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报告法在阅读策略研究中的应用.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86161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语报告法在阅读策略研究中的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口语报告法在阅读策略研究中的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口语报告法在阅读策略研究中的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口语报告法在阅读策略研究中的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口语报告法在阅读策略研究中的应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口语报告法在阅读策略研究中的应用.docx

《口语报告法在阅读策略研究中的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语报告法在阅读策略研究中的应用.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口语报告法在阅读策略研究中的应用.docx

口语报告法在阅读策略研究中的应用

口语报告法在阅读策略研究中的应用

Ξ

陈英和ΞΞ 王治国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100875

摘 要 口语报告法是阅读策略研究的重要方法。

本文阐述了口语报告法,特别是出声思维在阅读策略研究中的应用,同时也讨论了使用口语报告法进行阅读策略研究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口语报告 阅读策略 出声思维

1 引言

  阅读和理解书面文字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必不

可少的能力,是学校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关注的热点问题。

阅读研究始于20世纪初期,但是20世纪中期以前的阅读研究很少,阅读也没有成为一个真正的研究领域。

在20世纪中期,阅读研究受到行为主义的深刻影响,研究者把阅读能力看作是可分解的技能的总和,这种观点对阅读教学产生了很大影响。

认知心理学兴起后,从7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者越来越关注阅读理解的内部过程[1]。

认知心理学研究者把阅读理解看作是问题解决的过程,从而“进入了阅读研究的新时期,在这个时期里,阅读策略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问题”[2]

阅读策略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四种:

错误分析法(miscueanalysis、填充测验法(clozetask、问卷法(questionnaire和口语报告法(verbalreport。

错误分析法是Goodman针对出声阅读(朗读研究提出的[3],他认为分析读者在出声阅读过程中的字型、语音、语义和句法错误可以推断读者的阅读理解过程。

这种研究方法最大的缺陷是假定出声阅读和默读是完全相同的认知过程。

填充测验法也是阅读策略研究的一种方法,研究者删除文章段落中的某些单词来考察读者在空白处的反应。

填充测验法对于读者的整体性理解过程并不敏感。

问卷法的优点是内容客观统一、结果容易量化且便于施测,但是阅读策略往往是情境性的,读者在不同阅读情境中会选择不同的阅读策略,使用问卷法不能准确地反映读者的阅读策略使用情况。

在阅读策略研究中,研究者使用最多的方法是口语报告法。

口语报告可以直接反映无法直接观察的主体内部认知加工过程,能够提供丰富的信息,有助于探讨个体内部的认知过程。

2 口语报告法

  口语报告法是让被试以口头言语的形式报告自己心理活动过程及行为表现的研究方法。

在使用过程中,研究者需要对被试的口头报告进行录音,然后将其转录为书面材料,再根据研究需要进行编码[4]。

许多采用口语报告法进行的研究都表明,这种研究方法适合于阅读策略的研究[5]。

2.1 口语报告的分类

在认知心理学领域,口语报告有广泛的应用。

基于信息加工理论,Ericsson和Simon认为存储在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可以被提取并以口语的形式被报告出来。

他们把口语报告分为三个不同的水平[6]。

水平1的口语报告(level1verbalization是被试报告的内部言语信息,被试只需对这些信息进行声音编码就能够以口语形式表达出来。

水平2的口语报告(level2verbalization是被试报告的短时记忆中的非言语信息,被试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言语编码和声音编码才能以口语形式表达出来。

水平3的口语报告(level3verbalization是被试对特定信息的报告,比如对自己的反应的解释。

Ericsson和Simon认为水平1和水平2的口语报告可以直接反映被试短时记忆中存储的思维序列。

已有研究也表明,虽然口语报告会放慢被试完成任务的速度,但是水平1和水平2的口语报告对于被试的思维序列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根据口语报告过程和加工过程的时间间隔,口语报告可以区分为同时性口语报告(concurrentver2balization和追述性口语报告(retrospectiveverbaliza2tion[4,7]。

如果被试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同时报告其内部的思维序列(出声思维,那么这种口语报告就是同时性口语报告;如果被试完成任务后报告其经历的内部认知过程,那么得到的就追述性口语报

ΞΞΞ通讯作者:

陈英和,女。

E2mail:

yingheche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27047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学科基地项目(02JAZJDXLX002、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

心理科学 PsychologicalScience 2006,29(6:

1303-13051303

 

告。

同时性口语报告和追述性口语报告在实施程序和数据性质方面存在差异。

追述性口语报告能够较好地保证被试认知加工过程的完整性,但是被试可能会遗忘或者扭曲这些认知过程。

同时性口语报告能够直接反映正在进行的认知过程,是没有经过被试“加工”的数据,但是被试报告自己认知活动的过程可能会干扰正在进行的认知任务。

在阅读策略研究中,同时性口语报告的应用最广泛,效果也最好。

2.2 出声思维

出声思维方法是德国心理学家Duncker(1945首先发展出来的,Newell和Simon(1972在研究问题解决时,把它当作一个重要的方法加以应用[8]。

但是Newell和Simon及其他研究者主要使用这种方法研究界定清晰的问题(象棋和数学问题,他们并没有使用这种方法对界定含糊的问题(比如阅读进行研究。

首先把Newell和Simon关于问题解决的观点和方法应用到了阅读研究的是Olshavsky[2]。

与先前阅读研究中的内省法和追述法不同,Ol2shavsky要求被试在阅读的过程中同时报告其思维过程,也就是说,读者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需要在事先确定好的位置停下来并口头报告自己的思维活动。

Olshavsky对读者的口语报告数据进行了分析并把读者的阅读策略区分为两类———问题确定策略和问题解决策略。

Olshavsky把阅读看作是问题解决过程并强调口语报告法在阅读策略研究中的作用,她的观点引起了其他研究者的关注,阅读策略开始成为阅读研究的热点问题。

Collins等(1980认为出声思维法可以用来考察熟练读者应对阅读困难的阅读策略,而这些策略正是不熟练读者需要学习的。

使用出声思维方法进行的阅读策略研究很多,Afflerbach和Pressley(1995分析了40余项出声思维研究,发现熟练读者在阅读前、阅读过程中和阅读结束后使用的阅读策略主要有:

确定阅读目标、浏览全文、激活和使用相关知识、重新阅读重要内容、确定文章的重要信息(主题句等、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意思、预测可能在下文出现的信息、根据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知识进行推理、分析文章的性质和结构、概括文章主题、对文章内容进行解释、评价文章的价值、计划和监控阅读过程并及时修正阅读行为、做笔记、做标记和使用参考资料(如字典等[9]。

目前,使用出声思维法进行的阅读策略研究仍在不断增加。

2.3 口语报告的实施程序

已有的阅读策略研究对于被试(言语能力、对口语报告任务的熟悉程度、相关的知识、与主试的关系等,阅读材料(完整性、难度、呈现方式,阅读任务(新颖性等,指导语,口语报告的转录过程以及编码表效度的描述很少[5]。

因此,很难概括出一种普遍的口语报告实施程序。

在这里仅就阅读策略研究中出声思维方法的实施程序进行探讨。

出声思维方法的实施程序可以分为两种———自发的出声思维和有提示的出声思维。

自发的出声思维指的是研究者只在读者的阅读活动出现停顿时才提示他们报告自己的思维活动。

但是,对于难度较低的阅读材料,读者进行自发出声思维所产生的口语报告非常有限。

Olshavsky(1976/1977和Guin2don(1980开始在阅读研究中使用有提示的出声思维[7]。

Olshavsky在阅读材料中做出标记,被试需要在标记处停下来报告其思维活动;Guindon则逐句呈现阅读材料,被试读完一句后停下来报告其思维活动,然后呈现下一句。

对于有提示的出声思维,Wade(1990提出了一种典型的实验程序。

按照Wade的实验程序,研究者首先要选择和改编阅读材料。

阅读材料的长短根据读者年龄和阅读能力确定;阅读材料的内容要有适当的难度,但主题应该是读者熟悉的;阅读材料要被分成14部分。

在实施出声思维程序的过程中,研究者要事先告知读者文章已被分为多个部分,每读完一部分后他都要报告自己做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

实验者要对整个过程进行录音并进行转录,同时也要记录读者的非言语行为。

最后,研究者要对结果进行分析以考察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使用的阅读策略[10]。

自发的出声思维可以尽量保持阅读理解过程的完整性,有提示的出声思维则能减少被试间误差。

为了获得丰富的口语报告,研究者在研究阅读策略时通常会选择有提示的出声思维,也有研究者同时使用自发的出声思维和有提示的出声思维[11]。

2.4 口语报告数据的编码

在阅读策略研究中,研究者需要分析读者的口语报告,制定编码表。

为了便于进行量化分析,研究者通常会把读者使用的阅读策略进行分类。

Chamot和O’Malley把阅读策略区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12]。

Jimenez等把阅读策略区分为篇章策略、交互策略和读者策略[11]。

Mokhtari和Reichard则把阅读策略分为整体阅读策略、问题解决策略和支持性策略[13]。

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Botsas和Padeliadua(2003采用的阅读策略编码体系包含123种阅读策略[14]。

这个编码体系把阅读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分为表层加工策略和深层加工策略两类,元认知策略分为计划、监视和调控策略三类。

这个编码体系非常详

1304

 心 理 科 学   

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根据编码表对口语报告进行编码是一个非常费时的工作,编码者的经验和偏见也会影响编码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因此,研究者试图使用自动或者半自动的编码程序来帮助研究者进行编码,比如PAS-Ⅰ、PAS-Ⅱ、SAPA、SHAPA和MPAS[15]。

但是这些编码程序主要用于分析结构良好问题的口语报告,目前还无法应用于阅读策略研究。

3 口语报告的效度问题

  口语报告的效度问题一直是研究者争论的重要问题,一些研究者认为口语报告是不可靠的,因为被试并不能准确地觉察其思维过程。

但是,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这种方法能够较好地反映读者的思维过程。

对于个体的内部认知过程,我们并没有其他更好的、更直接的研究方法[5]。

但是,使用口语报告法进行阅读策略研究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精心设计指导语,让被试充分理解实验程序。

如果被试误解或者对于如何报告和报告哪些内容没有充分理解,那么实验数据可能成为无效数据。

实验者应该向被试强调报告真实进行的思维过程,鼓励他们报告加工的中间过程,而不是让他们对加工过程进行解释。

第二,降低和消除额外认知负荷。

进行出声思维时,读者需要在加工的同时报告自己的认知过程,这要消耗认知资源,在正式实验前应该让被试进行一些练习。

Garner(1987则使用回放程序,把被试出声思维过程的录音或者录像记录回放给被试,让其解释当时发生的思维过程[16]。

如果进行第二语言研究,应该允许被试使用自己擅长的语言来报告[11]。

第三,减小加工过程与报告过程之间的时间间隔。

如果口头报告与认知加工过程相隔时间很长,被试可能会遗忘或者扭曲其经历过的认知加工过程。

Pritchard认为最适宜的口头报告时间是句子的结尾处,如果加工过程涉及多个句子,那么口语报告数据可能会丢失或者被污染。

此外,不要让被试在分句结束处报告其思维过程,这会干扰正在进行的加工过程。

第四,口语报告数据面临一个重要问题是,被试可能知道在特定阅读情境中应该使用哪些策略并报告了这些策略,但是实际上他并没有使用。

被试也可能会推测已经发生的加工过程并报告它们,但是这些过程可能根本就没有发生。

因此,要使用多种方法来考察被试的阅读策略。

Magliano和Graesser(1993提出了“三管齐下”的方法:

首先,由专家对读者阅读特定文章时可能发生的加工过程(阅读策略进行分析;其次,收集口语报告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第三,收集其他行为测量数据,比如阅读时间、眼动数据。

这三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