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崇明县高三一模化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86433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66.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崇明县高三一模化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届崇明县高三一模化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届崇明县高三一模化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届崇明县高三一模化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届崇明县高三一模化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崇明县高三一模化学.docx

《届崇明县高三一模化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崇明县高三一模化学.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崇明县高三一模化学.docx

届崇明县高三一模化学

崇明县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三化学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Na-23Cl-35.5Ca-40Mn-55Fe-56Cu-64Ba-137

第I卷(共6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联合国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主题为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

下列叙述中

不能体现这一主题的是(  )

A.合成光纤,让通讯更快捷B.合成药物,让人类更健康

C.环保涂料,让环境更宜居D.聚烯饭盒,让生活更便捷

2、下列表示氮原子或氮分子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

A.氮分子的电子式:

B.氮原子电子排布式:

1s22s22p5

C.氮分子的结构式:

D.氮原子最外层电子轨道表示式:

3、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

A.SiCl4B.H2OC.BF3D.PCl5

4、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摩尔”和“摩尔质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物质的摩尔质量等于其相对分子(原子)质量

B.物质的量是一个基本的物理量,单位是摩尔

C.0.12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为阿佛加德常数

D.1mol任何物质中都含有阿佛加德常数个原子

5、化工生产要遵守三原则:

充分利用原料、充分利用能量、保护环境。

下列不符合以上某原则的是(  )

A.煅烧硫铁矿使用沸腾炉B.制盐酸时将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C.制硫酸时使用热交换器D.合成氨时氮气和氢气循环使用

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6、在常温下,纯水中存在电离平衡H2O

H

+OH

,如要使水的电离程度增大,并使溶液的pH减小,应加入的物质是(  )

A.Al2(SO4)3B.NaHSO4C.Na2CO3D.HCl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磷分子呈正四面体,键角

,1mol白磷含共价键6mol

B.臭氧分子呈直线型,等质量的臭氧和氧气所含的氧原子数相同

C.S8是分子晶体,8个硫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摩尔质量为256g

D.石墨晶体呈层状结构,每个碳原子只有3个价电子形成共价键

8、下图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b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B.a电极的材料为金属铁

C.溶液A为电解后的稀氯化钠残液

D.溶液B为NaCl、NaClO的混合液

9、实验室里运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并符合环保的是(  )

A

B

C

D

除去氯气中的杂质

制取84消毒液(NaClO)

检验二氧化硫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

吸收氯化氢尾气

10、在硫酸酸化的碘化钾溶液里加入过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不久就有无色小气泡从溶液中逸出,

且溶液呈棕色,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溶液里滴入淀粉溶液后显蓝色

B.反应时还有H2O2分解为H2O和O2

C.离子方程式为:

H2O2+2I

+2H

→I2+2H2O

D.离子方程式为:

H2O2+2I

→I2+O2↑+2H

11、曾引起台湾地区食品安全轩然大波的塑化剂的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24H38O4

B.该物质属于酯类,不溶于水

C.该物质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D.该物质发生水解反应,其生成的醇只有一种

12、氯酸钾和亚硫酸氢钠起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l

和SO

的速率如下图所示。

关于该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氯酸根的氧化性强于硫酸根

B.该反应的速率可能与氢离子浓度有关

C.反应后阶段速率变慢是因为氯酸钾和亚硫酸氢钠浓度越来越小

D.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lO

+3HSO

+3OH

→3SO

+Cl

+3H2O

13、化学中常借助曲线图来表示某种变化过程,如有人分别画出了下列的四个曲线图:

有关下列曲线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图①可以表示对某化学平衡体系改变温度后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

B.曲线图②可以表示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的硫酸溶液时pH变化

C.曲线图③可以表示向一定量的氯化铝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的产生沉淀

的物质的量变化

D.曲线图④可以表示所有的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

14、最近我国学者发现,以精CuFeS2矿为原料在沸腾炉中和O2(空气)反应,生成物冷却后经

溶解、除铁、结晶,得到CuSO4·5H2O.实验结果如下:

沸腾炉炉度/℃

560

580

600

620

640

660

生成物

水溶性Cu%

90.12

91.24

93.50

92.38

89.96

84.23

酸溶性Cu%

92.00

93.60

97.08

97.82

98.16

98.19

酸溶性Fe%

8.56

6.72

3.46

2.78

2.37

2.28

下列关于这一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应中有二氧化硫生成

B.产物中铜元素主要以氧化物形式存在

C.随温度升高,铁的氧化物在酸中的溶解度降低

D.温度高于600~620℃生成物中水溶性Cu(%)下降的原因是水溶性铜分解所致

15、下列各组物质仅用蒸馏水不能鉴别出的是(  )

A.苯、酒精、硝基苯B.氧化铜、二氧化锰、活性碳

C.食盐、烧碱、硝酸铵D.蔗糖、硫酸铜粉末、碳酸钙粉末

16、根据有关的概念,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活泼性一定越强

B.分子晶体中分子间的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

C.离子晶体发生状态变化时,一定会破坏离子键

D.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的酸,一定就是二元酸

17、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H4+、Ba2+、Mg2+、H+、OH-、Cl-、HCO3-、SO42-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

已知:

①将甲溶液分别与其它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②0.1mol/L乙溶液中c(H+)>0.1mol/L;③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甲溶液含有Ba2+B、乙溶液含有SO42-C、丙溶液含有NH4+D、丁溶液含有HCO3-

三、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

18、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室温下,1molSO3含有的分子数为NA个

B.0.1molAl

离子含有核外电子数为NA个

C.1molCl2与1molFe反应,转移电子为3NA个

D.标准状况下2.24L己烷含有分子数目为0.1NA个

19、室温时,将浓度和体积分别为c1、V1的盐酸溶液和c2、V2的氨水溶液相混合,下列关于该混合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pH<7时,则一定是c1V1=c2V2

B.该混合液中,c(NH4+)+c(H+)=c(Cl-)+c(OH-)

C.当pH=7时,若V1=V2,则一定是c2>c1

D.若V1=V2,c1=c2,则c(Cl-)>c(NH4+)>c(H+)>c(OH-)

20、下列各组混合物,其总的物质的量均为amol,组内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以任意比混合,完全燃烧时消耗O2的量不变的是(  )

A.乙炔、乙醛、乙二醇B.乙烯、乙酸、葡萄糖

C.乙烯、丁烯、环已烷D.乙烯、乙醇、丙烯酸

2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在硫氢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溶液:

S2-+2H+→H2S↑

B.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镁粉中的铝粉:

2Al+2OH-→AlO2-+H2↑

C.向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钙溶液:

2HCO3-+Ca2++2OH-→CaCO3↓+CO32-+2H2O

D.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

2AlO2-+CO2+3H2O→2Al(OH)3↓+CO32-

22、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mL,平均分成两份。

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9.6g。

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下列分析或结果错误的是(  )

A.原混合酸中HNO3的物质的量为0.8mol

B.OA段产生的是NO,AB段的反应为

Fe+2Fe3+→3Fe2+,BC段产生氢气

C.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

D.H2SO4的物质的浓度为5mol·L-1

四、(本题共8分)

NaNO2有像食盐一样的外观和咸味,它可将正常的血红蛋白变为高铁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由二价变为三价,失去携氧能力,美蓝是亚硝酸盐中毒的有效解毒剂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解毒剂美蓝应该具有氧化性B、中毒时亚硝酸盐发生氧化反应

C、解毒时高铁血红蛋白被还原D、中毒过程中血红蛋白显氧化性

24、已知NaNO2能发生如下反应:

  NaNO2+HI→NO+I2+NaI+H2O

从上述反应推知  。

A、氧化性:

I2>NaNO2B、氧化性:

NaNO2>HI

C、还原性:

HI>NOD、还原性:

I2>HI

当有0.75molHI被氧化时,在标准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是_______L。

25、根据上述反应可用试纸和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实验,鉴别NaNO2和NaCl,现供选用的物质有①白酒、②碘化钾淀粉试纸、③淀粉、④白糖、⑤食醋,进行本实验时,可以选用的物质至少有   (填序号)。

26、某工厂的废液中含有2%~5%的NaNO2直接排放会造成污染,下列试剂中①NaCl、②NH4Cl、③HNO3、④浓H2SO4,能使NaNO2转化为N2的是 (填序号)。

五、(本题共10分)

如图是氨基乙酸的球棍模型(图中的“棍”可能是单键,也可能是双键),该分子由四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它们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是:

X>Y>Z>W。

27、在上图的模型中,处表示的是双键(填A、B、C、D);

Z的核外共有种不同能量的电子,有个未成对电子。

X形成的单质晶体可能为。

a.离子晶体b.分子晶体c.原子晶体d.金属晶体

28、Y与W可形成YW5的化合物,有关该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离子化合物,固态时是离子晶体B、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显碱性

C、投入少量水中,有两种气体产生D、YW5中Y的化合价为-5价

29、下列可以验证Y与Z两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强弱的实验事实是  。

A、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B、比较这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C、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D、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

30、X、Y、Z、W四种元素组成的某无机盐,既可与盐酸反应,又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其化学式为      ,在这四种元素中,一种元素的单质在加热时能够与另外三种元素组成的具有强氧化性的化合物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六、(本题共6分)

研究NO2、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