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河南省名校联盟高三质量检测巩固卷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883971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71.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河南省名校联盟高三质量检测巩固卷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届河南省名校联盟高三质量检测巩固卷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届河南省名校联盟高三质量检测巩固卷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届河南省名校联盟高三质量检测巩固卷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届河南省名校联盟高三质量检测巩固卷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河南省名校联盟高三质量检测巩固卷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届河南省名校联盟高三质量检测巩固卷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河南省名校联盟高三质量检测巩固卷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河南省名校联盟高三质量检测巩固卷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届河南省名校联盟高三质量检测巩固卷生物试题解析版

河南省2020~2021学年高三10月质量检测巩固卷

生物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疟原虫是一类单细胞、寄生性的原生动物,其会导致人体患疟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疟原虫营寄生生活,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B.疟原虫不具有生物膜系统,其细胞膜中仅含一种脂质

C.疟原虫细胞中最基本的元素参与组成细胞中所有化合物

D.疟原虫无组织、器官和系统这些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答案】D

【解析】

【分析】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为: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其中最小的生命系统是细胞,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2、对于高等动物来讲其具有的生命系统层次为: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3、对于单细胞生物来讲其具有的生命系统层次为:

细胞即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详解】A、疟原虫营寄生生活,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A错误;

B、疟原虫属于原生动物,由真核细胞构成,具有生物膜系统,其细胞膜中的脂质有磷脂和胆固醇,B错误;

C、疟原虫细胞中最基本的元素是C,C不能参与组成细胞中所有化合物,如H2O,C错误;

D、疟原虫是一类单细胞动物,没有组织、器官和系统这些生命系统结构层次,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以疟原虫为素材,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生态系统的结构,意在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2.下列关于生物体内糖类和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单糖的形式存在

B.乳糖及其水解产物都能与斐林试剂反应呈砖红色

C.脂肪不仅能储能、保温、减压,还是一种良好的绝热体

D.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体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答案】A

【解析】

【分析】糖类的结构单元是单糖,糖类的主要功能是作为能源物质,如淀粉是植物的能源物质,而糖原是动物的贮能物质。

脂肪(油脂)不仅是储能物质,还是一种很好的绝热体,生活在海洋中的大型哺乳动物,如鲸、海豹的皮下有厚厚的脂肪层,起到保温的作用,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

【详解】A、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多糖的形式存在,A错误;

B、乳糖为二糖,其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和半乳糖,它们都具有还原性,都能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B正确;

C、脂肪不仅是储能物质,还具有保温、缓冲和减压的功能,同时它还是一种良好的绝热体,C正确;

D、维生素D属于固醇类物质,能有效地促进人体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D正确。

故选A。

3.下列相关实验操作或结论正确的是()

A.菠菜叶下表皮细胞叶绿体较多,适合用于观察叶绿体

B.高倍镜下观察果蝇的减数分裂时,若视野模糊,应调节粗准焦螺旋

C.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实验中,琼脂块紫红色深度应不同

D.淀粉经土壤浸出液处理一段时间后遇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可呈砖红色

【答案】D

【解析】

【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是考查观察叶绿体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显微镜的使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和三大有机物的检测等相关实验,根据实验内容对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并根据问题提示结合基础知识进行回答。

【详解】A、菠菜叶下表皮细胞无叶绿体,A错误;

B、显微观察时,若视野较模糊时,可调节细准焦螺旋,B错误;

C、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实验中,琼脂块紫红色深度相同,C错误;

D、农田土壤浸出液中可能含有分解淀粉的细菌,能够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等还原糖,还原糖与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呈砖红色,D正确。

故选D。

4.如图是某同学画出的人体细胞中部分元素及其构成化合物的关系图,其中甲~丁表示不同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最基本的元素是C、H、O,Fe属于大量元素

B.甲在红细胞中的含量变化能很好地反映人体的贫血程度N

C.若用甲基绿吡罗红检测丙呈绿色,则其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D.若丁分泌到细胞外,则参与其合成、分泌的细胞器都具膜结构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甲:

甲的组成元素是C、H、O、N、Fe,最可能是血红蛋白;乙的组成元素只有C、H、O,可能是糖类或脂肪;丙的组成元素是C、H、O、N、P,可能是ATP或核酸,丁的组成元素是C、H、O、N,可能蛋白质或氨基酸。

【详解】A、组成细胞中最基本的元素是C,Fe属于微量元素,A错误;

B、人体红细胞中由C、H、O、N、Fe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血红蛋白,该蛋白是红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具有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功能,其含量的变化能反映出人体的贫血状况,B正确;

C、若用甲基绿吡罗红检测丙呈绿色,说明丙是DNA,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C错误;

D、丁应属于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由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包装,线粒体供能,核糖体无膜结构,D错误。

故选B。

5.脑细胞内存在某种蛋白质,它能快速修复受损的脑细胞。

下列有关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N、P、S等是组成该蛋白质的化学元素

B.核糖体合成的分泌蛋白能够自由透过高尔基体膜

C.该种蛋白质在盐析、变性条件下会发生肽键的断裂

D.该种蛋白质

缺失可能会加速脑细胞死亡

【答案】D

【解析】

【分析】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方式为脱水缩合,场所是核糖体;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有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

【详解】A、组成蛋白质的每种氨基酸都含有C、H、O、N元素,不一定含有S、P等元素,A错误;

B、核糖体合成的分泌蛋白通过内质网形成的囊泡进入高尔基体,其不能自由透过高尔基体膜,B错误;

C、蛋白质盐析过程是可逆的,肽键不会发生断裂,蛋白质变性会发生空间结构的改变,肽键一般不会断裂,C错误;

D、据题意可知,该种蛋白质能快速修复受损的脑细胞,所以该种蛋白质的缺失可能会加速脑细胞死亡,D正确。

故选D。

6.筛管细胞在发育过程中会失去细胞核和核糖体,但其仍可存活好几年,原因是其侧面的伴胞(完整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来“养活”筛管细胞(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推断或叙述,不合理的是()

A.有机物可能通过胞间连丝在筛管细胞间进行运输

B.胞间连丝的存在体现了筛管细胞间能进行信息交流

C.若没有伴胞的“养活”,筛管细胞将因结构不完整而缩短寿命

D.伴胞细胞光合作用产生的ATP可用于运输有机物给筛管细胞

【答案】D

【解析】

【分析】筛管没有细胞核和核糖体,细胞核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核糖体合成蛋白质,没有细胞核和核糖体细胞无法长时间存活,伴胞通过光合作用给予筛管其生活所需物质,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物质运输和信息传递。

【详解】A、胞间连丝是两相邻植物细胞之间的一种通道,能够运输物质,A正确;

B、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具有信息交流的作用,B正确;

C、缺少细胞核的细胞通常寿命会缩短,C正确;

D、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主要参与暗反应,D错误。

故选D。

7.下列关于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基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质基质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为水

B.只有线粒体基质中能够产生CO2

C.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中都能产生还原性物质

D.三种基质中均存在与ATP代谢有关的酶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叶绿体基质,这些基质都是一些溶胶状的液体状态,在基质中含有很多的酶,酶的种类与功能有关。

【详解】A、细胞质基质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为水,A正确;

B、无氧呼吸时,细胞质基质中也能够产生CO2,B错误;

C、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中都能产生还原性氢,C正确;

D、三种基质中均存在与ATP代谢相关的酶,D正确。

故选B。

【点睛】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在结构和功能上有相类似的地方,需要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总结、比较。

8.如图表示某细胞吸收甲物质、释放乙物质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所示的细胞不可能是植物细胞

B.甲为小分子或离子,乙为大分子物质

C.两种物质的运输都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

D.两种物质的跨膜运输所需能量均来自线粒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胞吞和胞吐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二者运输物质都需要消耗能量。

【详解】A、图示细胞没有细胞壁,不可能是植物细胞,A正确;

B、甲为逆浓度梯度运输,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可能是小分子或离子,乙运出细胞属于胞吐过程,可能是大分子,也可能是小分子,如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就是通过胞吐方式释放,B错误;

C、胞吐与浓度梯度无关,C错误;

D、这两种跨膜运输都需要能量,但能量不一定由线粒体提供,也可来自细胞质基质,D错误。

故选A。

9.某生物兴趣小组将若干5cm长的马铃薯条分别浸在蒸馏水和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每隔一段时间测量马铃薯条的长度。

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渗透作用导致马铃薯条的长度发生改变

B.马铃薯条的细胞液浓度与0.30M蔗糖溶液等渗

C.与0.40M蔗糖溶液相比,0.20M蔗糖溶液中的细胞吸水力一定更强

D.将0.45M蔗糖溶液中的马铃薯条放人蒸馏水中后其长度可能无变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马铃薯条在0.30M蔗糖溶液中长度改变的百分率为0,当浓度大于该值时,细胞失水,马铃薯条长度变小;当浓度大于该值时,细胞吸水,马铃薯条长度变大。

【详解】A、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导致马铃薯长度发生变化的生理过程是渗透作用,A正确;

B、由图可知,在0.30M的蔗糖溶液中,马铃薯条的长度不变,说明此时细胞液浓度等于细胞外液的浓度,B正确;

C、蔗糖溶液浓度为0.40M时,马铃薯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细胞液浓度增大,0.20M蔗糖溶液中的细胞吸水,细胞液浓度降低,故0.40M蔗糖溶液中细胞的吸水力更强,C错误;

D、在0.45M蔗糖溶液中,可能因为细胞液浓度远远小于细胞外液浓度,从而导致细胞失水过度而死亡,D正确。

故选C。

10.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故具有高效性

B.酶都在核糖体中合成,且分泌到细胞外发挥作用

C.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时,可选用淀粉作为实验材料

D.探究酶的专一性时,可设计同一种酶作用于不同反应底物的实验

【答案】D

【解析】

【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通过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起到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或RNA。

【详解】A、酶作用的原理是能降低生物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其高效性是与无机催化剂相比较得出的,A错误;

B、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酶发挥作用的场所可以是细胞内,也可以是细胞外,B错误;

C、酸性条件下,淀粉可与酸发生反应,会影响实验结果,C错误;

D、探究酶的专一性时,可设计同一种酶作用于不同反应底物,也可是不同酶作用于同一种反应底物的对照实验,D正确。

故选D。

11.细胞内的一些有机物可通过呼吸作用进行氧化分解。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呼吸作用可以完成稳定化学能向活跃化学能的转换

B.运动员比赛过程中,CO2的产生量一定多于O2的消耗量

C.富含脂肪的种子萌发时,CO2的产生量可能少于O2的消耗量

D.不同有机物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可能生成相同物质

【答案】B

【解析】

【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

类型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必需条件

氧气和酶

不需要氧气,但必有酶的催化

场所

细胞质基质(第一阶段)

线粒体(第二和第三阶段)

细胞质基质

物质变化

①1分子C6H12O6和6分子O2和6分子H2O在酶的作用下生成6分子CO2和12分子H2O

②ADP和Pi在酶的作用下生成ATP

①1分子C6H12O6(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生成2分子C3H6O3(乳酸)和少量能量

或1分子C6H12O6(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生成2分子C2H5OH(酒精)和2分子CO2和少量能量。

②ADP和Pi在酶的作用下生成ATP

能量释放

产生大量能量

产生少量能量

特点

有机物彻底分解,能量完全释放

有机物氧化没有彻底分解,能量没有完全释放

联系

①第一阶段完全相同

②实质相同: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③无氧呼吸进化成有氧呼吸。

【详解】A、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中稳定化学能转换成热能和ATP中活跃的化学能,A正确;

B、运动员比赛过程中,主要进行以消耗糖类的有氧呼吸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有氧呼吸CO2产生量等于有氧呼吸O2的消耗量,B错误;

C、富含脂肪的种子萌发时,以脂肪作为呼吸底物,由于脂肪中含氢的比例较高,含氧的比例较低,可能O2的消耗量多于CO2的产生量,C正确;

D、不同有机物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可能生成相同物质,如二氧化碳、水等,D正确。

故选B。

12.有氧呼吸过程复杂,包括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

下图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的部分物质变化情况,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不同细胞中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的场所相同

B.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只有ATP的消耗,没有ATP的生成

C.有氧呼吸第一阶段需要多种酶的参与

D.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也会发生如上图所示的反应

【答案】B

【解析】

【分析】有氧呼吸第一个阶段是,1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的丙酮酸,产生少量的[H],并且释放少量的能量。

这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无氧呼吸第一个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个阶段完全相同。

【详解】A、不论是真核细胞还是原核细胞,有氧呼吸第一阶段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A正确;

B、图中显示了第一阶段消耗ATP,但该图只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的部分变化,实际上第一阶段同时也生成ATP,且生成ATP的数量大于消耗ATP的数量,B错误;

C、图中显示第一阶段包括一系列的化学反应,酶具有专一性,因此,需要多种酶的参与,C正确;

D、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与无氧呼吸第一阶段的变化完全相同,D正确。

故选B。

13.ATP生物发光技术是一种快速的微生物检测方法,该技术适合在食品卫生检测领域对卫生状况进行快速检测。

下列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分子由一分子腺苷、一分子核糖和三个磷酸基团构成

B.推测ATP生物发光技术的原理是ATP中的化学能转化为光能

C.检测微生物细胞中的ATP含量,即可反映该微生物的存活状况

D.在微生物细胞中ATP的能量来源于细胞呼吸和化能合成作用等

【答案】A

【解析】

【分析】ATP中文名称叫腺苷三磷酸,其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特殊的化学键。

ATP水解时释放大量的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所以ATP是细胞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详解】A、ATP分子由一分子腺嘌呤、一分子核糖和三个磷酸基团构成,A错误;

B、ATP生物发光技术的原理是将ATP中储存的化学能转化为光能,B正确;

C、当细胞受损或死亡时,其ATP值迅速下降或消失,由此可通过检测细胞内ATP的含量,即可反映细胞的存活状况,C正确;

D、微生物包括异养型(如乳酸菌)和自养型(如硝化细菌),其ATP的能量来源于细胞呼吸和化能合成作用等,D正确。

故选A。

14.其他条件适宜情况下,光照强度对水稻植株C02吸收量(释放量)

影响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点时,产生ATP的场所只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B.b点时,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C.在C点时突然降低光照强度,短时间内C5含量会升高

D.适当升高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c点将向上和向右移动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该曲线纵轴表示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为净光合作用强度,横轴表示光照强度,a点光照强度为0,该点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b点是光的补偿点,此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c点是光的饱和点,c点之后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不再增强,此时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不再是光照强度。

【详解】A、a点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此时产生ATP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A正确;

B、题图是水稻植株CO2吸收(释放)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b点时,水稻植株的净光合作用强度为0,但叶肉细胞中净光合作用强度大于0,B错误;

C、在c点时突然降低光照强度,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H]减少,C3还原减少,C5固定CO2的过程继续进行,故短时间内C5含量会下降,C错误;

D、图示曲线是在适宜条件下测得,升高温度会使光合作用减弱,c点将下移,D错误。

故选A。

15.果实成熟软化过程经历了细胞壁降解、内含物改变等一系列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果实成熟过程中能够产生乙烯。

乙烯继而影响其代谢活动

B.果实成熟过程中纤维素酶的活性与果实硬度呈正相关

C.果实甜度增加可能是因为可溶性糖转化为淀粉等物质

D.软化的果实细胞中ATP含量远多于ADP含量

【答案】A

【解析】

【分析】

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具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其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根据酶的专一性,纤维素一般用纤维素酶水解,果胶一般用果胶酶水解,水果的硬度和纤维素的含量呈正相关,而和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活性呈负相关。

【详解】A、果实成熟过程中能够产生乙烯,乙烯是植物激素,可以调节其代谢活动,A正确;

B、果实成熟过程中纤维素酶的活性越高,果实越软,B错误;

C、果实甜度增加可能是因为某些物质转化为可溶性糖,C错误;

D、活细胞中的ATP和ADP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中,两者含量相近,D错误。

故选A。

16.细胞在有丝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均附着于纺锤丝上,这称为双定向作用。

若该作用出现异常,便暂停有丝分裂的继续进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双定向作用是细胞内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前提

B.染色体数目的加倍与双定向作用存在因果关系

C.不是所有细胞都存在双定向作用,如根尖成熟区细胞

D.限制有丝分裂的双定向作用会影响细胞周期的完整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前期,核膜,核仁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病均匀的移向两级;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题意显示,双定向作用能保证着丝点分裂后产生的子染色体分别向两极移动,从而实现染色体平均分配,A正确;

B、染色体数目的加倍是着丝点分裂导致的,与双定向作用不存在因果关系,B错误;

C、双定向作用是进行分裂的细胞中存在的现象,而根尖成熟细胞不具有分裂能力,因此不是所有细胞都存在双定向作用,如根尖成熟区细胞,C正确;

D、题意显示,若双定向作用出现异常,便暂停有丝分裂的继续进行,据此可推测限制有丝分裂的双定向作用会影响细胞周期的完整性,D正确。

故选B。

17.下列关于人体干细胞与洋葱根尖细胞增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都能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B.分裂过程中形成的纺锤体来源相同

C.两者有丝分裂中高尔基体所起作用相同

D.两者有丝分裂过程中始终存在同源染色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1、有性生殖生物在产生生殖细胞时进行减数分裂,体细胞增殖时通常进行有丝分裂。

2、动植物有丝分裂不同点在于:

动物细胞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牵引染色体,植物细胞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牵引染色体;分裂末期,动物细胞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将细胞缢裂成两个细胞,植物细胞是在赤道板位置形成细胞板,最终形成细胞壁。

【详解】A、干细胞和根尖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A错误;

B、动物纺锤体来自中心粒发出的星射线,洋葱根尖细胞的纺锤体由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B错误;

C、植物有丝分裂过程中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形成,在动物细胞中参与分泌蛋白的加工运输,C错误;

D、两者有丝分裂过程中始终存在同源染色体,即大小相同

染色体,D正确。

故选D。

18.研究表明,细胞内的半胱天冬酶是细胞凋亡的最终执行者。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B.细胞凋亡导致细胞代谢中断,不再有蛋白质的合成

C.半胱天冬酶不能合成或失活均可能导致细胞发生癌变

D.细胞凋亡有利于多细胞生物体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属于正常的生命现象,对生物体有利;细胞坏死是由外界环境因素引起的,属于不正常的细胞死亡,对生物体有害。

【详解】A、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都是通过细胞凋亡来完成的,A正确;

B、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有蛋白质的合成,而细胞坏死可能导致代谢中断,B错误;

C、根据题意可知,半胱天冬酶是细胞凋亡的最终执行者,半胱天冬酶不能合成或失活均可能导致细胞不能发生凋亡而癌变,C正确;

D、细胞凋亡有利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区别,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凋亡的概念和意义,掌握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区别,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各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19.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研究发现,细胞微环境能够影响所产生的肝癌类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若某人验血报告中甲胎蛋白的含量超标,则此人体内可能存在癌细胞

B.研究细胞的微环境变化,可能会对癌症的治疗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C.发生细胞癌变的肝细胞,其物质跨膜运输效率低于正常的细胞

D.从肝癌患者体内癌细胞和凋亡细胞中提取的核基因和RNA都存在差异

【答案】C

【解析】

【分析】1、细胞癌变原因: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

①原癌基因是细胞内与细胞增殖相关的基因,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

②抑癌基因也称为抗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增殖。

2、致癌因子:

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

【详解】A、甲胎蛋白的含量是检测癌细胞的重要指标,A正确;

B、研究细胞的微环境变化,可能会对癌症的治疗提供新的解决方案,B正确;

C、发生癌变的肝细胞,细胞分裂速度加快,其物质跨膜运输效率高于正常的细胞,C错误;

D、人体内癌细胞中遗传物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了变化,癌细胞和凋亡细胞中提取的核基因和RNA都存在差异,D正确。

故选C。

20.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染色质都会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B.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目不发生改变

C.细胞的凋亡与基因的表达有关,仅发生于个体衰老过程中

D.肝脏细胞癌变后代谢加快,核仁体积变大、核糖体数量增加

【答案】D

【解析】

【分析】1、细胞分化的实质: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

3、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癌变后细胞膜糖蛋白减少,细胞代谢加快,核仁体积变大、核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