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汉族又名华夏族.docx
《第二课汉族又名华夏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课汉族又名华夏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课汉族又名华夏族
第二课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
●历史变迁
汉族又名华夏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为上古时期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的后裔,即炎黄子孙。
汉族还是一个在历史上从未中断过的、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据先秦文献的记载与夏、商、周立都范围,汉族的远古先民大体以西起陇山、东至泰山的黄河中、下游为活动地区;主要分布在这一地区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这两个类型的新石器文化,为汉族远古先民的文化遗存。
这两个文明为华夏文明圈的代表。
汉族的祖先黄帝和炎帝在中原为争夺部落联盟首领而爆发了阪泉之战,炎帝部落战败,并入黄帝部落,炎黄联盟初具雏形。
后来他们在涿鹿之战中打败了东夷集团的九黎族首领蚩尤,把联盟势力扩大至今日的山东境内。
后又以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为主体,与山东境内的部分东夷部落组成了更庞大的华夏部落联盟,华夏族源基本固定。
公元前2100~前770年黄河中下游黄帝集团的后裔先后建立了夏朝、商朝、周朝。
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华夏族又从分裂走向统一。
汉族先秦时期自称华夏,从汉朝开始又逐渐出现“汉”的自称。
因此,华夏族有了另一个名字:
汉。
但原先的称谓“华夏”并没有消失,而是与“汉”这个称谓一起使用至今。
根据复旦大学的基因研究对照历史迁移记录,汉民族的扩张主因是历史上的由北往南的人口移动。
在晋朝以前汉族主要分布于中国北方,随后因永嘉之乱等因素大举向南迁徙,南迁汉族则和与汉族基因及语言相异的中国南方原住民混居。
这历史上由北往南的大规模移动也改变了南北人口分布密度。
●文化艺术
汉族的文化丰富多彩,在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开放虚怀、兼收并蓄,形成了齐鲁、中原、燕赵、关中、巴蜀、荆楚、吴越、岭南、滇黔、闽台、松辽、徽赣等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反映了汉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彩性。
据史料记载,汉族旧称汉人是因中国的汉王朝而得名,汉朝以前称“华夏”或“诸夏”。
无论是在政治、军事、哲学、文学、史学、艺术诸方面,还是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汉族人民都创造了许多辉煌的业绩。
汉族传统服饰——唐风婚服
汉族的民族服饰是世界上历史最古老的民族服饰之一,从华夏族人文始祖“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一直延续到1644年清军入关后。
1645年,清政府下令“剃发易服”,于是汉族被迫改穿满人的服饰。
在200多年的清朝长期统治之后,满族的服装被误以为是中国汉族的服装。
中国改革开放后,少数人发起的汉服运动,他们倡导恢复汉族的传统服饰,并实行中国传统的冠礼、笄礼、射礼等传统礼仪,得到越来越多重视传统文化的人响应。
汉族传统服饰充分体现着汉民族的清新淡雅的气质和儒雅内敛的性格,同时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汉服的发展伴随着我国纺织以及刺绣等等手工艺的进步,汉服不仅仅是一个服饰体系,而且是人类艺术和汉民族精神的化身。
汉族服饰几千年来的总体风格是以清淡平易为主。
汉族古代的袍服最能体现这一风格,这种袍服的主要特点是宽袍大袖,褒衣博带,形制虽然简单,但一穿到人身上便各人各一样,神采殊异,可塑性很强。
我们虽然不能见到这种服装的千姿百态的原型,但我们还是可以从汉代的帛画和魏晋隋唐遗留下的一些人物画中窥其神貌之一二——形制简单的汉装大衣附着在不同体态的人物身上顿时具有了一种鲜活的生命力,线条柔美流畅,令人浮想联翩。
朴素平易的装束反而给他们增添了一种天然的风韵。
袍服充分体现了汉民族柔静安逸和娴雅超脱、泰然自若的民族性格,以及
平淡自然、含蓄委婉、典雅清新的审美情趣。
●风俗习惯
礼俗:
古代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古代汉族十分讲究礼节,礼俗别具一格。
在相互交往中,古代汉族对于不同的对象均有相当的礼节,分为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隶拜九种,称“九拜”。
后经发展、演变,一般最常见的有打拱、作揖和跪拜三种。
打拱,就是右手在内,左手在外,两手合抱以示敬意。
古俗男子吉拜尚左,而女子吉拜尚右,称之“纳万福”。
凶拜,即不友好的拜见礼则相反。
作揖,除拱手外,还要弯腰鞠躬。
揖有高揖和长揖之分。
高揖即双手高举,长揖除拱手高举外,还要自上而下,行鞠躬礼。
打拱和作揖往往连用,大约是古“九拜”中之“振动”演化而来。
这种礼节无尊卑上下之分,为平辈之间的常礼。
在古代汉族民间,友人相遇也往往边说“谢”,边打拱作揖相让,以示尊重。
跪拜,是汉族的一种庄重的礼节,主要包括稽首、顿首、空首等形式。
稽首是叩头至地并停顿一段时间,原是“九拜”中最恭敬的一种礼节,常作臣对君之拜。
顿拜,即头叩地,通用为下辈对上辈、下级对上级的拜礼。
空首,是手着地,拜头至手。
此外还有只屈一膝的“奇拜”,清朝时极流行
辛亥革命后,随着封建君主制度的废除,跪拜礼遂被废止,但并未绝迹,直到解放后才彻底摒弃,但民间下辈对上辈有时也偶用此礼以示敬重。
同时,打拱作揖的礼节也渐被握手礼、举手礼、注目礼、问好礼以及点头招呼所代替,但并未完全绝迹。
课后链接
汉族饮食
汉族主食以稻米、小麦为主,辅以蔬菜、肉食和豆制品。
汉族讲究并善于烹饪,有鲁菜、川菜、淮扬菜和粤菜享称为“四大菜系”,不同地区的汉族以炒、烧、煎、煮、蒸、烤和凉拌等烹饪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味。
节日
节日名称日期说明
过大年/春节阴历正月初一俗称过年,传统上从岁末除夕、新年正月初一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年时,除夕要守夜,初一要拜年。
)
清明节阳历四月五日祭祖、扫墓
端午节阴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主题:
吃粽子
七夕节阴历七月初七又称乞巧节,当日女子拜织女,以求自己心灵手巧,嫁得如意郎君;男子拜魁星,以求金榜题名,事业有成
中元节阴历七月十五又称盂兰节,俗称七月半、鬼节,有祭祀灵魂等民间习俗
中秋节阴历八月十五举家团圆节,主题:
赏月、吃月饼
重阳节阴历九月初九敬老节
腊八节阴历腊月初八喝腊八粥
小年阴历腊月廿三
汉族传统节日中西历对照表
腊月
---------------
初七:
驱傩日
初八:
腊八节
十六:
尾牙节
立春节(于立春日)
廿三:
祭灶日(小年)
除夕:
除夕夜普遍有阖家团聚吃团圆饭、喝守岁酒的习俗,许多地区家宴中都要安排鱼肴,寓意“年年有鱼”。
北方地区各家各户都要包饺子,江南各地盛行打年糕、吃年糕,分别寓意团聚安康与步步登高。
●正月
---------------
初一:
春节(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正旦、正朔)
初七:
人日节
初八:
谷日节
初九:
天日节
初十:
地日节
十五:
元宵节(上元节、灯节)
二十:
天穿节
廿五:
填仓节
春分节(于春分日)
晦日:
无
●二月
---------------
初一:
中和节(太阳生日)
初二:
春龙节(龙抬头、龙头节、社日)
十五:
花朝节(花神节、百花之神生日)
寒食节(冬至日后一百零五日,清明前一二日)
清明节(于清明日)
十九:
观音诞
●三月
---------------
初三:
上巳节(女儿节)
●四月
---------------
立夏节(于立夏日)
初八:
浴佛节(释迦牟尼诞辰)
十八:
碧霞元君节
●五月
---------------
初五:
端午节(端节、端五、端阳、重午、蒲节、天中节)
夏至节(朝节,于夏至日)
十三:
雨节(关公磨刀日)
二十:
分龙节
●六月
---------------
初六:
天贶节(六月六、晒虫节、虫王节、回娘家节)
十九:
观音会
廿四:
观莲节(莲花生日)
●七月
---------------
初七:
七夕节(乞巧节)
十四:
秋日拔禊
十五:
中元节(盂兰盆节、鬼节、瓜节)
廿九:
地葬节
●八月
---------------
初一:
天灸日(天医节)
十五:
中秋节
●九月
---------------
初九:
重阳节
十九:
观音会
●十月
---------------
初一:
寒衣节(授衣节、冥阴节)
十五:
下元节(下元水官节)
●十一月
---------------
冬至节(于冬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