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竞赛初中实验分离制备检验.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84020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0.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竞赛初中实验分离制备检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初中化学竞赛初中实验分离制备检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初中化学竞赛初中实验分离制备检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初中化学竞赛初中实验分离制备检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初中化学竞赛初中实验分离制备检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竞赛初中实验分离制备检验.docx

《初中化学竞赛初中实验分离制备检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竞赛初中实验分离制备检验.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化学竞赛初中实验分离制备检验.docx

初中化学竞赛初中实验分离制备检验

化学竞赛资料------初中实验分离、制备、检验

A组

.在不加入新杂质的情况下,分离FeCl3、KCl、BaSO4的混合物,应选用的一组试剂是

A水、AgNO3溶液、稀HNO3B水、NaOH溶液、稀HCl

C水、KOH溶液、稀HClD水、KOH溶液、稀HNO3

.常温常压下,不适宜用物理性质区别的物质组是

A酒精与食醋B汞和铝

C高锰酸钾和氯化钠D硫化亚铁与氧化铜

.利用稀硫酸与锌粒在启普发生器中反应制氢气时,发现稀硫酸与锌粒脱离接触,那么可能的原因是

A氢气的压力增大B空气的压力增大

C空气的压力减小D氢气的压力减小

.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砂,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

下列操作顺序中最合适的是

A①④②⑤③B④①②⑤③C②⑤④①③D⑤②④③①

.试管内壁附着的下列物质不能用稀盐酸浸泡而除去的是

A盛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B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留下的红褐色固体

C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留下的黑色固体

D用足量的氢气还原氧化铜留下的红色固体

.下列括号中的物质是除去杂质所用的药品,其中错误的是

A氧化钙中有杂质碳酸钙(盐酸)B二氧化碳中有少量一氧化碳(氧气)

C氢气中有氯化氢(氢氧化钠溶液)D硫酸亚铁溶液中有硫酸铜(铁粉)

.有4瓶常用溶液:

①BaCl2溶液,②NaCl溶液,③Na2SO4溶液,④CuSO4溶液。

不用其他试剂,可通过实验方法将它们一一鉴别开来,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可能是

A①④③②B①③④②C④①③②D④①②③

.下列选项中都有Ⅰ、Ⅱ、Ⅲ三种溶液,在Na2CO3溶液中加入Ⅰ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Ⅱ溶液,沉淀溶解,并有气泡产生,然后再继续加入Ⅲ溶液,又产生白色沉淀。

符合上述变化的Ⅰ、Ⅱ、Ⅲ选项分别是

ACaCl2HNO3KClBCaCl2HNO3AgNO3

CBaCl2H2SO4CuCl2DBaCl2HNO3Na2SO4

.若使N2中所含少量H2、CO2和H2O等杂质完全除去,有可能用到以下操作:

①通过浓硫酸②通过盛有CuO的加热管③通过NaOH溶液④通过浓盐酸

以上除杂操作中,最好的顺序是

A①③②B③②①C③②④D④②③

.某同学在实验室里设计了下列四种制取气体的方法

①用石灰石与浓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②用高锰酸钾与氯酸钾的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③用铁屑与水蒸气反应来制取氢气;④用二氧化碳气体通过灼热的炭层制取一氧化碳。

上述四种设计中,最合理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D②

.实验室制备O2、H2、CO2等气体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用排水法将氢气收集在集气瓶中,盖上玻璃片倒放在桌上

B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取CO2,并用向上排气法收集

C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O2已集满

D用加热KMnO4的方法制取O2时,靠近试管口处要放置一小团棉花

.某溶液中存在Mg2+、Ag+、Ba2+三种金属离子,现用NaOH、Na2CO3、NaCl三种溶液使它们分别沉淀并分离出来,要求每次只加一种溶液,滤出一种沉淀,所加溶液顺序正确的是

ANa2CO3NaClNaOHBNaOHNaClNa2CO3

CNaClNaOHNa2CO3DNaClNa2CO3NaOH

.当氧化铜中混有少量炭粉时,提纯的方法是

A隔绝空气加热混合物B在氢气流中加热混合物

C在氧气流中加热混合物D加入足量盐酸,待反应终止后过滤

.简述在不使用硝酸银的条件下,用氯化钙制取少量硝酸钙的实验方案,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和物的办法来制取氧气,为什么不能将反应物放入纸上混和?

.已知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反应原理是:

2NH4Cl(固)+Ca(OH)2(固)

CaCl2+2NH3↑+2H2O

已知氨的密度比空气小,且易溶于水。

请根据已学过的制取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有关知识回答:

(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实验室制O2、H2、CO2的发生装置中的哪一种?

为什么?

(2)氨气应采用何种方法收集?

说明理由。

.现有A、B、C、D、E五种溶液,分别是硝酸银、氯化钡、碳酸钠、硫酸钠、盐酸,取上述溶液各少量两两混合产生的现象如下:

实验

A+B

A+C

A+D

A+E

B+C

现象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气体放出

无现象

白色沉淀

实验

B+D

B+E

C+D

C+E

D+E

现象

无现象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白色浑浊

无现象

推断各种溶液:

.A、B、C、D四种离子化合物,由以下两组离子构成(每种离子只能选用一次)。

阳离子

Ba2+

Na+

Fe3+

Mg2+

阴离子

CI-

NO3-

SO42-

OH-

四种化合物之间的反应有如下现象:

(1)A+B→白色沉淀,不溶于硝酸;

(2)B+D→红褐色沉淀;

(3)C+B→白色沉淀,再加硝酸沉淀则转化为C。

由此可推知:

A为(写名称,下同),B为,C为,D为。

写出上述四个反应的方程式。

.为了确定CH4、H2和CO(简称试验气)三种可燃性气体,可分别让他们在氧气中燃烧,把燃烧后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A、B两个洗气瓶。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的液体是,装置B中的液体是。

(2)若装置A的质量增加,B的质量不变,则试验气是;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装置A的质量不变,B的质量增加,则试验气是,B瓶中的反应方程式是。

(4)若装置A、B的质量都增加,则试验气是,若B的质量增加mg,则A的质量增加g。

.某学生为了将氯化钠和氧化钙两种固体混合物分离开来,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试回答下列问题:

(1)B物质是(填化学式)。

(2)若用上述实验方法分离得到的NaCl仍含有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是。

(3)要测定该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除称量B物质外,还需称量另一种物质的质量才能计算确定,这种物质是。

.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请推出A~G各是什么物质。

A,B,C,D,E,F,G。

B组

.不用高温灼烧只用酚酞试剂就可将组内三种物质的溶液区别开来的组是

AH2SO4、NaOH、NaClBKOH、NaOH、HCl

CHCl、HNO3、Ba(OH)2DBa(OH)2、HCl、H2SO4

.下列每组有三种物质,其中最后一种是过量的,加水充分搅拌后过滤,滤纸上留有两种不溶物的组是

ACaCl2、Ca(NO3)2、Na2CO3BCu(NO3)2、KCl、NaOH

CMgSO4、NaCl、Ba(OH)2DAl、Ag、CuSO4

.要把盐酸、碳酸钠、硫酸、氢氧化钠和硝酸钠五种无色透明溶液鉴别开来,你认为下面的实验方案中加入的试剂和先后顺序比较合理的是

A氯化钡溶液、稀硝酸、紫色石蕊试液

B紫色石蕊试液、硝酸银溶液、稀硝酸

C稀硝酸、紫色石蕊试液、氯化钡溶液

D硝酸银溶液、紫色石蕊试液、稀硝酸

.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只用水就能鉴别的是

A固体:

氯化钾、硫酸钠、硫酸钡

B气体:

氢气、氧气、二氧化碳

C固体:

碳酸钙、氯化钠、氢氧化钠

D液体:

汽油、水、浓硫酸

.a、b、c、d可能是Na2CO3、AgNO3、BaCl2、HCl四种溶液中各一种,把它们两两混合后产生如下现象:

a

b

c

D

a

白↓

b

白↓

白↓

白↓

c

白↓

白↓

a、b、c、d依次是

ANa2CO3、AgNO3、HCl、BaCl2

BAgNO3、Na2CO3、BaCl2、HCl

CHCl、AgNO3、BaCl2、Na2CO3

DBaCl2、HCl、Na2CO3、AgNO3

.下列检验方法和结论正确的是

A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原溶液中一定有Cl-

B在加入稀硝酸后的溶液中,再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

D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红色,证明该溶液一定是酸

.要除去下列四种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

甲:

CaCO3(Na2CO3)乙:

NaOH(Na2CO3)

丙:

KCl(KHCO3)丁:

炭粉(CuO)

可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有:

①加适量盐酸,搅拌,过滤;②加适量水,搅拌,过滤;③加适量盐酸,蒸发;④溶解,加适量石灰水,过滤,蒸发。

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A甲-②,乙-④B乙-③,丙-①

C丙-①,丁-②D丁-①,丙-③

.不用任何试剂,如何区别氢氧化钠、硫酸铜、氯化镁、硝酸钠等四种溶液?

.两种方法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CO3?

.有一种工业废水,已知其中含大量的FeSO4、少量Ag+、Na+以及部分污泥。

试设计一个既经济又合理的方法回收银和硫酸亚铁。

分步列出实验步骤,并说明每一步骤的目的(不必写化学方程式)。

.请设计一个实验装置用以进行CO与CO2的分离和干燥,并简述其操作。

.一包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碳酸氢铵、氯化钠、硝酸钡、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

(1)加热,无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2)加入足量的水,有不溶性物质存在;(3)在不溶性物质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仅部分溶解,并有无色气体产生。

由此推断此粉末一定有,可能有,一定没有。

(用化学式填写)

.常温下某无色气体样品,可能含CO、CO2、O2、H2、HCl、H2O(气)中的某一种或几种,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时,无浑浊现象,但气体体积明显减少;再通过浓硫酸干燥后,导入加热的CuO中,反应平稳进行,黑色粉末变红。

将气体导出后,再通过盛无水CuSO4的试管,硫酸铜变蓝,最后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

根据上述现象推断该混合气体中一定有,一定无,可能有。

.现有一包白色固体物质,可能由硫酸铜、碳酸钾、氯化钡、硫酸钠、硝酸钾、氢氧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所组成。

分析该样品的实验过程和有关的实验现象如下:

(1)取一定量的样品,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无色滤液和白色固体。

(2)取

(1)中的白色固体,加入足量稀硝酸后,白色固体有一部分消失,同时产生无色气体。

(3)取

(1)中的无色滤液,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后再滴加少量的硝酸银溶液,没有产生白色沉淀。

由上述操作和现象可判断该包白色物质中一定有,一定没有,可能有。

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某白色固体中可能含有CaCO3、Na2SO4、NaNO3、K2CO3、MgCl2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现对该固体做如下实验:

(1)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以肯定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一定没有,可能含有。

(2)写出生成B和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某物质中可能含有碳酸钙、炭粉、氧化铜、氧化铁中的一种或几种。

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样,加热至高温,产生一种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②把足量稀盐酸滴入冷却后的固体残渣中,残存固体全部溶解,同时产生一种可燃气体,所发生的反应都是初中化学中已学习过的。

由此推断:

(1)该物质中一定不含;

(2)读物质中一定含有。

实验①中肯定发生的化学反应是(写化学方程式)。

(3)该物质中可能含有,为确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