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语文古代散文 精品.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880462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12 大小:175.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国语文古代散文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最新中国语文古代散文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最新中国语文古代散文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最新中国语文古代散文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最新中国语文古代散文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中国语文古代散文 精品.docx

《最新中国语文古代散文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国语文古代散文 精品.docx(1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中国语文古代散文 精品.docx

最新中国语文古代散文精品

中国散文讲义

一、散文的源头与发展脉络

1、源头:

散文与诗歌不同,诗歌产生于口头,而散文出现在文字发明之后。

中国散文最远可追溯到甲骨卜辞和商周铜器铭文。

甲骨卜辞(又称殷墟卜辞)清末发现于河南安阳殷墟,距今3000多年。

至当前为止,殷墟共发掘甲骨16万余片。

据统计,所有这些甲骨上各种文字共有四千多个,其中经过学者们考证研究的约三千个,在这三千余字中,学者们释读一致的有一千多字。

其余的或者不可释读,或者学者们分歧严重。

甲骨卜辞为现存最早的记言记事的文字。

商周铜器铭文,则反映了我国早期记事记言文字由简至繁的发展。

商周时君王、公侯、臣子都可作铜器铭文,君王所作铜器被视为国之重宝。

铜器铭文有长有短,广泛记述了社会生活。

商代铭文记事简单,形式一律。

如:

“丁巳,王省夔京,王易小臣俞夔贝,惟王来征夷方,唯王十祀有五,肜日。

”(《殷文存》上二六·后)简短地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内容以及告于先祖的祭日。

周代铭文字数增加了,内容复杂了。

不仅有记事文字,还出现了与《尚书》诰命类似的记言文字。

如《毛公鼎》等侧重记言的铭文,其中的训诰,已和《尚书》没有什么区别。

2、发展脉络:

中国散文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上古期(先秦、秦汉)、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现代期(“五四”以来至今)。

散文在先秦除了“诗三百”(《诗经》)外,一切文献都可以称为散文,这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

具体而言,它既包括《尚书》、《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著作,还包括《周易》、《老子》、《论语》、《孟子》、《庄子》、《墨子》等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性著作。

因而没有纯粹的文学性散文。

至于历史散文的发生,主要原因在于礼的现实需求。

班固《汉书·艺文志》:

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

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

秦汉散文承袭先秦,主要代表作有吕不韦及门客《吕氏春秋》、李斯的散文(如《谏逐客书》)、贾谊的散文(如《过秦论》)、刘安《淮南子》、董仲舒的《贤良对策》和《春秋繁露》,刘向的《说苑》、王充的《论衡》、王符的《潜夫论》等。

需要说明的是,这时期历史传记著作如《史记》、《汉书》、《吴越春秋》(赵晔撰,体例上兼编年体和记传体,是历史演义小说的雏形)等在先秦历史散文基础上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已经独立成体,可以不列入文学。

中古期第一阶段从魏晋到唐代中叶。

此时期诗占据文坛主导地位,文(散文)向诗靠拢,出现了诗化的骈文。

代表作有史传文学的继续递嬗:

晋陈寿《三国志》、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等;新创地志散文:

郦道元《水经注》,有“集六朝地志大成”之称,文风清朗舒朴,对唐之后古文家的游记产生极大影响;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被誉为现存文史典籍中寺塔记的典范。

此外,如刘勰的《文心雕龙》就是采取四六骈体写作的文论散文。

唐代文学人们往往想到它诗歌的兴盛,事实上,散文的成就亦颇大。

《全唐文》收录作者3035人,而《全唐诗》收录作者2200多人。

但是,唐初近百年间,奏、疏、章、表、启、记、论等基本上为骈体占主导地位,著名有王勃《滕王阁序》、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其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抷六尺之情等英词壮彩,千古传唱。

盛唐时期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开篇就写: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说理行文简洁明快,已经透露出骈文文风的变化,走向平易晓畅,充满了散体文气。

至中唐陆贽的奏议散文更是如此,如《论裴延龄奸蠹书》、《奉天改元大赦制》等,这都标示着骈文去赘典浮词,走上了平易晓畅的道路。

天宝后期,李华、萧颖士、独孤及、梁肃、柳冕出来提倡古文,明确提出本乎道、以五经为源泉、重政教之用的主张。

中古期第二阶段从唐代中叶开始到南宋灭亡。

到韩愈、柳宗元出,提出文以明道,把文体文风改革与贞元、元和间的政治革新联系在一起,成为儒学复兴思潮的一部分,才形成巨大的声势,散体才取代骈体,占据文坛,后人称之为“古文运动”。

散文也因此成为一个独立的、自觉发展的艺术形式。

唐宋先后出现了“八大家”,把散文的发展推向了高峰。

韩愈、柳宗元散文文体改革的成功,一方面归因于他们吸收秦汉各家散文体之所长,另一方面也吸收了六朝骈文的成就。

顾随在《诗文丛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8页)中指出:

“韩、柳文实乃寓骈于散,寓散于骈;方散方骈,方骈方散;即骈即散,即散即骈”。

韩愈和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之后,在宋代出现了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六位著名的古文家,明初朱右将此八人文章选编《八先生文集》,明中叶唐顺之也以此编《文编》,茅坤继而编成《唐宋八大家文钞》。

自此,文学史称为“唐宋八大家”。

事实上,宋代著名散文家比这多得多。

如北宋的王禹稱、范仲淹、晁补之、李格非,南宋的胡铨、陆游、吕祖谦、陈亮等都是著名的散文家。

宋代的散文无论是作家的阵容还是散文的成就都超过了唐代。

宋代散文的文体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

欧阳修、苏轼等人吸收骈文辞采、声调等,创造出参用散体单行的四六和文赋;还出现了一种轻松活泼的笔迹文。

从宋代开始,以古文为主、骈文为辅的文体格局确立起来。

明末艾南英说:

“文至宋而体备,至宋而法严。

”(《再答夏彝仲论文书》)古文至宋成为用途最广泛的文体,元明清这一格局也没有改变。

总体上看,宋文注重叙事、抒情、议论三者融合。

《秋声赋》、《赤壁赋》堪称典范。

中古期第三阶段从元代开始延续到明代中叶。

元代主要以叙事文学(话本)和说唱文学(元曲)占主导地位,散文成就不突出。

至明代,前期以宋濂、刘基为代表,主要以传记、寓言散文的创作成就著称。

比如宋濂《秦士录》:

“邓弼,字伯翊,秦人也。

身长七尺,双目有紫棱,开合闪闪如电。

能以力雄人,邻牛方斗不可攀,拳其脊,折仆地。

市门石鼓,十人舁(yu,共同抬东西),弗能举,两手持之行。

然好使酒,怒视人,人见辄避,曰:

‘狂生不可近,近则必锝奇辱。

’”文字简洁,人物外貌特征一下显现出来了。

刘基的《卖柑者言》,中学已经学过,不多讲了。

近古期第一阶段从明朝嘉靖初年至鸦片战争。

明中叶,嘉靖初年有前七子高举复古大旗,批评今之文受宋儒理学影响,用同一种道德模式去塑造不同的人事物理,结果造成“文其人如其人”的古文精神散失。

如李梦阳在《论学上篇》就指出:

“宋儒兴而古文废矣”,因为“古之文,文其人如其人便了,......而今之文,文其人,无美恶皆欲合道”。

嘉靖(1522-1566)嘉靖中期,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的后七子继承前七子观点,认为“文自西京、诗自天宝而下,俱无足观。

”(《明史·李攀龙传》)集大成者王世贞著《艺苑卮言》,提出文章要重视辞采、句法、结构,文章整体风貌应该有“格调”。

这为明代拟古之风盛行奠定了理论基础。

嘉靖年间文坛还兴起了以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为代表的“唐宋派”,其实也是一个古文复古派,创作上以唐宋古文名家为效仿“正统”,如茅坤(1512-1601)编有《唐宋八大家文钞》作为范本。

成就最高者是归有光,代表作《先妣事略》、《见村楼记》、《寒花臧志》、《项脊轩志》等,善于捕捉日常平凡琐事刻画人物、抒写真情。

明朝末年小品文兴盛。

所谓小品文就是题材广泛,多以个人情趣和日常生活为表现内容,短小精炼,体裁不拘一格,序、记、跋、传、名、赞等文体样样俱全。

代表人物有公安派袁氏三兄弟(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为代表。

此外,张岱、王思任等个人情趣化的小品文也很有名。

清初文学尽管已经改朝换代,但大体承续明“载道”的唐宋古文传统。

代表人物有候方域、魏禧和汪琬,其中以候方的域影响最大,代表作有如《壮海棠文集》10卷,《朋党论》、《答田中丞相书》等是其名篇。

但是清代最有名也最有影响的是“桐城派”古文和“八股文”。

这与清代社会文化环境压抑密切相关。

“八股文”是满清科举取士控制知识分子思想意识形态的方式,就文学本身来讲:

“譬如有人用苛刻的不能容忍的条件挟制别人,俗称给人‘穿小鞋’。

做服装的单位,卖鞋的铺子,都有功而无过,鞋的本身也无善恶的分别。

”(启功《说八股》,中华书局版第2页)也就是说,八股文总结了散文的基本做法,它是散文文本的经典写作模式,但强求每个人都写一个模式,就坏事了。

清代中叶的散文,桐城派古文占据文坛,出现了姚鼐、阮元、方东树等大家,但其作文讲求“义法”,严重窒息了散文的发展。

近古期第二阶段从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

近代散文大体分为三派:

一为“新文体派”,以梁启超为代表;二为古文派,桐城派余劲力量代表严复、林纾和崇尚魏晋文风的章炳麟;三为白话文派,以全新的形式宣传新思想。

第一派在文坛上影响最大,代表人物有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

代表作《上清帝第二书》、《仁学》等。

第二派作有严复《论世变之亟》、《救亡决论》,章炳麟《正仇满论》、《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等争论文。

第三派主要体现在五四前后新文化运动的文化主将文章中。

总之,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基本脉络是:

先秦历史散文、诸子散文——秦汉历史传记、政论散文等——魏晋、唐文向诗化的“骈文”——韩柳“古文运动”(复古先秦和诸子散文,尤以儒家传统为宗)——宋代承传唐“古文运动”出现繁荣——元明散文受理学影响——明代复古(一恢复到秦汉以前,一为回复“唐宋古文”)——清代八股文(政治、科举需要)、“桐城派”(古文派)——清末“新文体”和白话文体散文的出现。

需要说明的是,韩愈、柳宗元之后,散文体的写作走向低潮,但是在晚唐出现了皮日休、陆龟蒙、罗隐等文锋犀利的“杂文”体散文。

这对现代杂文体创始人鲁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鲁迅在《小品文的危机》中这样评价晚唐散文:

“唐末诗风衰落,而小品放了光辉。

但罗隐的《谗书》几乎全部是抗争和愤激之谈;皮日休和陆龟蒙自以为隐士,别人也称之为隐士,而看他们在《皮子文籔》和《笠泽丛书》中的小品文,并没有忘记天下,正是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辉和锋芒”。

另外宋以后的笔记体散文、游记以及明代小品文的出现为现代“闲适小品”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现代期(“五四”以来至今近100年间)的散文:

现代散文的出现主要受到西方政治、思想、文化上的冲击而出现的。

它首先是在政治、思想、文化变革的呼声中出现,其次是西方报刊杂志白话文的运用和通俗自由的书写形式的影响。

它的发展基本上循着这两条思路发展:

一是以鲁迅为代表的“杂文体”,二是以梁实秋、林语堂等为代表的“闲适体”,其中包括冰心、朱自清等美文散文。

鲁迅的杂文体散文,我们学习得比较多,以冰心、朱自清为代表的“美文散文”中学也学习了。

我们着重讲讲梁实秋、林语堂等人的“闲适体”散文。

先秦散文

历史散文

原文选讲一

《春秋左传·宣公二年•晋灵公不君》

[题解]《春秋左传》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又名《左传》,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为《春秋经》(相传为孔子所作)作的传(解说)。

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载,“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莫能用;故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春秋》。

上记隐,下至哀之获麟。

约其辞文,去其繁重,以制义法。

王道备,人事浃。

七十子之徒,口受其传指。

为有所刺讥褒讳挹损之文辞不可以书见也。

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

班固《汉书·艺文志》:

左丘明“论本事而作传,明夫子不以空言说经也”。

孔安国注《论语》时说:

“左丘明,鲁太史也。

”孔子对左丘明十分敬重,并引以为志同道合者。

如《论语·公冶长》:

“巧言、令色、足恭(过度谦敬,以取媚于人。

),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左丘明这种性格也决定了《左传》的风格。

《左传》记事,起自鲁隐公元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是学习、研究先秦历史、文学、哲学和语言必读的典籍。

对后世的史学和文学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

史学泰斗顾颉刚先生曾言:

“古史书传至今日,《左传》价值第一!

”郑振铎也说《左传》是一部有文学趣味的历史书。

朱自清:

“不但是史学的权威,也是文学的权威”(《经典常谈·三传第六》)。

晋灵公不君。

厚敛以彫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ér,煮,炖)熊蹯(fán)不熟,杀之,寘诸畚(běn),使妇人载以过朝。

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

将谏,士季曰: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三进,及溜(屋檐下滴水的地方),而后视之,曰:

“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稽(qǐ)首(古时一种跪拜礼,叩头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者。

《公羊传·宣公六年》:

“灵公望见赵盾,愬而再拜;赵盾逡巡北面再拜稽首,趋而出。

”《史记·赵世家》:

“公子成再拜稽首曰:

‘臣固闻王之胡服也。

’”)而对曰:

“人谁无过?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诗》曰: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出自《诗·大雅·荡》)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

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

又曰:

‘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

’(出自《诗·大雅·杰民》。

衮(gǔn):

天子的礼服,借代天子,这里指周宣王。

阙:

过失。

仲山甫:

周宣王的贤臣。

)能补过也。

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犹不改。

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chúní)贼之。

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

尚早,坐而假寐。

麑退,叹而言曰:

“不忘恭敬,民之主也。

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

有一于此,不如死也!

”触槐而死。

(钱钟书:

“生无傍证,死无对证”。

“注家虽曲意弥缝,而读者终不餍心息噱。

”“盖非记言也,乃代言也”,“左氏设身处地,依傍性格身份,假之喉舌,想当然耳。

”“史家追述真人实事,每须遥体人情,悬想事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入情合理。

盖与小说、院本之臆造人物,虚构境地,不尽同而可相通。

”)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

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快步上殿堂。

),曰:

“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

”(正义曰:

此言饮赵盾酒,是小饮酒耳,非正燕礼。

燕礼:

献酬之後,方脱屦升堂,行无爵,非止三爵而已。

其侍君小饮则三爵而退。

《玉藻》云:

“君子之饮酒也,受一爵而色洒如也,二爵而言言斯,礼已三爵而油油以退。

”郑玄云:

“礼饮过三爵则敬杀,可以去矣。

”是三爵礼讫,自当退也。

提弥明言此之时,未必已过三爵,假此辞以悟赵盾耳。

)遂扶以下。

公嗾(sǒu)夫獒焉。

明搏而杀之。

盾曰:

“弃人用犬,虽猛何为!

”斗且出。

提弥明死之。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

见灵辄饿,问其病。

曰:

“不食三日矣!

”食(sì)之,舍其半。

问之。

曰:

“宦(为人奴仆、婢妾)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

今近焉,请以遗之。

”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tuǒ)以与之。

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问何故,对曰:

“翳桑之饿人也。

”问其名居,不告而退。

遂自亡也。

 

乙丑,赵穿(晋国大夫,赵盾的堂兄弟)攻灵公于桃园。

宣子未出山而复。

太史书曰:

“赵盾弑其君。

”以示于朝。

宣子曰:

“不然。

”对曰:

“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宣子曰:

“乌呼!

‘我之怀矣,自诒伊慼。

’(出自《诗经•邶风•雄雉》:

“雄雉于飞,泄泄其羽;我之怀矣,自诒伊阻。

”和《诗经·小雅·小明》》:

“心之忧矣,自诒伊戚。

”)其我之谓矣。

” 

孔子曰:

“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

惜也,越竞乃免。

” 

宣子使赵穿逆公子黑臀(即晋成公,文公之子,襄公之弟,名黑臀)于周而立之。

壬申,朝于武宫。

补充阅读

《春秋·宣公二年(晋灵公十四年)》:

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弑其君夷皋。

《春秋谷梁传·宣公二年》:

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弑其君夷皋。

穿弑也,盾不弑,而曰盾弑,何也?

以罪盾也。

其以罪盾何也?

曰灵公朝诸大夫而暴弹之,观其辟丸也。

赵盾入谏,不听,出亡,至于郊。

赵穿弑公而后反赵盾,史狐书贼,曰:

“赵盾弑公。

”盾曰:

“天乎天乎!

予无罪。

孰为盾而忍弑其君者乎?

”史狐曰:

“子为正卿,入谏不听,出亡不远,君弑,反不讨贼则志同,志同则书重,非子而谁?

”故书之。

曰“晋赵盾弑其君夷皋”者,过在下也。

曰于盾也,见忠臣之至;于许世子止,见孝子之至。

《春秋公羊传·宣公六年》:

春,晋赵盾、卫孙免侵陈。

赵盾弑君,此其复见何?

亲弑君者赵穿也。

亲弑君者赵穿,则曷为加之赵盾?

不讨贼也。

何以谓之不讨贼?

晋史书贼曰:

“晋赵盾弑其君夷獆。

”赵盾曰:

“天乎无辜!

吾不弑君,谁谓吾弑君者乎?

”史曰:

“尔为仁为义,人弑尔君,而复国不讨贼,此非弑君如何?

”赵盾之复国奈何?

灵公为无道,使诸大夫皆内朝,然后处乎台上引弹而弹之,已趋而辟丸,是乐而已矣。

赵盾已朝而出,与诸大夫立于朝,有人荷畚,自闺而出者。

赵盾曰:

“彼何也,夫畚曷为出乎闺?

”呼之不至,曰:

“子大夫也,欲视之则就而视之。

”赵盾就而视之,则赫然死人也。

赵盾曰:

“是何也?

”曰:

“膳宰也,熊蹯不熟,公怒以斗挚而杀之,支解将使我弃之。

”赵盾曰:

“嘻!

”趋而入。

灵公望见赵盾诉而再拜。

赵盾逡巡北面再拜稽首,趋而出,灵公心怍焉,欲杀之。

于是使勇士某者往杀之,勇士入其大门,则无人门焉者;入其闺,则无人闺焉者;上其堂,则无人焉。

俯而窥其户,方食鱼飧。

勇士曰:

“嘻!

子诚仁人也!

吾入子之大门,则无人焉;入子之闺,则无人焉;上子之堂,则无人焉;是子之易也。

子为晋国重卿而食鱼飧,是子之俭也。

君将使我杀子,吾不忍杀子也。

虽然,吾亦不可复见吾君矣。

”遂刎颈而死。

灵公闻之怒,滋欲杀之甚,众莫可使往者。

于是伏甲于宫中,召赵盾而食之。

赵盾之车右祁弥明者,国之力士也,仡然从乎赵盾而入,放乎堂下而立。

赵盾已食,灵公谓盾曰:

“吾闻子之剑,盖利剑也,子以示我,吾将观焉。

”赵盾起将进剑,祁弥明自下呼之曰:

“盾食饱则出,何故拔剑于君所?

”赵盾知之,躇阶而走。

灵公有周狗,谓之獒,呼獒而属之,獒亦躇阶而从之。

祁弥明逆而唆之,绝其颔。

赵盾顾曰:

“君之獒不若臣之獒也!

”然而宫中申鼓而起,有起于甲中者抱赵盾而乘之。

赵盾顾曰:

“吾何以得此于子?

”曰:

“子某时所食活我于暴桑下者也。

”赵盾曰:

“子名为谁?

”曰:

“吾君孰为介?

子之乘矣,何问吾名?

”赵盾驱而出,众无留之者。

赵穿缘民众不说,起弑灵公,然后迎赵盾而入,与之立于朝,而立成公黑臀。

叶梦得:

“(公羊、谷梁二传)不得见鲁史,不知事之实,徒以义传之,以求合于事”,故解经多有“乖违”于《春秋》处。

(《春秋考》卷三)。

讲解:

一、从《春秋》到《左传》叙事的发展:

(1)将大事记发展为完整的叙事散文,且叙事巨细结合,有“剪裁运化之妙”(刘熙载《艺概·文概》)。

刘知几《史通·杂说上》:

左氏之叙事也,述行师则簿领盈视,哤聒(mángguō,声音嘈杂。

)沸腾;论备火,则区分在目,修饰峻整;言胜捷,则收获都尽;记奔败,则披靡横前;申盟誓,则慷慨有馀;称谲诈,则欺诬可见;谈恩惠,则煦如春日;纪严切,则凛若秋霜;叙兴邦,则滋味无量;陈亡国,则凄凉可悯;或腴辞润简牍,或美句入咏歌,跌宕而不群,纵横而自得。

若斯才者,殆将工侔造化,思涉鬼神,著述罕闻,古今卓绝。

譬如《晋灵公不君》中对场景的选择。

(2)将寓褒贬于文字之中发展为寓价值判断于叙事之中。

《左传·成公十四年》传文以“君子曰”的方式评:

“《春秋》之称,微而显(辞微而意显),志而晦(约言以记事,事叙而文微),婉而成章(屈曲其辞,有所辟讳,以示大顺而成篇章),尽而不汙(yū,迂曲;绕弯。

),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

《春秋左传·宣公四年·染指》:

“凡弑君,称君,君无道也;称臣,臣之罪也。

”即是寓价值判断于叙事之中。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子曰:

‘弗乎!

弗乎!

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

吾道不行矣!

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

’乃因史记作《春秋》。

《史记·太史公自序》:

上大夫壶遂曰:

“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

”太史公曰:

“余闻董生曰:

‘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之,大夫壅之。

孔子之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

’子曰:

‘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献艺,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

《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礼》经纪人伦,故长于行;《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于风;《乐》所以立,故长于和;《春秋》辨是非,故长于治人。

是故《礼》已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

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

《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

《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王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

故《易》曰‘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故曰‘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

’故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

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

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

为人臣子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陷篡世之诛,死罪之名。

其实皆以为善,为之不知其义,被之空言而不敢辞。

夫不通礼义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

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

以天下之大过予之,则受而弗敢辞。

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

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

二、《左传》的思想倾向与时代价值:

(1)以礼为核心的价值判断;

《论语·泰伯》:

“子曰: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述而》: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季氏》:

“不学礼,无以立”。

《尧曰篇》:

“不知礼,无以立也”。

《学而》:

“礼之用,和为贵。

”《颜渊》: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诗经·相鼠》:

“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晏子春秋·内篇谏上二》:

“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

《荀子·大略》:

“礼以顺人心为本。

《礼记·冠义》:

“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

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

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

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

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

故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

本文中“(士季)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

‘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稽首而对曰……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chúní)贼之。

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

尚早,坐而假寐。

麑退,叹而言曰:

‘不忘恭敬,民之主也。

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

有一于此,不如死也!

’”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

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快步上殿堂。

),曰:

“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

””

《左传·隐公十一年》: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

许无刑而伐之,服而舍之,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可谓知礼矣。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贵贱无序,何以为国。

《左传·庄公二十三年》:

二十三年夏,公如齐观社,非礼也。

曹刿谏曰:

“不可。

夫礼,所以整民也。

故会以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朝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征伐以讨其不然。

诸侯有王,王有巡守,以大习之。

非是,君不举矣。

君举必书,书而不法,后嗣何观?

(2)人本哲学观念;

“人本观念”,就是西文中的Humanism。

或译为人文主义,或译为人道主义,或译为人性论等。

其本义为关心或致力于人的利益(而非神的利益)的思想体系,要求把人看作人而非神或任何其它非人之物,同时以人事而非天心或神意来解释人事。

人本思想不等于无神论(Atheism),它并不要求人们在思想上排除对于神的信仰,而只要求人们在处理人神或天人关系时以人为本。

商周以来占统治地位的天命、神权观念开始动摇。

《左传·僖公十九年》:

“夏,宋(襄)公使邾(zhū)文公用鄫(zēnɡ)子于次睢(suī,水名)之社(用鄫国国君祭祀),欲以属东夷。

司马子鱼曰:

古者六畜不相为用,小事不用大牲,而况敢用人乎?

祭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