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届高三期初摸底测试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88631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92.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市届高三期初摸底测试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南京市届高三期初摸底测试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南京市届高三期初摸底测试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南京市届高三期初摸底测试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南京市届高三期初摸底测试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京市届高三期初摸底测试历史试题.docx

《南京市届高三期初摸底测试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市届高三期初摸底测试历史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京市届高三期初摸底测试历史试题.docx

南京市届高三期初摸底测试历史试题

南京市2015届高三期初摸底测试

历史试题

2014.9.1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

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

选择题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内。

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卡。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后汉书·章帝纪》记载:

“夫乡举里选,必累功劳。

今刺史、守相不明真伪,茂才、孝廉岁以百数,……每寻前世举人贡士,或起畎亩,不系阀阅。

”材料体现的制度是(  )

A.世卿世禄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察举制)

【解析】世卿世禄制在商周时期开始,直到商鞅变法被废止,从材料《后汉书》可知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后汉书》,“夫乡举里选”,“茂才、孝廉”可判定描述的是察举制,故B项正确;九品中正制实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科举制开始于隋唐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B

2.西晋傅咸说:

“夫其何物,厥美可珍。

廉方有则,体洁性贞。

含章蕴藻,实好斯文。

取彼之弊,以为此新。

”与此相关的发明是(  )

A.造纸术B.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四大发明(造纸术)

【解析】“夫其何物,厥美可珍。

廉方有则,体洁性贞。

含章蕴藻,实好斯文……”可以得出为造纸术,故A项正确;印刷术开始于隋朝,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指南针与材料描述不符,故C项错误;火药与材料描述也不相符合,故D项错误。

【答案】A

3.《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

“初,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

其后,富者赀(资或财)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

大中祥符末,薛田为转运使,请官置交子务,以榷其出入。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蜀地商品交易居全国之首B.民间私发纸币存在弊端

C.铁钱已基本被纸币所取代D.“交子”由政府首先发行

【考点】古代中国的商业——春秋战国以来的古代商业(宋代商品经济发展)

【解析】蜀地商品交易居全国之首,材料中未能体现,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初,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和“富者赀(资或财)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可以得出民间私发纸币既有好处但是也存在弊端,故B项正确;“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并不能得出铁钱已基本被纸币所取代,故C项错误;从材料“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可以得出,“交子”并不是政府首先发行,故D项错误。

【答案】B

4.《清史稿》中记载:

“先是世祖亲政,日至票本房,大学士司票拟,意任隆密。

康熙时,改内阁,分其职设翰林院。

雍正时,青海告警,复分其职设军机处, ……军机处军机大臣,无定员,由大学士、尚书、侍郎内特旨召入。

……掌军国大政,以赞机务。

……明降谕旨,述交内阁。

”由此可知军机处(  )

A.大臣须由专人担任B.掌控军国大事决策权

C.分化了内阁的权力D.主要为皇帝提供建议

【考点】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清代军机处

【解析】根据材料“……军机处军机大臣,无定员,由大学士、尚书、侍郎内特旨召入”,可知军机大臣并不是由专人担任,故A项错误;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对于军国大事的决策权掌握在皇帝手中,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雍正时,青海告警,复分其职设军机处”和“明降谕旨,述交内阁”可知,军机处的设置分化了内阁的权力,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掌军国大政,以赞机务”,军机大臣主要并不是为皇帝提供建议,故D项错误。

【答案】C

5.英国《当代评论》刊载:

“大沽口有三名正在为各国轮船装卸货物的工人……都成了俄军的射击目标。

……通州已是死亡之城……白河两岸的房屋被洗劫一空。

这些都是那些文明使节的所作所为。

”上述事件发生于(  )

A.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B.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C.八国联军侵华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

【考点】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侵略中国的主要是英法联军,没有俄国军队,故A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侵略中国的是日本,也没有俄国军队,故B项错误;八国联军侵华时期,“八国联军”包括俄国,故C项正确;抗日战争时期侵略中国的主要是日军,故D项错误。

【答案】C

6.下图是国民党军队的战斗示意图。

在这次战役中,蒋介石给前方下达的命令是(  )

A.“先定三湘,规复武汉,进而与我友军国民军会师,以期统一中国,复兴民族”

B.“对朱、毛与贺龙合股之企图,务必随时洞察其奸,在战略上要经常注意,加以防范”

C.“守土应具必死决战之决心与积极准备之精神相应付,务须不丧失丝毫主权为原则”

D.“徐淮会战实为我革命成败、国家存亡最大的关键,必须团结奋斗,期在必胜”

【考点】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抗战(淞沪会战)

【解析】根据地图描述,国民党军队的战斗的主要区域在上海,和武汉没有关系,故A项错误;地图中并没有信息提示共产党的军队,更没有“朱、毛与贺龙合股”的信息,故B项错误;根据地图描述,国民党军队的战斗的主要区域在上海,“四行仓库”等信息可以得出为淞沪会战,故C项正确;地图描述的主要在上海一带,并没有出现徐州、淮河等地理信息,故D项错误。

【答案】C

7.晚清时期在交易中,一些店铺所有权、经营权的转让,票股、信票、栈单的遗失等,其主人往往在报上登报声明,公告示人。

仅1909年《大公报》上关于股票、信票、栈单遗失,登报“声明作废”的告示就有12条之多。

这主要说明当时(  )

A.报纸的功能有所拓展B.民众普遍拥有法律意识

C.商业的环境日益宽松D.国家金融体系已趋完善

【考点】近代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解析】“其主人往往在报上登报声明,公告示人。

”“……登报“声明作废”的告示就有12条之多”,可以得出报纸不仅仅提供新闻等信息,还具有其他功能,故A项正确;登报告示并不能说明民众的法律意识普遍提升,故B项错误;登报告示并不能说明商业的环境日益宽松,故C项错误;登报告示并也不能说明国家金融体系已趋完善,“晚清时期”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金融体系并不健全,故D项错误。

【答案】A

8.右图是根据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中的相关数据绘制。

图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侵略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C.社会安定创造了有利条件

D.反帝爱国运动的大力推动

【考点】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解析】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侵略,是“一战”时期,图中所示1936年增长最快,故A项错误;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开始国民建设运动,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故B项正确;1936年当时中国面临日本的威胁,社会并不安定,故C项错误;反帝爱国运动主要发生在1919年,故D项错误。

【答案】B

9.1953年,中国驻缅甸第一任大使姚仲明回国述职,周恩来对他说:

“我们的对外关系中,有切身利害的是两个问题:

一个是华侨问题,一个是边界问题。

我们同周边国家都有边界纠葛,解决好这个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为“解决好这个问题”,中国政府(  )

A.倡导召开亚非国家会议B.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积极融入社会主义阵营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考点】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和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析】上世纪五十年代,亚非国家会议主要讨论的是朝鲜问题和越南问题,并没有提到中国的边界问题,也并不是由中国倡导,故A项错误;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是处理的中苏关系,但并没有涉及边界问题,故B项错误;积极融入社会主义阵营是为了解决资本主义国家孤立封锁中国,故C项错误;1954年中国与印度为解决边界问题,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D项正确。

【答案】D

10.苏共二十大召开前夕,毛泽东为吸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在中央领导集体内提出了“以苏为鉴、走中国自己的路”的思想。

能体现这一思想的著作是(  )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新民主主义论》

C.《论人民民主专政》D.《论十大关系》

【考点】毛泽东思想——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重要论著(《论十大关系》)

【解析】根据材料“苏共二十大召开前夕”应为1956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写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6—1936),故A项错误;《新民主主义论》写于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故B项错误;《论人民民主专政》写于1949年,故C项错误;《论十大关系》写于1956年,故D项正确。

【答案】D

11.美国总统约翰逊正在讨论赫鲁晓夫下台后的苏联局势时,得知一突发消息。

为此,美国方面称“这一天是整个自由世界最黑暗和最悲哀的一天”,同时表示了美国保卫自己和盟国的强大力量和无比决心。

这一“突发消息”是(  )

A.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B.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

C.欧洲共同体宣告成立D.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考点】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两弹一星”

【解析】赫鲁晓夫下台的时间是1964年10月,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也是在1964年10月,中美未建交,美国对中国采取敌视的态度,故A项正确;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酿成古巴导弹危机是在1962年,故B项错误;1965年4月8日,法德等6国签订了《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统一起来,统称欧洲共同体,与1964年不符,故C项错误;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于1961年,与赫鲁晓夫下台的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A

12.亚里士多德说:

“有些批评家所以要责备梭伦也就在这一点上,他们论证梭伦把审判一切案件的权力交给这些由拈阄法复选出来的公民法官所组成的法庭,……这些法庭的权威日益增强,历任的执政好像谄媚僭主那样谄媚平民。

”这样的批评是因为雅典(  )

A.司法权被梭伦操纵B.民主制度的弊端显现

C.德才之人遭到排斥D.陪审法庭垄断行政权

【考点】雅典的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解析】根据材料“他们论证梭伦把审判一切案件的权力交给这些由拈阄法复选出来的公民法官所组成的法庭”,司法权并未被梭伦操纵,故A项错误;“由拈阄法复选出来的公民法官所组成的法庭”并不能代表人民的利益,结果会导致“……这些法庭的权威日益增强,历任的执政好像谄媚僭主那样谄媚平民”,从而民主制度出现了弊端,故B项正确;“由拈阄法复选出来的公民法官所组成的法庭”可能会使德才之人遭到排斥,但是材料不能体现这点,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批评“由拈阄法复选出来的公民法官所组成的法庭”出现的弊端,会影响到司法的公正、公平,并没有对行政权造成影响,故D项错误。

【答案】B

13.《新全球史》:

“工业巨头和企业家简直富可敌国,其强大的实力使军事贵族和其他传统的特权阶层黯然失色。

接下来是中产阶级……在工厂与矿山中辛苦工作的劳工大众形成了新的工人阶级。

”该材料直接反映了工业革命(  )

A.推动了经济转型B.造成了阶级分化

C.加速城市化进程D.激化了社会矛盾

【考点】两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阶级分化)

【解析】材料中没有体现经济转型的信息,故A项错误;“工业巨头和企业家简直富可敌国,……特权阶层黯然失色。

接下来是中产阶级……在工厂与矿山中辛苦工作的劳工大众形成了新的工人阶级。

”,据此可判断造成了新的阶级分化,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反映城市化的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反映工业革命促进了阶级的分化,并没有谈到社会矛盾激化,故D项错误。

【答案】B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