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生物复习练习讲义专题16 神经调节.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886094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02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高考生物复习练习讲义专题16 神经调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江苏高考生物复习练习讲义专题16 神经调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江苏高考生物复习练习讲义专题16 神经调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江苏高考生物复习练习讲义专题16 神经调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江苏高考生物复习练习讲义专题16 神经调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高考生物复习练习讲义专题16 神经调节.docx

《江苏高考生物复习练习讲义专题16 神经调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高考生物复习练习讲义专题16 神经调节.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高考生物复习练习讲义专题16 神经调节.docx

江苏高考生物复习练习讲义专题16神经调节

专题16 神经调节

【考情探究】

课标解读

考情分析

备考指导

考点

考向

1

反射与人脑的高级功能

反射与反射弧

神经调节是生命活动调节的主要方式,是高考的重点,通过分析近几年的生物高考试题,会发现每年都对本专题进行了考查,主要体现在对反射弧各部分的作用及异常的分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机理的分析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等方面,或单独成题,或与其他专题相关联的知识组题,如常与体液调节相结合,以生理过程模型的形式进行综合考查。

预计2021年高考中,这种命题规律还将继续存在,另外学生学习中要注意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来分析解决神经调节的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考生可通过构建模型图来分析兴奋产生的机理、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与突触处的传递机制与过程,特别是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和传递的机制与过程;利用坐标图呈现动作电位产生的机理,分析曲线中各线段的含义。

同时学会利用简图解题,如接受刺激部位膜内外电荷分布的变化情况,并结合实例综合分析神经调节在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

人脑的高级功能

2

兴奋的产生、传导与传递

兴奋的产生与传导

兴奋的传递

【真题探秘】

基础篇

考点1 反射与人脑的高级功能

【基础集训】                   

1.下列有关缩手反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缩手反射的感受器和效应器相同

B.大脑能调控脊髓中的缩手反射中枢

C.反射弧结构完整缩手反射就能正常进行

D.反射快慢取决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

答案 B 

2.如图为某一神经冲动传递过程的简图,若在P点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其中甲为肌肉,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共有3个神经元,乙为效应器

B.丙神经元的细胞体通常位于脑或脊髓中

C.刺激后神经冲动的传递方向为丁→戊→乙

D.肌肉将发生收缩,该反应称为反射

答案 B 

考点2 兴奋的产生、传导与传递

【基础集训】                   

1.(2020届江苏苏州常熟中学调研,16)如图是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的图解。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B.②属于神经元的胞体膜

C.③处含有的神经递质越多,④处产生的动作电位就越大

D.⑤与神经递质结合后,④处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

答案 A 

2.如图为突触结构和功能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恰当的是(  )

A.瞬间增大轴突末端细胞膜对Ca2+的通透性会加速神经递质的释放

B.过程①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C.过程②表示神经递质进入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

D.过程③可避免突触后膜持续兴奋

答案 C 

综合篇

提升一 兴奋传导方向的判断分析与设计

【综合集训】                   

1.(2019河北定州中学月考一,5)如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神经纤维上的刺激位点,甲、乙分别是置于神经纤维B、D上的电位计。

A为骨骼肌,C为反射中枢。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刺激a处,会引起A的收缩,但E不会发生反应

B.刺激b处引起A的收缩,属于反射活动

C.图示反射弧不可表示寒冷引起骨骼肌战栗的神经调节过程

D.若刺激a处,甲有变化,乙无变化,则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单向传导

答案 A 

2.将蛙脑破坏,保留脊髓,做蛙心静脉灌注,以维持蛙的基本生命活动。

暴露蛙左后肢屈反射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分别连接电位计

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

有电位波动,出现屈反射。

如图为该反射弧结构示意图。

(1)用简便的实验验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而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

(2)若在灌注液中添加某种药物,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

有波动,电位计

未出现波动,左后肢未出现屈反射,其原因可能有:

①                        ;②              。

 

答案 

(1)方法和现象:

给予电位计

与骨骼肌之间的传出神经一定的刺激,观察到电位计

有电位波动和左后肢屈腿,电位计

未出现电位波动。

(2)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不能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突触前膜不能释放神经递质

提升二 兴奋传导与电流计指针偏转的分析

【综合集训】                   

1.(2019江西五市八校一模,19)将记录仪(R)的两个电极(a和b)置于某一条结构和功能完好的神经纤维表面(如图),给该神经纤维一个适宜的刺激使其产生兴奋,可在R上记录到电位变化。

下列对两电极电位高低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①兴奋从a点传导到b点的方式是局部电流

②记录仪指针第一次偏转时,a点的电位高于b点

③记录仪指针第二次偏转时,b点的电位低于a点

④b点兴奋时Na+外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 A 

2.(2019江苏盐城中学模考,11)如图是用甲、乙两个电流表研究神经纤维及突触上兴奋产生与传导的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静息状态下,甲指针偏转,乙指针不偏转

B.刺激a处时,甲指针偏转一次,乙指针偏转两次

C.刺激b处时,甲指针维持原状,乙指针偏转一次

D.清除c处的神经递质,再刺激a处时,甲指针偏转一次,乙指针不偏转

答案 D 

应用篇

应用 神经疾病生理分析

【应用集训】                   

1.神经细胞甲释放多巴胺会导致神经细胞乙产生兴奋,甲细胞膜上的多巴胺运载体可以把发挥作用后的多巴胺运回细胞甲。

某药物能够抑制多巴胺运载体的功能,干扰甲、乙细胞间的兴奋传递(如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中多巴胺的释放属于主动运输

B.药物会导致突触间隙多巴胺的作用时间延长

C.多巴胺与②结合后被②转运至细胞乙中,使乙细胞兴奋

D.多巴胺处在细胞甲与细胞乙之间,所以兴奋是双向传递的

答案 B 

2.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导致的急性传染病,该病严重时可能导致轻重不等的迟缓性瘫痪。

脊髓灰质炎病毒为嗜神经病毒,主要侵犯神经系统的传出神经。

给小儿服用小儿麻痹疫苗糖丸(脊髓灰质炎减活疫苗)或接种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是预防脊髓灰质炎的有效手段。

图1为与脊髓灰质相关的神经联系,图2为图1中⑤结构的放大。

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图中表示感受器的是    (填编号)。

兴奋经过结构⑤的过程中发生的信号变化是              ,     记忆与该结构的建立有密切关系。

 

(2)引起“小儿麻痹症”的病毒侵染了脊髓灰质中③,患者对刺激    (填“有”或“无”)感觉。

 

(3)当兴奋传导到图2的⑥处时,其膜外的电位变化情况是              。

由图2可知,α-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原因是                         。

 

答案 

(1)①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长期 

(2)有 (3)由正电位→负电位 α-银环蛇毒代替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结合,阻碍兴奋的传递(合理即可)

【五年高考】

考点1 反射与人脑的高级功能                   

1.(2019北京理综,2,6分)为探究运动对海马脑区发育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研究者将实验动物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跑步/游泳)。

数周后,研究人员发现运动组海马脑区发育水平比对照组提高了1.5倍,靠学习记忆找到特定目标的时间缩短了约40%。

根据该研究结果可得出(  )

A.有氧运动不利于海马脑区的发育

B.规律且适量的运动促进学习记忆

C.有氧运动会减少神经元间的联系

D.不运动利于海马脑区神经元兴奋

答案 B 

2.(2018天津理综,1,6分)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不受激素影响

C.不存在信息传递D.能直接消灭入侵病原体

答案 A 

3.(2017课标全国Ⅱ,5,6分)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B.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

C.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D.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

答案 B 

4.(2016江苏单科,26,8分)为研究神经干的兴奋传导和神经—肌肉突触的兴奋传递,将蛙的脑和脊髓损毁,然后剥制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如图所示。

实验过程中需要经常在标本上滴加任氏液(成分见表),以保持标本活性。

请回答下列问题:

任氏液成分(g/L)

成分

含量

NaCl

6.5

KCl

0.14

CaCl2

0.12

NaHCO3

0.2

NaH2PO4

0.01

葡萄糖

2.0

(1)任氏液中维持酸碱平衡的成分有         ,其Na+/K+比与体液中    的Na+/K+比接近。

 

(2)任氏液中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若将其浓度提高到15%,标本活性会显著降低,主要是因为    。

 

(3)反射弧五个组成部分中,该标本仍然发挥功能的部分有        。

 

(4)刺激坐骨神经,引起腓肠肌收缩,突触前膜发生的变化有        、          。

 

(5)神经—肌肉突触易受化学因素影响,毒扁豆碱可使乙酰胆碱酯酶失去活性;肉毒杆菌毒素可阻断乙酰胆碱释放;箭毒可与乙酰胆碱受体强力结合,却不能使阳离子通道开放。

上述物质中可导致肌肉松弛的有          。

 

答案 (8分)

(1)NaHCO3、NaH2PO4 细胞外液(组织液) 

(2)细胞失水 (3)传出神经、效应器 (4)产生动作电位 突触小泡释放乙酰胆碱(神经递质) (5)肉毒杆菌毒素、箭毒

5.(2019课标全国Ⅰ,30,8分)人的排尿是一种反射活动。

回答下列问题。

(1)膀胱中的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会产生兴奋。

兴奋从一个神经元到另一个神经元的传递是单向的,其原因是                      。

 

(2)排尿过程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    。

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排尿反射也受高级中枢控制,该高级中枢位于      。

 

(3)排尿过程中,尿液还会刺激尿道上的    ,从而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促进排尿。

 

答案 

(1)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2)脊髓 大脑皮层 (3)感受器

考点2 兴奋的产生、传导与传递                   

6.(2019江苏单科,8,2分)如图为突触传递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和③都是神经元细胞膜的一部分

B.②进入突触间隙需消耗能量

C.②发挥作用后会被快速清除

D.②与④结合使③的膜电位呈外负内正

答案 D 

7.(2018江苏单科,11,2分)如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K+的大量内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

B.bc段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

C.cd段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

D.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

答案 C 

8.(2017江苏单科,8,2分)如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构①为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提供能量

B.当兴奋传导到③时,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

C.递质经②的转运和③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

D.结构④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

答案 D 

9.(2015江苏单科,18,2分)如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

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

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和Cl-同时内流

答案 D 

10.(2016课标全国Ⅰ,4,6分)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

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

C.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

答案 B 

11.(2016课标全国Ⅱ,30,9分)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见示意图。

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在其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填“A”“C”或“E”)。

除乙酰胆碱外,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    (填“能”或“不能”)作为神经递质。

 

(2)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图中突触小泡内的A-C通过    这一运输方式释放到    ,再到达突触后膜。

 

(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    。

 

答案 (9分)

(1)C 能 

(2)胞吐 突触间隙 (3)兴奋

教师专用题组                   

1.(2014江苏单科,11,2分)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就会释放出来

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

C.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

D.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

答案 B 

2.(2011江苏单科,13,2分)如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

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

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答案 A 

3.(2009江苏单科,2,2分)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B.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

C.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

D.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答案 D 

4.(2014重庆理综,6,6分)获2013年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发现了与囊泡运输相关的基因及其表达蛋白的功能,揭示了信号如何引导囊泡精确释放运输物。

突触小泡属于囊泡,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元中的线粒体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了能量

B.神经元特有的基因决定了突触小泡的运输方式

C.突触前膜的特定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

D.突触小泡中运输物的释放受到神经冲动的影响

答案 B 

5.(2012江苏单科,29,8分)为了研究乙醇对人体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科研人员选取若干自愿者,等量饮用同一种酒,参照世卫组织神经行为能力测试标准,测试简单反应时(对简单信号作出反应的最短时间)、视觉保留(对视觉信号记忆的准确数)和血液中乙醇浓度。

以受试者自身未饮酒时为对照,计算能力指数相对值,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测试期间受试者血液中乙醇浓度的变化说明人体能通过调节维持    。

 

(2)随着血液中乙醇浓度的迅速升高,神经行为能力指数相对值明显降低,可以推测乙醇会    兴奋在相应反射弧上的传输时间,从而降低了机体的反应速度和判断能力。

 

(3)对视觉信号作出判断与反应需经过的神经中枢位于          。

 

(4)动物实验显示,乙醇能增加脑组织中某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

由此推测乙醇可能影响了兴奋在    处的传输。

 

(5)凡有神经系统疾患、视听觉及手部运动障碍者不能作为测试对象,原因是受试者的        必须结构完整和功能正常;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也不宜作为受试者,原因是                ,从而干扰测试结果。

 

答案 

(1)稳态 

(2)延长 (3)大脑皮层和脊髓 (4)突触 (5)反射弧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6.(2017北京理综,29,16分)学习、记忆是动物适应环境、使个体得到发展的重要功能。

通过电刺激实验,发现学习、记忆功能与高等动物的海马脑区(H区)密切相关。

(1)在小鼠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单次强刺激,传入纤维末梢释放的     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相关受体,突触后膜出现一个膜电位变化。

 

(2)如果在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100次/秒、持续1秒的强刺激(HFS),在刺激后几小时之内,只要再施加单次强刺激,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都会比未受过HFS处理时高2~3倍,研究者认为是HFS使H区神经细胞产生了“记忆”。

下图为这一现象可能的机制。

如图所示,突触后膜上的N受体被激活后,Ca2+会以     方式进入胞内。

Ca2+与     共同作用,使C酶的     发生改变,C酶被激活。

 

(3)为验证图中所示机制,研究者开展了大量工作,如:

①对小鼠H区传入纤维施以HFS,休息30分钟后,检测到H区神经细胞的A受体总量无明显变化,而细胞膜上的A受体数量明显增加。

该结果为图中的    (填图中序号)过程提供了实验证据。

 

②图中A受体胞内肽段(T)被C酶磷酸化后,A受体活性增强。

为证实A受体的磷酸化位点位于T上,需将一种短肽导入H区神经细胞内,以干扰C酶对T的磷酸化。

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所用短肽分别应与T的氨基酸    。

 

A.数目不同序列不同

B.数目相同序列相反

C.数目相同序列相同

③为验证T的磷酸化能增强神经细胞对刺激的“记忆”这一假设,将T的磷酸化位点发生突变的一组小鼠,用HFS处理H区传入纤维,30分钟后检测H区神经细胞突触后膜A受体能否磷酸化。

请评价该实验方案并加以完善                                                                     。

 

(4)图中内容从      水平揭示了学习、记忆的一种可能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答案 (16分)

(1)神经递质 

(2)易化扩散/协助扩散 钙调蛋白 空间结构 (3)①Ⅱ ②C、B ③该实验方案存在两处缺陷。

第一,应补充一组对未突变小鼠同样处理的对照实验。

第二,应补充施加HFS后检测和比较以上两组小鼠突触后膜电位变化的实验 (4)细胞和分子

7.[2016天津理综,8

(1)]哺乳动物的生殖活动与光照周期有着密切联系。

如图表示了光暗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生殖的调控。

据图回答:

光暗信号调节的反射弧中,效应器是    ,图中去甲肾上腺素释放的过程中伴随着    信号到    信号的转变。

 

答案 松果体 电 化学

【三年模拟】

时间:

40分钟 分值:

6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2分)

1.(2020届江苏盐城中学月考,5)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B.反射与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C.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

D.只要效应器有反应就发生了反射活动

答案 C 

2.(2019江苏苏州一模,11)γ-氨基丁酸存在于突触小泡,当兴奋传导到突触小体时,引起突触前膜释放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引起Cl-通道开放,提高膜对Cl-的通透性(如图所示)。

Cl-进入膜内,持续时间约10毫秒。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γ-氨基丁酸是一种神经递质

B.Cl-通过离子通道进入膜内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C.γ-氨基丁酸作用后,膜内外电位差的绝对值变大

D.γ-氨基丁酸作用后会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答案 D 

3.(2019江苏华罗庚、江都、仪征三校联考,17)如图表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结构,其中腓肠肌既与传入神经相连,又与传出神经相连,且传出神经末梢与腓肠肌细胞接触部分类似突触称为神经—肌肉接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脑既能接受兴奋,又能传递兴奋,故反射弧中兴奋的传递是双向的

B.刺激M处,腓肠肌的线粒体活动明显增强

C.刺激腓肠肌,电流表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

答案 A 

4.(2019江苏苏、锡、常、镇四市二模,12)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一种突触,结构如图)处传递功能障碍引发的疾病,电镜下可见患者肌膜上乙酰胆碱受体数量明显减少。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乙酰胆碱和乙酰胆碱受体的合成与高尔基体直接相关

B.兴奋在神经—肌肉间以神经冲动的形式进行传递

C.患者神经—肌肉接头处化学信号向电信号转换过程异常影响动作电位产生

D.患者乙酰胆碱受体数量减少是因为基因突变而导致乙酰胆碱受体合成受阻

答案 C 

5.(2019江苏南京六校联合体联考,15)如图显示的是正常神经元和受到一种药物处理后的神经元细胞膜电位变化,则此药物的作用可能是(  )

A.阻断了部分K+通道

B.阻断了部分Na+通道

C.阻断了部分神经递质释放

D.阻断了部分神经递质酶的作用

答案 B 

6.(2019江苏苏州一模,10)如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a、d点为两接线端之间的中点),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刺激a点,电流表①可能偏转1次,电流表②可能偏转2次,且方向相反

B.若刺激c点,电流表①、电流表②均可能偏转2次,且方向相反

C.若刺激d点,电流表①、电流表②可能都不发生偏转

D.若刺激e点,电流表①不发生偏转,电流表②仅偏转1次

答案 D 

7.(2020届江苏南京期中,7)做膝跳反射实验前先告知受试者有思想准备,结果实验现象不明显,其原因是(  )

A.反射弧发生变化

B.传出神经受阻

C.感受器受到抑制

D.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调节作用

答案 D 

8.(2020届江苏南京一模,23)如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1、2是指反射弧中的两位点;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多选)(  )

A.静息电位时神经元的膜两侧不存在离子的进出

B.刺激1处,1处膜内电位变化是由正电位变成负电位

C.切断d,给b适宜刺激,不会引起效应器反应

D.引起Ⅰ兴奋的过程中,Na+通过被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突触后膜

答案 ABC 

9.(2019江苏常州一模,23)如图为嗅觉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有(多选)(  )

A.图示过程会发生化学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

B.气味分子引起Na+通道开放导致膜内Na+大量外流

C.图示过程体现了膜蛋白具有调节功能

D.神经冲动传导至大脑皮层才能产生嗅觉

答案 AD 

10.(2019江苏南京、盐城二模,23)如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甲、乙为电流计。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多选)(  )

A.兴奋在图示三个突触中传递时,信号转换形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B.适当降低周围环境中的Na+浓度,b点的静息电位将减小

C.给e点一个适宜刺激,甲、乙两个电流计的指针都不会发生偏转

D.若e和d点间有抑制递质分解的药物,刺激f点,d点可能将持续兴奋或抑制

答案 BC 

11.(2019江苏南通、连云港等七市三模,23)下列关于人体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

A.神经元处于静息状态时不能合成神经递质

B.神经递质都是大分子物质,以胞吐方式释放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