.1饲料生产设备识别与使用

4.2配合饲料加工工序

4.3配合饲料加工工艺

8

理实一体

5.饲料质量评价

通过讲做结合,对饲料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首先进行饲料加工质量,然后通过饲养试验,进行饲养效果检查,以实例、图片或视频方式对营养缺乏症进行观察识别。

5.1饲料加工质量检测

5.2饲养试验设计

5.3饲养效果检查

5.4营养代谢障碍症观察识别

24

理实一体

四、学习领域设计说明

1.学习领域设计

课程将动物营养基础知识和饲料生产实用技术有机融合,基于应职岗位及后续专业课程的需求,以饲料生产及应用过程的5项工作任务为载体,设置5个学习情境,讲授饲料原料识别与品质检验、饲料原料加工调制、饲料配方设计、配合饲料生产及饲料质量评价等内容,学生通过学习,在掌握饲料原料的营养特点、饲用特性、加工调制方法,动物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饲料配方设计等理论的基础上,具备饲料原料识别,饲料原料品质检验、饲料加工调制、配合饲料配制饲料质量评价等专业能力。

2.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1:

饲料原料识别与品质检验参考学时:

10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各种饲料原料营养价值特点,能够识别各种常用的饲料原料,能够用简易方法对饲料原料进行品质检验和掺假识别。

学习单元

教学方法和建议

学习单元名称

任务载体

1.1饲料原料营养价值

对饲料原料进行分类,掌握各种饲料营养价值特点及实际应用。

理论讲授为主,采用比较法教学。

1.2饲料原料识别

对饲料原料进行感官识别和显微镜观察识别。

实物教学、比较法教学

1.3饲料原料品质检验

用感观法、物理法和化学法对饲料原料进行检验。

常见饲料掺假、使杂、伪造的鉴别。

实物教学、比较法教学、案例教学。

学习情境2:

饲料原料加工调制参考学时:

16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对各种饲料原料进行加工调制。

学习单元

教学方法和建议

学习单元名称

任务载体

2.1粗饲料加工

以青干草制作、氨化饲料制作、微贮饲料制作、粗饲料加工效果检查、饲喂效果观察等任务为载体

任务教学法、现场教学法

2.2青贮饲料制作

以青贮原料选择与搭配、青贮设备建造、青贮饲料制作、青贮效果检查及饲喂效果观察等一系列任务为载体

任务教学法、现场教学法

2.3籽实类饲料加工

籽实类饲料加工调制、糖化饲料制作、制作效果检查及饲喂效果观察

任务教学法、现场教学法

2.4饲料原料脱毒

饲料作物脱毒和其它饲料脱毒

任务教学法、现场教学法

学习情境3:

饲料配方设计参考学时:

22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不同动物营养代谢特点,能根据动物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合理选择饲料原料,设计饲料配方。

学习单元

教学方法和建议

学习单元名称

任务载体

3.1动物营养代谢特点

通过实例了解各种营养物质代谢特点,并依据不同动物生长特点配制饲料。

讨论法、比较法。

3.2动物营养需要量及饲养标准

不同生长阶段动物营养需要量计算及饲料标准正确运用。

讨论法、案例法。

3.3饲料配方设计

猪、鸡全价饲料配方设计

反刍动物精料补充料配方设计

配方软件运用

浓缩料配方设计与使用

预混料配方设计

任务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学习情境4:

配合饲料生产参考学时:

8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识别配合饲料生产设备,熟悉使用方法。

通过现场观察,熟悉配合饲料生产工序与生产工艺。

学习单元

教学方法和建议

学习单元名称

任务载体

4.1饲料生产设备识别与使用

原料接收设备、粉碎设备、混合设备、制粒设备及成品包装与计量设备识别与使用

讨论法、案例法、设计法等

4.2配合饲料加工工序

结合现场熟悉配合饲料加工工序

讨论法、案例法、设计法等

4.3配合饲料加工工艺

结合现场熟悉配合饲料加工工艺

讨论法、案例法、设计法等

学习情境5:

饲料质量评价参考学时:

24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按照标准要求,对饲料加工质量、饲料成分进行检测分析;能够通过饲养试验和饲养效果检查,综合评价饲料质量,能够观察与识别各种营养代谢障碍症。

学习单元

教学方法和建议

学习单元名称

任务载体

5.1饲料加工质量检测

饲料混合均匀度检测

饲料常规成分检测

饲料特殊成分检测

讨论法、案例法、设计法等

5.2饲养试验设计

选用适合动物进行饲养试验,设计试验方案,进行试验分析。

讨论法、案例法、设计法等

5.3饲养效果检查

饲养技术训练

各项饲养效果指标检查

讨论法、案例法、设计法等

5.4营养代谢障碍症观察识别

维生素缺乏症观察与识别

矿物质缺乏症观察与识别

其它营养代谢障碍症观察

讨论法、案例法、设计法等

五、考核办法

建立过程性考核与基础知识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过程性考核方法:

过程性考核按工作任务分为5项考核项目,重点考核学生学习态度、信息采集与利用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协调与沟通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基础知识考核办法:

由课程组教师建立试题库,学生以10人为一组,抽取试题,进行闭卷考试。

重点考核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成绩评定:

过程性考核:

每个项目成绩×(该项目学时/总学时)为该项目最终成绩,5个项目最终成绩之和为过程性考核总成绩。

基础知识考核:

试卷成绩为最终成绩。

课程总成绩=过程性考核成绩×80%+基础知识考核成绩×20%。

六、师资和基地条件要求

1.师资要求

教师具备“双师”素质,熟悉饲料生产和畜禽养殖技术,了解当前畜牧行业特别是饲料行业发展动态,并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现场工作经验;具备较强的执教能力,了解学生的情况和特点,能够做到因材施教;能充分利用实训室、实训基地、多媒体等教学资源,利用多种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过程性考核和职业道德养成。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能力为中心”,充分体现农业高职教育特点。

2.基地条件要求

饲料厂:

中等规模,设备先进、齐全,具备一定生产能力,能满足现场教学需要。

饲料质量检测室:

应具备电子天平、水分测定仪、脂肪测定仪、凯氏定氮仪、马福炉、粗纤维测定仪等常规分析设备,数量应能够满足教学需要。

此外,还应有热量计、酸度计、恒温振荡器等设备,进行某些特殊成分分析。

饲料原料室:

应具有各种饲料原料标本,一定数量的实体显微镜和生物显微镜,小型饲料粉碎机、饲料加工调制设备等。

养殖场:

包括养猪场、鸡场和牛(场),具有一定规模,能够进行饲养试验,进行饲养效果观察。

七、其他

本课程标准适用畜牧兽医专业。

本课程按照“双班双基地”教学模式进行组织。

本课程标准由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系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组、大北农集团辽宁公司、辽宁众友饲料有限公司等合作开发。

本课程标准开发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