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学有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872358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4.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屋建筑学有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房屋建筑学有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房屋建筑学有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房屋建筑学有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房屋建筑学有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房屋建筑学有答案.docx

《房屋建筑学有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屋建筑学有答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房屋建筑学有答案.docx

房屋建筑学有答案

《房屋建筑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建筑物按其使用功能不同一般分为工业建筑、农业建筑和民用建筑等。

2、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由构件的耐火极限、燃烧性能两个方面来决定的共分为四级。

3、建筑物按结构类型分为墙承重、骨架承重、内骨架承重和空洞结构等。

4、《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中规定,基本模数以M表示,数值为100㎜。

5、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高度超过24m者为高层(不包括单层主体建筑);高度超过

 100m时为超高层建筑。

6、住宅建筑按层数划分,1~2层为低层;3~6层为多层;7~9层为中高层;

10层以上为高层。

7、按施工方法分为式;式;式和式。

8、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有外环境的影响;建筑技术条件的影响;建筑标准的影响。

9、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是坚固实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美观大方。

10、建筑物的等级包括、和三大部分。

11、民用建筑的耐久等级《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规定为四级。

12、耐火等级取决于房屋的主要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

单位为小时。

13、建筑物的工程等级以其复杂程度为依据,共分六级。

14、一幢建筑物一般由基础、墙或柱、楼梯、楼地坪层、屋顶、门窗等组成。

15、建筑物的六大组成部分中门窗属于非承重构件。

16、基础是建筑物最下部的承重构件,它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其荷载传给下面的土层,称为地基。

17、室外设计地面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称为基础的埋置深度。

18、地基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两大类。

19、地基土质均匀时,基础应尽量浅埋,但最小深度不应小于500㎜。

20、基础按构造类型不同分为条形基础、独立式基础、井格式基础、片筏式基础、箱形基础、桩基础等。

21、当地下水的常年水位和最高水位处在地下室地面以下时,且地基范围内无形成滞水可能时,地下室的外墙和底板应做防潮处理。

22、砖基础为满足刚性角的限制,基础台阶的允许宽高之比应为1:

1.5。

23、砼基础的断面形式可以做成矩形、台阶形和锥形。

当基础宽度大于3500㎜时,基础断面多为阶梯形。

24、钢筋砼基础不受刚性角的限制,其截面高度向外逐渐减少,但最薄处的厚度不应小于200㎜。

25、按防水材料的铺贴位置不同,地下室防水分外防水和内防水两类,其中外防水是将防水材料贴在迎水面。

26、当地基土有冻胀现象时,基础应埋置在冰冻线以下约200㎜的地方。

27、基础的埋置深度除与建筑物的荷载、地基土质的分布、地下水位的高低等因素有关外,还需要考虑周围环境与具体工程特点。

28、地基应满足的几点要求是方面的要求;方面的要求;方面的要求。

29、墙体按其受力状况不同,分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两类。

其中非承重墙包括自承重墙、隔墙、填充墙等。

30、我国标准粘土砖的规格为240㎜×115㎜×53㎜。

31、墙体按其构造不同有实体墙、空体墙和组合墙等。

32、当墙身两侧室内地面标高有高差时,为避免墙向受潮,常在室内地面处设两道水平防潮层,并在靠土的垂直墙面设一道垂直防潮层。

33、通常散水宽度一般为600㎜~1000㎜,当屋面有挑檐时,散水宽度应为挑檐宽度+200㎜。

34、常用的过梁构造形式有砖拱过梁、钢筋砖过梁、钢筋砼过梁三种。

35、钢筋砼圈梁的宽度宜与墙厚相同,高度不小于120㎜。

36、抹灰类装修按照建筑标准分为三个等级即普通抹灰、中级抹灰和高级抹灰。

37、隔墙垵其构造方式不同常分为块材隔墙、骨架隔墙和板材隔墙三类。

38、加气砼砖、空心砖隔墙质量轻,但吸湿性大,常在墙下部砌3~5皮粘土砖。

39、楼板按其所用的材料不同,可分为木楼板、钢筋砼楼板、砖楼板、压型钢组合楼板等。

40、钢筋砼楼板按施工方式不同分为现浇式、预制式和装配整体式楼板三种。

41、现浇梁式楼板布置中,主梁应沿房间的短方向布置,次梁垂直于主梁方向布置。

42、槽形板为提高板的整体刚度和便于搁置,常将板的两端设端肋封闭。

43、预制钢筋砼空心楼板的支承方式有墙承式和梁承式两种。

44、预制钢筋砼空心楼板的搁置应避免出现三边支承情况,即板的纵长边不得伸入砖墙内。

45、木地面的构造方式有空铺式、实铺式和粘贴式三种。

46、顶棚按其构造方式不同有直接式和吊顶式两大类。

47、阳台按其与外墙的相对位置不同分为凹阳台、凸阳台、半凹半凸和转角阳台等。

48、吊顶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吊筋、骨架和面层。

49、楼梯主要由梯段、平台和栏杆(扶手)三部分组成。

50、每个楼梯段的踏步数量一般不应超过18级,也不应低于3级。

51、楼梯平台按位置不同分中间平台和楼层平台。

52、计算楼梯踏步尺寸常用经验公式为2/z+b=600㎜。

53、楼梯净高在平台处不应小于2.0米,在梯段处不应小于2.2米。

54、钢筋砼楼梯按施工方式不同,主要有现浇整体式和预制装配式两类。

55、现浇钢筋砼楼梯按梯段的结构形式不同有板式和梁式两种类型。

56、钢筋砼预制踏步的断面形式有三角形、L形和一字形三种。

57、楼梯栏杆有空花栏杆、栏板式栏杆和组合式栏杆三种。

58、楼梯栏杆与梯段的连接方法主要有预埋铁件焊接、预留孔洞插接和锚接等。

59、栏杆扶手在平行楼梯的平台转弯处最常用的处理方法是栏杆扶手伸入平台约半个踏步宽。

60、通常室外台阶的踏步高度为100~150㎜,踏步宽度为300~400㎜。

61、在不增加梯段长度的情况下,为了增加踏步面的宽度,常用的方法是踏步前缘挑出形成实缘。

62、坡道的防滑处理方法主要有设防滑条、做锯齿形等。

63、考虑美观要求,电梯厅门的洞口周围应安装门套,为安装推拉门的滑槽,厅门下面的井道壁上应设内挑的钢筋砼牛腿。

64、楼梯踏步表面的防滑处理做法通常是在近踏口处做防滑条。

65、中间平台的主要作用是减少疲劳和转换梯道方向。

66、楼梯平台宽度不应小于梯段的宽度。

67、楼梯栏杆扶手的高度是指从踏步前缘至扶手上表面的垂直距离,一般室内楼梯的栏杆扶手高度不应小于900㎜。

68、在预制踏步梁承式楼梯中,三角形踏步一般搁置在矩形梯梁上,L形和一字形踏步应搁置在锯齿形梯梁上。

69、屋顶按采用材料和结构类型的不同可分为平屋顶、坡屋顶和其他形式的屋顶三大类。

70、根据建筑物的性质、重要程度、使用功能要求、防水层耐久年限、防水层选用材料和设防要求,将屋面防水分为四级。

71、屋顶坡度的表示方法有斜率法、百分比法、角度法三种。

72、平屋顶排水坡度的形成方法有材料找坡、结构找坡。

73、屋顶排水方式分为有组织和无组织两大类。

74、平屋顶泛水构造中,泛水高度应为250㎜。

75、在平屋顶卷材防水构造中,当屋顶坡度小于3%时,卷材宜平行于屋脊方向铺贴;当屋顶坡度大于15%或屋面受震动时,卷材可垂直于屋脊方向铺贴;当屋顶坡度在3%~15%之间时,卷材可平行或垂直于屋脊方向铺贴。

76、选择有组织排水时,每根雨水管可排除大约200㎡的屋面雨水,其间距控制在24m以内。

77、平屋顶的保温材料有散料类、整体类和块材类三种类型。

78、平屋顶保温层的做法有正铺法和倒铺法两种方法。

79、坡屋顶的承重结构有山墙承重、屋架承重和梁架承重三种。

80、坡屋顶的平瓦屋面的纵墙檐口根据造型要求可以做成挑檐和封檐两种。

81、平屋顶的隔热通常有通风隔热、蓄水隔热、种植隔热和反射隔热等处理方法。

82、门的主要作用是交通联系、采光通风和防火防盗。

窗的主要作用是采光、

通风和眺望。

83、木窗主要由窗框、窗扇、五金及附件四部分组成。

84、窗框在墙中的位置有内平、外平和居中三种情况。

85、窗框的安装方法有立口和塞口两种。

86、窗框安装时,窗洞两侧应每隔500~700㎜设一防腐木砖。

87、为了使窗框与窗扇关闭紧密,通常在窗框上做铲口,深约10~12㎜。

88、窗框的断面尺寸是指净尺寸,当一面刨光时,应将毛料厚度减去3㎜;两面刨光时,将毛料厚度减去5㎜。

89、门的尺度应根据交通运输和安全疏散要求设计。

90、钢门窗料有实腹式和空腹式两种,钢门窗的安装应采用塞口法。

91、实腹式钢门窗料常用断面系列有25系列、35系列和40系列几种。

92、铝合金门窗的安装采用塞口法。

93、遮阳板的基本形式有水平遮阳、垂直遮阳、混合遮阳和栏板遮阳四种。

94、木门框与墙之间的缝隙处理有钉木压条、贴脸条、筒子板三种方法。

95、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三种。

96、伸缩缝的缝宽一般为20~30㎜;沉降缝的缝宽为50~70㎜;防震缝的缝宽一般取50~100㎜。

97、沉降缝在基础处的处理方案有双墙式和悬挑式两种。

98、防震缝应与伸缩缝和沉降缝统一布置。

99、地震的震级是指地震的强烈程度,5级以上的地震称破坏性地震;7级以上的地震称强烈地震。

100、地震烈度为12度,建筑物抗震措施主要用于6~9度地震区。

101、建筑工业化的特征是设计标准化、构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和组织管理科学化。

102、工业化建筑体系分为专用体系和通用体系两种。

103、砌块按重量和尺寸分为小型砌块、中型砌块和大型砌块。

104、小型砌块的重量在20kg以内。

105、砌块墙的拼缝有平缝、凹槽缝和高低缝。

106、大板建筑的内墙板按构造形式有实心墙板和空心墙板两种;外墙板有单一

材料墙板和复合材料墙板两类。

107、大板建筑构件之间连接有柔性连接和刚性连接两种。

108、大板建筑外墙板接缝处的防水措施有材料防水、构造防水以及弹性盖缝条防水三种方法。

109、钢筋砼框架按主要构件的组成可分为梁板柱框架系统、板柱框架系统和

剪力墙框架系统三种类型。

110、框架轻板建筑的外墙板按其构造形式和所用材料的不同,可分为单一墙板、复合墙板和玻璃幕墙三类。

111、大模板建筑按其墙体构造的不同,分为内外墙现浇、内浇外板和内浇外砖三种类型。

112、用盒子组装的建筑大体上可分为重叠组合、交错组合、盒子板材组合、

盒子框架组合和盒子筒子组合五种。

113、厂房车间按生产状况分冷加工车间、热加工车间、恒温恒湿车间、洁净车间。

114、在厂房平面图中,横向定位轴线从左到右按①、②、③……顺序编号,纵向定位轴线从下到上按A、B、C等顺序编号。

115、采光天窗的形式很多,常见的形式有矩形、锯齿形、横向下沉式、平天窗。

116、厂房自然通风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热压、风压进行的。

117、厂房的采光方式有侧面采光、上部采光、混合采光。

118、常见厂房内部的起重运输设备有单轨悬挂吊车、梁式吊车、桥式吊车。

119、厂房按用途分主要生产厂房、辅助生产厂房、动力厂房、贮藏用建筑、运输用建筑。

120、厂房按层数分单层厂房、多层厂房、混合层数厂房。

121、根据规范规定凡跨度小于或18m时,采用30M的倍数;大于18m时应符合60M

的倍数。

122、单层厂房的采光方式根据采光口的位置可分为侧面采光、上部采光、混合采光。

123、侧面采光可分为单侧采光和双侧采光两种。

124、厂房的通风方式有两种,即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125、开敞式厂房的主要形式有全开敞、上开敞、下开敞三种。

126、下沉式天窗有以下三种常见形式:

井式通风天窗、横向下沉式天窗、纵向下沉式天窗。

127、梁式吊车包括悬挂式、支承式两种类型。

128、桥式吊车是由桥加、起重小行车组成的。

129、外墙是单层厂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墙的设计要考虑到厂房的特征和工艺要求,在满足挡风、阻雨、保温、隔热的同时,要保证墙体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

130、厂房外墙按照受力情况可分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

131、基础梁的设置方式有搁置于杯口上、搁置于垫块上、搁置于柱牛腿上。

132、为保证外墙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墙与柱和屋架必须有可靠的连接,最常用的方法是沿柱高每隔500~600㎜平行伸出两根Ф6钢筋砌入砌体水平缝中。

133、在地震区,为增强外墙的风度和抗剪能力,应限制女儿墙的高度,一般不超过500㎜。

134、板材墙按保温性能分为保温板和非保温板;按其构造和材料组成分为单一材料板和复合板等。

135、墙板布置分为竖向布置、横向布置、混合布置等种类,其中以横向布置应用最多。

136、墙板与柱的连接可分为柔性连接和刚性连接。

137、墙板与柱的柔性连接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螺栓连接、角钢连接、压条连接。

138、厂房屋顶按其是否保温分保温屋顶和非保温屋顶。

139、厂房屋顶按屋面材料与构造做法可分为卷材屋面、非卷材屋面。

140、厂房屋顶基层类型分有檩体系和无檩体系。

141、厂房屋顶排水形式有无组织排水和有组织排水。

142、构件自防水屋面根据板缝的处理不同可分为嵌缝式、贴缝式、搭盖式三种。

143、冬季采暖的厂房应设置屋面保温层,保温层的位置可设在屋面板之上、屋面板之下和

屋面板中间。

144、矩形天窗主要由天窗扇、天窗架、天窗屋面、天窗侧板、天窗端壁板组成。

145、上悬式钢天窗扇最大开启角为45°,防雨较好,但通风较差。

146、矩形通风天窗挡风板有两种形式,即立柱式、悬挑式。

147、通风天窗的挡雨方式常大挑檐挡雨、水平口挡雨、竖直口挡雨。

148、井式天窗布置方式可分为单侧布置、双侧布置、跨中布置。

149、井式天窗井底板铺设方式有横向铺板、纵向铺板。

150、平天窗的主要类型有采光板、采光带、采光罩。

151、厂房地面一般由面层、垫层、地基组成。

152、厂房地面按面层构造整体地面、块状地面两类。

153、吊车坡度宜为60°,宽度宜为600㎜。

154、走道板由支架、走道板、栏杆组成。

155、连系梁断面形式一般有矩形、L形。

156、多层厂房的生产工艺流程布置方式有自下而上的布置、自上而下的布置、上下往复式的布置。

157、多层厂房建筑平面布置方式常见有内廊式、统洞式、大宽度式、混合式。

158、多层厂房生活间布置形式有嵌入式、毗邻式、插入式、独立式。

159、嵌入式生活间具体嵌入位置有角部嵌入式、侧面和端部嵌入式、中部嵌入式几种。

160、影响多层厂房柱网选择的因素有生产工艺的影响、结构形式的影响、建筑工业化、技术经济。

161、我国目前采用的多层厂房柱网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内廊式、等跨、对称不等跨、大跨度式柱网等。

162、多层厂房的层数要结合生产工艺、城市规划、地质条件、技术经济等因素来决定。

层高的确定要考虑到与生产工艺的关系,与采光的关系,与设备管道的关系。

163、多层厂房电梯的数量是根据人流货流的大小、货物的性质、人流货流的方向、

各层工艺流程的布置来确定。

164、多层厂房室内设计时,根据不同工段,采用不同的色彩,形式各具特色的空间,但每个工段的色彩可以分成基本色调、辅助色调、重点色调。

165、建筑的基本要素有三个方面,即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形象。

166、建筑工程设计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167、民用建筑的平面组成,从使用性质分析,可归纳为使用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使用部分又可分为主要房间和辅助房间。

168、单个房间的平面设计内容是在整体建筑合理而适用的基础上确定房间的面积、以及

平面形状和尺寸、门窗的大小和位置。

169、民用建筑中房间的面积一般由家俱设备占用面积、人们使用活动所需面积、房间内部交通面积三个部分组成。

170、住宅主卧室的净宽一般应大于床的长度加门的宽度和必要的间隙,因此,主卧室的开间一般不小于3.3m。

171、中学普通教室设计中,为满足视听要求,第一排课桌前沿到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0m,最后一排课桌的后沿与黑板的距离不宜大于8.5m,前排边座的学生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

172、为满足采光要求,一般单侧采光的房间深度不大于窗上口至地面距离的2倍,双侧采光的房间深度不大于窗上口至地面距离的4倍。

173、一般民用建筑的房间开向和进度深是以为模数。

174、一般单股人流通行的最小宽度为。

175、当门的宽度为900㎜时,应采用单扇门;门的宽度为1800㎜时,应采用双扇门。

176、防火规范中规定,当房间的面积超过60㎡,且人数超过50人时,门的数量不应小于2个。

177、对使用人数较少的房间,为防止影响走道的交通,一般要求门向房间内开启;使用人数较多的房间,为便于安全疏散,门应向疏散方向(向外式)开启。

178、影剧院中观众厅的疏散门净宽不应小于1400㎜。

179、采光面积比是指窗的总透光面积与房间地面积之比。

180、单独设置一个大便器的厕所隔间,采用外开门时平面尺寸不应小于900×1200㎜;采用内开门时平面尺寸不应小于900×1400㎜。

181、为了遮挡视线,在厕所的前部宜设深度不1.5~2.0m的前室。

182、浴室、盥洗室与厕所布置在一起时,通称为卫生间。

183、厨房的平面布置形式有单排、双排、L形、U形几种。

184、交通联系部分按交通联系的性质和方向不同有水平交通联系部分、垂直交通联系部分和交通枢纽。

185、公共建筑的走道净宽一般不应小于两股人流通行时所需的宽度,因此,走道的净宽一般不应小于1100㎜。

186、走道的宽度主要根据人流通行、安全疏散、走道性质、门的开启方向等因素综合考虑。

187、作为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及疏散楼梯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00㎜。

188、一般公共建筑中楼梯的数量不少于2个。

189、门厅的平面布置形式有两种,即对称式和不对称式。

190、考虑防火疏散要求,门厅对外出入口的宽度不得小于通向门厅的走道和楼梯的通行之和。

191、在平面组合设计中,通常将主要使用空间布置在朝向、采光和通风条件较好的位置上。

192、墙承重结构按承重墙的布置不同可分为横墙承重、纵墙承重和混合承重三种类型。

193、民用建筑中常采用的平面组合形式有走道式、套间式、大厅式、单元式和

综合式等。

194、坡地建筑相对等高线的布置方式有平行等高线布置、垂直等高线布置和与等高线斜交布置三种类型。

195、根据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能使建筑物获得良好的日照条件的朝向是南向以及南偏东或偏西少许角度。

196、日照间距的计算,一般是以冬至日正午12时太阳能照射到南面后排房屋的底层窗台为依据,其计算公式。

197、地面升起坡度与设计视点位置、视线升高值排距、座位排列方式等因素有关。

198、窗台的高度一般常取900~1000㎜,为了遮挡视线,浴室、厕所窗台高度可取1800㎜。

199、在民用建筑中,室内外地面高差一般为300~600㎜。

200、幼儿园、托儿所建筑的层数不应超过三层,一般情况下,砖混结构的房屋造价以五、六层比较经济。

201、采用错层式空间组合时,常以踏步、楼梯或室外台阶来解决错层高差。

202、建筑外部形象包括建筑体型和立面两个部分。

203、形式美的根本规律是多样统一,即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

204、尺度处理的手法通常有三种,即自然尺度、夸张尺度和亲切尺度。

205、均衡所涉及的是建筑物各部分左右、前后之间的轻重关系,稳定所涉及的是建筑物整体

上下之间的轻重关系。

206、建筑立面的虚实关系通常有三种,即以实为主、以虚为主和虚实相当。

二、选择题:

1、当地下水位很高,基础不能埋在地下水位以上时,应将基础底面埋置在B以下,从而减少和避免地下水浮力影响等。

A、最高水位200㎜B、最低水位200㎜

C、最高水位500㎜D、最高与最低水位之间

2、砖基础的采用台阶式、逐级向下放大的做法,一般为每2皮砖跳出B的砌筑方法。

A、1/2砖B、1/4砖C、3/4砖D、一皮砖

3、为了节约混凝土,常在混凝土中加入粒径不超过C的毛石,称为毛石混凝土。

A、800㎜B、500㎜C、300㎜D、100㎜

4、地下室的外包卷材防水构造中,墙身处防水卷材须从底板上包上来,并在最高设计水位

D处收头。

A、以下50㎜B、以上50㎜

C、以下500~1000㎜D、以上500~1000㎜

5、地下室为自防水时,外加剂防水混凝土外墙、底板均不宜太薄。

一般墙厚为B以上,底板为以上。

A、300㎜、250㎜B、200㎜、150㎜

C、100㎜、200㎜D、75㎜、100㎜

6、普通粘土砖的规格为C。

A、240㎜×120㎜×60㎜B、240㎜×110㎜×55㎜

C、240㎜×115㎜×53㎜D、240㎜×115㎜×55㎜

7、半砖墙的实际厚度为B。

A、120㎜B、115㎜C、110㎜D、125㎜

8、18砖墙、37砖墙的实际厚度为D。

A、180㎜、360㎜B、180㎜、365㎜

C、178㎜、360㎜D、178㎜、365㎜

9、当门窗洞口上部有集中荷载作用时,其过梁可选用D。

A、平拱砖过梁B、弧拱砖过梁

C、钢筋砖过梁D、钢筋混凝土过梁

10、当室内地面垫层为碎砖或灰土材料时,其水平防潮层的位置应设在D。

A、垫层高度范围内B、室内地面以下-0.06m处

C、垫层标高以下D、平齐或高于室内地面面层

11、在墙体设计中,为简化施工,避免砍砖,凡墙段长度在1500㎜以内时,应尽量采用砖模即C。

A、115㎜B、120㎜C、125㎜D、240㎜

12、圈梁遇洞口中断,所设的附加圈梁与原圈梁的搭接长度应满足C。

A、≤2h且≤1000㎜B、≤4h且≤1500㎜

C、≥2h且≥1000㎜D、≥4h且≥1500㎜

13、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