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869675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56.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某县经济发展状况-7-

一、某县概况-7-

二、某县经济发展状况-8-

三、某县农业发展状况-8-

第二章某县区域经济SWOT分析-10-

一、优势分析(Strength)10-

二、劣势分析(Weakness)-12-

三、机遇分析(Opportunity)-14-

四、威胁分析(Threats)

第三章“某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17-

一、规划背景-17-

二、指导思想-19-

三、规划依据

四、规划原则

五、规划期限

第四章我国现代农业产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22-

一、发展现状-22-

二、发展方向-23-

第五章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条件及面临的矛盾和问题-26-

一、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26-

二、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环境条件-28-

三、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29-

第六章某县现代农业发展现状-31-

第七章某县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条件-34-

一、十大比较优势助推某县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34-

二、制约因素-36-

第八章某“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功能定位-38-

一、某县产业经济与城市定位-38-

二、“某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功能定位及布局-38-

第九章“某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规划-39-

一、产业园区发展方向-39-

二、园区总体发展思路-39-

三、园区产业发展目标-40-

四、园区发展时序

第十章“一园四区”产业项目发展规划-42-

第一节、蔬菜物流营销区-42-

第二节、农副产品加工区-47-

第三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发集成区-53-

第四节、农副产品关联产业区

第十一章建设专业基地,保障园区原料供给

一、优质蔬菜生产基地

二、畜牧业生产基地

三、马铃薯生产基地

四、小杂粮生产基地

五、其它基地建设项目

第十二章支撑保障体系建设规划

第一节人才支撑体系

第二节质量标准体系

第三节市场信息体系

第四节品牌经营体系

第十三章规划投资与效益分析

一、投资估算

二、资金筹措

三、效益分析

第十四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实施项目管理

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四、创新发展机制

第十五章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附表

第一章某县经济发展状况

一、某县概况

某县位于省北部,某市西南部,地处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的交界地带,既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风情,又有辽阔壮观的大漠风光。

全县辖13个乡,9个镇,1个国营农场,214个行政村,6个居民委员会,全县总人口29.95万。

某县总面积5088平方公里,地势南高北低,海拔介于1123-1823米之间。

按照地形地貌分为北部风沙滩区、中部覆沙黄土梁峁涧区、南部丘陵沟壑区。

某县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明显,昼夜温差较大,全年日照2698.3小时,年平均气温摄氏8.2度,无霜期160.9天,年降水量377.1毫米。

某县区位优越,交通便捷。

包茂高速、青银高速,国道307和省道204、206纵横交错,乡村道路四通八达,距某、机场130公里,距机场280公里,在建的太中(银)铁路横跨东西,大大缩短了某与世界的距离,成为承接东西、连贯南北的交通枢纽。

某县矿产资源丰富,天然气探明储量为3200亿立方米,属世界级大气田,石油储量在1亿吨以上。

天然气、石油进入到开发利用阶段。

煤炭预测储量200亿吨,岩盐预测储量2000亿吨,高岭土等矿产资源储量可观,水、土地等资源十分丰富,开发前景广阔。

某县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交融,浓郁的黄土风情与独特的草原文化浑然一体,“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的自然景观闻名于世,丰硕的治沙成果享誉全球。

气势宏大的统万城遗址和逶迤绵延的秦、明古长城,展示着某灿烂的古代文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小河、天赐湾、青阳岔等地的革命旧居,以其神奇和淳朴载入中国革命的红色史册。

二、某县经济发展状况

2008年某县生产总值达到254.03亿元,是2003年的近7倍,同比增长27.8%,经济总量、增速均处于全市第二位。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58亿元,增长8.4%;第二产业增加值229.7亿元,增长28.3%;第三产业增加值15.75亿元,增长28.6%。

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4:

90.4:

6.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6%、91.9%、7.5%。

非公经济增加值达到13.51亿元,增加47.8%。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首次突破8万元大关,达到82950元,比上年增加15770元。

?

2005年以来,某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一直稳居全省第二位,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第二位,09年跨入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第93位,西部经济百强县第6位,第三届“中国全面小康成长型百佳县”中西部第七位,是某市唯一的县份。

三、某县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某县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区域布局、点面结合,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高产竞赛、典型示,板块推进、重点突破”的方针,围绕“菜、畜、薯”三大主导产业,按照“粮食安全稳农、现代科技促农、特色产业富农、产业经营推农、农村沼气兴农、标准生产强农”的工作思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不断强化“树旗帜、建样板、重激励、创机制、强领导”五大措施,实现了某县农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2009年某县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120万亩,其中粮食作物95.8万亩、较上年增长10.8%;粮、经、饲比例为64:

24:

12,粮、经、饲三元结构初步形成。

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初具规模。

全县建成蔬菜生产基地12.4万亩,其中设施农业3万亩。

建成马铃薯生产基地45.2万亩,其中推广优质马铃薯38.4万亩,地膜夏马铃薯10.2万亩。

建成玉米生产基地34.2万亩,其中地膜玉米22.2万亩,小杂粮生产基地16.4万亩。

建成2个批发市场、3个蔬菜制冷气调库、5个种薯储藏库。

建成某中部马铃薯高产示带,成功承办了2009年中国马铃薯年会现场观摩会。

全力打造了伙场日光温室、黄家峁拱棚、伙场大田蔬菜、高乃则和庙畔马铃薯、海则滩玉米、银湾小杂粮等典型示点,带动了全县农业快速发展。

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031元,较上年增长24.3%。

第二章某县区域经济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Strength)

(一)自然资源丰富

某县土地广阔,开发潜力大。

全县农用耕地总面积为168万亩,农民人均6.4亩,人均水地1亩,土地保水保肥性能较好,易于耕种,具备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基本条件;某气候独特,雨热同季,光照充足,热值高,年均日照2768小时,光和效率高,年均气温7.8℃,平均海拔1400米左右,昼夜温差高达12-14℃,温变曲线与蔬菜、马铃薯等农作物的生物学特性相吻合,奠定了农作物优质高产的气候学基础;某现阶段水资源相对丰富,县境有芦河、河等六大河流,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3.53亿立方米,可利用总量为2.18亿立方米,完全可以满足农业生产用水的需求;某生态环境良好,全县林草保存面积345万亩,林草覆盖率为45.2%,是陕北唯一一个基本不向黄河输入泥沙的县域;某县工业污染轻,特色产品品质有保证,有利于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的生产和发展;某矿产资源丰富。

天然气探明储量为4097亿立方米,控制储量3200亿立万米,石油储量逾1亿吨,煤层储量达200亿吨,岩盐储量在1500-200亿吨,高岭土总储量18万立万米。

(二)特色农业产业优势明显

基于某县自然资源优势和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菜、畜、薯”三大特色主导产业优势突出,产品品质明显高于全国其它地区。

近年来,某县设施大棚蔬菜产业发展迅猛,东坑镇、红墩界镇“万亩万元田”蔬菜示基地有力地带动全县经济发展。

2009年,全县建成蔬菜生产基地12.4万亩,其中设施农业3万亩。

建成马铃薯生产基地45.2万亩,其中推广优质马铃薯38.4万亩,地膜夏马铃薯10.2万亩。

建成2个批发市场、3个蔬菜制冷气调库、5个种薯储藏库。

成功承办了2009年中国马铃薯年会现场观摩会。

某县是马铃薯的最佳优生区。

2009年,“万亩无公害马铃薯生产基地”和“专用马铃薯生产基地”已经初见成效,良种马铃薯种植面积突破38万亩,商品化率达到76%以上;全力打造了伙场日光温室、黄家峁拱棚、伙场大田蔬菜、高海则和庙畔马铃薯等典型示点,带动了全县农业快速发展。

现代畜牧业经济效益显著,畜牧业实现产值7.7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畜牧业收入占40%。

全县羊子饲养量达到156.5万只,生产羊绒毛802.53吨;生猪饲养量达到48.6万头;存栏大牲畜2.17万头;家禽69.8万只;农副产品加工业已经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县政府重点扶持中北集团600万只肉羊深加工、小桥畔“宝康”乳业加工、新田源马铃薯淀粉加工、新潮皮毛加工厂、东坑镇和红墩界镇蔬菜脱水加工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基本实现了基地、企业、市场的有机,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建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区位优势无可替代

某区位优势明显,是青银、包茂两条高速公路的交汇点。

太中(银)铁路穿越县城,县域路网完善,全县高速公路总里程达181公里,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784公里,早在2002年就实现了“乡乡通油路”,全县路网已高出全省平均水平,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战略地位突出,已成为我国西部交通运输的重要枢纽。

(四)地方财政收入强势增长

近年来,地处“三边”高原的某县强劲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三化”步伐,超速发展县域经济。

2008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254.03亿元,财政总收入2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9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50元。

2009年,某县财政总收入达40.77亿元,比上年翻了一番;其中县级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0亿元,较上年大增60%。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较上年多收1181元,增长了24.4%,达到6031元。

(五)劳动力成本低廉

从劳动力方面来看,在省十强县中倒数第四,南部山区80%的农村劳动力都外出务工。

某县丰富低廉的劳动力对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承接产业转移具有一定的优势。

二、劣势分析(Weakness)

(一)产业结构单一,对石油产业的依赖度过高

石油开采加工是某县的支柱产业,产业结构较为单一。

在工业经济中,过多依赖自然资源,属于不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产业。

资源产业对地区经济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但对于地方生态环境和产业的良性发展会带来破坏性的影响。

2008年,某三次产业之比为3.3:

90.4:

6.3,第二产业的数值显示某高度依赖能源化工业,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对县域总体经济发展构成较大风险。

2008某市12县区主要经济指标显示,某县生产总值254.03亿元,但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

表现在三次产业结构上,二产占GDP总量的90%以上,一产、三产仅占10%左右;在所有制结构上,民营经济比重很小,2009年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30.3亿元,仅占GDP总量的15.1%。

此外,从新的增长点看,近两年油气产量进入稳产期,油气煤盐化工等产业还处于建设阶段,缺乏支撑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增长极。

(二)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

某县耕地质量总体较低。

全县耕地总面积虽有168万亩,但耕地以丘陵、山地为主,质量多在八、九级以下国家分类为十级,其中平均亩产量在200公斤以下的低产田就占耕地总面积的80%以上;生态环境脆弱。

某地处黄土高原和陆漠淤区,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导致耕地肥力逐渐下降。

农村水源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给农产品质量安全造成威胁。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

全县旱涝保收的水浇地只有20万亩左右,旱地水利灌溉设施条件较差,靠天吃饭的状况依然没有得到彻底改变。

旱、冻、雹、洪、风等自然灾害常年发生面积达2万亩次。

重大疫病和虫害的监测预警体系不健全,监测手段落后,防治基础设施薄弱,应急防控能力差。

生物灾害频繁,农作物病虫害常年发生,粮食收成受损。

(三)农业产业规模小、效益低

某县是马铃薯的最佳优生区,但种植规模远远小于定边县。

虽然单位亩产量5136公斤,但种植面积不足;玉米单位产量1234.3公斤,但是种植规模有限。

原生优质品种的甘草、枸杞、山杏杂果以及小杂粮规模更小,产业效益十分有限。

农产品加工业盈利率低,原料供应不足,也是制约加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人才、技术短缺,机制不活

某县科技和营销管理类高级人才匮乏。

2006年,全县从事科研技术服务业的只有44人。

人才资源的短缺直接影响了科技对某县经济的贡献率。

机制不活也是制约某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机遇分析(Opportunity)

(一)良好的政策环境

根据某市和某县经济社会“十一五”发展规划(2006-2010年),将建立工业和农业产业园区列为“十一五”期间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战略措施之一。

某县委县政府也把“某现代农业产业化园区”建设列入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

近年来,某县政府按照“多予、少取、放活”和“两减免、三补贴”的方针,实施了“防风固沙、治水改土、优良品种、种草养畜、基础设施、民居建筑、沼气能源”等七大工程,使农民种养殖积极性大幅度提高。

某已经确立并将长期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城镇带动、产业富民、旅游文化引领”5大战略,全力推进“三个基地,一个中心”建设;规划了“将某打造成陕北第三大城市”的宏伟蓝图,为某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有机农业起步良好

某县远离工业生产区,土地广阔,水资源丰富,地域变化明显,为发展有机农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

全县已经认定无公害马铃薯、蔬菜、小杂粮生产基地10.5万亩;红墩界镇5000亩辣椒、新田源集团的荞麦淀粉通过国家有机食品认证;某马铃薯通过农业部地理标志产品认定;席麻湾乡马铃薯、尔德井辣椒分别注册了“统万牌”和“万丰泉”商标,远销、、、、和上海等大城市;某辣椒、洋葱、红萝卜、虎台蒜、龙洲葱等蔬菜被等地客商视为珍品。

某龙洲小米色泽金黄、颗粒均匀、营养丰富享誉陕北;某荞麦因其品质优、无污染而成为出口创汇产品。

2007年第十届国际荞麦会议及某首届国际荞麦节认定某县为荞麦、豌豆、芸豆优势生产区,认定某荞麦、苦荞、草豌豆、红芸豆为名优小杂粮品种。

(三)全县上下谋求发展的决心大、劲头足

近年来,某在油气资源开发带动下,县域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县委,县政府面对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各种自然灾害的挑战,始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以奋发有为,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规划大思路、谋求大发展、争取大跨越,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四、威胁分析(Threats)

(一)来自周边县区产业竞争的威胁

与周边县市比较,某县农业产业在基础设施、产业构成、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农产品商贸物流,东有榆阳区农产品商贸中心,西有功能不断提高、品牌效应开始凸显、号称西北最大的中卫农产品交易市场,对某县尚未形成规模的农业产业发展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二)区域其它产业威胁

农业产业属于弱势产业,成长能力差,优势产品生产基地培植慢,农产品初加工业盈利水平低,品牌和市场开拓需要时间和空间,与强大的能源化工产业相比,农业产业不易受到投资者的追捧,急需政府进行政策扶持,大力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战略,促进农业产业快速稳健发展。

(三)产业部协调能力威胁

某县农业产业在生产、加工及销售等环节都存在明显失调的现象。

生产方面虽有优质的马铃薯原料和大规模产量,但是加工企业却收购不到原料、加工能力不能满足,给农户和企业都带来了很大损失;在蔬菜旺销季节,由于营销体系不健全,蔬菜质优价廉,很容易挫伤农户发展大棚蔬菜的积极性。

某县在发展生产规模的同时,急需建立健全产业发展保障体系,促进生产、加工、营销协调发展。

第三章“某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规划的

指导思想和原则

规划背景

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做出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明确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和战略举措,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

当前国际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农业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正面临新的局面,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对不少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矛盾突出。

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容。

根据当前城乡发展面临的新情况,《决定》作出了我国3个“进入”的基本判断:

一是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二是进入了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三是进入了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

在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战略任务;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必须坚持的基本方向;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始发站的根本要求。

三个“作为”就是指导“三农”工作的总体思路。

在这一思路指导下,《决定》提出了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

这以“农村体制改革、现代农业建设、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容的宏伟蓝图,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决定》指明了建设现代农业,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

要求“要明确目标、制定规划、加大投入,集中力量办好关系全局、影响长远的大事。

某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创新发展思路,早在两年前就积极探索走发展现代农业的新路子,把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主抓手,与《决定》思路高度一致。

2008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4.9亿元,同比增长38.4%。

被评为某市农业工作综合考评第一名,畜牧业产值增长第一名,畜禽良种推广等多项考评第一名,取得了显著成效。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某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更加坚定了某在今后“城乡统筹发展”中全力以赴发展现代农业的信心,将会有力地推进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十一五”以来,某县全面实施园区建设战略,积极构筑产业经济发展平台,依据新型工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加快以“某能源化工综合利用产业园区为主体,以‘某中小企业创业园区’和‘某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园区建设,按照“五个一体化”和“产业集群、企业集聚”的现代工业聚群形式运作模式,积极为新型工农业联动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

在当前国际国经济形势正在发生广泛、深刻而又剧烈变化的大背景下,某县依托资源,立足现有基础,发挥比较优势,以某现代特色农业为基础,在东坑镇建设“某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做大做强某现代农业产业,对某县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扎扎实实地把《决定》部署转化为实际行动,实现某跨越式发展,夺取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指导思想

贯彻执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07年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推动某县走现代农业化道路,实现某农业“由小到大,由大到强,由强到精”的转变。

促进某农业产业升级,支持涉农大企业集团的发展,提高某涉农企业集中度,发展循环经济。

以产业集群方式,优化各种公共资源和产业要素资源配置,合理安排空间发展时序,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不断提高区域经济活力,形成有某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经济板块”,把“某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成为助推某“龙腾”战略的新引擎,打造陕甘宁蒙晋五省(区)现代农业物流中心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

规划依据

1、《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3、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的意见》;

4、《省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5、《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实施意见;

6、《某县“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7.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规划原则

依据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发展理念,按照“产业发展、规划先行、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和坚持“以人为本、市场导向、质量安全、科技创新、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行科学规划、有序发展,走一条具有某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实现某县社会经济健康、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把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作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通过农产品加工业的带动,建设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原料基地,形成加工企业与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联接机制,使农民分享到加工环节利益。

?

  2.坚持市场导向原则。

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行业的整体效益;通过研究、开发一批名牌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通过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优势企业和主导产业,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

  3.坚持质量安全原则。

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加工标准体系,建立“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体系。

严格执行农产品(食品)卫生标准和产品标准,大力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确保农产品加工的质量安全。

?

  4.坚持科技创新原则。

整合科技资源,加强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加大技术集成和原始创新,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全力打造一批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基地和产业化示基地。

5.坚持因地制宜原则。

充分发挥政策、资源、经济、和市场优势,依托优势农产品,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逐步形成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相协调的现代农业产业县,实现农产品加工与原料基地的有机结合,将资源优势、区位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

  6.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发展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农产品加工业,原料基地建设必须服从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农产品加工的过程要重视清洁生产和循环利用,加强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节能降耗,减少环境污染,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规划期限

根据国家、省、某市对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及发展规划,充分考虑某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基本条件,按照循序渐进、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和某县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发展规划相衔接。

本次规划期限为:

2008~2020年。

第四章我国现代农业产业

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发展现状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新课题,党中央在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任务时强调:

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由于现代农业产业经营形式顺应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在目前已呈现出令人振奋的发展趋势。

首先,农业产业化在其组织形式上向着实体化的方向发展。

实体型经营组织在开展经济活动中,实行有偿服务,形成了自身补偿的有效机制,使经营组织者有能力改进经营设施,增强组织经营功能,确保经营组织的不断发展、完善和壮大。

这种经营组织的实体化,体现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趋势和去向。

其次,在经营围上,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一是单一生产环节上的联合经营向某一生产项目的全程经营转化;二是由以种植业为主要经营围,向林、牧、副、渔各业的综合经营方面发展;三是由生产领域的经营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远程网络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