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78665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74.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

《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

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一、本大题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感喟/匮乏   吝啬/褪色   遒劲/集腋成裘

B.漂白/漂洗   角色/角斗   屏除/屏气凝神

C.祈祷/颀长   梦魇/笑靥   歆羡/万马齐喑

D.拮据/狡黠   隔阂/弹劾   洗濯/擢发难数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件事对我无异于晴空霹雳,如同一块珍藏多年价值连城的璧玉,顷刻间变成一块一文不名的瓦片。

B.这所学校向家长发了一封关于收取学费的公开信,既言“切实减轻群众负担”,可实际收费额却步步攀升。

首鼠两端,堪称奇文。

C.人世五年后,食品、纺织、服装、建筑、金融及其他服务业就业机会将平均增加30%;届时,熟悉世贸组织规则、适应国际竞争的外语人才、复合型人才将炙手可热。

D.舞蹈家在《梁祝》化蝶一场中,翩翩起舞,轻盈飘逸,把观众带进了飘飘欲仙的境界。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教育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总是耳提面命,摆官僚作风。

B.张老师针对班上同学良莠不齐的现状,讲课时注意分层指导。

C.当时高考制度开始恢复,曾经甚嚣尘上的“读书无用论”已宣告彻底破产,校园内弥漫着勤学苦读的气氛。

D.有的毕业生在自荐中随意制造获奖情况,明明只获得班级奖励却写成学校的或更高级的,有的推荐表则更是空穴来风。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环境保护是社会公共事业,政府要运用法律、经济等手段加大环保工作的力度,动员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其中。

B.普希金一生历尽磨难,他追求真善美的自由天性,他所处的沙皇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和他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C.以生漆为底层的彩陶的保护是世界性难题,如何将秦俑艳丽的彩绘保存下来,目前已成为文物工作的当务之急。

D.皮肤顽癣被医学界称为“不死的瘟神”,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使患者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及精神上的折磨。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据了解,我市移动电话部门针对春节期间手机短信密集发送,对今年发送量进行了预测,并事先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B.为方便广大学生及家长了解国家教育收费政策,接受广大群众对教育乱收费问题的投诉或举报,教育部日前开通了教育乱收费举报电话。

C.记者日前通过调查发现,中国人不爱喝牛奶的原因主要是人们的饮食习惯还没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相应改善所致。

D.央行负责人表示,可以通过保持存款利率不变而增加贷款利率的方法来缓解外汇储备增长过快而带来的升值负担。

6.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正如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一样,动物和人都是有情绪与情感的

②在论述人类的艺术时,人们常说艺术是发展、继承和创新的

③而人类的艺术就起源于人类对情绪与情感作用的认识与需要

④艺术是用来表现人的情绪与对某种事物的情感

⑤然而,如果我们把人类的艺术看作一个整体,人类的艺术不是上帝的作品,而是从动物的“艺术”进化而来

⑥这是艺术的一般功能,同时这也是艺术具有其他各种功能的基础

A、④①⑤③⑥②B、①⑤④⑥②③C、④⑥②⑤①③D、①④③⑤②⑥

二.本大题7小题,共3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景公过晏子曰:

“子宫小近市,请徙子家豫章之圃。

”晏子再拜而辞曰:

“且婴家贫,待市食而朝暮趋之,不可以远。

”景公笑曰:

“子家习市,识贵贱乎?

”是时景公繁于刑,晏子对曰:

“踊①贵而屦②贱。

”景公曰:

“何故?

”对曰:

“刑多也。

”景公造然变色曰:

“寡人其暴乎!

”于是损刑五。

或曰:

晏子之贵踊,非其诚也,欲便辞以止多刑也。

此不察治之患也。

夫刑当无多,不当无少。

无以不当闻,而以太多说,无术之患也。

败军之诛以千百数,犹且不止;即治乱之刑如恐不胜,而奸尚不尽。

今晏子不察其当否,而以太多为说,不亦妄乎!

夫惜草茅者耗禾穗,惠盗贼者伤良民。

今缓刑罚行宽惠,是利奸邪而害善人也。

此非所以为治也。

齐桓公饮酒醉,遗其冠,耻之,三日不朝。

管仲曰:

“此非有国之耻也,公胡不雪之以政?

”公曰:

“善。

”因发仓囷赐贫穷,论囹圄出薄罪。

处三日而民歌之曰:

“公乎,公乎,胡不复遗其冠乎!

或曰:

发囷仓而赐贫穷者,是赏无功也;论囹圄而出薄罪者,是不诛过也。

夫赏无功则民偷幸而望于上,不诛过则民不惩而易为非。

此乱之本也,安可以雪耻哉!

昔者文王侵孟、克莒、举酆,三举事而纣恶之。

文王乃惧,请入洛西之地、赤壤之国,方千里,以解炮烙之刑。

天下皆说。

仲尼闻之曰:

“仁哉文王!

轻千里之国而请解炮烙之刑。

智哉文王!

出千里之地而得天下之心。

或曰:

仲尼以文王为智也,不亦过乎!

夫智者知祸难之地而辟之者也,是以身不及于患也。

纣以其大得人心而恶之,己又轻地以收人心,是重见疑也。

固其所以桎梏囚于羑里也。

(节选自《韩非子·难二》,有删改)

[注]①踊:

古代受过刖刑的人穿的鞋子。

②屦:

用麻、葛等制成的单底鞋。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晏子再拜而辞         辞:

谢绝

B.治乱之刑如恐不胜胜:

全,尽

C.夫赏无功则民偷幸而望于上幸:

侥幸

D.夫智者知祸难之地而辟之者也辟:

开辟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韩非子法制思想的一组是(  )

①是时景公繁于刑

②夫刑当无多,不当无少

③今缓刑罚行宽惠,是利奸邪而害善人也

④公胡不雪之以政

⑤论囹圄而出薄罪者,是不诛过也

⑥仲尼以文王为智也,不亦过乎

A.②③⑤    B.①③⑥C.①②④D.④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晏婴跟景公说刖鞋昂贵,景公意识到自己用刑太多,就减少了五种刑法。

韩非子认为晏婴是借巧妙的言辞来劝谏景公。

B.齐桓公开仓放粮,赈济贫民;又审核狱案,释放罪行较轻的囚犯。

几天后百姓纷纷唱起了赞歌:

公平啊,公平啊!

C.韩非子认为治理国家要用法,赏罚分明,该治罪的要治罪;否则老百姓就容易做坏事,社会就要陷入混乱。

D.孔子认为文王献出方圆千里的土地,请求纣王解除炮烙之刑,从而得到天下人的心,是个仁慈的人、聪明的人。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7分)

(1)今晏子不察其当否,而以太多为说,不亦妄乎!

(3分)

 

(2)纣以其大得人心而恶之,己又轻地以收人心,是重见疑也。

(4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8分)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注]①商风:

秋风。

②怆悢(liàng):

悲伤。

(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

(3分)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请作简要分析。

(5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的部分(每空1分,共10分)

(1),穷岛屿之萦回。

桂殿兰宫,。

(王勃《秋日登洪府藤王阁饯别序》)

(2)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杜甫《登岳阳楼》)

(3)西当太白有鸟道,。

地崩山摧壮士死,。

(李白《蜀道难》)

(4)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

(白居易《琵琶行》)

(5)故木受绳则直。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5题。

(共9分)

郑和之谜与李约瑟难题

①也许你没有仔细读过李约瑟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但书中提到的一个问题,你却肯定听说过:

为什么近代科学诞生在欧洲,而不是出自于此前科学技术一直领先的中国?

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难题”。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停滞不前的现象大约始于15世纪,也正是在那个时期,还有一个让今天的学者困惑的事件——郑和之谜。

②600年前,明朝航海家郑和曾率领着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庞大的船队,在“洪涛接天,巨浪如山”的茫茫大海中“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显示出中国强大的远航能力。

但郑和在七下西洋,遍访亚非30多个国家,将中国古代航海事业推向顶峰后却戛然而止。

正如后来的东非人所说,“大明船队像一片云一样飘过来,又像一片云一样消失了”。

而大约一个世纪之后,西方的航海家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达·伽马首先绕过好望角,打通了欧洲通往东方的航路;麦哲伦第一个完成了环球航行……欧洲的航海热潮接踵而至,一浪高过一浪。

③毋庸置疑,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罕见的壮举。

它增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的交流,大大提高了中国在海外诸国的声望。

特别是,郑和的出使远航是和平目的的,没有征讨和杀伐;而哥伦布等人把掠夺、殖民和屠杀带给了沿途人民。

在这一方面,和郑和相比,实有天壤之别。

④哥伦布等人的航海不仅在时间上要比郑和晚了几十到上百年不等,而且航程、船舶数量及吨位,都远不及郑和船队。

但为什么郑和却没有像哥伦布等人那样,对世界历史和文明的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

为什么更早的郑和宝船却没有把中国较欧洲更早地“载入”工业文明?

为什么郑和之后没有郑和,而哥伦布之后有无数哥伦布呢?

 ⑤郑和之谜和李约瑟难题有显而易见的共同之处,为什么在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这样两件如此相像的事情?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明朝强势的封建秩序下,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得不到正常的发展,因而中国传统科学技术和传统航海事业均缺乏新兴社会力量带来的创新活力,缺乏深刻的社会动力,特别是来自经济方面的动力。

⑥明代已经产生了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自发过渡的种种迹象,但明朝统治者为了稳固其封建统治基础,强化了“重农抑商”的政策,因为商业的平等、互利、自主等特点与封建制度的人身依附关系和等级秩序是互相冲突的。

活跃的航海贸易自然会带来商品交换的活跃,这是为封建统治秩序所忌讳的。

⑦再反观同一时期的欧洲。

哥伦布曾经说,“黄金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东西!

谁有了它,谁就可以把灵魂送上天堂”,这就是当时欧洲人的心理写照。

新兴的资产阶级更是希望通过航海获得更多的原始积累,当时欧洲的航海行为整体而言是被一种内在的经济力量所推动的行为。

⑧因此,可以推测,即便郑和早在哥伦布之前就到过美洲,早在麦哲伦之前就实现了环球航行,世界格局也不会有什么变化。

因为,郑和船队与哥伦布船队的最大区别不在于规模与航程,而在于:

一个是曾经强大的结果,一个是开始强大的起因。

⑨此后的闭关自守,不仅让中国的航海事业走向衰落,还让很多人误以为中国是一个缺乏海洋文化的国家。

黑格尔曾在《历史哲学》一书中说,“中国……占有耕地的人民闭关自守,并没有分享海洋所赋予的文明,他们的航海——不管这种航海发展到什么程度——都没有影响他们的文化”。

⑩李约瑟难题能引起众多中国学者和普通民众的持续兴趣,其原因早已超出了单纯的学术范畴,它更激发出的民族骄傲感和责任感。

这也正是今天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讨论郑和之谜,在中国受到空前关注的原因所在。

(选自《生命世界》,2005年7期,有删改)

注:

中国古代航海事业的衰落以1433年郑和下西洋活动被罢停为标志、中国古代科技停滞不前通常公认发生在明末清初。

14.根据文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

A.郑和船队不但将中国古代航海事业推向顶峰,而且也如哥伦布等西方船队一样,曾对世界文明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B.哥伦布等船队把掠夺、殖民和屠杀带给沿途人民,因此在世界文明进程的深远影响方面,哥伦布等远远不如郑和。

C.欧洲的航海行为之所以能够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根本原因是其社会内部有一种新兴的经济力量作动力。

D.虽然由于闭关自守政策导致中国的航海业走向衰落,但我们不能因此否认中国古代曾有过领先于世界的海洋文化。

E.文章以“郑和之迷”警示国人:

我们有责任还历史的真实,而不应在编造的“辉煌”中自我陶醉,无视落后的事实。

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